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李莉
① 企業家為何疑遭錯關
4月12日上午,時隔16年,趙守帥再次走進河南省新鄉中院的法庭,為自己討一個公正。「這是一起經濟糾紛,不是合同詐騙。」
當日,新鄉中院開庭重審了這起1999年的舊案,該案曾讓趙守帥入獄11年。而他始終堅稱自己無罪,並申訴至今。
趙守帥本是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人,20多年前,他是當地鼎鼎有名的農民企業家,人送外號「趙半城」。那時,他經營的永昌縣農機公司在縣中心佔地一千多平米,還另有一處三千多平米的農機商貿城。
1999年1月,29歲的趙守帥忽然被河南警方刑拘,後新鄉市中院以「合同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3年。直至2017年3月,河南省高院認定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發回新鄉中院重審。
今年4月12日,該案重審開庭。此時,趙守帥經減刑已出獄近8年。
隨後,趙守帥又來到永昌支行上級銀行金昌市支行,與該行行長楊宗勇進行溝通。對於涉案辦公樓,楊宗勇稱辦公樓「已經賣掉了,產權不屬於農業銀行,現在無法執行回轉。」
「辦公樓的事情,我建議你去法院起訴,起訴之後咱們歷史問題一次解決。」楊宗勇對趙守帥說。
3月30日,澎湃新聞就此執行案件采訪了蘭州中院,其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該案的執行期限很難給出一個具體的時間節點,「案子經過了十幾年,涉及到核算、評估等問題,標准怎麼核定?這就需要當事人和農行達成一個統一的框架意見。我們正在等待農行出具意見書,再從中進行調解。」
4月12日,河南新鄉的庭審一結束,趙守帥就急著返回甘肅,他聽說蘭州中院的執行法官已到了永昌縣。「我現在就想趕緊把我的財產要回來,重新創業。」1999年被抓後,趙守帥的生意全部擱淺。
② 幫我從中國知網下載幾篇論文,發送到[email protected],謝謝,(註上您的百度網名,我好採納~~)
我已經發往你的郵箱,我的知網賬號也與你共享~~~
③ 猜人游戲主持人叫什麼
是幸田李梨(こうだ りり、1974年3月1日)是日本的AV女優。
拓展:別名:幸田李梨、左海未來、岩下美季、河野未樹、佐川未樹、幸田美梨
出生: 1974年3月1日
血型: O型出身於日本東京都。
身高:160公分。興趣:跳舞、網球、滑雪。
(3)刑法李莉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刑事責任年齡(刑法第十七條)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
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注: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且依然由監護人提供經濟支持的在校學生,視為限制行為能力人。)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6、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繫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④ 求法律論文,1000分
你是讓人幫你寫么,這我估計是不會有人應的。
不過,論文這其實也不是那麼難的。
如果是畢業論文的話:
1、介紹代理制度的一些基本知識
如淵源,概念,意義等
2、介紹國外的有代表性國家的代理制度
3、介紹我國的代理制度
4、指出我國代理制度所存在的問題
5、提出解決或完善的方法
大致就是這樣,基本上所有的法律論文都是這樣寫的,當然一些研究型的除外。
⑤ 樊崇義的學術成果
樊崇義教授長期從事刑事訴訟法學和證據法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積極主張我國刑事訴訟程序科學化與民主化,在訴訟程序的研究中,重點放在第一審程序關於審判方式的改革上,合著有《第一審程序論》;在訴訟證據的研究上,運用馬列主義哲學觀,以辨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為指導,對證據的概念、證明的規則、標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均有獨創見解,提出法律真實和排他性的證明標准,對司法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樊崇義教授參加了1996年我國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工作,是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的主要成員之一。在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中,其積極主張的統一人民法院定罪原則、堅持疑罪從無,改革刑事辯護制度,改革審判方式,增設簡易程序,完善強制措施等方面的建議均為立法所吸收。
樊崇義教授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1995年在第七屆國際反貪大會上《論反貪秘密偵查及證據力》的發言,1997年的中芬法制圓桌會議和中國--歐盟法律研討會以及1998年在華盛頓中美法治與人權研討會上的發言,闡明我國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均引起國外學者的重視和好評。 1、《刑事訴訟指南》(獨著)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87年2月
2、《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綜述與評價》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1年4月
3、《比較檢察概論》(合著) 中國檢察出版社 1991年11月
4、《論證據》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89年12月
5、《中國刑事訴訟程序研究》 法律出版社 1993年2月
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與論證》副主編 中國方正出版社 1995年7月
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釋義與應用》 副主編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年6月
8、《出庭公訴理論與實踐》(合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1996年5月
9、刑事訴訟法學系列叢書 副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6年5月
10、《第一審程序論》(合著)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89年9月
11、《刑事訴訟法專論》主編 方正出版社 1998年12月
12、《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研究》 (合著)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0年5月
13、《金融欺詐的預防與控制》 副主編 中國法制出版社 1999年
14、《兩岸比較刑事訴訟法》(合著) 台灣五南圖書印刷公司 1996年11月
15、《中國法制改革》 (合著) 廣角鏡出版社 1994年
16、《聯合國刑事司法准則與中國刑事法制》 法律出版社 1998年11月
17、《證據法學》,法律出版社2001年 1、《法學教程》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5年
2、《刑事訴訟法學》 主編 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 1989年1月
3、《刑事訴訟法學》 副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0年
4、《刑事訴訟法學》(統編) 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4年
5、《中國刑事訴訟法》(統編) 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3年
6、《外國訴訟法概論》 副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4年12月
7、《中國刑事訴訟法》 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6年12月
8、《刑事訴訟法學》(統編) 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6年至1999年連續修正並印刷九版
9、《刑事訴訟法學》新編 副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6年8月 1、《論刑事訴訟中如何貫徹綜合治理的方針》 《法學研究》 1985.5
2、《論我國實事求是的證據制度的創立與發展》 《學習與探索》 1985.6
3、《論刑訴二審如何參照一審進行》 《電大法學》 1985.12
4、《四川三縣綜合治理調查報告》 《中國法學》 1985.1
5、《對公訴案件調查後的處理》 《河南司法》 1985.12
6、《涉外刑訴程序初探》 《政法論壇》 1986.5
7、《試論律師辯護制度的中國特色》 《訴訟法論叢》 1985.1
8、《論法庭調查》 《法學研究》 1988.3
9、《論法庭審判中的審判長、公訴人和辯護律師》 《政法論壇》 1988.6
10、《略論台灣刑事訴訟法》(合著) 《法學研究》 1990.1
11、《模擬法庭為教學改革開路》 《政法論壇》 1989.2
12、《從蘇俄刑訴原則看我國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法制日報》 1989
13、《論刑訴法學教學改革》 《高等法學教育》 1989
14、《刑事訴訟法學結構的思考》 《高等法學教育》 1991
15、《論法人犯罪案件刑事訴訟程序》(合著) 《政法論壇》 1993.3
16、《刑事訴訟職能論》(合著) 《現代法學》 1992.4
17、《法人犯罪被告人的確定》(合著) 《中央管院學報》 1993.4
18、《刑事審判程序的修改和完善》 《政法論壇》 1994.4
1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新走勢》 《政法論壇》 1994.3
20、《市場經濟與刑事審判模式改革》 1994刑訴國際研討會論文
21、《退回補充偵查之研究》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5.10
22、《修改刑訴法的宏觀思考》 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1994.3
23、《刑事訴訟證明標准》 1995年刑訴法學國際研討會論文
24、《我國辯護制度的歷史性變革》 《中國律師》 1996.3
25、《庭審改革與實務》 《法制日報》 1996.5.30
26、《更新觀念,明確價值取向》 《法制日報》 1996.2.6
27、《反貪秘密偵查及其證據力》 載《第七屆國際反貪大會文集》 紅旗出版社1996年9月版
28、《十六載的實踐與探索》 《檢察日報》1996.10.24
29、《即要打擊犯罪,又要保護公民合法權益》 《廣州法制報》1996.4.13
30、《兩手抓的策略與方法》 《檢察日報》1997.3.17
31、《論公開審判》 《法制日報》1997.12.19
32、《簡論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的適用》,《政法論壇》1997.3
33、《刑事訴訟與人權保障》 《訴訟法論叢》第1卷
34、《簡論金融詐騙案件的證據及偵查綱要》 《政法論壇》 1998.6
35、《聯合國公正審判標准與中國刑事審判程序改革》 《中國法學》1998.2
36、《我國加入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刑事立法條件已經成熟》(合著) 《政法論壇》1998.3
37、《刑事訴訟法修改後我國證據制度的改革和變化》(合著) 《中國刑事法雜志》1999.4
38、《關於人民法院陪審員制度的建議》 《北京觀察》 1999.10
39、《言詞證據必須用實物證據檢驗》 《北京青年報》 1999.9
40、《刑事訴訟法學五十年》(合寫) 《法制世界》 1999年第5期
41、《刑事訴訟法學回顧與前瞻》(合寫) 《人民檢察》 1999年第6期
42、《客觀真實管見》 《中國法學》2000
43、《二十一世紀檢察機關的角色定位》 《新世紀檢察》 2000年第1期
44、《中國刑事庭審制度改革與特色》(合寫) 《中國刑事法雜志》2000年第1期
45、《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中的角色定位》 《檢察日報》 2000年5月31日
46、《自由裁量與不起訴制度的完善》(合寫) 《人民檢察》2000年6月
47、《刑事證據前沿問題》(合寫),《證據法論壇》第一、二卷;
16、 《關於誘惑偵查法律問題的對話》,《檢察日報》2001年1月18日
17、 《公正與效率 辯證同一》,《人民日報》2001年2月21日 ◇ 樊崇義 李艷玲:刑事訴訟法再修改要論
◇ 樊崇義:司法鑒定製度改革應遵守的原則
◇ 樊崇義翁怡潔:監督、獨立與司法公正關系之辨證
◇ 樊崇義:人民監督員制度是一項有生機和活力的制度
◇ 樊崇義:人文精神與刑事訴訟法的修改
◇ 樊崇義 張中:論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法典化
◇ 樊崇義、毛立華、李莉:私有財產保護入憲呼喚財產處置的法律正當性
◇ 樊崇義 劉濤:檢察機關偵查權需要局部適當調整
◇ 樊崇義:確立訴訟預防的觀念
◇ 重塑刑事司法的人文精神
◇ 俄羅斯刑事訴訟結構轉向當事人主義
◇ 完善的訴訟程序是政治文明的標志
◇ 「簡化審」關鍵在於被告人配合
◇ 統一司法考試對中國司法體制的影響
◇ 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司法體制 樊崇義教授1991年評為校級優秀教師,由他主持和領導的刑事訴訟教研室於1998年被評為先進教研室,本人評為校優秀教研室主任;主持的模擬法庭教學法 ,1990年被評為教育部優秀教學成果獎;作為第一主持人的公訴案件第一審程序教學錄象片1998年獲司法部教學科研一等獎;1986年在《政法論壇》發表的《涉外刑訴程序初探》,獲司法部第一屆優秀科研獎;主編的《刑事訴訟法學》獲司法部一等獎;1998年2月在《中國法學》發表的聯合國公正審判標准與中國刑事審判程序改革一文評為司法部優秀論文,並被中央黨校編入《中國社會主義精神寶典》;2000年1月在《中國法學》發表的《客觀真實管見》被評為中國政法大學憲梓科研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