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假貨
『壹』 做假貨要判刑嗎
一、製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需要負法律責任的。
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以非法牟利為目的,在從事工商業活動中,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嚴重損害用戶和消費者利益,危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應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
三、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
1、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第一百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3、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4、第一百五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 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貳』 製造高仿品牌怎麼定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七條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民法典假貨擴展閱讀:
案例:涉嫌商標侵權南寧一假冒品牌生粉生產廠家被查獲
5月11日上午,位於北際南路一家假冒荷蘭「風車」品牌生粉的廠家,被南寧市工商執法人員揪出。在現場,假貨外包裝版本達三個之多。讓執法人員大跌眼鏡的還有,普通生粉、一台灌裝機再加一台磅秤,就構成了一家「進口企業」。
假冒荷蘭風車品牌生粉的廠家面積並不大,貨倉加製作間同在一起。現場執法時由荷蘭風車品牌上海機構的工作人員辨認假貨,配合南寧市工商局經檢支隊調查進行。
經辨認,倉庫堆放的貨都為假貨。荷蘭風車品牌上海機構的工作人員介紹說,較明顯的區別在,2015年8月之後,荷蘭風車品牌的生粉都標上了二維碼,而這些假貨的外包裝未有。
另外,包裝袋上的商標圖案風車設計也不同。正品的風車風葉片為4片,而假貨是5片。荷蘭風車品牌起源於1867年,假貨設計成1987年字樣。一些假貨為了以假亂真,也把正品的外包裝設計直接「克隆」了。在現場,執法人員發現「陋嘢貨」外包裝有三個版本之多。
執法人員發現,在現場還有一台灌裝機和一台磅秤,灌裝機上有未裝完的生粉,磅秤也在通著電。一些來不及裝粉的包裝袋放在一旁。
機器雖然沒有開動,但通過這些物品,執法人員對該廠家大致的「生產」過程也明白了——廠家從市面購買回生粉,然後灌裝入袋,過一下秤。如此,一個假冒進口的品牌生粉就「炮製」出來了。既然是假貨,不夠秤也讓人理解了,現場一包標重25公斤的生粉,實際才有20公斤。
據了解,該廠家2015年2月份注冊,存在已有兩年多時間,荷蘭風車品牌上海機構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是最近才接到一些商家的舉報。
廠家負責人提出他也有兩個商標所有權,甚至還有一個國家版權局頒發的風車圖形作品登記證書。經執法人員查看,商標注冊證卻是:桂泰風車和桂泰。
在包裝袋上做了手腳,正面部分用自己的商標,背面卻稱原產地為荷蘭,用了他人公司地址,這些都屬於假冒產品,同時也涉嫌了侵犯他人商標權。執法人員解釋,「通俗點理解就是『傍名牌』,侵權多為採用高仿,或者是近似商標。」
對於廠家出示的國家版權局頒發的「風車」圖形作品登記證書,執法人員認為,這只是對一個設計圖案的認可,並不代表為國家工商總局的注冊商標權。
當日,南寧市工商局經檢支隊副支隊長何長喜介紹,經清點,涉嫌侵權的袋裝生粉約有290包。根據《商標法》相關條例規定,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叄』 關於賣假貨的法律疑問
提問者善於思考值得人學習。現在就我所學知識淺析一番。
1、假貨當真貨賣,在商家與消費者之間,民法上稱作欺詐。(1)情節輕,則仍停留在民事糾紛層面,消費者可以自願選擇是否撤銷買賣合同,如果因此而權益受到侵害,也可請求賠償。在這個維度下,法律賦予消費者很大的處分權。當然,經舉報或者查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會給予罰款、吊銷營業執照之類的處罰。(2)情節重,則有可能構成刑事責任,比如大批出售假葯,會構成銷售假葯罪;以麵粉冒充毒品出售,會構成詐騙罪等等。依據對象不同,罪名和處罰也不盡相同。同時,也侵犯了真正產品生產者、商標所有者的權益,會牽涉到侵犯商標權等一系列民事和刑事責任。
2、說明是假的而出售,當然對消費者而言,除非質量問題導致侵權,不然,在合同層面,很難說是有什麼責任和處罰之類的。不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還是要進行同上的干預,給予罰款等處罰。以維護市場秩序。真正的商標權人等會通過民事訴訟來維護其權益,情節嚴重,也會受到刑法的制裁,構成侵犯商標權罪等等。
3、至於您所說的假冒耐克阿迪這些現象,將牽涉到注冊商標的國際保護問題,耐克阿迪都是外國品牌,我國地大人多,知識產權保護觀念淡薄,興起晚,而且知識產權法不夠健全,本身國內的注冊商標都難以得到全面保護,更不要說外國的品牌,在外國注冊了的知名品牌,在我國未必會得到承認。所以,這個現象不是一時間能杜絕的,與我國的歷史傳統、法律文化和民眾法律意識有很大關系。這就是為什麼《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不願意接受中國記者的采訪的原因,她說,她不接受一個來自盜版國家的人的采訪。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您滿意!
『肆』 請問根據民法總則157條委託商場買東西買到假貨應該怎麼辦應該採取什麼措施維權
按照假一賠10對方法的話罰款就行了,退款就行了,這有什麼再說,如果實在不行,你就打12315消費完再去投訴就行了。
『伍』 如果合同一方支付的是假貨,法律如何處理
如果是假貨,復可能構製成《合同法》第94條合同法定解除的情形(違約),那麼可以依據《合同法》第96條行使解除權。根據《合同法》第97條法效,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中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如果對方是故意告知錯誤信息或是隱瞞信息,還可能構成欺詐。因欺詐訂立的合同,你依《合同法》第54條享有撤銷權,行使撤銷權後,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根據《民法總則》148條第2句,受欺詐方應該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注意根據《合同法》第55條,解除權受1年除斥期間的限制,自知道或應該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1年內行使撤銷權,否則撤銷權消滅。
如果你是消費者購買到假貨,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向法院起訴,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56條要求懲罰性賠償。
吾本學生,才疏學淺,僅供借鑒,打字不易,滿意採納……祝好
『陸』 賣口罩假貨在民法典中如何處理
售賣假口罩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法當中的300元以下的行政罰款,除此之外,也會按照我國刑法當中的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來進行三年以
售賣假口罩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法當中的300元以下的行政罰款,除此之外,也會按照我國刑法當中的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來進行三年以下或者是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判決,這是根據我國刑法中規定。
案件一: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將85萬只假冒偽劣飄安牌醫用口罩,以0.06元/只的價格,銷售給高橋大市場新政百貨的經營者匡某;匡某以0.12-0.25元/只的價格銷售給崔某奎和劉某;崔某奎又以1元/只的價格銷售給劉某凡;劉某凡再以3元/只的價格通過微信進行銷售。
案件二:1月23日,長沙市高橋醫葯流通園康美源保健品店店主張某光,以0.3元/只的價格,從非法渠道購進假冒偽劣的飄安牌醫用口罩106萬只,次日,轉手以0.75-1元的價格迅速銷售到了長沙、婁底、岳陽、衡陽等地的多個下線客戶,銷售金額達到78萬余元,非法獲利45萬余元。
案例中提到的口罩是用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根據囯務院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用於疾病預防的口罩屬於醫療器械。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的醫療器械,可能涉嫌犯罪。
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
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同時,根據國務院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經營者還面臨相應的行政處罰。
售賣假口罩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法當中的300元以下行政罰款或者是5日以上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除此之外的話,也會按照我國刑法當中的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進行三年以下或者是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判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保護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權益,對經營者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賣假口罩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五條規定: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
(二)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
(三)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的商品;
(四)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
(五)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
(六)銷售偽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
(七)在銷售的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八)銷售國家明令淘汰並停止銷售的商品;
(九)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准確度;
(十)騙取消費者價款或者費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綜上所述,以上法律法規規定了對於賣假貨工商局怎麼處罰?的方式,《產品質量法》和《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中已經有明確解釋,消費者買到假貨時,可以向工商局投訴,工商局會依法扣押假冒偽劣商品,嚴重時會吊銷賣家的營業執照。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五條內容:
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五十一條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柒』 在居然買到假貨如何賠償,幾倍賠償
1、先到工商、消協投訴,一般工商、消協會在中間調解,若調解後雙方版不能達成賠償協議。權則只好通過法院起訴了。
2、當然也可以不通過工商、消協,直接到法院起訴,搞商家消費欺詐,雙倍賠償。
3、當然也要看看你買該門時對方給你開的發票和保修卡上是如何約定的,也有的保修卡上承諾假一罰十,若這樣你還可以多要些賠償。
(7)民法典假貨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捌』 沒有和供應商簽訂合同,賣假貨造成損失通過法律途徑要求退貨加經濟賠償,能勝訴么
一、沒有簽訂書面合同,一般情況下就要提供有關買賣關系的其它證據證明,比如:發貨票、提貨單,以及可以證明供需雙方該法律關系的一切證據。銷售單也是證據,檢測報告結果是貨品品質的依據,證據確實充分,買到假貨當然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求供貨方退貨並賠償相應的經濟損失。合同有多種,書面合同只是其中一種。即便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也是一種合同。
二、 如果供貨方明知出賣的貨物是假貨,會給需方造成損失,卻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將假貨出售給需方,就構成合同欺詐的民事侵權責任,根據《民法通則》規定,要承擔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三、就提出問題的具體案例,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適用於《民法通則》和《合同法》《民法通則》122條 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合同法》第155條規定:「出賣人交付標的物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買受可以依照本法第111條的規定要求承擔違約責任」。《合同法》111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四、至於供貨方的「提貨後概不負責」的霸王條款是違法條款。法院不會支持。
『玖』 請問,新消法中對欺詐行為的假貨都有精神賠償了,為什麼詐騙案中沒有明確的精神賠償啊呢謝謝
消法是民商法類的是私法。詐騙罪是屬於刑法當中規定的,是公法。我國刑法是不支持精神損害賠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