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死亡
A. 民法中的自然死亡與宣告死亡的區別
1、法復學上的自然死亡制,又稱生理死亡,是指自然人生命的終結。
2、宣告死亡發生與自然死亡相同的效力。怎麼理解呢?就是在被宣告人住所地中心的區域內,其喪失民事主體資格,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終止。
3、自然死亡前實施的民事行為與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後果相抵觸的,以其實施的民事行為為准。
4、主要是在婚姻繼承等關繫上有區別。
B. 民法總則對宣告死亡的時間是怎樣確定的
你好,
一、民法總則關於死亡日期的規定
第四十八條【宣告死亡的死亡日期確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作出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發生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
二、什麼是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離開住所,下落不明達到法定期限,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與宣告失蹤制度的設計目的相比,宣告死亡主要解決失蹤人的整個民事法律關系的狀態問題,而宣告失蹤則主要解決失蹤人的財產管理問題。
故宣告死亡重在保護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宣告失蹤則重在保護失蹤人的利益。
三、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公民死亡的案件,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或者步驟:
1、申請和受理
宣告公民死亡,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對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認為手續不完備且無法補正的,駁回申請;認為手續完備的,受理案件,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財產,並指定審理期間的財產管理人。
2、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之後,必須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或者因不測的事故下落不明滿2年的,公告期間為1年;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因遇到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其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間為3個月。公告期間是尋找下落不明人、等待其出現的期間,也是宣告公民死亡的必經期間,人民法院不得縮短或者延長。
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公民失蹤後,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失蹤人死亡,從失蹤的次日起滿4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宣告失蹤的判決即是該公民失蹤的證明,審理中仍應當依據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1年。
3、判決
在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期間,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出現,或者確知其下落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駁回申請的判決,終結案件的審理。
公告期間屆滿,下落不明人仍未出現,宣告死亡的事實得到確認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宣告該公民死亡的判決。判決書除應當送達申請人外,還應當在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判決一經宣告,即發生法律效力。判決宣告的日期,就是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死亡日期。
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現的處理:
宣告死亡只是推定死亡,被宣告死亡的公民完全有可能重新出現或者確知其沒有死亡。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現或者確知其沒有死亡的,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
人民法院作出新判決後,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的人身和財產關系依照下列方法處理:首先,其因宣告死亡而消滅的人身關系,有條件恢復的,可以恢復。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的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關系從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其配偶已再婚,或者再婚後又離婚,或者再婚後配偶又死亡的,則不得認定夫妻關系自行恢復。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子女被他人收養,死亡宣告被撤銷後,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僅以未經本人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的,一般不應當准許,但收養人和被收養人同意的除外。
其次,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有權請求返還財產。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以不予返還。但依繼承法取得原物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或者給予適當補償。利害關系人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財產的,除應當返還原物及孳息外,還應當對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日期即為公民死亡的日期,若公民被宣告死亡但實際上並未死亡的,不影響其在宣告期間實施的行為的法律效力。在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後,需要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宣告死亡的申請,與該公民有關的財產需要返還。
C. 民法上,死亡的標準是什麼,腦死亡說還是呼吸、心跳都停止說,請給出法律依據。
第一、在我國以「呼吸、心臟、脈搏均告停止且瞳孔放大為自然人自然死亡的標准」;
第二、如果是在醫院死亡的,應當以死亡證明上記載的時間為准;
第三、如果當事人對死亡時間有爭議,應當以人民法院調查後確定的死亡時間為准。
----鄭州姚松峰律師
D. 民法宣告死亡問題
宣告死亡與自然死亡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其財產按繼承法規定進行繼承,婚姻關系自然消滅。
依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對他的死亡宣告,之後你有權要求繼承你財產的人返還財產,至婚姻關系,要看女方是否再婚,若未再婚,婚姻關系可自行恢復,若小王已婚,那麼你們兩人的婚姻關系終止。
只有在民政部門登記合法後才可以算是再婚。
PS:我個人對此有看法,一個已經宣告死亡了突然出現,又做回夫妻,就好比案例中所述已經訂婚了怎麼算?這個婚否是以登記為唯一條件還是說事實夫妻也算。宣告死亡了想找人離婚也沒辦法啊。我覺得民法和婚姻法在這方面還在考慮一下,修改成雙方同意恢復才恢復婚姻關系。有點郁悶~
E. 民法案件 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是指通過一定的法律條件和程序,人民法院對失蹤公民推定死亡的制度。
《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規定了宣告死亡的條件:
公民下落不明須達到法律規定的期限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二年的。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只有利害關系人提出宣告死亡申請的,人民法院才能依法作出死亡宣告。
宣告失蹤人死亡,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失蹤人的住所地或最後居住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出宣告死亡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1年。尋找失蹤人公告期限屆滿仍無失蹤人生存消息的,便可作出死亡宣告判決之日期為失蹤人死亡的時間。
法律規定
(1)須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申請人包括:(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必須按此順序申請,順序在先的申請人有排他效力,有在先順序的排除在後順序,同順序的權力平等。
例如:甲下落不明已滿5年,其妻子乙提出要求離婚,甲所在單位丙則要求宣告甲死亡。在此例中,由於乙只是要求離婚,說明乙不打算宣告死亡,而配偶是第一順序的利害關系人,故丙申請宣告甲死亡的請求不能得到法院支持。
(2)須被申請人下落不明滿一定期間。a:下落不明滿4年;b: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日滿2年。
(3)須由人民法院宣告。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後,必須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2年的,公告期間為1年;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其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間為3個月。
宣告失蹤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經程序。如果自然人下落不明滿4年,但利害關系人只申請宣告失蹤的,人民法院仍然只能作出失蹤宣告,而不能作出死亡宣告。
F. 民法學 簡述宣告死亡的條件
《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規定了宣告死亡的條件,公民下落不明須達到法律規定的期限:
1、下落不明滿四年的;
2、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產生之日起滿二年的。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終結之日起計算。只有利害關系人提出宣告死亡申請的,人民法院才能依法作出死亡宣告。
G.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有哪些法律規定
《民法總則》第抄46條規定自然人有下列情襲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請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時間的限制。
《民法總則》第47條規定對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失蹤,符合本法規定的宣告死亡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宣告死亡。
H. 民法的死亡分為哪兩種
您好,民法上的死亡包括生理死亡與推定死亡,即宣告死亡。
民法總則第十五條 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准;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准。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准。
《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規定了宣告死亡的條件:
第二十三條 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二年的。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四條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或者確知他沒有死亡,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對他的死亡宣告。
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I. 民法 宣告死亡的條件
您好 (1)須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申請人包括:(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必須按此順序申請,順序在先的申請人有排他效力,有在先順序的排除在後順序,同順序的權力平等。 宣告死亡
(2)須被申請人下落不明滿一定期間。(a:下落不明滿4年;b: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日滿2年;c:意外失蹤且取得死亡證明的)
(3)須由人民法院宣告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後,必須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2年的,公告期間為1年;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其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間為3個月。
宣告失蹤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經程序。如果自然人下落不明滿4年,但利害關系人只申請宣告失蹤的,人民法院仍然只能作出失蹤宣告,而不能作出死亡宣告。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
J. 什麼叫民事死亡人
是古代羅馬法的一項規定,是對人的一樣刑罰宣告,受刑者即喪失民法上的一切權利,在民法上與死亡無異.後為拿破崙法典(1840年《法國民法典》)所繼承.相關規定如下
第22條 刑罰的宣告,其效果為剝奪受刑人享有一下述規定的民事權利者,發生民事死亡。
第23條 受死刑宣告者,並發生民事死亡。
第24條 其他終身體刑,僅法律定有民事死亡的效果者,發生民事死亡。
第25條 民事死亡,使受刑人喪失其對於全部財產的所有權;其財產繼承為其繼承人的利益而開始,與其自然死亡而並未立有遺囑因此遺產歸屬於繼承人的情形相同。民事死亡人不再繼承任何財產,亦不能以此名義移轉其此後所取得的財產。民事死亡人不能以生前贈與或遺囑的方式,處分其財產的全部或一部;除受扶養的原因外,亦不能以贈與或遺贈的名義有所受領。民事死亡人不能被指定為監護人,亦不能參與有關監護的行為。民事死亡人不能為要式行為或公證書的證人,亦不許為訴訟上的證人。民事死亡人不能為訴訟上的原告或被告,僅得由受訴法院所任命負擔特別財產管理人職務之人,以其自己的名義為之。民事死亡人不能締結產生任何民事效果的婚姻。民事死亡人以前所締結的婚姻,就一切民事效果說,視為消滅。其配偶與繼承人就其自然死亡開始的權利與訴權得互相行使之。
現在已沒有這種不合理的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