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公正的路徑

司法公正的路徑

發布時間: 2021-03-15 18:24:35

A. 西寧的公證處在哪裡

在當地打114查詢具體位置,一般每個區都有公證處。
公證處是辦理需要公證,公認文件的地方。是為人民服務的,公證處首先應該做到公正。. 1.一般金融公證,包括抵押貸款、按揭合同等公證,當天出具公證書。 2.一般房地產公證,包括房屋買賣、轉讓、贈與、租賃、委託等公證,當天出具公證書;房屋拆遷補償協議、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合同、合作建房合同等較為復雜的房地產公證,自受理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出具公證書。 3.一般經濟合同公證,包括股權(產權)轉讓、企業承包(租賃)等公證,自受理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出具公證書;各類現場公證,當場宣讀公證詞,並在三個工作日內出具公證書。 4.重大疑難的金融、房地產、經濟合同公證,出證期不超過司法部規定的期限。 5.一般民事公證,包括出生、未受過刑事處分、親屬關系、涉外收養、未婚、未再婚、結婚、離婚、生存、死亡、學歷公證以及不需翻譯的各類一般民事公證,自受理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出具公證書;需要翻譯的經歷、聲明、委託、簽名印章屬實、資信證明、影印件與原件相符公證,八個工作日內出具公證書;國內收養、繼承權證明、雇員賠償、交通意外賠償等重大疑難民事公證以及評估報告、公司章程、合同等較復雜的翻譯件,不超過司法部規定的期限出具公證書。

B. 如何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做到司法公正

1、在我國司法機關的概念也是不統一的,有的把公安的刑事偵查部門也歸為司法機關;有的乾脆只把法院列為司法機關。通常是指法院、檢察兩機關。本人在檢察機關工作,憲法規定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我個人認為更多的可以理解為護法機關,而不是司法機關。當然了這是個見智見仁的話題。
2、改革必須有突破口,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辦,這是一家之言,大家可以探討。

找准突破口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自黨的十五大以來,司法改革即納入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在司法改革的具體表述上,十五大報告的表述是「推進司法改革」,十六大報告的表述是「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十七大報告的表述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一直到十八大報告的「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體現了一種堅持不斷、層層遞進的司法改革推動路徑。具體說來,這種遞進式的表述至少昭示了三點內容:
一是司法改革的目標不會變。相反,更加全面,更加清晰,更加宏大。二是司法改革的決心不會小。相反,更加堅定,更加持久,更加自信。三是司法改革的措施不會少。相反,更加廣泛,更加自主,更加靈活。
實際上,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自黨的十五大以來,司法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涉及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已經有了巨大進步。但改到今天,似乎遇到了瓶頸問題。那麼下一步如何「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我的考慮是:找准突破口,掃清內外障礙,推動司法制度的全面發展和完善。
我認為以下四個方面可以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突破口:
第一,以法官單獨序列管理改革為突破口,建立一支能夠當之無愧地享受高地位、高待遇、高權威的法官隊伍,打牢司法公正與公信的組織基礎。法官的素質決定正義的質量。要保證法官的質量,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司法職業培養制度,把兩年的司法職業訓練作為進入法官職業的前置條件;二是注重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建設,形成法治的同盟軍;三是建立與法官素質、職業特點相適應的法官保障制度。
第二,以法院管理體制改革為突破口,探索法院經費和法官的兩級管理模式,將審判工作與管理工作嚴格分離,減少司法對地方的依賴和對內部的依賴。實際上法院管理體制改革已經經過了長期研討,不論是曾經提出過的全國統管說、上提一級管理說、兩級管理說,其核心都是讓人民法院擺脫地方干預和內部影響,克服司法的地方化和行政化。
第三,以確保審判獨立為突破口,從觀念上掃清障礙、消除誤解,從制度上加強保障和監督,消除人情關系、物質利益對司法公正的影響,為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提供前提條件。
第四,建立以外部標准為主、內部標准為輔的司法評價機制,平衡司法評價的法律標准和社會標準的關系,從司法實踐的角度出發,塑造和引領著全體司法人員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偉大事業。

C. 獲得司法正義這個概念包括哪些要點

您好,司法正義的基本要求有:(1)目的與功能要求。包括維護法律權威、保護正當權益、制裁版違法犯罪、公權平解決糾紛、強化規則指引等方面的要求。(2)實現途徑與方式要求。包括審判中立、程序正當、關心需求、公開透明、真相恢復、規范適用等方面的要求。(3)成本與效率要求。包括訴訟經濟、合理收費、合理的公共成本、合理的辦案速度等方面的要求。(4)結果與效率要求。包括客觀公正、易於了解、裁判救濟、社會效果、裁判確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司法正義的實現:(1)須以科學的正義觀為指導。(2)須以高度正當化的程序為路徑。(3)須以法律制度為主要標准。(4)須以衡平為基本方法。(5)須以統籌兼顧為基本思路。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D. 公證處在哪裡,去公證處需要什麼材料

各地公證處都有各自不同的確定的位置。可通過地圖查找或者向當地政府部門撥打電話詢問。

所需的材料:

一、身份證明(身份證、戶口本、護照通行證、回鄉證等)法人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社團法人登記證書)。

二、代理人代為申請的代理人須提交委託人的授權委託書證書,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資格的證明(如監護人證明)。

三、需公證的文書(合同、章程、聲明書、畢業證書等)。

四、與公證事項有關財產所有權證明(房產證、土地使用權證、發票等)。

五、與公證事項有關的其它證明材料 。

拓展材料

公證處公證要走的程序:

1、公證出公證程序的第一步是申請與受理:

公民或法人申請公證,應當向當地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並填寫公證申請表。

2、第二步是配合公證處審查階段:

首先當事人應主動配合公證處的審查工作,接受詢問,並在製作筆錄中核對無誤後簽名,當事人確實不能簽名的,可由本人蓋章或按手印。

其次公證處認為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不完備或有疑義的,應通知當事人作必要的補充或向有關單位、個人調查索取有關證明材料,並有權到現場作實地調查。

3、公證處可以應當事人的請求,幫助當事人起草、修改法律文書。當事人申請公證的文書內容不完善、用詞不當的,公證人員應指導當事人予以改正。當事人拒絕修改的,應在筆錄中註明。

參考鏈接網路 公證處

E. 鄉鎮去哪裡辦公證公證處在哪裡

各地公證處都有各自不同的確定的位置。可通過地圖查找或者向當地政府部門撥打電話詢問。

所需的材料:

一、身份證明(身份證、戶口本、護照通行證、回鄉證等)法人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社團法人登記證書)。

二、代理人代為申請的代理人須提交委託人的授權委託書證書,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資格的證明(如監護人證明)。

三、需公證的文書(合同、章程、聲明書、畢業證書等)。

四、與公證事項有關財產所有權證明(房產證、土地使用權證、發票等)。

五、與公證事項有關的其它證明材料 。

拓展材料

公證處公證要走的程序:

1、公證出公證程序的第一步是申請與受理:

公民或法人申請公證,應當向當地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並填寫公證申請表。

2、第二步是配合公證處審查階段:

首先當事人應主動配合公證處的審查工作,接受詢問,並在製作筆錄中核對無誤後簽名,當事人確實不能簽名的,可由本人蓋章或按手印。

其次公證處認為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不完備或有疑義的,應通知當事人作必要的補充或向有關單位、個人調查索取有關證明材料,並有權到現場作實地調查。

3、公證處可以應當事人的請求,幫助當事人起草、修改法律文書。當事人申請公證的文書內容不完善、用詞不當的,公證人員應指導當事人予以改正。當事人拒絕修改的,應在筆錄中註明。

F. 公平正義的實現途徑

實現公平正義的路徑選擇

要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樹立科學的公平理念。要認識到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實現公平的方式和手段是不同的;公平總是相對於某種規則或某種不公平狀況而言的。公平並不是否認差距,更不是絕對的平均主義。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必須與時俱進地推進公平,要根據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不斷推進公平正義。另一方面,還要引導人們不要追求絕對公平,以防止人們脫離實際,對公平期望值過高而造成的心理失衡。

要完善促進社會公正的保障機制。社會保障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的「安全閥」。長期以來,由於實行城鄉二元社會管理制度,農村群眾與保障基本無緣,擴大了城鄉差距,加劇了社會不公。在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實現社會公正,必須加強社會基本保障工作。要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保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要進一步加大對弱勢群體和貧困地區的社會保障力度和政策扶助力度,特別要加快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

要完善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法律維護機制。一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減少政府行為的隨意性和主觀性,規范政府行為。二要司法公正。從人民群眾反映最突出的、制約司法公正的關鍵環節人手,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為權利和利益遭受侵犯的民眾找回屬於自己的正義。三要民主執政。推行政務公開,擴大基層民主。四要從嚴治政,打擊「拉關系,走後門」、「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使政府行為公開、公正、公平。

G. 提升中國司法公信力的路徑該怎麼樣走

司法公信力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樹立司法公信力是為了增強人們對司法的信仰,而這種信仰對構建社會法律秩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司法權威是通過嚴格的司法程序、規范的司法行為向當事人和全社會展示的一種威望、一種公信力。司法權威作為國家權威重要組成部分,是司法公正高效的生成基礎。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的必由之路。確保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事業發展的生命和靈魂。司法效率是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滿意與否的一個重要關注點。司法權威不是憑空而來的,甚至也不是外部力量給與的,最終還是要依靠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動來實現,靠廉潔、清正的法官隊伍來保證。法律只有被公正、高效地適用,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自覺擁護和一體遵從,才能真正樹立和維護司法權威。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厭訟、「青天情結」等非理性的社會心理客觀存在,導致一方面人們對司法不信任,法院的社會公信力下降,民眾失去司法信仰,另一方面也促使人們對司法不尊重,把精力和注意力轉移到通過非司法程序解決沖突的途徑上,甚至於把純粹的法律問題也通過非司法途徑來解決,司法權存在的必要性成了疑問,上訪、鬧事成了必然。一些案件剛起訴到法院,一方或雙方訴訟當事人就開始信訪,要求人大或者黨政機關監督法院公正司法。公民中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亦損害了司法權威。打官司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但是在當前一些人的言談舉止中,存在著很多的錯誤觀念:把本應自己承擔的訴訟風險責任,推卸給司法機關;不懂得訴訟權利是一種「過時不候」的時效性權利;不懂得司法審判權是一種終局性權力;不懂得司法權力是一種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權力。一些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對法院正在審理的案件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其中個別代表和委員本身是案件當事人,在「兩會」上反映具體案件,並要求法院的接待人員予以解釋和答復,也有個別身份是律師的代表和委員,將本人在代理訴訟中敗訴的案件帶到會上反映,公開批評法院辦案不公。甚至一些人大代表更是把個人凌駕於法律之上。媒體對司法活動的提前介入以及所謂的「媒體審判」更是影響了公眾對司法公正的判斷。媒體對司法機關開展新聞批評,對司法機關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和工作缺陷提出批評,予以揭露,進而形成對司法機關和司法工作人員的名譽、人格進行攻擊,甚至是惡意的或攻擊性的對司法機關中違法違紀人員進行曝光,對庭審報道片面追求新聞效果,過分地介入並不加分析地詳細報道案情,易誤導社會輿論和公眾看法出現偏差。

H. 請問北京良鄉有公證處嗎有的話具體位置在哪呢

北京市恆信公證處
地址:〔北京市〕 房山區良鄉拱辰大街64號
電話:(010)69365827-601

I. 滄州市司法局公證處在滄州市哪個位置

滄州市公證處

地址:浮陽大道7號

熱點內容
建築類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1 08:19:57 瀏覽:478
民法通則第97 發布:2025-09-11 08:06:30 瀏覽:502
行政法位階及沖突 發布:2025-09-11 07:54:55 瀏覽:10
離婚自由對婚姻法的意義 發布:2025-09-11 07:53:26 瀏覽:941
四川省小作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1 07:53:19 瀏覽:866
法律援助律師執業管理 發布:2025-09-11 07:51:10 瀏覽:656
道德很差 發布:2025-09-11 07:45:39 瀏覽:37
司法確已 發布:2025-09-11 07:34:27 瀏覽:684
道德形象 發布:2025-09-11 07:00:25 瀏覽:155
克旗法院任免 發布:2025-09-11 07:00:18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