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399條第4款款規定
1. 刑法第399條第2款
(一)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概念和構成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審判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第八條)本罪的構成要件是:
1.本罪的客體是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職能和司法公正。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在民事、行政審判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具體說,包括以下內容:
(1)枉法裁判的行為發生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這里的民事審判包括經濟審判 (2)行為人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所謂枉法裁判,是指不依據事實和法律正確適用法律,而作出顛倒、歪曲事實的認定和顛倒是非、歪曲法律的判決、裁定。
(3)枉法裁判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指從行為人的動機、手段及所造成的後果等方面考慮,其社會危害性比較嚴重,應予刑罰處罰。如出於貪贓、貪圖女色動機的;使用了偽造、毀滅、隱匿證據手段的;嚴重損害一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造成惡劣的社 3.本罪的主體為司法機關民事、行政審判人員及其主管人員。
4.本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即明知案件的事實和法律而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出枉法裁定和判決。如果行為人過失地作出不公正判決,或因業務水平低下而作出錯誤判決,均不能按本罪處理。 會影響的,等等。(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認定
1.罪與非罪的界限。
枉法裁判是否情節嚴重,是區分犯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立案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枉法裁判,致使公民財產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損失重大的;
(2)枉法裁判,引起當事人及其親屬自殺、傷殘、精神失常的;
(3)偽造有關材料、證據,製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4)串通當事人製造偽證,毀滅證據或者篡改庭審筆錄而枉法裁判的;(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2.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與徇私枉法罪的界限。二者都有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其主要區別是:
(1)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只能是審判人員,而徇私枉法罪的主體除審判人員之外,還包括其他司法工作人員。
(2)行為發生的領域不同。本罪是發生在民事、行政審判領域的枉法裁判,而徇私枉法行為則既可能發生在刑事審判活動中,也可能發生在立案偵查、審查起訴階段。
(3)行為所指向的對象不同。前者針對民事、行政訴訟的當事人,後者則針對一般公民與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三)枉法裁判罪的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399條第2款的規定,犯本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刑法399條,。
刑法399條如下:
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一款【徇私枉法罪】
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版枉法,對明知是無權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二款【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三款【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
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有前三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3. 受賄後濫用職權應如何定罪量刑
兩個不同的行為不存在想像競合犯和法條競和的問題,因為想像競合與法條競合的共同點都是一個行為觸犯數個法條。「禁止重復評價」指的是對於同一犯罪事實不能進行刑法中的兩次評價,而受賄後濫用職權行為是分別構成犯罪的兩個行為,而且此二罪的性質與內容是截然不同的,並沒有所謂的重疊與重合。換言之,此時行為人的行為完全符合兩個罪的構成要件,對此理當數罪並罰。否則,如果只認定為受賄罪,一方面會導致罪刑不相適應;另一方面會使得受賄罪負擔的內容過於龐大,使大多數的數罪變成一罪,這顯然是不合適的。《刑法》第399條第4款規定「司法工作人員貪贓枉法,有前兩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是一個例外規定,受賄後濫用職權,法無明文規定應數罪並罰款,符合罪行法定原則。
4. 刑法第399條 歷史淵源
修訂後的《刑抄法》施行後,最高人襲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第八屆第八十一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適用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的罪名意見》,對修訂後的《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科學而准確地規定了罪名,但對第九章瀆職罪第399條規定的罪名,卻有一處漏洞、即該條第1款中規定的「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人追訴」的犯罪沒有規定罪名,影響了檢察實踐中對這類犯罪的立案偵查。1998年2月,我院立案一件公安人員涉嫌瀆職犯罪案件,其主要事實是「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這一公安人員在處理一起數額巨大的盜竊案件時,接受別人說情,將犯罪嫌疑人釋放。後來這個盜竊分子的犯罪事實又被另一個派出所查獲。對以上瀆職犯罪案件,適用高檢察院對399條規定的兩個罪名中的任何一個,都顯然不恰當。但對這個公安人員又必須追究刑事責任,而追究責任首先就要師出有名。因此,對399條規定的犯罪的罪名應該重新規定。對399條規定的犯罪,高檢院規定了兩個罪名,一是對第1款規定為「枉法追訴、裁判罪」,一是對第2款規定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5. 刑法399條
第三百九十九條 【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貪贓枉法,有前兩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本條已修改為:「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有前三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參見《刑法修正案(四)》。 由此,本條第3款罪名增設為「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
另,《刑法修正案(六)》增加:「第三百九十九條之一依法承擔仲裁職責的人員,在仲裁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該條罪名為「枉法仲裁罪」。
條文注釋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到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到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
枉法裁判罪,是指審判機關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行為。這兩個罪名實質上屬於濫用職權罪,但本條是特別規定,適用時優先於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濫用職權罪。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和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是2002年《刑法修正案(四)》新增的罪名。前者指司法工作人員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職責,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後者是指司法人員在執行民事、行政判決、裁定中,濫用職權,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二(五)、(六)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關於非司法工作人員是否可以構成徇私枉法罪共犯問題的答復》
6. 適用刑法399條第一款可否判免予刑事處罰
理論上講,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實踐專中,如果徇私枉法真的情屬節輕微到不需要判處刑罰,基本上也就不會走司法程序了,給個政紀黨紀處分就結束了。如果走司法程序,還想免予刑事處罰,可能性相對就非常小了
7. 刑法題,速度!
1,本案較復雜,本案應該是由盜竊轉換為搶奪或者搶劫。對於盜竊屬於共同犯罪,但是對於搶劫是否構成共同犯罪需要看具體情況,如果他們在預謀時就已經做了類似的准備,則屬於共同犯罪。如果在丁發現之後,而預謀(如眼神交流之類)也屬於共同犯罪,如果以前有過類似的行為也屬於共同犯罪。如果沒有以上三種情況,則應該是甲丙乙構成盜竊的共同犯罪,甲單獨構成搶奪或者搶劫。
2,
甲構成數罪。強奸、搶劫、故意殺人。
區分數罪的標准通說認為,應以犯罪構成作為區分一罪與數罪的標准。據此,行為符合一個犯罪構成的,就是一罪,行為符合數個犯罪構成的,成立數罪,行為數次符合同一個犯罪構成的,構成數罪。但是在適用犯罪構成標准說時,還必須注意刑法的特殊規定。例如,根據犯罪構成標准說,有些行為成立數罪,但刑法卻規定為一罪。例如,以勒索財物的目的綁架他人後殺害被綁架人的,符合綁架罪與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但《刑法》第 239條規定僅以綁架罪論處。又如,司法工作人員因收受賄賂而徇私枉法的,符合《刑法》第399條規定的徇私枉法罪的犯罪構成和第385條規定的受賄罪的犯罪構成,但《刑法》第399條第4款規定對這種行為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因此,區分一罪與數罪時,雖然原則上應以犯罪構成為標准,但同時也要考慮刑法的特殊規定(我一般是看行為與目的或結果之間的關系。)。
數罪並罰的原則,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 如果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 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後兩個判決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新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 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數罪並罰執行刑期的規定,是指在人民法院判決宣告之前,一人犯有數罪,除被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以外的刑罰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超過三年,拘役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
由此可知,數罪並罰執行刑期有三種具體規定: 一、數罪中有一罪被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的,執行執行死刑或者無期徒刑。如湖南省建築工程集團巨貪蔣艷萍,因受賄罪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一百萬元,與犯貪污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的刑罰合並,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一萬元。 二、數刑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刑期。如:拐賣婦女罪被判有期徒刑七年,強奸婦女被判有期徒刑九年,介紹賣淫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該罪犯的數刑中總和刑期為十九年,決定執行的刑期為十九年以下,數罪中最高刑期為九年,該犯的實際執行期應為九年以上十九年以下酌情決定執行期。 三、數罪並罰管制最高不超過三年,拘役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不超過二十年。這是數罪並罰最高執行刑期的規定,如數罪都被判處管制,總和管制達到五年,但最高執行刑期不超過三年,也就是說最高執行三年管制。 另外數罪中被判處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也應當執行,並且有幾個執行幾個,刑法規定「如果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
8. 刑法399條第四款為什麼做出這樣的規定
理論上講,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實踐中,如果內徇私枉法真的情節輕微容到不需要判處刑罰,基本上也就不會走司法程序了,給個政紀黨紀處分就結束了。如果走司法程序,還想免予刑事處罰,可能性相對就非常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