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考民法題

司考民法題

發布時間: 2021-02-26 04:24:47

司法考試第幾卷的第幾題到第幾題是民法

民法是司法考試卷三,其中第三卷單選部分的第1題到第24題,多選部分的第51題到第68題,不定項選擇題部分的第91題到第96題,大概在這個位置,還有卷四主觀題也有分布!

㈡ 司法考試的題型

您好:
司法考來試,分四卷自:
前三卷均為選擇題,單選、多選、不定項。
第四卷為主觀題,主要為案例分析,論述題,法律文書寫作。

㈢ 司法考試民法出題人

民法拼題人應該有三位,知識產權法是一位,不清楚是誰,物權法部分應該是錢明星教授,其餘的是溫世揚教授。

㈣ 民法一司考題

就是這兩萬塊錢的利息,存在銀行應該可以獲得的利息;因為金錢的特殊性,所內以2500不算其孳息,但是,容這屬於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而不是孳息;大概就是這樣吧; 再舉個例子吧,假如呀,你撿了一頭牛,這頭牛生下了小牛就是孳息,但你用你去給人耕地得到的錢就是屬於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了。
這樣說應該比較清楚了吧。

㈤ 司考題 民法

應當是BC。
根據《物權法》第九條,我國物權的變更采登記生效主義,未經登記,不專發生屬法律效力,因此,丁某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應當返還。故選B。這是從丁某手中要回所有權。
根據《物權法》第十五條,未辦理物權登記,不影響丁某的買賣合同的效力,因此,丁某依據生效的買賣合同,將房屋出租給葉某,該租賃合同也是有效的,根據《合同法》「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葉某有權佔有、使用該房屋,故在租賃期限內,杜某無權要求葉某返還。

㈥ 司法考試民法的重點有什麼

2010 年的卷三,民法部分一如既往地佔了62分。卷四的情況則比較復雜,第一道16分的案例題雖然主要考察民法,但也附帶涉及民訴和刑法問題,民法大概佔了11分。這樣,單純考察民法的題目分值只有73分,比去年的80分略有降低。卷四最後一道35分的論述題,雖然主要是考察民法,民法的基礎理論為該題准備了最佳答案,但以多數考生的知識儲備來看,該題似乎更偏向於考察法理。如果加上論述題中所含有的民法內容,則民法的分值就會大漲,大概有100分,算是對民法領袖地位的一種回歸。
因為民法題中有不少綜合性的題目,不同考點的分值不太容易准確劃分。大致說來,總論部分佔了9分,物權部分12分,債權部分35分,知識產權部分10分,婚姻繼承部分7分。知識產權部分因為沒有考察案例,其分值大幅下降,回到了正常的地位。刨除知識產權案例的影響,其他部分的分值則與去年大體一致。法|律教育網數據分析顯示在第三卷中,婚姻繼承和知識產權的分值跟去年一樣。總論部分因為在案例中考察到合夥,分值有所上升。物權法在卷三里依然無足輕重,只有7分,只是加上卷四的分值,才稍稍有所改觀。債權法則保持了其一貫的核心地位,分值35分,佔了民法的將近一半。就債法內部而言,合同法佔19分,與05年相比有所回升;侵權部分佔7分左右,與去年一樣;債法總論部分5分,比去年減少一些;而05年的一道不當得利題則換成了今年的無因管理題。

㈦ 司法考試民法題

乙應當對甲的損失負責

首先,判斷甲乙雙方的買賣合同法律效力如何。

  1. 乙具有欺詐的意圖和行為,在明知牛有病的情況下,故意作出牛無病的虛假陳述。

  2. 甲作出購買的意思表示與甲的欺詐行為是否有因果關系?甲在認識層面上,對牛是否有病是不清楚的;在決定層面上,促成其購買的原因有二個,一是乙的無病的陳述,二是價格便宜;所以乙的虛假陳述與甲的購買決定之間,具有相當程度的因果關系,但不是唯一決定因素。

  3. 法律的價值判斷。公平、誠實信用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對於乙的欺詐行為,法律是持否定態度的,合同法明確規定了欺詐構成合同可撤銷的原因。對於甲貪圖便宜的心態,法律是不否定的,因為任何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但與此同時,甲是否盡到了理性人必要的注意義務,在交易價格低於市場價格時,甲注意義務的界限在哪裡呢?甲的注意義務的界限就是詢問乙否牛有病,在乙做出了牛無病的陳述時,甲已經盡到了必要的注意義務,因為民法的誠信原則要求乙應當作出與事實相符的陳述。

綜上,在乙具有欺詐的行為,甲又盡到了必要的注意義務,雙方的買賣合同構成了欺詐,因此,屬於可撤銷的法律行為,甲可以要求撤銷該合同,雙方各自返還。案例中未提到甲對牛的死亡是否有過錯,就排除了這一情形,因此,對甲的損失,乙應當負責,但合同撤銷後的處理,還涉及其他問題,如利息、甲使用牛三個月、還可能有甲為牛治病支出的費用等等,因為案例中未給出相關信息,所以無法深入分析,但最主要的處理是乙返還500元,甲返還死牛。

其次,可撤銷合同,應當在1年內行使撤銷權,此為法定期間,當事人不得自由約定,因此,三個月的約定不影響甲的撤銷權的行使。

BTW:這是司法考試的題嗎?作為司法考試的卷四的案例分析的話,這題明顯不夠格啊。做為卷三的一個不定項選擇還差不多。

㈧ 幾個司考民法問題

1、是。從法學理論上來說,見義勇為在我國民法中應屬於無因管理的范疇回。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答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和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支付的必要費用」,這是無因管理之債發生的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四十二條更明確規定:「為維護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利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在侵害人無力賠償或無侵害人的情況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受益人收益的多少及其經濟狀況,責令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這些規定可作為見義勇為索賠案件的處理依據。
2、可以。
3、分情況:有的是連帶責任,有的是補充責任。
4、包括。只要他是現時的無權佔有人就可以了(關鍵是他是不是現時佔有人。)
5、不連帶。盜搶人承擔完全責任。
9、D。其他都不是現時佔有人

答案僅供參考。

㈨ 司法考試民法題(侵權部分)

侵權責任法: 第八十五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C是錯誤的,個人以為,張氏兄弟應當先承擔責任,如果有其他責任人,張氏兄弟可以追償!不能免責!這樣規定有利於受害人得到賠償。況且,張氏與空調安裝公司的法律關系是加工承攬關系,而與行人是侵權關系,屬於不同的法律關系,應當依次解決,不可混淆。
以上僅為個人理解,如有不當,敬請指正,大家友好探討。
按照你所說的新《侵權責任法》第28條規定:損害是因為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2010年國家司法考試最新增補法律法規及重點法條解讀》(法律出版社出版)第49頁的詳解第一條說:「在《合同法》中有關第三人原因導致違約的明確規定,與《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正好相反,違約責任不因第三人原因而免責,但侵權責任可以因第三人原因而免責,這一點需要區別。」
那麼C是正確的。你所講的案例就是侵權的案例,侵權可以因為第三人的原因免責,那麼只要張氏兄弟證明損害時因為安裝公司的過錯造成與己無關就可以免責。而違約責任不免,是因為合同的相對性。
今天又學習新知識了。剛才的回答也讓您見笑了。希望多探討,有不對的地方請指出。

熱點內容
電瓶車頭盔立法 發布:2025-09-15 05:33:43 瀏覽:151
北京地名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5 05:33:38 瀏覽:243
黃島區立法 發布:2025-09-15 05:29:51 瀏覽:282
烏魯木齊法律援助機關 發布:2025-09-15 05:29:14 瀏覽:895
長三角律師 發布:2025-09-15 05:18:34 瀏覽:320
2013年中級經濟法 發布:2025-09-15 05:08:44 瀏覽:883
武大經濟法考試 發布:2025-09-15 05:08:04 瀏覽:734
惠山法院王臻 發布:2025-09-15 05:02:59 瀏覽:205
四川省司法鑒定收費 發布:2025-09-15 04:45:28 瀏覽:389
服飾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5 04:45:19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