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73條第2款

刑法73條第2款

發布時間: 2021-02-20 19:58:12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專告人取保候審屬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第2款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

第一款: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第二款: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2)刑法73條第2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條文注釋:

緩刑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的不同表現,決定著對他們的處理結果。

對緩刑犯的處理結果共分三種情況:

(1)刑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如果又犯新罪,或者發現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發現的罪或者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按照《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實行數罪並罰。

《刑法》對新犯的罪和新發現的罪沒有特別要求,應當理解為無論新犯的罪和新發現的罪是什麼性質的犯罪,也無論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罪輕還是罪重,都應當撤銷緩刑,按照數罪並罰的原則來處理。

(2)緩刑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如果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3)緩刑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如果沒有上述情況,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予以公開宣告。

『叄』 刑法修正案73條原文及其相對應的條款

刑訴法「73條」,被民間簡稱「不通知條款」,主要規定,對於涉嫌危害國版家安全犯罪、恐權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可指定居所執行監視居住。

另有第83條規定,犯罪嫌疑人拘留後,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的,在「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可不通知家屬。

因為草案的一審稿中,73條同樣規定了監視居住若「通知可能有礙偵查」,可不通知家屬。所以對上述條款的爭議,被統稱為「73條」。

『肆』 刑法73條內容是什麼

(三)緩來刑的考驗期自 緩刑考驗期,是指對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進行考察的一定期間。 刑法第73條規定,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2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1年。 根據刑法第73條第3款的規定,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所謂「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從接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書的第2日內,被告人沒有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沒有提出抗訴的,該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對於已提出上訴或抗訴的案件,如果第二審法院維持原判,則應從二審法院的判決或裁定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因為羈押期與緩刑考驗期的性質不同。

『伍』 刑法73條是什麼

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陸』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二款是什麼

第二來百七十三條 罪犯在服刑期間又犯源罪的,或者發現了判決的時候所沒有發現的罪行,由執行機關移送人民檢察院處理。
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執行期間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應當依法予以減刑、假釋的時候,由執行機關提出建議書,報請人民法院審核裁定,並將建議書副本抄送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意見。

『柒』 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了緩刑的撤銷及回其處理。
《中華人民共答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捌』 刑法第73條

可能你問的是刑訴法73條吧?
刑訴法「73條」,被民間簡稱「不通知條款」,專主要規定,對於涉嫌危屬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可指定居所執行監視居住。

另有第83條規定,犯罪嫌疑人拘留後,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的,在「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可不通知家屬。

因為草案的一審稿中,73條同樣規定了監視居住若「通知可能有礙偵查」,可不通知家屬。所以對上述條款的爭議,被統稱為「73條」。

不過,目前這條法律還有等人民代表們的審議。

熱點內容
2017法律碩士新增院校 發布:2025-09-16 03:50:52 瀏覽:237
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論 發布:2025-09-16 03:48:34 瀏覽:134
勞動法繳納社會保險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03:42:25 瀏覽:53
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法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81
法院退款委託書 發布:2025-09-16 03:40:57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發布:2025-09-16 03:18:35 瀏覽:931
無准生證的女職工適用勞動法嗎 發布:2025-09-16 03:10:13 瀏覽:454
山西省關於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6 03:10:13 瀏覽:942
關於社會道德的新聞 發布:2025-09-16 03:10:06 瀏覽:451
2071年7月28日社會與法 發布:2025-09-16 03:07:08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