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調査

司法調査

發布時間: 2021-03-12 19:28:49

1. 法院司法下調查函多多久能判緩回家

宣告緩刑抄,監管機關為司法局,而判決機關是法院,因此,即使司法局不同意宣告緩刑,只要法院認定宣告緩刑更有利於犯罪嫌疑人的改造,也會宣告緩刑的。
法院開庭前叫交納罰金,宣告緩刑的機率很大。
找熟人和司法局溝通,方便以後監管中不出現問題

2. 法院開庭前是不是都要往所在地司法局發調查是什麼調查

1.法院向司法局發調查表,是針對可以宣告緩刑的犯罪嫌疑人的,如果當地司法局版同意社區矯正權,宣告緩刑就沒有問題了。

2.只有在法院認為能夠可能判處緩刑的情況下,才會發出審前調查。審前調查就是要調查你是否符合判處緩刑的條件。

3.一般平時表現較好,偶犯、初犯,確實有悔過表現,被害人原諒,司法所又願意接收的話,法院會判處緩刑。

(2)司法調査擴展閱讀:

開庭審理:是指人民法院於確定的日期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的訴訟活動。

開庭審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階段,是當事人行使訴權進行訴訟活動和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進行審判活動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對人民法院正確審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3. 司法調查提供什麼手續

您好,1、這些手續並不是需要你們去准備的,而是法院已經有的固定的回格式。
2、這些答手續主要是戶口所在地的司法機關同意接收你並對你進行社區矯正(也就是監管)的意見。
3、法院有一張表格的,法院填寫後會寄到你當地的司法所,司法所會寫上你的表現以入是否同意監管的意見,這樣就可以了。

4. 判前司法局調查,是要判緩

司法局調查是因為法院認為有可能判處緩刑。但有調查不代表一定緩刑。如果經調查認定不宜社區矯正,或者法院之後認定不符合緩刑條件,就不會判處緩刑。

司法局調查是接受法院委託進行適用社區矯正審前調查。

相關規定

《社區矯正社會調查評估辦法》

第四條社會調查評估小組成員應當嚴格執行迴避制度;應當嚴格遵守廉潔從政若干規定,不得循私舞弊,不得索賄受賄,違反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相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參與社會調查的工作人員應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保守工作秘密,保護當事人隱私。

第五條被告人(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村(居)民委員會等有關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應積極協助司法行政機關開展社會調查工作。

(4)司法調査擴展閱讀:

法院判決被告人緩刑後,將緩刑人員交由其居住的社區或街道進行社區嬌正,縣級以上司法局是緩刑人員到社區嬌正的監督管理單位,因此司法局要祥細調查緩刑人員的相關情況,如犯罪原因,犯罪人親屬關系等,以便於開展工作。

調查以下情況:個人居所情況,家庭情況,個人成長情況,社區表現情況,人際交往情況,家庭成員是否願意配合監管,擬適用緩刑人員所在社區(村委會、居委會)是否願意提供擔保、是否願意在緩刑考驗期間配合監管,被害人意見,社區居民意見等等。

5. 緩刑期間什麼情況下會有上級司法局下來調查,上級下來調查是不是就是收監

緩刑期間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考察,上級機關可以隨時來調查,以確認犯罪分子有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如若有違法活動及時收監執行原判刑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第七十四條:對於累犯,不適用緩刑。

第七十六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考察,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配合,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5)司法調査擴展閱讀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6. 司法局調查怎麼調查

縣級社區矯正機構根據委託機關的要求,對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罪犯的居所情況、家庭和社會關系、一貫表現、犯罪行為的後果和影響、居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和被害人意見、擬禁止的事項等進行調查了解。

7. 司法調查是什麼

司法調查,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調查內容要涵蓋案件的起因、發展、過程、結果等要素,每個環節都要既有邏輯聯系、因果關系,又要有證據支撐,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疑團,這樣才能得出案件性質的正確結論。

按職責和內容開始分頭調查走訪鑒定,不斷將結果交給材料組,材料組匯總、分類,形成報告,上報調查領導組,領導再召集各組負責人開會討論,各抒己見,最終形成一致結論,根據事實,確定性質,形成調查報告和案件卷宗,按案件受理范圍交給有關部門處理。

(7)司法調査擴展閱讀

證據的調查收集和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七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

(一)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除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之外,申請人可以依據上述規定提起申請,上述第三項是概括性的規定,因此一方面要看申請調查的證據形式和范圍,另一方面要看法院的態度。

第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被調查人的姓名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等基本情況、所要調查收集證據的內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原因及其要證明的事實。」

第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不予准許的,應當向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送達通知書。

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在收到通知書次日起三日內向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書面申請復議一次。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申請復議之日起五日內作出答復。」

上述三條規定了當事人的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條件、時限及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因此當事人在進行訴訟中應特別注意,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調查取證在有關的法律程序上有著重要的司法意義,只要自己的操作存在合理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處理,不過需要注意實際的情況,否則在司法環節上會有較多的問題,畢竟在實際生活中會有一些特殊情況的存在,一旦自己不能正確地對待就會導致利益的直接損失。

8. 判緩刑司法所下來調査後多久放人

社區影響調查評估只是可能適用緩刑的一個前置程序,法院綜合犯罪情節、悔罪表現、有無再犯罪的可能及適用緩刑對所居住的社區有無重大不良影響等,決定是否宣告緩刑。一審判決適用緩刑宣判後,可以變更強制措施,辦理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後釋放被告人。

熱點內容
王澤鑒勞動法 發布:2025-09-12 03:02:47 瀏覽:335
草案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2 02:58:28 瀏覽:129
婚姻法夫妻財產論文 發布:2025-09-12 02:48:32 瀏覽:250
刑事訴訟法知識題庫 發布:2025-09-12 02:35:35 瀏覽:916
合同法1011條 發布:2025-09-12 02:34:51 瀏覽:508
公房買賣條例 發布:2025-09-12 02:32:46 瀏覽:270
司法局都調查什麼 發布:2025-09-12 02:21:06 瀏覽:841
法規拼音 發布:2025-09-12 02:18:49 瀏覽:361
代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2 02:13:19 瀏覽:950
簡述依法治園的重要意義 發布:2025-09-12 02:05:16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