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社工是什麼編制
㈠ 司法局工作人員是公務員嗎
1、司法局工作人員包括兩類,其中一類是行政編制,也就是公務員。司法所公務員的編制在司回法局,工資由司答法局發放,並享受一定的特殊津貼。
2、另一類為社會工作者,專職負責社區矯正,社區戒毒,安置幫教。其中社工有一部分為公益性崗位招錄,與人保局簽訂勞動合同,由人保局發放工資。另一部分為司法局自主招錄,與司法局簽訂勞動合同,由司法局發放工資。
3、總的來說,司法局所有工作人員均受司法局管理,工作調動由司法局決定。也就是說,司法局工作人員可能會到司法所任職,司法所工作人員也會調到局機關工作。
㈡ 請問司法所社區矯正協管員是什麼崗位待遇怎麼樣
社區矯正工作就是監督管理教育在社會服刑的犯人,預防重新犯罪。
在司法局或者版司法所里工作權,工資薪金待遇絕對不會比法院檢察院、公安低的,司法局或者司法所里你可是司法行政幹警的身份,平時工作也不忙,前景不錯的。
這個崗位還可以的,以後的司法局司法所的職能會越來越完善的,相關的資金政策對其工作也會越來越有利。
㈢ 社工是什麼 有編制么
社工是什麼?
社工一般主要是指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衛生服務、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國家每年都有組織統一的社工考試,分為初級和中級,主要是考《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中級)》、《社會工作實務(初/中級)》和《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中級)》等3個科目,兩年內全部通過即可拿到證件,有指定的官方教材,復習時也有專門的如上學吧社工證等考試題庫可以幫助復習。
社工有編制么?
社工目前來看是沒有編制的,不過有些城市已經在開始慢慢試行,將社工納入編制范疇之內,享受編制的待遇。
㈣ 刑事執行(司法社工)這個專業 是幹嘛的
司法來社會工作(司法社工):是自指司法社會工作者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為社區矯正對象、安置幫教對象及邊緣青少年等弱勢群體提供心理疏導、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安置等社會工作服務,以提升其自我機能、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最終達到預防犯罪、穩定社會秩序的專業服務過程。
廣義的司法社會工作包含:司法、禁毒、調解、信訪等工作。
狹義的司法社會工作包含: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審前調查等工作。
㈤ 司法輔助人員是否有編制
沒有,不是公務員故沒有行政(財政)編制。
㈥ 請問,司法所的人員編制屬於司法局,還是屬於司法所也就是說,是不
司法所工作人員包括兩類,其中一類是行政編制,也就是公務員。司法所公務員的編制在司法局,工資由司法局發放,並享受一定的特殊津貼。
另一類為社會工作者,專職負責社區矯正,社區戒毒,安置幫教。其中社工有一部分為公益性崗位招錄,與人保局簽訂勞動合同,由人保局發放工資。另一部分為司法局自主招錄,與司法局簽訂勞動合同,由司法局發放工資。
總的來說,司法所所有工作人員均受司法局管理,工作調動由司法局決定。也就是說,司法局工作人員可能會到司法所任職,司法所工作人員也會調到局機關工作。
(6)司法社工是什麼編制擴展閱讀: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市(區、縣)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
司法所,在基層政法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基層政法組織機構之一,它與公安派出所、法院派出法庭、檢察院派駐檢察室共同構成我國鄉鎮(街道)一級的政法體系,成為中國基層司法運行機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參與基層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員單位,處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第一線。
職責:
1、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
2、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組織開展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和社會適應性幫扶;
3、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4、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5、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6、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7、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8、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辦的維護社會穩定的有關工作。
(資料來源:網路:司法所)
㈦ 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是否屬於公務員
司法所的工作人員應具備公務員身份,並逐步做到每個所不少於3名專職工作人員;對國家下達的司法行政編制中用於配備司法助理員的編制進行一次清理,被擠占或挪用的堅決收回,確保專編專用;鄉鎮合並空餘出來的司法助理員的司法行政編制要用於司法所,同時,各地可結合鄉鎮機構改革,報經省級機構編制部門同意後,適當劃出部分鄉鎮機關行政編制充實司法所,人員從鄉鎮機關符合條件的對象中選拔;司法所為縣(市)區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實行縣(市)區司法局與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雙重領導,以縣(市)區司法局為主;凡司法所新錄用人員,必須在專項編制限額內按公務員錄用的有關規定,參加省級統一公開招考,司法所調進人員,按國家有關規定,從公務員隊伍中選調;對目前在司法助理員崗位上工作但不具備公務員身份的,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分流,凡違反規定錄用或調入的人員,一律清退;司法所正常公用經費由縣、鄉兩級財政共同負擔,人員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司法所人員的工資關系隨編制列入縣(市)區司法局統一管理。
所以司法所的工作人員應該是公務員。
具體可見:
http://www.hunan.gov.cn/tmzf/xxlb/zwxx/200810/t20081018_135902.htm
㈧ 社區工作者是鐵飯碗嗎 有沒有編制
不是。社區工作者,既不是公務員,也不是事業編,甚至都不是一個「鐵飯碗」,而是需要簽訂聘用合同,每滿5年續簽一次。
其實社區工作者不單單是大家想像中的居委會大媽,他們還有很多工作。社區工作者,簡稱「社工」,是指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領域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社區工作者的報考,就像公務員中的「三支一扶」一樣,先到基層做幾年工作,然後通過一系列的考試,調整。
工作時間:
每個地區社工站的工作時間一般都是根據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來彈性設置,以方便居民為主。一般是設置正常的上下班時間外加值班制度,通常一天正常辦公時間不少於7小時每周不少於35小時,值班時間則每個地區或者每個社工站都略有區別。
作為定位於直接服務面對群眾的部門人員,值守加班任務很重,尤其在重大節假日期間,維穩任務較重時,且大部分地區的社工值班都是義務沒有額外補償的。
㈨ 司法社工事務所是幹嘛的
以預防犯罪、違法行為矯治為工作目標的社會工作者一般稱為「司法社工」。
司法社工事務所是民辦非企業,利用非國有資產、自願舉辦、依法成立登記,是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的社會組織。
㈩ 社工屬於什麼編制
目前我國的社會工作者都是沒有編制的,也就是勞務派遣。社會工作者屬於合同制。但是現在部分省份對社區專職工作者實行定編管理,是一個專門的編制。比如吉林大安市經反復摸底調查,從社區人口規模、「社工崗」人員數量核定、工作實際需求等方面做了細致研究,根據人口規模和日常工作量,將全市12個社區分為大社區、中等社區、小社區三類,按照每3000戶配備10人,每增加500戶增加1人的標准,大社區、中等社區、小社區分別新增設12個、10個、5個崗位,全市核定新增設「社工崗」崗位124個,並採取分批招錄,定期補員的方式逐年配齊。
社工編既不屬於公務員編制也不屬於事業單位編制。社工編,福利待遇穩定,而且在考取了社會工作師證的情況下,補貼會根據證書等級而定300-800不等,每月發放。還有五種基本保險。
「社工編」考試,一般應按照發布公告、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核、錄用等程序進行,重點招聘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員,獲得助理以上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證書的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就比如吉林招聘的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統一招聘,統一考試、面試進入社區服務的專業性人員。
社工編的福利待遇如何?
「社工編」人員平均薪酬一般應按照上年度當地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標准設定。「社工編」人員薪酬由崗位補貼、績效補貼、職稱補貼、保險補貼等構成,崗位補貼與崗位等級掛鉤,績效補貼依據績效考核結果確定。「社工編」人員共分12個職級!對獲得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證書的,分別給予每月不低於300元、500元、800元的職稱補貼。按照國家和省、市(州)有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