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輕度傷害

刑法輕度傷害

發布時間: 2021-11-16 02:24:49

❶ 輕微傷怎麼量刑

輕微傷是不構成刑事犯罪的,也就是說造成輕微傷的傷害類案件就屬於治安案件了,假如說被遭受侵害並且是輕微傷。

那麼應該走以下程序:首先你要去公安機關報案,他們會立案偵查的,隨後他們會傳喚打人的來派出所接受調查,同時會去刑偵支隊做傷情鑒定,鑒定出來為輕微傷以後,派出所會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談判賠償事宜,如果調解成功,那麼公安機關結案,不再對打人者做出處理。

如果調解不成功,比如打你的人給出的賠償你很不滿意,那麼公安機關將對打人的人做出治安處罰,一般是拘留,然後你就民事賠償向法院提起訴訟。拘留的期限一般為5日以上10以下,同時根據打人者的態度和嚴重程度,可同時追加200元以上500以下罰款。

(1)刑法輕度傷害擴展閱讀:

刑事處罰

一、如果通過法醫鑒定做出傷情是輕傷或者重傷,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通俗的說,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就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屬於自訴案件,自訴案件主要還是鼓勵和解,所以原告只要自願撤訴被告就不必負法律責任,在實踐中,如果真的是輕微傷,一般只要達成了賠償協議並執行了,一般不會判刑。所以現在輕微傷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對方協商賠償解決。

❷ 輕微傷害和輕傷害該怎麼判刑

輕微傷和輕傷害不構成刑事案件,沒有刑事責任、只有行政責任(治安處罰)和民事賠償責任。一般輕微傷可以由公安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後不再處罰;若調解不成可處罰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
指損傷程度明顯輕微,不足以造成人身健康明顯傷害,也不會遺留器官功能障礙的損傷。
輕微傷害的賠償包括:
1、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2、誤工費 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3、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4、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5、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
6、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7、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
8、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

❸ 刑法中輕微傷包括哪些

對於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是指犯罪事實、情節較為輕微,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管制等較輕刑罰的案件,包括如下幾種:
1、234條第1款,故意傷害罪,輕傷害。
2、245條規定的非法侵入住宅罪。
3、252條規定的侵犯通信自由罪。
4、258條規定的重婚罪。
5、261條規定的遺棄罪。
6、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7、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規定的侵犯知識產權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8、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

❹ 輕微傷害法律怎麼去理(輕微傷量刑標准)

輕微傷害治安處罰 1、輕微傷不構成刑事案件,沒有刑事責任、只有行政責任(治安處罰)和民事賠償責任。一般輕微傷可以由公安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後不再處罰;若調解不成可處罰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 2、拘留或罰款: (1)給予雙方治安處罰,應由縣級公安局決定,不是你「提出」不提出的問題。 (2)拘留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如果你是殘疾人或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拘留可以是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3)罰款可以是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嚴重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4)可以既拘留、又罰款,即並罰。 依據是:《治安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3、立案起訴步驟:寫好起訴狀,帶上身份證、相關證據(是對方打的證據、治療花費的證據等),到法院的立案庭請求立案,然後等到法院通知參加庭審。 刑事處罰一、如果通過法醫鑒定做出傷情是輕傷或者重傷,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通俗的說,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就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屬於自訴案件,自訴案件主要還是鼓勵和解,所以原告只要自願撤訴被告就不必負法律責任,在實踐中,如果真的是輕傷,一般只要達成了賠償協議並執行了,一般不會判刑。所以現在輕傷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對方協商賠償解決。

❺ 刑法輕微傷害,輕傷害和重傷害是如何劃分的

輕傷和輕微傷的劃分標准:

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於人體,造成組織回、器官結構答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輕微傷是各種外界因素作用於人體,造成局部組織、器官結構的輕微損害或輕度短暫功能障礙的損傷。一般輕微傷癒合後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及容貌體態無影響或影響輕微。我國現行法律對何為輕微傷無明文規定,也無全國統一的輕微傷法醫學鑒定標准,僅有地區性、行業性的鑒定標准。

輕微傷屬民事侵權的一種,在當事人協商、調解不成的情況下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民庭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及精神損失費等費用。輕微傷發生後,當事人也可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該公安機關可以給予過錯方治安管理處罰。

輕傷害發生後當事人應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提出控告。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當事人應當申請公安機關出具委託鑒定手續,到法醫門診部鑒定。對於故意傷害(輕傷)被害人向公安機關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對公安機關立案、偵察、取證的案件應當由公訴機關提起公訴。

❻ 輕微傷害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輕微傷害罪不構成刑事犯罪,不進行刑事處罰。法律規定,故意傷害他人的,導致人受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❼ 輕度傷害罪與故意傷害罪區別是什麼

最本質的區別在於:輕度傷害罪不屬於刑法調整范疇,屬於違法,不屬於犯罪。不構成犯罪,只算治安案件,但是還要承擔賠償民事責任。故意傷害罪只有達到法定的輕傷,重傷標准時,才構成故意傷害罪,予以立案。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熱點內容
民法典農村 發布:2025-09-10 22:53:11 瀏覽:208
海商法英文單詞 發布:2025-09-10 22:51:35 瀏覽:732
民訴立法體例 發布:2025-09-10 22:28:01 瀏覽:973
上海司法仲裁 發布:2025-09-10 22:19:53 瀏覽:322
2013年廈門大學法律碩士錄取名單 發布:2025-09-10 22:09:33 瀏覽:203
法官騷擾 發布:2025-09-10 21:39:08 瀏覽:914
勞動合同法員工離職 發布:2025-09-10 21:38:30 瀏覽:434
得失道德經 發布:2025-09-10 21:23:01 瀏覽:406
經濟法和會計一起考 發布:2025-09-10 21:03:46 瀏覽:483
法學書綠皮 發布:2025-09-10 21:03:45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