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鑒定目錄

司法鑒定目錄

發布時間: 2021-11-27 18:18:51

① 怎樣做司法鑒定,做司法鑒定需要那些材料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十一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司法鑒定的委託。
第十二條司法鑒定機構接受鑒定委託,應當要求委託人出具鑒定委託書,提供委託人的身份證明,並提供委託鑒定事項所需的鑒定材料。委託人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要求出具委託書。
本通則所指鑒定材料包括檢材和鑒定資料。檢材是指與鑒定事項有關的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鑒定資料是指存在於各種載體上與鑒定事項有關的記錄。
鑒定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人的名稱或者姓名、擬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名稱、委託鑒定的事項、鑒定事項的用途以及鑒定要求等內容。
委託鑒定事項屬於重新鑒定的,應當在委託書中註明。
第十三條委託人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委託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按其意圖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鑒定意見。
第十四條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託,應當對委託的鑒定事項進行審查,對屬於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委託鑒定事項的用途及鑒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委託,應當予以受理。
對提供的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要求委託人補充;委託人補充齊全的,可以受理。
第十五條司法鑒定機構對符合受理條件的鑒定委託,應當即時作出受理的決定;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在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委託人;對通過信函提出鑒定委託的,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委託人;對疑難、復雜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託,可以與委託人協商確定受理的時間。
第十六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
(一)委託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
(二)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范的;
(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
(六)不符合本通則第二十九條規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情形的。
對不予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說明理由,退還其提供的鑒定材料。
第十七條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受理鑒定委託的,應當與委託人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
司法鑒定協議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委託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基本情況;
(二)委託鑒定的事項及用途;
(三)委託鑒定的要求;
(四)委託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的簡要情況;
(五)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的目錄和數量;
(六)鑒定過程中雙方的權利、義務;
(七)鑒定費用及收取方式;
(八)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因鑒定需要耗盡或者可能損壞檢材的,或者在鑒定完成後無法完整退還檢材的,應當事先向委託人講明,徵得其同意或者認可,並在協議書中載明。
在進行司法鑒定過程中需要變更協議書內容的,應當由協議雙方協商確定。

② 北京哪裡有司法鑒定所,都有哪幾家

很多,有法醫鑒定、文書鑒定、工程、會計鑒定等,具體可以到北京市司法局網站查詢鑒定機構目錄。

③ 計算機取證與司法鑒定的目錄信息

第1章 計算機犯罪與數字證據.
1.1 計算機犯罪概述
1.1.1 概念的歷史來源
1.1.2 概念的界定方法
1.1.3 學術界觀點評析
1.1.4 計算機犯罪的界定表述
1.1.5 計算機犯罪特點
1.2 計算機犯罪的現狀及趨勢
1.2.1 計算機犯罪的現狀
1.2.2 計算機犯罪趨勢
1.3 數字證據概述
1.3.1 國內數字證據規定
1.3.2 國外數字證據規定
1.3.3 學術界觀點評析
1.3.4 數字證據的廣義界定
1.3.5 數字證據的特點
1.4 數字證據的來源及收集
1.4.1 數字證據來源

④ 司法鑒定學的圖書目錄

總論
第一章 司法鑒定學的對象和體系
第一節 司法鑒定學的對象
第二節 司法鑒定學的體系、任務及與相近學科的關系
第三節 司法鑒定學的歷史發展
第二章 司法鑒定原理
第一節 司法鑒定客體
第二節 司法鑒定的科學基礎
第三節 司法鑒定中的同一認定理論
第四節 司法鑒定的種類
第三章 司法鑒定製度
第一節 司法鑒定體制
第二節 鑒定人
第三節 司法鑒定活動的原則
第四節 委託與受理鑒定製度
第五節 關於司法鑒定標准化問題
第四章 司法鑒定的程序及方法
第一節 鑒定的委託及受理程序
第二節 鑒定的實施步驟
第三節 鑒定書
第四節 司法鑒定技術及方法
分論
第一篇 痕跡鑒定
第五章 手印鑒定
第一節 指紋的特性
第二節 手印鑒定的依據
第三節 手印鑒定的程序
第六章 足跡鑒定
第一節 足跡鑒定的任務
第二節 赤腳印的鑒定
第三節 鞋印鑒定
第四節 襪腳印鑒定
第七章 工具痕跡鑒定
第一節 工具痕跡概述
第二節 工具痕跡勘驗
第三節 工具痕跡鑒定的步驟
第八章 槍彈痕跡鑒定
第一節 槍和槍彈概述
第二節 彈頭痕跡鑒定
第三節 彈殼痕跡鑒定
第四節 射擊痕跡鑒定
第九章 車輪及其他形象痕跡鑒定
第一節 車輪痕跡鑒定
第二節 牙齒痕跡鑒定
第三節 獸蹄痕跡鑒定
第四節 開鎖、破鎖痕跡鑒定
第十章 斷離痕跡鑒定
第一節 斷離痕跡的概念及分類
第二節 斷離痕跡的特徵
第三節 幾種常見物體的斷裂痕跡特徵
第四節 斷離痕跡的發現和提取
第五節 斷離痕跡的鑒定
第二篇 文書鑒定
第十一章 筆跡鑒定
第十二章 印刷文書鑒定
第十三章 印章印文的鑒定
第十四章 文書真偽鑒定
第十五章 聲像資料鑒定
第三編 物質成份鑒定
第十六章 物質成份鑒定的特點及一般方法
第十七章 常見的物質鑒定

⑤ 司法鑒定

你朋友的情況如果不涉及刑事案件的鑒定,是可以直接向正在審理的法院提交申請的,如果被駁回駁回的理由不充分,可以直接到當地的司法局進行咨訊。

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為查明案件事實,人民法院依據職權,或者應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申請,指派或者委託具有專門知識人,對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評定的活動。由於其在證據體系中的特殊功能和地位,鑒定結論有時也被稱為「證據之王」,鑒定人被稱為「科學法官」或「專家證人」。
司法鑒定通常包括:法醫鑒定,即對與案件有關的屍體、人身、分泌物、排泄物、胃內物、毛發等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司法精神病鑒定,即對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有沒有刑事責任能力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刑事技術鑒定,即對指紋、腳印、筆跡、彈痕等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會計鑒定,即對賬目、表冊、單據、發票、支票等書面材料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技術問題鑒定,即對涉及工業、交通、建築等方面的科學技術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等。在司法鑒定中,人身傷害情況鑒定和犯罪嫌疑人是否患有精神病鑒定是常見的兩種鑒定。
司法鑒定 - 目的
通過司法鑒定解決的專門性問題通常有以下幾類:

1、確定被檢驗客體的狀況,以便確認與刑事責任或民事權利義務有關的某項事實的存在或不存在。例如鑒定文件、票據的真偽以及是否被塗改、變造,鑒定行為人是否有精神病,鑒定槍支是否會走火,鑒定會計帳目有無弊端。

2、確定某種被侵害現象形成的原因,例如鑒定致死、致傷的原因,起火、起爆的原因。

3、確定被檢驗客體的種類屬性。例如檢驗血型,確定對案件有意義的某種物質的成分。

4、通過同一認定確定犯罪嫌疑人或可疑工具同犯罪事件之間的關系。例如認定現場指印是否某人所遺留,物證文書上字跡是否某人所寫。

5、確定被檢客體物之間的關系。例如確定斷裂或分離的幾個部分是否同屬於一個整體,等等。[2]

司法鑒定 - 種類
司法鑒定的基礎是各門科學技術的專業知識。按檢驗時所用的專業知識,司法鑒定可分為

1、法醫學鑒定。即運用醫學專業知識,對與屍體、活體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有關問題所作的鑒定。如死因鑒定、血型鑒定、親子鑒定、傷害鑒定、勞動力喪失程度鑒定等。

2、司法精神病學鑒定。即運用臨床精神病學專業知識,對被懷疑有精神障礙的被告或其他訴訟當事人進行的一種鑒定,為確定刑事責任能力、民事行為能力以及訴訟行為能力提供依據。

3、司法會計鑒定。即運用會計學專業知識對國家或集體企業、事業單位中懷疑有貪污行為的財務人員經管的財務帳目進行的一種鑒定。主要解決對財物的收支出納是否平衡,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在財物流轉過程中是否舞弊以及如何舞弊等,作為確定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的依據。

4、司法化學鑒定。即運用化學分析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方法對案件中的某項可疑物質所進行的一種鑒定,目的在於確定可疑物質的成分、含量以及是否有毒。

5、司法物理學鑒定。即運用物理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方法對案件中的某些可疑物質就其形狀(如外形、硬度、顏色、透明度、光潔度、含水量、顆粒結構、熒光反應等)所進行的一種鑒定,目的在於確定其屬於何種物質,或來源於何種物質。

6、犯罪偵查學鑒定。即運用犯罪偵查學中關於痕跡檢驗、筆跡檢驗、司法彈道檢驗、外貌特徵檢驗等專業知識和技術方法,以解決同一認定問題為目的,對案件中的痕跡和作為證據的文書、物品所進行的鑒定,包括指紋鑒定、足跡鑒定、工具痕跡鑒定、槍彈痕跡鑒定、筆跡鑒定、印章印文鑒定、人相照片鑒定等。[3]

司法鑒定 - 合法性原則
司法鑒定合法性原則,是指司法鑒定活動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它是評斷鑒定過程與結果是 否合法和鑒定結論是否具備證據效力的前提。

這一原則在立法和鑒定過程中主要體現為:鑒定主體合法;鑒定材料合法;鑒定程序合法;鑒定步驟、方法、標准合 法;鑒定結果合法五個方面。

1、司法鑒定機構必須是按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定,經過省級以上司法機關審批,取得司法鑒定實施權的法定鑒定機構,或按規定程序委託的特定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必須是具備規定的條件,獲得司法鑒定人職業資格的執業許可證的自然人。

2、司法鑒定材料主要是指鑒定對象及其作為被比較的樣本(樣品)。鑒定對象必須是法律規定的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法律未作規定的專門性問題不能 作為司法鑒定對象。如我國現階段對司法心理測定(俗稱測謊)、氣味鑒別(警犬鑒定)等尚未作為法定鑒定對象,其鑒定結論不能作為證據。而且鑒定材料的來源 (含提取、保存、運送、監督等)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要求。

3、鑒定程序合法性,包括司法鑒定的提請、決定與委託、受理、實施、補充鑒定、重新鑒定、專家共同鑒定等各個環節上必須符合訴訟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規定。

4、鑒定的步驟、方法應當是經過法律確認的、有效的,鑒定標准要符合國家法定標准或部門(行業)標准。

5、鑒定結果的合法性,主要表現為司法鑒定文書的合法性。鑒定文書必須具備法律規定的文書格式和必備的各項內容,鑒定結論必須符合證據要求和法律規范。

司法鑒定 - 鑒定書
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書面鑒定結論,即鑒定書。其內容應包括:①委託鑒定的機關;②案件的簡要情況;③要求鑒定的項目及鑒定的目的;④檢驗的方法及程序;⑤對檢驗所見的評斷;⑥鑒定結論;⑦鑒定人簽名,鑒定人所在單位加蓋公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應當告知被告人。如果被告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司法鑒定 - 性質
為了明確界定司法鑒定的性質,《決定》第一條規定:「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

中國三大訴訟法都規定,鑒定結論是證據種類之一。刑事訴訟中偵查機關為了發現犯罪、查證犯罪而進行的自主鑒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人申請進行的鑒定,或者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當事人委託進行的鑒定,其目的都是為了獲取相關證據,都是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某一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的活動。這一活動既不是行政行為,也不屬於檢察和審判職權的范疇。需要注意的是,《決定》調整的范圍是「訴訟活動」中的鑒定,包括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的鑒定,不包括仲裁案件的鑒定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的鑒定。

司法鑒定 - 程序通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的司法鑒定活動,保障司法鑒定質量,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通則。

第二條 司法鑒定

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驟以及相關的規則和標准。

本通則適用於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從事各類司法鑒定業務的活動。

第三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第四條

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人應當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並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負責。

第五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個人隱私。

未經委託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組織提供與鑒定事項有關的信息,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六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執業活動中應當依照有關訴訟法律和本通則規定實行迴避。

第七條

司法鑒定人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應當出庭作證,回答與鑒定事項有關的問題。

第八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收取司法鑒定費用,收費的項目和標准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

第九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依法接受監督。對於有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有違反司法鑒定行業規范行為的,由司法鑒定行業組織給予相應的行業處分。

第十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司法鑒定人有違反本通則或者所屬司法鑒定機構管理規定行為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第二章司法鑒定的委託與受理
第十一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司法鑒定的委託。

第十二條

司法鑒定機構接受鑒定委託,應當要求委託人出具鑒定委託書,提供委託人的身份證明,並提供委託鑒定事項所需的鑒定材料。委託人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要求出具委託書。

本通則所指鑒定材料包括檢材和鑒定資料。檢材是指與鑒定事項有關的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鑒定資料是指存在於各種載體上與鑒定事項有關的記錄。

鑒定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人的名稱或者姓名、擬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名稱、委託鑒定的事項、鑒定事項的用途以及鑒定要求等內容。

委託鑒定事項屬於重新鑒定的,應當在委託書中註明。

第十三條

委託人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委託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按其意圖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鑒定意見。

第十四條

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託,應當對委託的鑒定事項進行審查,對屬於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委託鑒定事項的用途及鑒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委託,應當予以受理。

對提供的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要求委託人補充;委託人補充齊全的,可以受理。

第十五條

司法鑒定機構對符合受理條件的鑒定委託,應當即時作出受理的決定;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在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委託人;對通過信函提出鑒定委託的,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委託人;對疑難、復雜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託,可以與委託人協商確定受理的時間。

第十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一)委託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二)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三)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范的;(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六)不符合本通則第二十九條規定的;(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情形的。對不予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說明理由,退還其提供的鑒定材料。

第十七條

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受理鑒定委託的,應當與委託人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司法鑒定協議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委託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基本情況;(二)委託鑒定的事項及用途;(三)委託鑒定的要求;(四)委託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的簡要情況;(五)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的目錄和數量;(六)鑒定過程中雙方的權利、義務;(七)鑒定費用及收取方式;(八)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因鑒定需要耗盡或者可能損壞檢材的,或者在鑒定完成後無法完整退還檢材的,應當事先向委託人講明,徵得其同意或者認可,並在協議書中載明。

在進行司法鑒定過程中需要變更協議書內容的,應當由協議雙方協商確定。

第三章司法鑒定的實施
第十八條

司法鑒定機構受理鑒定委託後,應當指定本機構中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委託人有特殊要求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從本機構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十九條

司法鑒定機構對同一鑒定事項,應當指定或者選擇二名司法鑒定人共同進行鑒定;對疑難、復雜或者特殊的鑒定事項,可以指定或者選擇多名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二十條

司法鑒定人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委託人、委託的鑒定事項或者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其獨立、客觀、公正進行鑒定的,應當迴避。

司法鑒定人自行提出迴避的,由其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要求司法鑒定人迴避的,應當向該鑒定人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提出,由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是否實行迴避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撤銷鑒定委託。

第二十一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嚴格依照有關技術規范保管和使用鑒定材料,嚴格監控鑒定材料的接收、傳遞、檢驗、保存和處置,建立科學、嚴密的管理制度。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因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材料損毀、遺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十二條

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應當依下列順序遵守和採用該專業領域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一)國家標准和技術規范;(二)司法鑒定主管部門、司法鑒定行業組織或者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三)該專業領域多數專家認可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不具備前款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的,可以採用所屬司法鑒定機構自行制定的有關技術規范。

第二十三條

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應當對鑒定過程進行實時記錄並簽名。記錄可以採取筆記、錄音、錄像、拍照等方式。記錄的內容應當真實、客觀、准確、完整、清晰,記錄的文本或者音像載體應當妥善保存。

第二十四條

司法鑒定人在進行鑒定的過程中,需要對女性作婦科檢查的,應當由女性司法鑒定人進行;無女性司法鑒定人的,應當有女性工作人員在場。

在鑒定過程中需要對未成年人的身體進行檢查的,應當通知其監護人到場。

對被鑒定人進行法醫精神病鑒定的,應當通知委託人或者被鑒定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到場。

對需要到現場提取檢材的,應當由不少於二名司法鑒定人提取,並通知委託人到場見證。

對需要進行屍體解剖的,應當通知委託人或者死者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到場見證。

第二十五條

司法鑒定機構在進行鑒定的過程中,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的,可以向本機構以外的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進行咨詢,但最終的鑒定意見應當由本機構的司法鑒定人出具。

第二十六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委託事項的鑒定。

鑒定事項涉及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或者檢驗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完成鑒定的時間可以延長,延長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

司法鑒定機構與委託人對完成鑒定的時限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在鑒定過程中補充或者重新提取鑒定材料所需的時間,不計入鑒定時限。

第二十七條

司法鑒定機構在進行鑒定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終止鑒定:(一)發現委託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二)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不真實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三)因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因鑒定材料耗盡、損壞,委託人不能或者拒絕補充提供符合要求的鑒定材料的;(四)委託人的鑒定要求或者完成鑒定所需的技術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五)委託人不履行司法鑒定協議書規定的義務或者被鑒定人不予配合,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六)因不可抗力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七)委託人撤銷鑒定委託或者主動要求終止鑒定的;(八)委託人拒絕支付鑒定費用的;(九)司法鑒定協議書約定的其他終止鑒定的情形。

終止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書面通知委託人,說明理由,並退還鑒定材料。

終止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根據終止的原因及責任,酌情退還有關鑒定費用。

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根據委託人的請求進行補充鑒定:(一)委託人增加新的鑒定要求的;(二)委託人發現委託的鑒定事項有遺漏的;(三)委託人在鑒定過程中又提供或者補充了新的鑒定材料的;(四)其他需要補充鑒定的情形。補充鑒定是原委託鑒定的組成部分。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一)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原委託事項鑒定執業資格的;(二)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三)原司法鑒定人按規定應當迴避沒有迴避的;(四)委託人或者其他訴訟當事人對原鑒定意見有異議,並能提出合法依據和合理理由的;(五)法律規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其他情形。

接受重新鑒定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一般應當高於原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

第三十條

重新鑒定,應當委託原鑒定機構以外的列入司法鑒定機構名冊的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委託人同意的,也可以委託原司法鑒定機構,由其指定原司法鑒定人以外的其他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

第三十一條

進行重新鑒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一)有本通則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二)參加過同一鑒定事項的初次鑒定的;(三)在同一鑒定事項的初次鑒定過程中作為專家提供過咨詢意見的。

第三十二條

委託的鑒定事項完成後,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指定專人對該項鑒定的實施是否符合規定的程序、是否採用符合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等情況進行復核,發現有違反本通則規定情形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第三十三條

對於涉及重大案件或者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的鑒定事項,根據司法機關的委託或者經其同意,司法鑒定主管部門或者司法鑒定行業組織可以組織多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四章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
第三十四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完成委託的鑒定事項後,應當向委託人出具司法鑒定文書。

司法鑒定文書包括司法鑒定意見書和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

司法鑒定文書的製作應當符合統一規定的司法鑒定文書格式。

第三十五條

司法鑒定文書應當由司法鑒定人簽名或者蓋章。多人參加司法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註明。

司法鑒定文書應當加蓋司法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專用章。

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司法鑒定文書一般應當一式三份,二份交委託人收執,一份由本機構存檔。

第三十六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或者與委託人約定的方式,向委託人發送司法鑒定文書。

第三十七條

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過程或者所出具的鑒定意見提出詢問的,司法鑒定人應當給予解釋和說明。

第三十八條

司法鑒定機構完成委託的鑒定事項後,應當按照規定將司法鑒定文書以及在鑒定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材料整理立卷,歸檔保管。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通則是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和採用的一般程序規則,不同專業領域的鑒定事項對其程序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另行制定或者從其規定。

第四十條

本通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司法部2001年8月31日發布的《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司發通〔2001〕092號)同時廢止。

補充司法鑒定范圍:法醫類鑒定、法醫病理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法醫精神病鑒定、法醫物證鑒定、法醫毒物鑒定、物證類鑒定、文書鑒定、痕跡鑒定、微量鑒定、聲像資料鑒定、計算機司法鑒定 、環境監測司法鑒定、工程造價司法鑒定、產品質量司法鑒定、司法會計鑒定、知識產權司法鑒定、稅務司法鑒定、農業司法鑒定、資產評估司法鑒定、建築工程司法鑒定、槍彈痕跡司法鑒定。

法醫類鑒定,包括法醫病理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法醫精神病鑒定、法醫物證鑒定和法醫毒物鑒定。是根據當時中國司法鑒定的專業設置情況、學科發展方向、技術手段、檢驗和鑒定內容,並參考國際慣例而制定的。

⑥ 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與司法鑒定意見書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司法鑒定報告書:實踐中歸屬於「鑒定意見」這一證據類別。

2、司法鑒定意見書:是《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及其相關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明確規定的證據種類。

二、要求不同

1、司法鑒定報告書:以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為文書格式的鑒定意見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記錄」,更側重於鑒定人檢測的客觀數據,反映的是鑒定人以專業技能獲得的客觀結論,通常沒有涉及到鑒定人的主觀意見。

2、司法鑒定意見書:以司法鑒定意見書為文書格式的鑒定意見,更側重於鑒定人的專業判斷意見,反映的是鑒定人的主觀觀點。

三、特點不同

1、司法鑒定報告書:司法解釋規定可以進行檢驗」的前提下,鑒定人所出具的「檢驗報告」,只是定罪量刑的參考,而不是用於證明案件事實。

2、司法鑒定意見書:作為法定的證據種類,「鑒定意見」在經過依法審查、質證後,用於證明案件事實。

⑦ 《最新司法鑒定》的全部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

第 107 號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已經2007年7月18日司法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部 長 吳愛英
二〇〇七年八月七日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的司法鑒定活動,保障司法鑒定質量,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通則。
第二條 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驟以及相關的規則和標准。
本通則適用於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從事各類司法鑒定業務的活動。
第三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第四條 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人應當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並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負責。
第五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個人隱私。
未經委託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組織提供與鑒定事項有關的信息,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六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執業活動中應當依照有關訴訟法律和本通則規定實行迴避。
第七條 司法鑒定人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應當出庭作證,回答與鑒定事項有關的問題。
第八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收取司法鑒定費用,收費的項目和標准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
第九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依法接受監督。對於有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有違反司法鑒定行業規范行為的,由司法鑒定行業組織給予相應的行業處分。
第十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司法鑒定人有違反本通則或者所屬司法鑒定機構管理規定行為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第二章 司法鑒定的委託與受理

第十一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司法鑒定的委託。
第十二條 司法鑒定機構接受鑒定委託,應當要求委託人出具鑒定委託書,提供委託人的身份證明,並提供委託鑒定事項所需的鑒定材料。委託人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要求出具委託書。
本通則所指鑒定材料包括檢材和鑒定資料。檢材是指與鑒定事項有關的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鑒定資料是指存在於各種載體上與鑒定事項有關的記錄。
鑒定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人的名稱或者姓名、擬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名稱、委託鑒定的事項、鑒定事項的用途以及鑒定要求等內容。
委託鑒定事項屬於重新鑒定的,應當在委託書中註明。
第十三條 委託人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委託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按其意圖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鑒定意見。
第十四條 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託,應當對委託的鑒定事項進行審查,對屬於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委託鑒定事項的用途及鑒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委託,應當予以受理。
對提供的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要求委託人補充;委託人補充齊全的,可以受理。
第十五條 司法鑒定機構對符合受理條件的鑒定委託,應當即時作出受理的決定;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在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委託人;對通過信函提出鑒定委託的,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委託人;對疑難、復雜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託,可以與委託人協商確定受理的時間。
第十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
(一)委託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
(二)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范的;
(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
(六)不符合本通則第二十九條規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情形的。
對不予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說明理由,退還其提供的鑒定材料。
第十七條 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受理鑒定委託的,應當與委託人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
司法鑒定協議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委託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基本情況;
(二)委託鑒定的事項及用途;
(三)委託鑒定的要求;
(四)委託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的簡要情況;
(五)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的目錄和數量;
(六)鑒定過程中雙方的權利、義務;
(七)鑒定費用及收取方式;
(八)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因鑒定需要耗盡或者可能損壞檢材的,或者在鑒定完成後無法完整退還檢材的,應當事先向委託人講明,徵得其同意或者認可,並在協議書中載明。
在進行司法鑒定過程中需要變更協議書內容的,應當由協議雙方協商確定。

第三章 司法鑒定的實施

第十八條 司法鑒定機構受理鑒定委託後,應當指定本機構中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委託人有特殊要求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從本機構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十九條 司法鑒定機構對同一鑒定事項,應當指定或者選擇二名司法鑒定人共同進行鑒定;對疑難、復雜或者特殊的鑒定事項,可以指定或者選擇多名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二十條 司法鑒定人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委託人、委託的鑒定事項或者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其獨立、客觀、公正進行鑒定的,應當迴避。
司法鑒定人自行提出迴避的,由其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要求司法鑒定人迴避的,應當向該鑒定人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提出,由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是否實行迴避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撤銷鑒定委託。
第二十一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嚴格依照有關技術規范保管和使用鑒定材料,嚴格監控鑒定材料的接收、傳遞、檢驗、保存和處置,建立科學、嚴密的管理制度。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因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材料損毀、遺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十二條 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應當依下列順序遵守和採用該專業領域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
(一)國家標准和技術規范;
(二)司法鑒定主管部門、司法鑒定行業組織或者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
(三)該專業領域多數專家認可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
不具備前款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的,可以採用所屬司法鑒定機構自行制定的有關技術規范。
第二十三條 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應當對鑒定過程進行實時記錄並簽名。記錄可以採取筆記、錄音、錄像、拍照等方式。記錄的內容應當真實、客觀、准確、完整、清晰,記錄的文本或者音像載體應當妥善保存。
第二十四條 司法鑒定人在進行鑒定的過程中,需要對女性作婦科檢查的,應當由女性司法鑒定人進行;無女性司法鑒定人的,應當有女性工作人員在場。
在鑒定過程中需要對未成年人的身體進行檢查的,應當通知其監護人到場。
對被鑒定人進行法醫精神病鑒定的,應當通知委託人或者被鑒定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到場。
對需要到現場提取檢材的,應當由不少於二名司法鑒定人提取,並通知委託人到場見證。
對需要進行屍體解剖的,應當通知委託人或者死者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到場見證。
第二十五條 司法鑒定機構在進行鑒定的過程中,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的,可以向本機構以外的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進行咨詢,但最終的鑒定意見應當由本機構的司法鑒定人出具。
第二十六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委託事項的鑒定。
鑒定事項涉及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或者檢驗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完成鑒定的時間可以延長,延長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
司法鑒定機構與委託人對完成鑒定的時限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在鑒定過程中補充或者重新提取鑒定材料所需的時間,不計入鑒定時限。
第二十七條 司法鑒定機構在進行鑒定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終止鑒定:
(一)發現委託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二)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不真實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因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因鑒定材料耗盡、損壞,委託人不能或者拒絕補充提供符合要求的鑒定材料的;
(四)委託人的鑒定要求或者完成鑒定所需的技術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
(五)委託人不履行司法鑒定協議書規定的義務或者被鑒定人不予配合,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
(六)因不可抗力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
(七)委託人撤銷鑒定委託或者主動要求終止鑒定的;
(八)委託人拒絕支付鑒定費用的;
(九)司法鑒定協議書約定的其他終止鑒定的情形。
終止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書面通知委託人,說明理由,並退還鑒定材料。
終止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根據終止的原因及責任,酌情退還有關鑒定費用。
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根據委託人的請求進行補充鑒定:
(一)委託人增加新的鑒定要求的;
(二)委託人發現委託的鑒定事項有遺漏的;
(三)委託人在鑒定過程中又提供或者補充了新的鑒定材料的;
(四)其他需要補充鑒定的情形。
補充鑒定是原委託鑒定的組成部分。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
(一)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原委託事項鑒定執業資格的;
(二)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
(三)原司法鑒定人按規定應當迴避沒有迴避的;
(四)委託人或者其他訴訟當事人對原鑒定意見有異議,並能提出合法依據和合理理由的;
(五)法律規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其他情形。
接受重新鑒定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一般應當高於原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
第三十條 重新鑒定,應當委託原鑒定機構以外的列入司法鑒定機構名冊的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委託人同意的,也可以委託原司法鑒定機構,由其指定原司法鑒定人以外的其他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
第三十一條 進行重新鑒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
(一)有本通則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
(二)參加過同一鑒定事項的初次鑒定的;
(三)在同一鑒定事項的初次鑒定過程中作為專家提供過咨詢意見的。
第三十二條 委託的鑒定事項完成後,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指定專人對該項鑒定的實施是否符合規定的程序、是否採用符合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等情況進行復核,發現有違反本通則規定情形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第三十三條 對於涉及重大案件或者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的鑒定事項,根據司法機關的委託或者經其同意,司法鑒定主管部門或者司法鑒定行業組織可以組織多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四章 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

第三十四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完成委託的鑒定事項後,應當向委託人出具司法鑒定文書。
司法鑒定文書包括司法鑒定意見書和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
司法鑒定文書的製作應當符合統一規定的司法鑒定文書格式。
第三十五條 司法鑒定文書應當由司法鑒定人簽名或者蓋章。多人參加司法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註明。
司法鑒定文書應當加蓋司法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專用章。
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司法鑒定文書一般應當一式三份,二份交委託人收執,一份由本機構存檔。
第三十六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或者與委託人約定的方式,向委託人發送司法鑒定文書。
第三十七條 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過程或者所出具的鑒定意見提出詢問的,司法鑒定人應當給予解釋和說明。
第三十八條 司法鑒定機構完成委託的鑒定事項後,應當按照規定將司法鑒定文書以及在鑒定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材料整理立卷,歸檔保管。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本通則是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和採用的一般程序規則,不同專業領域的鑒定事項對其程序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另行制定或者從其規定。
第四十條 本通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司法部2001年8月31日發布的《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司發通〔2001〕092號)同時廢止。

⑧ 浙江省高院司法鑒定目錄中有房屋裝修評估機構嗎

應該沒有專門的
房屋裝修
評估機構,山東
濰坊泰誠建築工程司法鑒定所
就是專門做房屋裝飾裝修質量的
司法鑒定機構
,資質證書全國有效,
鑒定意見
真是可靠,法院
採信
率100%。

熱點內容
法院網上拍 發布:2025-08-27 03:58:17 瀏覽:907
勞動行政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27 03:54:02 瀏覽:390
被女朋友道德綁架 發布:2025-08-27 03:41:32 瀏覽:462
非法學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8-27 03:36:36 瀏覽:395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條 發布:2025-08-27 03:36:12 瀏覽:871
鄧傑律師 發布:2025-08-27 03:35:06 瀏覽:785
2017法律碩士考試點 發布:2025-08-27 03:30:54 瀏覽:813
行政法監督是由哪幾個部分 發布:2025-08-27 03:17:50 瀏覽:345
北京設立行政法院 發布:2025-08-27 03:16:26 瀏覽:304
合肥市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27 03:14:03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