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地司法所
Ⅰ 監獄通知家屬去當地司法所對接,不知道啥意思
Ⅱ 到戶籍當地司法局報到以後!可以回外地工作嗎急急急!!!!
不可以!社區矯正期間不得未經請假離開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必須在接受矯正所在縣級地方工作生活!未經請假離開1個月以上視為脫管,可撤銷緩刑!短期離開經請假是可以的。但是你可以申請變更居住地,在你工作地進行矯正!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十三條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在七日以內的,應當報經司法所批准;超過七日的,應當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後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准。返回居住地時,應當立即向司法所報告。社區矯正人員離開所居住市、縣(旗)不得超過一個月。
第十四條 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准不得變更居住的縣(市、區、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當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後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徵求社區矯正人員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意見後作出決定。
Ⅲ 開庭前常居住地的司法所找我,戶籍所在地司法所也找我
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公民由其戶籍所在地遷出後至遷入另一地之前,無經常居住地的, 仍以其原戶籍所在地為住所。
綜上,看您是否搬遷超過一年。
Ⅳ 收到要去戶籍司法所領傳票的簡訊是怎麼回事
Ⅳ 緩刑人員申請調回戶籍所在地地方司法所不同意怎麼辦
緩刑人員是在戶籍地司法所執行的。可以的。
Ⅵ 社區矯正對象已在就業地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與戶籍所在地司法所社區矯正的關系
由就業地司法所接收監管的,戶籍地司法所應當協助配合開展社區矯正工作
Ⅶ 司法所與派出所有什麼區別啊
性質上的區別:
司法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門。受黨委與政府領導,規格比法院、檢察院略低,是政府宣傳管理法律的專業職能部門。
派出所為公安系統的基層組織,上級公安機關的派出機構。
職能上的區別:
派出所承擔公安機關的工作職責: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等工作。
司法所是政府宣傳法律的職能部門,公安局一個是執行部門和治安維護部門。
(7)戶籍地司法所擴展閱讀:
司法所,在基層政法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基層政法組織機構之一,它與公安派出所、法院派出法庭、檢察院派駐檢察室共同構成我國鄉鎮(街道)一級的政法體系,成為中國基層司法運行機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參與基層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員單位,處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第一線。
在中國,派出所依照國家治安管理法規和上級公安機關規定的許可權,其主要任務是:堅決貫徹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爭;防、控各種事故的發生,管理社會治安,維護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衛國家安全。
Ⅷ 有戶籍司法部門這個部門嗎
沒有戶籍司法部門
只有戶籍科
司法部門
司法部門的工作就是維護法律、確保法律被正確的執行、解決爭議;但「司法」的具體定義和司法部門的權力在不同法制里有些不同。
中文名
司法部門
包含
法院,檢察院等
職責
維護法律,解決爭議。
權力
解釋法律的權力
英美法系
中國法系
在大陸法系中,法院會對案件進行具體調查;法官會傳召證人,盤問證人、被告等。法院有解釋法律的權力,但不一定具有對法律的最終解釋權。
另外,檢察機關通常都是司法系統的一部分。例如,法院,檢察院之類的部門。
英美法系
在普通法(英美法系)法制中,法院不會對案件進行具體調查。法官或裁判官的角色只是確保原告人(在刑事案件中則是代表政府的律師)和被告人能公平地提出自己的論據,並作出判決。如果被告人被控告的是嚴重罪行(如謀殺、強奸等),有些地區(如香港、美國)是由陪審團決定被告是否有罪,法官只負責決定處罰方式。在普通法系中,只有法院有解釋法律的權力,而法院對法律的解釋和判案,都對以後的同類訴訟有約束力,成為判例法。
另外,檢控機關通常都是行政系統的一部分
Ⅸ 司法所審前調查,但是我住的地方不在戶口所在地的地方,能通過司法所嗎
沒有什麼關系,只是核實而已,怕什麼?要錢木有撒...
Ⅹ 戶籍地司法所對矯正人員有監管責任嗎
需要看矯正人員是在那理報到接受矯正,若是在戶籍地,則是由戶籍地司法所進行監管,若是在居住地,則由居住地司法所監管。
依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二條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人民法院對符合社區矯正適用條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決、裁定或者決定。
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
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矯正人員及時依法處理。
第三條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在社區矯正機構的組織指導下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社區矯正人員所在單位、就讀學校、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等協助社區矯正機構進行社區矯正。
第四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調查其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可以委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調查評估。
受委託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委託機關的要求,對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況、家庭和社會關系、一貫表現、犯罪行為的後果和影響、居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和被害人意見、擬禁止的事項等進行調查了解,形成評估意見,及時提交委託機關。
第五條對於適用社區矯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監獄應當核實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時或者在其離開監所之前,書面告知其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的時間期限以及逾期報到的後果,並通知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判決、裁定生效起三個工作日內,送達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執行通知書、假釋證明書副本等法律文書,同時抄送其居住地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收到法律文書後,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送達回執。
第六條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並通報決定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