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工費司法解釋
㈠ 誤工費怎麼認定,誤工費的裁判依據是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接下來,小編針對大家常問的幾個問題做相關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誤工費的認定是否僅憑單位證明?
對誤工費的認定,應個案審查,鑒於現在實踐中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較隨意,故對誤工費的認定應同時結合廣東省行業工資標准認定,並可以結合其他證據認定受害人的誤工費。
二、對於「無固定收入」的情形,是按照行業標准還是按照全省職工標准計算誤工費?若按照行業標准,需細分到什麼程度?
對於「無固定收入」情形下誤工費的計算標准依照原告主張而定,若原告主張按照行業標准且該行業標准有明確規定的,則適用行業標准;若原告主張按照全省職工標準的,則按照全省職工標准。
㈡ 誤工費的法律規定
您好,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癒這一期間(誤工時間)內,因無法從事正常工作而實際減少的收入。
一、時間計算
1、非持續性的誤工
這種誤工的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2、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
這種誤工的時間從受到傷害耽擱工作之日計算至定殘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傷害死亡的
從侵權行為開始計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時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計算誤工費,因死亡賠償金已補償預期收入)。
二、包含項目
1、誤工費包括:工資、資金、津貼、課酬等。
2、誤工費包含全日制工作收入和兼職工作收入。
3、須以「實際減少」的收入賠償依據(差額賠償原則)。
如:受害人為某些單位人員時,其因受傷而誤工時,單位並不一定會扣發部分或全部收入。
4、受害人為企業經營者時不包括其所喪失的企業經營利益損失。
(2)誤工費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標准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0條第2項: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㈢ 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費法律規定
一般不支持親屬處理事故的誤工費,法律只規定了,有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 誤工損失是指受害人親屬因辦理受害人的喪葬事宜而減少收入的賠償費用。誤工時間是指受害人從遭受交通事故傷害到完全治癒或死亡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的期間。
1、交通事故糾紛中親屬處理相關事宜誤工費的計算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 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一般不支持親屬處理事故的誤工費,法律只規定了,有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 ""誤工損失是指受害人親屬因辦理受害人的喪葬事宜而減少收入的賠償費用。誤工時間是指受害人從遭受交通事故傷害到完全治癒或死亡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的期間。""
一般不超過三人.
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其親屬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費有人數限制嗎?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無人數限制。
3、死亡要求賠償時交通費,處理喪葬人員誤工費怎麼算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無人數限制。
4、在交通事故賠償中主張處理喪葬事宜人員誤工費按照三人三天按實際工資收入賠付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交通事故賠償中主張處理喪葬事宜人員誤工費的這個標準是沒有任何的法律依據的,該標准可以屬於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的范圍,法官會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來確定辦理喪事的時間,人數,屬於法官的主觀判斷。
5、被告賠償受害人親屬辦理喪事的誤工費的法律依據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7條: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上述:------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這就是該依據。
6、死亡賠償金和喪葬費誤工費怎麼計算?
(1)是工傷還是交通事故還是其他?
(2)死者年紀?戶口性質?
(3)死亡賠償金一般是20年*當地平均工資;
喪葬費則是6個月
既然死亡了,本人就沒有誤工費;
照護者按實際標准計算,如果過多,會被按照平均標准來算
7、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喪葬期間親屬誤工費標准如何?有何法律依據?
根據你的描述回答:
(1)由於沒有明確的依據,在實務中可參照處理交通事故調解不超過三人,死者親屬在十日內辦理喪葬事宜的原則進行協商,或依照法院判決處理。
(2)如果起訴法院,得需要出具親屬因處理死者喪葬事宜而誤工的相關證據。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山東常盛律師事務所 賈磊律師
8、交通死亡事故喪葬費中包括交通費 住宿費 生活費 還有誤工費嗎
喪葬費的計算標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綜上所述,所以一般是不會支持處理喪葬事宜人員的相關誤工費賠償的,如果因為處理喪葬事宜導致收入減少的可以適當的進行賠償費用,而誤工費的賠償是受到受害者一方的收入和誤工時間來確定的,而交通費會根據實際的需要來進行報銷。
㈣ 國家規定誤工費是多少一天
國家規定誤工費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並沒有硬性規定每天為多少。1、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註:對有固定收入的,應當按照其實際減少的損失計算誤工費損失賠償。至於受害人是否能夠負擔得起,則是執行的問題。2、無固定收入的:(1)受害人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誤工費=誤工時間(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註:收入狀況的證明包括納稅憑證、單位出具的證明等。(2)受害人不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定型化標准):誤工費=誤工時間(天)*相同、相近行業的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天/元)註:相同、相近行業判斷標准:(1)產業分類標准;(2)同一產業內的社會評價標准。(3)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判斷標准(區別於民訴法上「受訴法院所在地」)。
㈤ 交通事故中受害者誤工費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一、交通事故中受害者誤工費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在其頒布的司法解釋——《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誤工時間規定為:「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根據司法實踐,誤工時間人民法院判決的依據絕大多數是來源於法醫司法鑒定,因此即便出院證明上醫院留有休息XX天的醫囑,但還是建議受害人以該醫囑為鑒定材料檢材,送至具有司法鑒定資質的法醫司法鑒定機構,對誤工費及其他需要鑒定的項目予以法醫鑒定。
二、其他法律規定
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交通事故中誤工費的賠償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受害人經法醫司法鑒定,被認定有傷殘等級的。
針對這種情況,誤工費只能計算值定殘的前一日,具體表現為法醫司法鑒定機構在鑒定書上蓋章署具日期時間的前一天。例如交通事故在1月1日發生,受害人4月1日進行法醫司法鑒定,司法鑒定機構4月5日作出法醫司法鑒定結論,鑒定結論認為「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受傷誤工6個月,並且其傷情構成10級傷殘」,那麼誤工費的計算時間不能按6個月計算,而只能從1月1日計算至4月4日。司法解釋這么規定的原因,是考慮受害人在定殘後可獲得因活動能力喪失而產生的殘疾賠償金,在獲得殘疾賠償金的情況下,勞動能力喪失的損害結果已獲賠償,就不在有誤工費損失。
但交通事故欄目組律師認為該條文規定缺乏合理性。例如交通事故中受害者被認定為10級傷殘、誤工6個月,相當於給受害者造成了10%額度的勞動能力的喪失,而且同時造成了受害者在6個月的誤工期里,因10%額度勞動能力喪失造成了100%額度的勞動能力無法作用(例如腿部骨折的受害人無法自由行動,根本不可能從事勞動),在這6個月里受害人是無法勞動、無法獲得勞動報酬的。如定殘時間早於6個月誤工期期滿時間,原告在定殘後若僅獲得針對10%勞動能力喪失所給付的殘疾賠償金,對於原告另外90%的勞動能力在6個月誤工期滿前的損失不能賠償補足,這顯然是不合理。
這同時引發了另外一個問題,進行法醫鑒定的時間定在何時為宜,離受傷日期越近,受害人恢復的狀況就越差,定殘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很有可能造成誤工費的計算時間少於實際誤工時間;而法醫司法鑒定時間離受傷日期越遠,誤工時間雖能全額支持,但受害人恢復的情況可能就越好,定殘的可能性就越低。
2、受害人經法醫司法鑒定,尚未構成傷殘的。
發生交通事故之後,一般情況下都會造成相應的人員傷亡,如果有人員傷害的話,那麼就存在著收功者主張誤工費用,至於具體的費用金額的判斷標准,還需要根據法律規定當中的,誤工的時間和務工的收入來進行判斷,一般情況下是由司法鑒定機構鑒定。
延伸閱讀:
2018年最新交通事故誤工費的賠償標准
2018最新誤工費和陪護費標准
個體工商戶誤工費的確定因素是什麼?
㈥ 誤工費賠償依據哪一條法律法規
誤工費賠償
第20條規定的就是誤工費賠償。誤工費賠償過去是按照實際發生的誤工費來賠償,後來按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有一個最高限額,最高不超過平均工資的五倍。這次司法解釋把它改過來了,上面沒有封頂的規定,誤工費就按照實際損失的數額來算。這裡面有這么幾點:
第一,是誤工時間的確定,一種情況是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作為確定的標准;另一種情況是,如果造成殘疾持續誤工的,將誤工時間定在定殘的前一天。這個說的是什麼?就是說,你因為造成殘疾了,喪失勞動能力了,這個時候要賠償殘疾賠償金,在確定殘疾賠償金和誤工費損失之間從那個界限開始算,也是一個卡死,那就是從定殘這一天算起,定殘之前賠償誤工費,定殘之後賠償殘疾賠償金,這個規定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誤工損失收入的計算原則是什麼呢?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來計算。沒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來計算。另外,不能舉證證明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來確定。這三個標准規定的都非常清楚,現在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收入特別高的人,比如說,受害人是一個老闆,一年一百萬的年薪,一般人賠償不起。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這個司法解釋沒有最高賠償多少的規定,這種情況是稍微比較麻煩一點的。
㈦ 交通事故誤工費怎麼算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費賠償金額= 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二:誤工費的計算:
1、有固定收入的:
誤工費=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註:對有固定收入的,應當按照其實際減少的損失計算誤工費損失賠償。至於受害人是否能夠負擔得起,則是執行的問題。
2、無固定收入的:
2.1受害人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
誤工費=誤工時間(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
註:收入狀況的證明包括納稅憑證、單位出具的證明等。
2.2受害人不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定型化標准):
誤工費=誤工時間(天)*相通、相近行業的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天/元)
註:「相通相近行業」判斷標准:
①產業分類標准;
②同一產業內的社會評價標准。
③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判斷標准(區別於民訴法上「受訴法院所在地」)。
三:其它注意事項:
1、誤工費包括:工資、資金、津貼、課酬等。
2、誤工費包含全日制工作收入和兼職工作收入。
3、須以「實際減少」的收入賠償依據(差額賠償原則)。
如:受害人為某些單位人員時,其因受傷而誤工時,單位並不一定會扣發部分或全部收入。
4、受害人為企業經營者時不包括其所喪失的企業經營利益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