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胎兒利益的民法總則

胎兒利益的民法總則

發布時間: 2021-11-25 06:56:01

Ⅰ 新民法總則關於胎兒的規定如何理解

法律分析:根據民法典的規定,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六條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 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Ⅱ 民法總則關於胎兒方面的規定是什麼

根據之前法律規定,公民的具備民事權利能力是從出生那一刻開始的,對胎兒利益的保護並沒有特別說明。可是近年來,因為胎兒繼承方面引發的糾紛案件也不在少數,為了保障胎兒的利益,在最新的民法總則中,特別做出了規定,那麼,民法總則關於胎兒方面的規定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做個介紹吧。
一、民法總則關於胎兒方面的規定是什麼?
民法總則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根據這條民法總則的規定,在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的保護,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二、民法總則對胎兒的保護體現在哪些方面?
民法總則第十六條對胎兒權益予以進一步明確和保護,將胎兒享有利益、接受財產等權益保護納入民法典總則體系,明確以出生為條件對胎兒民事權益予以保護,對胎兒民事法律地位予以附條件的承認,既不打破人的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的原則性規定,又充分回應社會生活和胎兒權益保障的現實需求,同時為法律的發展留有餘地,是民法總則草案在加強自然人權益保護方面的重要貢獻。
一方面,從繼承的角度,要為胎兒保留必要的繼承份額,體現了特留份制度。同時,還保障了胎兒接受贈與等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造成侵權之後,例如在出生前因不當行為導致胎兒的出生缺陷等,胎兒出生之後可以獨立請求賠償。
三、胎兒繼承份額的保留應該如何處理?
胎兒繼承份額的保留,是指在分割遺產時,如果有胎兒(該胎兒出生後應屬於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范圍)的,應當為胎兒保留繼承份額。由於胎兒尚不具有民事權利主體資格(註:在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主體資格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故胎兒並不具有繼承權,但為了保護胎兒的利益,各國都強調在分割遺產時應考慮對胎兒進行特殊保護。
對胎兒保留份額的處理,依胎兒出生時是死體還是活體而不同:
1、如果胎兒出生時是活體的,則該保留份額為該嬰兒所有,可由其母親代為保管。
2、如果胎兒出生後不久即死亡,則該保留份額為該嬰兒所有,但應由該死嬰的法定繼承人按法定繼承處理。
3、如果胎兒出生時即為死胎,則該保留的份額由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再分割。
由此可見,民法總則關於胎兒的規定體現在第十六條,規定涉及到遺產繼承等胎兒利益的,胎兒具備民事權利能力。但是如果出生時,胎兒死亡,則民事權利能力消失。明確胎兒利益的保護是民法總則的一大亮點,這樣一來,有利於解決胎兒利益受損的問題,是民法的一大進步。
延伸閱讀:
丈夫死亡遺產繼承順序是什麼
房產繼承法律規定有哪些內容
繼子女可以和親生子女有一樣的遺產繼承權嗎?

Ⅲ 民法總則關於胎兒權益保護制度的內容和意義

此次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對胎兒權利提出了明確的保護原則。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的保護,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出生時未存活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對此,王軼表示,在所有的部門法中,民法最能體現出來對人的全面的和終極的關懷,在胎兒權利的保護上就能夠體現出來。我國重視對胎兒利益所進行的確認和保障,有自己的法律基礎,在以前的《繼承法》中也有零星的關於胎兒保護的規定。

王軼指出,不僅僅是繼承的時候體現對胎兒權利的保護,接受贈與的時候也是如此。王軼還注意到草案中用了一個「等」字,談到這一點的意義,他說:「(這)意味著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內我們要重視對胎兒權利的保護,從側面折射出來我們今天的社會共識的進步,以及我們今天的民法文化、法治文明的進步」。

如果是婚外遺腹子,對婚生孩子是否不公平呢?對於網友熱議的這一問題,王軼表示:不管胎兒他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被孕育的,不管孩子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本身都是無辜的,胎兒孩子的權益都應當沒有區別地去得到確認和保障。

王軼還指出,要保障非婚生子和婚生子是享有同等權利,應當通過法律的手段把紙面上邊的規則變成現實生活中間活的法律。「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法典》才不會僅僅是一個停留在文本上邊的法律規則,而會成為一部活的法典。」 王軼如是說。

懷孕婦女權益遭到侵害,她腹中的胎兒是否也能像母親一樣得到法律援助呢?對此,王軼表示,尚在母體中的胎兒如果在母體中就遭受到了侵害的話,只要他出生的時候是存活的,他都應當有一個不同於母親的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他可以就自己尚在母體中間的時候,遭受的損害向加害人去主張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

Ⅳ 據我國《民法總則》規定,胎兒在什麼情況下被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這是根據《民法總則》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二十二條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條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4)胎兒利益的民法總則擴展閱讀:

《民法總則》第二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三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熱點內容
給爸爸媽媽宣講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28 01:15:38 瀏覽:209
美國立法債 發布:2025-08-28 01:09:47 瀏覽:865
國安法對香港法官 發布:2025-08-28 01:08:06 瀏覽:721
打擊和遏制網路犯罪我國刑法新增了 發布:2025-08-28 00:59:28 瀏覽:559
合同法分則列出了種有名合同 發布:2025-08-28 00:34:05 瀏覽:239
婚姻法應用文 發布:2025-08-28 00:28:45 瀏覽:886
上海勞動合同法培訓 發布:2025-08-28 00:22:39 瀏覽:946
司法公開網雲南 發布:2025-08-28 00:22:33 瀏覽:149
順昌法院拍賣 發布:2025-08-28 00:16:54 瀏覽:103
國家勞動法廢止的文件 發布:2025-08-28 00:15:08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