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商法個人獨資企業

商法個人獨資企業

發布時間: 2021-12-01 22:44:57

㈠ 個人獨資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一、法律地位不同

①個人獨資企業是其他組織或其它經濟組織的一種形式,以企業自身的名義進行法律活動

②個體工商戶是公民個人名義進行法律活動

二、名稱和經營場所不同

①個人獨資企業必須要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合法的企業名稱

②個體工商戶可以不起字型大小名稱,也可以沒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而流動經營

三、經營主體不同

①個體工商戶的投資者與經營者是同一人,都必須是投資設立個體工商戶的自然人

②個人工商戶的投資者與經營者可以是不同的人,投資人可以委託或聘用他人管理個人獨資企業事務,個人公司可以設立分支機構,也可以委派他人作為個人獨資企業分支機構負責人

四、個人獨資企業與個體工商戶在財務制度和稅收政策上的要求不同

①個人公司必須建立財務制度,以進行會計核算。值得一提的是,個人公司的財務制度是個人公司的必備條件,不以任何部門的要求而改變

②個體工商戶可以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建立賬簿,如稅務部門不作要求的,也可以不進行會計核算

五、從業人數要求不同

①個體工商戶的從業人數包括經營者本人、請幫手和帶學徒等的僱工人員不得超過八人

②個人獨資企業沒有從業人數限制

㈡ 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承擔什麼責任

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的責任是很大的,對企業債務等糾紛承擔無限責任,
也就是個人獨資企業發生債務糾紛,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
投資人應當以其個人的其他財產予以清償。

㈢ 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承擔無限責任

無限責任,和無抄限連襲帶責任有區別。無限責任是指當企業的全部財產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時,投資人應以個人的全部財產用於清償,實際上就是將企業的責任與投資人的責任連為一體。
與其相對的是有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部分財產承擔責任。例如《海商法》第十一章規定「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有限責任的股東以其出資為限,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兩者為民事責任的一種劃分方式,區分無限責任與有限責任的意義在於民事責任以無限責任為原則,而以有限責任為例外,有限責任適用於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場合。

㈣ 國際商法中個人獨資企業與一人公司的區別

個人獨資企業和一人公司的區別很大。出資方面不同;所承擔的責任不同;組織人員不同;

㈤ 商法現今有哪些法條

商法主要包括如下: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9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1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㈥ 商法題目

1.AD
2.BCD
3.AB
4.BC
5.BCD
6.ACD
7.ACD
8.AC
9.BC

㈦ 個人獨資企業注冊為什麼沒有最低資本限制

盡管國家對企業法人有著嚴格的最低注冊資本的要求,但《個人獨資企業法》對個人獨資企業的最低注冊資本卻沒有限制。交稅是按5%至35%的超額累進稅率的個人所得稅交繳。即全年所得額超過5萬元以上就得交35%了。

2000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正式實施。有媒體報道:一個人,一元錢,自己的家,就可以注冊一個公司,自己當老闆.
首先,與公司法相比,個人獨資企業法調整的對象是個人獨資企業,也即是傳統意義上的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以它不是公司,公司是公司法調整的對象。
其次,個人獨資企業法對個人獨資企業的最低注冊資本沒有限制。這大概是「一元錢可以注冊一個公司」的當然依據吧?誠然,既然沒有最低注冊資本的限制,抽象地說,一元錢、一分錢也可以注冊一個個人獨資企業。當然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事。試想,誰願意與一個注冊資本只有一元錢的企業做生意呢!債權債務怎麼解決?呵呵!

㈧ 商法系統包括哪些法律

商法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事關系或商事行為的法律,主要包括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等。第一節 商法的概念 1 商法的調整對象 商法是調整市場經濟關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 商事關系 指一定社會中通過市場經營活動而形成的社會關系,主要包括商事組織關系和商事交易關系。 (組織法和行為法的結合,就是商法)。 3 商事關系的主要標志是商人和商行為。 商人,是以自己名義實施商行為並以此為常業的人,在我國,商人主要包括 (1)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 (2)合夥企業:與獨資公司相對,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人通過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企業組織形式。 (3)公司和其他形式的企業法人; (4)聯營企業:聯營企業(Associated Enterprises) 指兩個及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按自願、平等、互利的原則,共同投資組成的經濟組織。 (5)外商投資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中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共同投資或者僅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 商行為,就是適用商事法律規范的營利行為。從本質上講,商行為就是市場中經常化、專門化和規范化的行為。 4 形式的商法和實質的商法 我國沒有形式的商法,但存在實質的商法,主要表現為大量的商事單行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等。 5 商法與民法經濟法既有緊密聯系,也有一定區別。 簡單而言,民法是一般法,商法是特別法,民法對商法具有領導指導的意義,而商法對民法具有補充、變更、限制的作用。商法與經濟法的區別主要在於商法以當事人意識自治為主導性原則,經濟法則強調國家意志和政府職能的介入,並以國家政策為主導。 第二節 商法的歷史沿革 商法雖源於古羅馬時代的商事規約,但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意義上的近代商法卻是始於中世紀歐洲地中海沿岸自治城市的商人法,正式確立於1807年的法國商法典。中國古代「重農抑商」,商法極不發達,20世紀初以來的百年商事立法,主要是引進借鑒西方商法,主要是大陸法系的商法,但新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商事立法也有不少是借鑒了英美法等的商事立法。 第三節 商法的一般原則 商法的一般原則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現代商法主要有四大基本原則。 一 強化企業組織 1 提高企業素質。主要依靠兩套法律機制,一是,企業融資和確保企業財產基礎的法律機制, 如公司法上的有限責任、資本三原則。二是,實現企業優勝劣汰和實現資產優化組合的法律機制,如破產、重整、兼並制度。 2 完善企業結構。包括完善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主要是合理分配投資者和經營者的權利)和協調企業內部關系(主要保護職工利益,加強職工民主管理)。 二 提高經濟效益 即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營收益。商法的這一原則主要體現在保護產權、維護信用、促使交易便捷三個方面。 1 商法保護產權,主要體現在界定產權(明晰產權)和維護其權威上;包括在產權受侵害時,給予及時、充分的救濟。 2 信用的核心是信任。信任就意味著可以低成本地進行交易,從而提高經濟效率。破產法對維護信用有積極的作用。 3交易便捷可以節約時間成本。為此,商法提供了不少制度支持。如商事交易的技術化(定型化),大量運用默示行為、證明形式自由、時效短促、商事促裁等。 三 維護交易公平 就是要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主要體現為平等原則和誠信原則。 例如,信息披露制度、一股一權原則、禁止內幕交易等,體現了平等原則。 董事對公司的忠實義務、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等,體現了誠信原則。 四 保障交易安全 商法為此提供的制度主要有: 1、強行主義; 2、公示原則; 3、外觀法則(客觀主義); 4、嚴格責任; 5、保護善意買受人(第三人)。 第四節 商法的種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根據l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1994年6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56號發布 根據2005年12月18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1997年2月23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2006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修訂) 3、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年8月30目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1999年8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0號公布自2000年1 月1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修正根據2001年3月15目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根據2000 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2006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4號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修正) 9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修正)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1992年11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1992年11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4號公布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㈨ 國際個人獨資企業與國內的個人獨資企業的區別

個人獨資企業與外商獨資企業的區別
摘要:外商獨資企業指外國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根據外資企業法的規定,外資企業設立必須有利於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並應至少符合下列一項條件,即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和設備的;產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口的。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一、定義:
個人獨資企業,簡稱獨資企業,是指由一個自然人投資,全部資產為投資人所有的營利性經濟組織。獨資企業是一種很古老的企業形式,至今仍廣泛運用於商業經營中,其典型特徵是個人出資、個人經營。個人自負盈虧和自擔風險。
外商獨資企業指外國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根據外資企業法的規定,設立外資企業必須有利於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並應至少符合下列一項條件,即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和設備的;產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口的。外資企業的組織形式一般為有限責任公司,也可以說是一人有限公司。但不包括外國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設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如分公司、辦事處、代表處等。
二、個人獨資企業與外商獨資企業的相同之處:
1.都是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是按照《個人獨資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個人獨資企業法》中所講到的自然人是指中國公民,《個人獨資企業法》規定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投資人必須是一個自然人,且只能是作為自然人的一個中國公民。2)有合法的企業名稱;個人獨資企業名稱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責任""公司"字樣,個人獨資企業名稱可以叫做廠、店,、部、中心、工作室等。3)由投資人申報的出資;對於出資數未作限制,只是規定要有出資;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作為出資,但不能用個人勞務作價出資,也不能用個人信譽或者名譽作價出資。採用實物、土地使用權等作價時要折算成貨幣數額,投資人申報的出資也要與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投資人可以以個人財產出資,也可以以家庭財產作為個人出資,但要在設立或變更登記說明書上予以註明。4)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5)有必要的從業人員,即要有與生產經營范圍、規模相適應的從業人員。
外商獨資企業法指出為了擴大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促進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外資企業,保護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設立外資企業,必須有利於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並且採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或者其產品全部出口或者大部出口。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的投資、獲得的利潤和其他合法權益,受中國法律保護。外資企業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紀,不得損害中國的社會公共利益。《外資企業法》還規定,中國對外資企業不實行國有化和徵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外資企業依照法律程序實行徵收時,給予相應的補償。外資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中國有關稅收的規定納稅,可以申請享受減稅、免稅的優惠待遇。將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在中國境內再投資的,可以申請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部分所得稅稅款。
2.其投資人均為單一的投資人
個人獨資企業法於1999年8月30日由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並公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共6章48條。該法第2條規定的獨資企業的概念是:本法所稱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外商獨資企業指外國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由此可見他們的投資人均為單一的投資人。
3.都是以盈利為目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個人獨資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所從事的經營活動,能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能給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他們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
我國的外商獨資企業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三種類型,其中的外商獨資企業與個人獨資企業有相類似之處,即投資人僅為一人,二者的區別主要是:
三、個人獨資企業與外商獨資企業的不同之處:
1.資本的來源不同。
外商獨資企業的資本來自中國人民共和國境外,個人獨資企業的資本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商獨資企業是外資企業的一種,是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其資本由一個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
2.出資者不同。外商獨資企業的出資者可以是單個自然人,也可以是單個法人。
個人獨資企業只能是單個的自然人。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是指以其財產投資設立獨資企業的自然人。投資人只能是一個自然人;投資的財產必須是私人所有的財產。關於獨資企業投資人的條件,個人獨資企業法並未規定其積極條件,而只規定了其消極條件,即不得成為獨資企業投資人的條件。該法第16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的人,不得作為投資人申請設立個人獨資企業。這一規定表明,除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的自然人以外,其餘自然人均可以作為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
3.設立依據不同。
外商獨資企業依照外資企業法法設立,個人獨資企業依照個人獨資企業法設立。設立外商獨資企業,必須有利於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並且採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或者產品全部出口或者大部分出口。設立外商獨資企業的申請,由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機關審查批准,設立外商獨資企業的申請經批准後,外國投資者方能持批准文件向工商管理行政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而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條件相當寬松,設立程序較為簡便,只要有合法的企業名稱、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和必要的從業人員,企業登記機關就應當在法定的期限內予以登記。除非個人獨資企業擬從事的業務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報經有關部門審批的業務,就不需要向登記機關提交批准文件。
4.責任承擔不同。
外商獨資企業主要是為有限責任公司(也可採取其他責任形式),個人獨資企業為無限責任。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與投資者的財產不可分,不能獨立承擔企業債務,其債務以投資人的個人財產來承擔。因此,所有的個人獨資企業均不具備法人資格。而根據外資企業法的規定,外資企業符合中國法律關於法人條件的規定的,可以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外商獨資企業作為外資企業的一種,也可以取得中國法人資格。
參考文獻
劉瑞復著:《經濟法學原理(第二版)》
參見沈宗靈主編:《法理學》;
參見《法律部門的劃分》;
趙中孚書:《商法總論》;
參見漆多俊著:《經濟法基礎理論》.

㈩ 司考商法:一人公司和個人獨資企業的區別

1,出資人不同復:個人獨資企業出資人只制能是一個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一人公司可以是法人、自然人、國家。
2,主體資格不同:一人公司是法人機構;個人獨資企業是非法人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
3,責任承擔不同: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對企業負無限責任;一人公司的股東以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企業負有限責任。
4,設立的法律依據不同。個人獨資企業按照《個人獨資企業法》的規定設立;公司按照公司法規定設立。

熱點內容
初中數學法律知識滲透教案 發布:2025-08-25 20:52:38 瀏覽:127
法院傳條 發布:2025-08-25 20:41:21 瀏覽:173
刑法首犯 發布:2025-08-25 20:36:17 瀏覽:100
36條法規 發布:2025-08-25 20:28:44 瀏覽:1
黨章准則條例內容 發布:2025-08-25 20:25:54 瀏覽:650
萊州法院網 發布:2025-08-25 20:19:53 瀏覽:180
經濟法公積金分為 發布:2025-08-25 20:19:41 瀏覽:390
全國法治記者 發布:2025-08-25 20:10:37 瀏覽:996
中型司法所 發布:2025-08-25 19:55:38 瀏覽:121
勞動保險條例2013 發布:2025-08-25 19:38:52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