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縱火刑法

縱火刑法

發布時間: 2021-03-03 23:49:49

① 國家刑法放火燒人是犯罪的那一條

1、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根據回《中華人民共和答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相關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2、跟據本條和第115條的規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後果;二是放火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實際損害後果,但並不嚴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只能根據本條的法定刑處罰。只有當放火行為造成他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時,才能根據本法第115條的法定刑處罰。「重大損失」的標准,一般為損失5萬元以上。

② 縱火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國《刑法》只規定了放火罪,沒有故意縱火罪。因此,故意縱火可能構成放火罪。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縱火罪是結果犯,量刑時還要看具體損失,才能作出判斷。根據刑法第114條的規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刑法115條的規定,放火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嚴重後果」

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後果;二是放火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實際損害後果,但並不嚴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只能根據本條的法定刑處罰。



(2)縱火刑法擴展閱讀: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為會引起火災,危害公共安全,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如果不是出於故意,不構成放火罪。放火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如因個人的某種利益得不到滿足而放火,因對批評、處分不滿而放火,

因泄憤報復而放火,為湮滅罪證、嫁禍於人而放火,因戀愛關系破裂而放火,因家庭矛盾激化而放火。不論出於何種動機,都不影響放火罪的成立。查明放火的動機,對於正確判斷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度,是定罪量刑的關鍵。

③ 《刑法》對放火罪的立案標准怎麼規定

具體規定如下。

1、《刑抄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拓展資料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相關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種情況:

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又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參考資料放火罪_網路

④ 放火罪刑法如何規定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中國現行《刑法》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種情況: 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又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放火罪刑法條文規定如下: 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其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對於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第五十七條對於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⑤ 放火罪在刑法中是怎麼規定的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現行《刑法》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種情況:
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又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相關刑法條文:
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人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其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對於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第五十七條對於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⑥ 放火罪和縱火罪有什麼區別

兩者沒有區別。

縱火罪,也稱放火罪,是指違反《刑法》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規定,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人的人身安全和重大公私財物的安全。由於縱火是一種嚴重犯罪,社會危害性極在,所以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放火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也構成本罪,只是作為量刑時的情節與已造成嚴重後果的有所區別。

(6)縱火刑法擴展閱讀:

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種情況:

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又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表現:

放火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放火」是指行為人使用各種導火材料,點燃目的物,或者利用既存的火種即可以引起火災的危險因素,引起公私財物的燃燒,製造火災的行為。

放火既可以採用作為的方式實行,如用引燃物將目的物點燃,也可以採用不作為的方式實行,但不作為方式構成的放火罪,必須以負有防止火災發生特定義務的人員為前提,也就是行為人對形成火災原因的火情具有防止火災發生的特定義務,且根據其主、客觀條件有能力履行這一義務而沒有履行,以致造成火災的。如負有防火義務的油庫安全員,發現油庫有著火的危險,能夠採取防火措施而不採取措施,導致了油庫火災發生,就構成不作為的放火罪。

參考資料:防火罪 網路

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故意放火致人死亡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放火、決水、爆 炸以及投 放毒 害性、放 射性、傳 染病 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⑧ 新刑法有縱火罪名嗎

刑法九沒有縱火來罪,有放火罪。源

《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⑨ 新刑法有縱火罪名嗎

刑法九沒有縱火罪,有放火罪。

《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罪、決專水罪、爆炸屬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熱點內容
改名法律責任自負承諾書 發布:2025-09-14 01:36:51 瀏覽:841
法律知識新浪博客 發布:2025-09-14 01:32:45 瀏覽:879
電大婚姻法作業答案 發布:2025-09-14 01:29:50 瀏覽:367
我國現行婚姻法上的配偶人身權 發布:2025-09-14 01:24:37 瀏覽:471
江西省勞動法中的產假規定 發布:2025-09-14 01:23:40 瀏覽:175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形考任務二 發布:2025-09-14 01:23:37 瀏覽:738
感謝信司法所 發布:2025-09-14 01:21:50 瀏覽:383
郵政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01:11:42 瀏覽:901
非法經營幼兒園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4 00:47:36 瀏覽:96
當道德跌倒時作文 發布:2025-09-14 00:41:26 瀏覽: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