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通則高空拋物

民法通則高空拋物

發布時間: 2021-11-16 22:28:09

1. 關於高空拋物中的明確的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四條規定

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內有人承擔侵權責任容。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從事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或者使用高速軌道運輸工具造成他人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失的,可以減輕經營者的責任。

窨井是指港澳及廣州市稱為沙井,是城市地下管線中轉、控制的地下空間。其地面出入口稱沙井口或者窨井。窨井通常被窨井蓋覆蓋。

(1)民法通則高空拋物擴展閱讀:

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的特點:

1.因高樓中拋擲和墜落的物致人損害: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造成他人損害;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

2.物品是從高樓中拋擲或墜落而導致他人損害。

3.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

4.歸責原則上的特殊性:主要採取公平責任原則,例外情況下採取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2. 對於高空拋物可以用那些法律

我國現行司法審判實踐中,關於高空拋物侵權法責任的審判結果十分不統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第八編「侵權責任法」第56條規定了「從建築物拋擲的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脫落、墜落的物品致人損害,不能確定具體的侵權人的由該建築物的全體使用人承擔責任,但使用人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具體侵權人的除外。」

實踐中一般可以參照「物件致人損害責任」的歸責方式適用《民法通則》第126條「建築物侵權責任」和《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6條,即採用推定過錯的歸責原則,免責理由是被告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3. 法律對高空拋物的責任歸屬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築物或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專墜屬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是管理人應當承擔民 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共同侵權情況下,即加害人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情況,加害人除應承擔一般高空拋(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外,還應承擔共同侵權所負的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4. 高空拋物沒有傷到人就不用付法律責任

高空拋物是違法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是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1. 刑事責任

由於高空拋物行為針對不特定的對象,在損害事實發生以前受害人無法確定,因此,其侵害的利益實際上是社會公共安全,屬於刑法調整范圍。

在高空拋物造成人身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嚴重後果下,根據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及其認識程度,需追究相應刑事責任。如故意殺人罪、過失致人死亡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2.民事責任

在能夠查明高空拋物者的情況下,拋物者需賠償被侵權人所遭受的各項人身、財產損失。在無法查明具體的高空拋物者的情況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八十七條 從建築物拋擲物品或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傷的,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可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築使用人給予補償。

此外,共同侵權情況下,即加害人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情況,加害人除應承擔一般高空拋(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外,還應承擔共同侵權所負的連帶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二十六條 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4)民法通則高空拋物擴展閱讀:

高空拋物案件責任類型

1、拋物人明確的,由拋物人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行為人明確的高空拋物案件。這類案件與普通侵權案件沒有實質區別,在法律適用上,仍遵循「自己責任」原則,由實施拋物的行為人就行為造成的損害後果承擔賠償法律責任。通俗地講,就是「誰拋了,誰負責」。

2、拋物人不明確的,如果物業公司等管理義務人沒有盡到管理義務的,管理義務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管理義務人明確的高空拋物案件。責任人是對發生「高空拋物」的建築承擔管理義務的人——如物業公司。在法律適用上,由管理義務人對自己未盡到管理義務導致的損害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通俗地講,就是「誰沒有管好,誰承擔責任」。

3、拋物人不明確,但可以確定一個具體范圍的,則所有可能實施拋物行為的人應當共同承擔被害人的損失。

拋物行為人不明確的高空拋物案件。這里的「不明確」是指存在一個具體范圍,拋物人為其中一人或數人,但無法進一步明確時,即由所有可能實施拋物行為的人共同承擔責任。

5. 可以上法院告故意高空拋物嗎

可以。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建築物或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是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共同侵權情況下,即加害人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情況,加害人除應承擔一般高空拋(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外,還應承擔共同侵權所負的連帶責任。

熱點內容
法官眼神 發布:2025-09-10 14:55:33 瀏覽:354
合同法解釋目前有幾部 發布:2025-09-10 14:34:15 瀏覽:594
新行政法解釋 發布:2025-09-10 14:13:12 瀏覽:851
西貝員工條例 發布:2025-09-10 13:55:55 瀏覽:947
物業法律法規條例 發布:2025-09-10 13:55:10 瀏覽:448
法院能不能告法院 發布:2025-09-10 13:50:01 瀏覽:493
想發財刑法 發布:2025-09-10 13:49:49 瀏覽:611
不屬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0 13:40:47 瀏覽:420
四中全會依法治網 發布:2025-09-10 13:39:57 瀏覽:86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我要飛 發布:2025-09-10 13:31:10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