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對兒童權利的保護

民法典對兒童權利的保護

發布時間: 2021-11-25 08:05:03

民法典對於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讀後感

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受教育權等。回
《未成年人保護答法》第三條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⑵ 我國對兒童實行特別保護的法律有什麼

我國對兒童實行特別保護的法律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第二次修訂。

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分為總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路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共九章132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同時廢止。

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於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是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1994年10月27日通過。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是為了保障母親和嬰兒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6、《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是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 1992年4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8號公布 ,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一部法律。是保護婦女權益的法律。

(2)民法典對兒童權利的保護擴展閱讀:

國際《兒童權利公約》界定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3次會議批准了《兒童權利公約》,於1992年4月1日開始在中國正式生效。從此《兒童權利公約》成為我國廣泛認可的國際公約。

我國向來重視對兒童權利的法律保護,在憲法和其他法律,法規中都有大量的關於兒童權利保護的規定,這些規定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我國對兒童權利法律保護的內容,按兒童權利的性質特徵區分,主要有:

兒童的生存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國籍權、名譽權、榮譽權、智力成果權、教育權、接受撫養權、繼承遺產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權、達到就業年齡的勞動權、請求社會援助權、司法保護權等等。

⑶ 民法典關於兒童的規定

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 傳播的有效手段

就是要你好看。

一九五五年九月下旬一天中午,我偷溜上一列從洛杉磯開出、朝聖巴巴拉(Santa Barbara)而去的貨運火車。我頭枕在行李袋上,翹著腿,注視著天上的滾滾浮雲。那是一列慢車,我計劃在聖巴巴拉的海灘睡一晚,隔天一大早再偷溜上一列開往聖路易斯-奧比斯蟹(San LuisObispo)的慢車,要不就是等到傍晚七點,溜上一列到舊金山去的直達車。

5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

7編、84章、1260條!

一生各階段的權利

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新華社受權全文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而未成年人又因其身份的特殊性,

成為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備受關注的部分。

今天,和團團一起來看看

民法典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

守護從孕育到成年的各個階段

胎兒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民法典在總則編「自然人」章節中,加入新規,將一個人受保護的起始點前移到了胎兒時期。

「從事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這不僅為近些年熱點的基因編輯等劃出紅線,也為一個生命從最開始提供法律保障。

八周歲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用通俗的話說,八周歲以上的小孩,就可以「幫家裡打醬油了」。

十六周歲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八周歲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守護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權益

5點速覽民法典在維護兒童權益方面

有哪些進步——

一、《民法典·總則編》結合疫情,完善了因疫情等突發狀況下對兒童的保護。

結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對監護制度作了進一步完善,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該條能有效避免當父母因疫情被隔離而兒童卻無人照料的情況,完善了因疫情等突發狀況下對兒童的保護。

二、《民法典·物權編》新增「居住權」規定,有利於保障兒童的居住權

物權編的一大看點就是增加了「居住權」的相關條款,目的是實現對社會弱勢的保護,比如婦女、兒童、老人。而兒童作為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在未能獨立生活前必須依靠在父母或者其他近親屬的撫養才能健康成長,此次意定居住權(可通過協議或者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出台,給予兒童居住權有充分的協議餘地,特別在兒童父母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時候。

三、《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新增部分條款,有利於保障兒童的各項權益

「家風作為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為家庭成員樹立了無形的卻又無處不在的價值准則。優良的家風支撐著家庭的和諧與平安,塑造著家庭成員的高尚品格和良好行為。家風同樣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正,則民風淳。」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李明舜認為,以法律的形式強調樹立優良家風,宣示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強力倡導,可以強化家庭和家庭成員的責任感和義務感,推進家庭弘揚優良家風的知行合一。而這條規定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家庭中的兒童,兒童需要在一個優良家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努力塑造高尚品格和良好行為,有利於降低今後未年人或者孩子成年後可能違法犯罪的概率。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條將《婚姻法》修改從原本的「任何人」修改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進一步明確了不得危害或者歧視的主體范圍。在第二項中擴大了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應當負擔撫養費的范圍,包括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進一步保障了雖成年但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權益,比如腦癱兒、殘疾兒、因患病或意外等無法獨立生活的非婚生子女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明確了離婚後子女撫養問題,父母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由人民法院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同時,增加了已滿八周歲的子女自行決定跟誰的條文,尊重已滿八周歲的子女的意願,更有利於子女在其舒適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條將《婚姻法》將離婚後未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應當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更改為「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這就給將來法院裁判一方負擔子女全部撫養費提供了法律依據,現實生活中,一方婚後回歸家庭,基本上放棄了自已的職場生涯,離婚後再度回歸職場難度可想而知,收入也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若判決雙方各半負擔子女撫養費,極有可能導致子女的生活質量下降,該條規定有利於使父母離婚後的子女其生活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四、《民法典·收養篇》新增或修改部分條款,完善兒童的收養制度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條結合我國的二胎政策,將收養人的條件從「無子女」擴大到「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拓寬了收養人的范圍,與現行人口政策一致,有利於促進更多的孤兒被收養,回歸到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同時,增加了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的要求。如果收養人有違法犯罪的前科,可能會存在對被收養人不利的情況,該條對收養人條件加以限制,有利於避免此類情況發生。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二條將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四十周歲的年齡限制,從「男性收養女性」擴大到「收養異性子女」,即增加了「女性收養男性」的限制,其本質上增加了對男性未成年人的保護。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條增加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依法進行收養評估」,有助於符合收養條件的被收養人和收養人建立合法的收養關系。

五、《民法典·人格權編》新增條款,一定程度擴大兒童的「選取姓氏權」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規定使兒童的「姓氏權」不再局限於隨父姓或隨母姓,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專家解讀:

民法典解釋這5類問題

具體應用到現實中,

會是什麼情形?

能解決哪些問題?

來看看法律專家的解讀5種情況——

0

1

涉及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條文要點:孩子八歲就可以在某些事項中為自己做主的能力了,不要忽視孩子的權利;十八歲就是獨立的民事主體,不能強制干涉孩子的權利。

⑷ 小學五年級民法典對於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讀後感

《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備受關注的部分,《民法典》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方面究竟有哪些修改和增加,

⑸ 有關幼兒權益保護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幼兒權益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1.6.1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其他法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第二條
國家發展母嬰保健事業,提供必要條件和物質幫助,使母親和嬰兒獲得醫療保健服務。
國家對邊遠貧困地區的母嬰保健事業給予扶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⑹ 民法典對孩子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父母雙方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⑺ 民法典如何保護少年的我們作文500字

現在的民法典對保護少年兒童起著重要意義,並且出了未成年保護護法

熱點內容
給爸爸媽媽宣講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28 01:15:38 瀏覽:209
美國立法債 發布:2025-08-28 01:09:47 瀏覽:865
國安法對香港法官 發布:2025-08-28 01:08:06 瀏覽:721
打擊和遏制網路犯罪我國刑法新增了 發布:2025-08-28 00:59:28 瀏覽:559
合同法分則列出了種有名合同 發布:2025-08-28 00:34:05 瀏覽:239
婚姻法應用文 發布:2025-08-28 00:28:45 瀏覽:886
上海勞動合同法培訓 發布:2025-08-28 00:22:39 瀏覽:946
司法公開網雲南 發布:2025-08-28 00:22:33 瀏覽:149
順昌法院拍賣 發布:2025-08-28 00:16:54 瀏覽:103
國家勞動法廢止的文件 發布:2025-08-28 00:15:08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