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呼籲司法解釋

呼籲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1-03-11 11:35:10

① 關於白岩松呼籲女性用法律抵抗家暴一事,你怎麼看

白岩松呼籲女性用法律抵抗家暴這件事獲得了許多網友的點贊,因為有太多女性遭受著家暴的摧殘。家暴對女性的傷害除了肉體上的折磨之外,對她們的精神也是一種折磨。可是,還是有很多女性在面對家暴的時候選擇妥協。因為,女性大多數會為了孩子考慮。有人問,關於白岩松呼籲女性用法律抵抗家暴一事,你怎麼看?個人非常贊同這種做法,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女性的安全。首先,如果面對家暴的時候女性選擇反抗,那麼只會讓自己受傷更嚴重。其次,如果女性選擇妥協,那麼也會讓她們受更多傷害。最後,只有法律才能最終保護女性不受傷害。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三、只有法律才能最終保護女性不受傷害

如果女性朋友們最終選擇用法律抵抗家暴的話,那麼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她們的安全。法律會制裁那些施暴的男人們,讓他們知道施暴的後果是什麼。

因此,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來,女人只有拿起法律武器才能抵抗家暴,希望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可以認識到法律強大的力量。

② 職務侵佔罪司法解釋

關於職務侵佔罪的司法解釋主要有三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違反公司法受賄、侵佔、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5·12·25 法發[1995]23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村民小組組長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上有公共財物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1999.6.25 法釋[1999]12號)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貪污、職務侵佔案件如何認定共同犯罪 幾個問題的解釋》(2000.6.30 法釋[2000]15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違反公司法受賄、侵佔、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5·12·25 法發[1995]23號):
二、根據《決定》第十條的規定,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董事、監事、職工利用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佔本公司、企業財物,數額較大 的,構成侵佔罪。
《決定》第十條規定的「侵佔」,是指行為人以侵吞、盜竊、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本公司、企業財物的行為。
實施《決定》第十條規定的行為,侵佔公司、企業財物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侵佔公司、企業財物十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四、根據《決定》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實施《決定》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處罰。
《決定》第十二條所說的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在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公司、企業中行使管理職權,並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 員,包括受國有公司、國有企業委派或者聘請,作為國有公司、國有企業代表,在中外合資、合作、股份制公司/企業中,行使管理職權,並具有國家工作人吊身份的人員。
五、《決定》第十四條所說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業職工」,是指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業中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工。
六、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按照本解釋規定的受賄、侵佔、挪用的定罪數額幅度,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村民小組組長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上有公共財物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1999.6.25 法釋[1999]12號):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1998]224號《關於村民小組組長利用職務便利侵吞公共財物如何定性的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對村民小組組長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村民小組集體財產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以職務侵佔罪定罪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貪污、職務侵佔案件如何認定共同犯罪 幾個問題的解釋》(2000.6.30 法釋[2000]15號):
為依法審理貪污或者職務侵佔犯罪案件,現就這類案件如何認定共同犯罪問題解釋如下:
第二條 行為人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勾結,利用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人員的職務便利,共同將該單位財物非法佔為 己有,數額較大的,以職務侵佔罪共犯論處。
第三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與國家工作人員勾結,分別利用各自的職務便利,共同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質定罪。

③ 刑法司法解釋和刑法法條不一致應該如何協調

看你是干什麼的了,如果你是真搞法律實踐的(公檢法、律、公證等),那不用協調,跟著司法解釋走就行。

如果你是搞研究的,痛批一通司法僭越,替代立法,呼籲人大、人大常委整治一下就行。

④ 呼籲婚姻法確未共同生活的急待高院明確的司法解釋

您好,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

2004年4月1日起開始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統一了彩禮糾紛案件裁判尺度,給人民法院的裁判帶來了很大方便。該解釋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關於如何理解該解釋第十條第(二)項中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這一規定,目前司法實踐當中就主要存在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在決定彩禮是否返還時,應當以當事人是否已經辦理結婚登記並且共同生活為主要判斷依據的。給付彩禮後,未辦理結婚登記的,即使存在長期同居關系,原則上收受彩禮一方仍然應當返還彩禮,給付彩禮後已經辦理結婚登記且長期不間斷的共同生活,原則上彩禮不予返還。對於已經生活過(含長期共同生活居住、間斷性共同居住、短時間內共同居住),該種觀點均認為已構成共同生活,在一方離婚時提起要求另外一方退還婚前給付的聘禮、聘金時,一律按照《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第二項,認定為已登記並構成共同生活,法院予以駁回。筆者認為該種觀點,實際上是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條第二項規定的限制解釋,有違公平原則,同時也是對法條的片面認識和理解。

第二種觀點認為在決定彩禮是否返還時,除考慮應當以當事人是否已經締結婚姻關系外,還要考慮共同生活時間的長短。彩禮是一種附條件的贈與,是以結婚為目的的贈與,如果沒有達到實質意義上的結婚,這個條件就沒有達到,那麼這些彩禮就應該能拿回來。實質意義上的結婚,除了履行法律規定的程序外,仍需雙方具有共同生活的意願。假使有一方為了騙取另外一方的聘禮、聘金而假意與另外一方辦理結婚登記,雖雙方登記後,偶爾在一起生活,不能認定構成《婚姻法》解釋二關於「共同生活」的認定。否則有違公平原則,也極易為女方利用假結婚來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農村人口中的騙婚)提供法律庇護,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和普通百姓對法律的認同,司法的社會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該觀點認為,所謂的共同生活是指較為長期、穩定的夫妻生活和經濟生活。對於間斷性共同居住、短時間內共同居住也不能簡單的認定為是共同生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⑤ 網路安全呼籲立法

為了保證網際網路空間和使用者的安全,抵禦無孔不入黑客的襲擊,保護重要機構的網站,八國集團26日在柏林召開會議,專門討論如何提高網路安全的水平和防範網上犯罪的問題。

這次會議聚集了來自八國集團各成員國的一百多名計算機和網路專家。在會議上,專家們指出,目前的網路已對各國的國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據統計,八國集團各成員國每年因網路犯罪造成的損失多達420億美元,網路安全問題已經不容忽視。

在會議上,各國專家呼籲說,為了打擊網路犯罪,需要各國政府協調行動,一起制定打擊網上犯罪的有關法律。網際網路空間是無國界的,網上黑客可以通過網路在世界各地通行無阻,僅僅依靠一個國家的力量無法有效地制止網路犯罪行為。但是,如果在每個國家打擊網路犯罪都有法可依,對於防範網路犯罪會有很大幫助。各國政府應該專門成立一個負責網路安全的職能機構,既能減輕目前司法部門的負擔,又能使打擊網路犯罪更為有效和專業化,還可以加強各國之間在這一問題上的合作。

專家們在會議上還指出,在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所有網際網路用戶的需要。對於個人用戶來說,網路安全問題的概念主要是如何避開網上各種騙局,避免遭到欺詐和盜用;對於網上商家,網路安全主要是保證客戶和公司的金融安全;而對於政府和各個機構來說,網路安全則主要是如何保護自己的網站免遭黑客的襲擊。而鑒於網路的公開性和特殊性,各國在制訂法律時還需要在打擊犯罪和保護網路用戶的隱私權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同一天,德國總理施羅德和內政部長奧托·席利出席了在另一城市漢諾威舉行的一個計算機研討會。施羅德在會上表示,網路犯罪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打擊網路犯罪需要全球各國的合作。只有向用戶提供安全的網際網路服務,才能使人們對網路樹立信心,促進電子商務和網路經濟的發展。席利表示,為了使各國在打擊網路犯罪問題上取得一致,各國政府需要達成一個合理的對網路犯罪的認同標准,確定什麼樣的行為屬於網路犯罪,然後對這些行為予以打擊。

顯然,隨著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深遠,網路犯罪問題也日益受人關注。但也有專家指出,打擊網路犯罪比打擊常規犯罪更為復雜,更加艱難。由於世界各國在政治體制、意識形態、法律制度和價值觀念上的千差萬別,要達到一個統一的網路安全標准將是一件十分艱難的工作。在網際網路上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問題恐怕還將在今後許多年裡困擾各國的法律專家

⑥ 成年人都百分之90呼籲法律應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是不是法律真的錯了

北京一中院發布的《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白皮書》透露,「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可見,國家統計和司法實踐的數據都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趨勢下降而非上升。
所謂刑事責任年齡逐漸調低,是國際化趨勢,我國應與國際接軌。其實,德國、義大利、奧地利、韓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刑事責任年齡同我國一樣,都規定為14歲,而我國也屬於大陸法系國家。另外,中央國家機關一個相關課題研究對域外90個國家的刑事責任年齡規定進行梳理,結果發現從6周歲至18周歲都有,其中22個國家設定的起點是14周歲,一半的國家設定的起點在14周歲以上,只有少數國家低於14周歲。可見我國的現行規定同國際已經非常接軌。
總之,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幾種理由都不太充分,現行刑法14周歲的劃線不應輕易變動。我國現行刑法對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者「犯罪」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關鍵是如何落實。

⑦ 呼籲民間成立懲戒組織 懲戒得來的經費作為懲戒經費 懲戒法官 仲裁員 枉法行為 維護司法公正

民間組織干這種事情還是名不正言不順的這種事情還是交給國家法律比較好。

⑧ 1.呼籲國家採取措施,制定法律。 2.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保護老虎,懲罰捕獵者。(怎樣翻譯成英語)

1they urge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make the law.
2i hope that we come together to protect the tigers and punish the hunters who kill tigers.

⑨ 如何理解個人素質的提高,既是道德呼籲,也是法律要求

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一定會提高每個人的個人素質,從道德層面和法律層面對個人素質加強規范是提高素質有效途徑。

熱點內容
武邑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2 12:11:01 瀏覽:8
行政法學年論文 發布:2025-09-12 11:58:55 瀏覽:230
經濟法李昌麒讀後感 發布:2025-09-12 11:41:24 瀏覽:424
道德經80 發布:2025-09-12 11:38:28 瀏覽:40
雙證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9-12 11:37:51 瀏覽:35
北京市司法局律師管理 發布:2025-09-12 11:24:53 瀏覽:47
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發布:2025-09-12 11:14:57 瀏覽:931
2018年經濟法基礎車船稅 發布:2025-09-12 11:14:44 瀏覽:962
論行政法非制定法法源 發布:2025-09-12 11:14:07 瀏覽:920
司法工具書 發布:2025-09-12 11:03:48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