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法工委民法室寥

法工委民法室寥

發布時間: 2021-11-26 10:19:12

Ⅰ 侵權責任法的起草人有哪些

楊立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侵權責任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Ⅱ 有哪些和民法相關類書籍值得推薦

非常推薦大家去讀一讀《民法總則的誕生:民法總則重要草稿及立法過程背景介專紹》,這是屬一部對我來說值得一看再看的書。在《民法總則》將要正式實施之際,首推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杜濤先生的這本《民法總則的誕生》。作為全國人大的立法工作人員,杜濤先生一直從事民法總則的立法起草及討論工作,應該是了解民法總則各個條文來龍去脈以及逐條逐字修訂最全面的立法工作者之一。相信本書將會給民法學者提供最為權威的立法文獻以及法律條文的起草、借鑒、修改及由來的重要參考資料,也為《民法總則》實施中將遇到的司法實踐問題找到相關的理論根據以及使用辦法。

Ⅲ 為什麼民法典歷經五次才最終編纂成功

編纂民法典工程浩大,應穩妥推進。將散於各部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中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全面編訂纂修,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方面要將不適應、不適宜的規定予以剔除,另一方面又要將新產生的、新出現且已成熟的民事法律規范加以吸收、固化,最終形成一部完整的有中國特色的、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的集大成法典。

根據編纂民法典「兩步走」的思路,民法總則已經出台,接下來就是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本次會議審議的有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和侵權責任編等6編,共73章1034條。編纂好各分編是對民眾切身利益的法制保障。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的編纂有很多亮點,比如物權編強化了業主對建築物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權利,住宅建設用地使用許可權屆滿自動續期;合同編里增加了住房繼承人優先承租權的制度,加大了保護弱勢當事人的制度;在婚姻家庭編增加了一個月離婚冷靜期等。

(3)法工委民法室寥擴展閱讀

5年磨一劍,宣告中國邁入「民法典時代」。這是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載著幾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億萬人民的夢想。開啟中國民事法律新時代。民法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

編纂民法典,是一個國家法律傳統和法治信仰的生動寫照,映射出一個民族的不懈奮進。偉大的時代,催生偉大的法典。編纂一部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范合理、內容完整並協調一致的民法典,離不開堅強的領導核心和科學的思想指引。

「自始至終,民法典編纂工作都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進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負責人說,根據編纂民法典的指導思想,立法機關確立了「編纂式立法」這一重要理念。

1、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對現行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編訂纂修。

2、不是簡單的「麻袋裝土豆」,而要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規定進行修改完善,針對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新規定。

Ⅳ 民法總則的主要起草人有哪些

您好,根據網路搜索的結果,有這樣一些: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回究中心主任、中答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人大法工委立法專家委員會立法專家楊立新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孫憲忠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室主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謝鴻飛。
五個單位來協助立法機關准備民法典草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務院法制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

Ⅳ 《民法典》誰可以學普通人能買到嗎

《民法典》全國人民都要學習。民法典可以在網上購買,也可以在書店購買。兩會期間《專民法典》出爐屬,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人們稱之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也就是說,它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民典法共7編,即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共1260條。
這部法典非常細致,甚至滲入到了我們生活里的一個個細節之中;比如「民法典」中明確的「婚前不如實告知對方自己患有疾病,婚姻可撤銷」這一條,比《婚姻法》中規定的「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禁止結婚。如有嚴重的精神病,重症智力低下和患有其他類型的傳染病、遺傳性疾病而未治癒的是不能結婚的」有了明顯的進步;再比如《民法典》這次將「文字、圖像」也納入到了性騷擾的認定范圍之中,可以說是完善了先前防止性騷擾的有關規定;再有前天電視采訪中專家說的「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是給「見義勇為者免責」、還有「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保護個人信息」以及「遺囑形式的增加」等等,這在《民法典》中都有。

Ⅵ 關於第三者的法律法規(請專業人士回答,2小時內選答案)謝謝!

9.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對與自己配偶重婚、同居的第三者提起民事訴訟或者以自己配偶和第三者為共同被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第三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2009

應負的責任——關於婚姻法修改系列述評之四

本報記者吳兢柳曉森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婚姻法被稱為「軟法」。而婚姻法的「軟」並不是它缺乏硬性的規定,而是它就算有「不許」、「不得」等禁止性規定,卻沒有相應的法律懲處後果,一些條文形同虛設。

法律責任,是法律的「寶劍」,對一部法律至關重要。它是一部法律最迫切的需要、最有力的威懾、最強勁的保障,是一部法律真正完善的標志。「軟法」如今變「硬」了!在本次婚姻法修改中,針對當今婚姻家庭關系中存在的家庭暴力、虐待、遺棄、重婚、侵害配偶財產權益和第三人合法債權等行為,新增了整整一個章節的「法律責任」,被譽為「中國婚姻法的一個創舉」。一位社會學家說,它更明確地提醒我們的公民:婚姻的責任,是不可逃避的。

在這一章中,第三者的法律責任、離婚賠償責任、假離婚真逃債等問題,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第三者———應否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是否追究第三者的責任呢?這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刑事責任;二是民事責任。

根據我國現行刑法,第三者除非犯了重婚罪,否則是不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這里,我們暫不多論第三者的刑事責任問題,而主要來探討一下與婚姻法修改密切相關的民事責任問題。

婚姻法修改草案第四十七條規定:「因一方重婚、實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為虐待家庭成員、或遺棄家庭成員而導致離婚的,無過失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有人對此提出疑問:對於因重婚導致的離婚,無過失方能否向「第三者」要求損害賠償呢?

一些人認為,無過失方不但有權向構成重婚罪的第三者要求損害賠償,而且也應該有權向未構成重婚罪的第三者要求賠償。因為第三者插足實質上是一種侵權行為。它違背了《憲法》、《民法通則》、《婚姻法》等有關保護婚姻家庭關系方面的法律規定,對合法婚姻另一方當事人造成了損害。

一些人則認為,第三者插足屬於道德范疇,法律不應管也管不了婚外情。如果法律對道德過度干預,就會偏離法治的精神。

一位資深律師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如果追究第三者的法律責任,將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對隱私權的隨意踐踏、私人偵探行業的興起等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主任王勝明,是承擔修改婚姻法具體工作的負責人。他說,法律是否要追究第三者的責任,必須先解決兩個問題。首先,法律如何界定「第三者」。與夫妻一方有較為密切關系的是否就是第三者?街頭巷議的第三者是一個社會現象,法律上至今並未對其作出規定。男女異性一起出去喝喝茶、看看電影、吃頓飯,這算不算第三者?是否發生一次性行為就是第三者?

其次,應該弄清楚第三者是不是一定有過錯?過錯到底有多大?有的第三者是玩弄異性;有的卻也是重婚罪的受害者,本身並無過錯……王勝明說:「從現實生活中來看,第三者的情況非常復雜,對第三者的認定較為困難,追究第三者的責任,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法律究竟應該如何規定,需要聽取更多人的意見,進一步認真進行研究。」

那麼,婚姻法是否要用「責任」套住「第三者」呢?我們拭目以待。

離婚———無過失方可要求賠償

在草案「法律責任」這一章中,第四十七條關於離婚賠償責任的規定受到了最多的關注。按照這一條規定,因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遺棄4種情形導致離婚的,無過失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這一條規定,幾乎得到了一致認可。

婚姻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巫昌禎女士,研究婚姻法已有20餘年了。她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

東北一對夫婦,生有兩個孩子。不幸的是,丈夫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對妻子拳腳相加。妻子忍了一次又一次,忍了一年又一年,最終忍無可忍向法院要求離婚。法院將兩個孩子判給母親撫養,並本著「在財產分割時照顧無過錯一方」的處理原則,將財產的絕大多數,包括房子,判給了母親一方。

一年後,這位母親長胖了,變得愉快而自信:「現在我有足夠的能力撫養好孩子和平靜地生活。」

巫教授說:「在離婚時,財產分割對於弱小的婦女一方相當重要。更何況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判給母親撫養的比例高達80%。所以,從司法部門現行的『在財產分割時照顧無過錯一方』的處理原則,到如今婚姻法修改明確提出的離婚過錯賠償制度,是一個巨大的、令人高興的飛躍。」

在贊同婚姻法修改草案第四十七條規定的同時,巫教授認為這條規定還存在不足:只列舉了4種可以提起損害賠償的過錯情況,范圍相對太窄了。

她說,婚姻法修改草案第四條規定:「禁止重婚和其他違反一夫一妻制的行為。」重婚者,不但要受到刑法制裁,而且在離婚時要承擔賠償責任。那麼,姘居等其他違反一夫一妻制的行為所造成的離婚,無過失方卻不能要求損害賠償。這未免太不公平。所以,她建議將第四十七條改為原則一些的規定:「一方因重大過錯而造成離婚的,無過錯方有要求賠償的權利。」同時用司法解釋對「重大過錯」予以認定:重婚;姘居;通姦,情節惡劣的;遺棄;虐待;其他家庭暴力。

巫教授的觀點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意見,但也有一些人反對擴大過錯范圍。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的吳曉芳認為,如果按照某些專家的觀點,婚外性行為就算「過錯」,就可以「索賠」,那麼,我國的婚姻法在世界上恐怕就要算得上數一數二的嚴厲了。她認為,感情問題是很復雜的。夫妻的相互忠貞應屬私人契約,法律管不了、也不應該管人們的思想和感情。

假離婚真逃債———此路不通

如果說幾年前「假離婚真逃債」還鮮為人知的話,如今這類現象已不再是新聞。

山東省的張某欠一公司原料款13萬元。法院多次通知張某履行債務,張某就是賴著不還錢。等到法院執行人員到張某家中扣押財產時,張某的妻子卻堂而皇之拿出一份蓋有人民法院大印的離婚調解書,聲稱家中所有財產都歸她和孩子所有;要錢,直接去找張某本人要。

這正是一起典型的利用假離婚逃避債務的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助審員韓延斌說,像這樣的假離婚真逃債的案例,近年來呈逐步上升趨勢。債務人往往將所有財產歸另一方或子女所有,而將所有債務都由自己一人承擔,造成了他自己欠債卻沒有一分財產可供執行的被動局面,致使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損害。假離婚、真逃債,不但損害了債權人的合法利益,而且極大地破壞了法律的嚴肅和公正,危害甚大。針對假離婚真逃債的猖獗,本次婚姻法修改在第四十八條特作出專門規定:「夫妻對婚前財產以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歸屬的約定,逃避債務的,該約定無效。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確認該約定無效。」韓延斌說,這一條規定正是針對夫妻利用對婚前和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進行約定,以逃避債務的制裁規定。把它特別規定在婚姻法中,可以有效地解決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假借約定或離婚而侵害債權人合法債權的問題,以有效地維護市場經濟合法有序的交易關系。

《人民日報》(2000年12月20日第十一版)

http://www.wsjk.com.cn/gb/paper7/5/class000700002/
http://www.wsjk.com.cn/gb/paper7/5/class000700002/hwz55557.htm

Ⅶ 假一賠三 新消法生效

新消法:迴避「知假買假」 「假一賠三」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高票通過了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稱新消法),這是消法實施20年以來的首次修訂。
網路購物、金融消費近年來發展驚人,今年「雙11」未到,電商的又一輪爭奪戰已烽煙彌漫,如何解決消費方式更新為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的新課題,1993年頒布的消法亟待改進。
4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公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下稱消法修正案草案),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此後,二審、三審逐步展開,消法「首修」拉開序幕。
消法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河山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相比4月份出台的消法修正案草案,最終出台的新消法在多個領域又有新突破。
從「一倍」賠償到「假一賠三」
相比消法修正案草案,新消法最大的亮點在於,對制假造假的懲罰性賠償從兩倍提高到了三倍。
據了解,懲罰性賠償是1993年所頒布消法的核心條款之一,即「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4月28日,消法修正案草案將「一倍」改作了「兩倍」。河山對《中國經濟周刊》說,消法修正草案將「一倍」改成「兩倍」沒有意義。在漢語中,「一倍」與「兩倍」相同,其結果是一樣的。「一倍」是加倍賠償,是假一賠二,「兩倍」也是假一賠二。這樣的修改沒必要,反而給人造成誤解,以為是假一賠三。
消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後,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5次召開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律師等對包括懲罰性賠償在內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匯集意見。
最終,增加懲罰性賠償力度的意見在新消法中得以體現。10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主任賈東明在發布會上公布了新消法的具體內容,懲罰性賠償的額度從草案中的「兩倍」增加到「三倍」。
與此同時,商品價格三倍賠償之外,若經營者明知商品或服務存在缺陷而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死傷,消費者可要求經營者賠償醫療費、誤工費等經濟損失,並加兩倍的懲罰性賠償。
如何判定商品或服務存在缺陷?消費者維權中一直存在舉證難、鑒定費用高等問題。此次新消法規定,經營者提供的耐用商品或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糾紛的,由經營者承擔相關舉證責任。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杜濤表示,這一「舉證責任倒置」,將切實解決消費者維權難的問題。
網路購物「後悔權」首入消法
消法修正案草案審議過程中,另一關注重點聚焦於如何規范網路購物。
新消法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這是網路購物「後悔權」首入消法,也是消法第一次對網路購物做出規范。
1993年消法頒布時,中國還沒有網路購物。河山表示,合同法原理將買賣分為有退貨保留的買賣和無退貨保留的買賣兩種,通常由買賣雙方自行約定,如一些商家承諾不滿意就退貨,而另一些商家則表示商品一經售出概不退貨,此次新消法在網路購物中將無理由退貨確定為法定準則,對維護消費者權益而言是一個進步。
河山表示,相比4月出台的消法修正案草案,新消法對無理由退貨又添加了若干附加條件,進一步規范了經營者與消費者雙方行為,增加了法律的可操作性。例如新消法規定,退回商品的運費需由消費者自行承擔,與此同時,包括定做、鮮活易腐商品、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已拆封的音像製品、報紙期刊等四類產品不享受無理由退貨。無理由退貨退回的商品必須保持完好。
京東、凡客誠品、蘇寧易購等各大網路購物平台目前退換貨服務大多符合或高於新消法中出台的無理由退貨標准,例如凡客誠品承諾普通商品自簽收之日起30日內可辦理退換貨服務。因商品質量問題造成的退、換貨,凡客承擔郵寄或快遞費用。因此無理由退貨的新規將主要對中小電商造成壓力。

熱點內容
信息安全法律法規論文 發布:2025-08-27 16:48:59 瀏覽:127
逆轉裁判法官 發布:2025-08-27 16:45:49 瀏覽:678
司法考試大幾 發布:2025-08-27 16:45:46 瀏覽:715
離婚律師11 發布:2025-08-27 16:44:43 瀏覽:828
假道德韓愈 發布:2025-08-27 16:37:36 瀏覽:850
行政法中的催告 發布:2025-08-27 16:24:08 瀏覽:344
假車禍騙保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7 16:15:55 瀏覽:44
大學職業道德的ppt 發布:2025-08-27 16:09:21 瀏覽:814
山西大學法學院張鈞山西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27 16:00:55 瀏覽:676
安全用電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27 15:28:26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