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報停刊

刑法報停刊

發布時間: 2021-12-05 05:15:34

❶ 我國刑法對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怎樣量刑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情節嚴重」,應予立案追訴,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導致事故後果擴大,增加死亡1人以上,或者增加重傷3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2.實施下列行為之一,致使不能及時有效開展事故搶救的:(1)決定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或者指使、串通有關人員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的;(2)在事故搶救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3)偽造、破壞事故現場,或者轉移、藏匿、毀滅遇難人員屍體,或者轉移、藏匿受傷人員的;(4)毀滅、偽造、隱匿與事故有關的圖紙、記錄、計算機數據等資料以及其他證據的;
3.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情節特別嚴重」,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導致事故後果擴大,增加死亡3人以上,或者增加重傷10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的;
2.採用暴力、脅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報告事故情況,導致事故後果擴大的;
3.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❷ 刑法中的追訴期是怎麼回事

追訴時來效是刑法規定的司法機自關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二、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0年。三、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四、法定最高刑為 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❸ 我國刑法哪些規定涉及前科報告制度

《刑法》第一百條規定:依法受到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到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1、鑒於一些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回歸社會後,主觀惡性仍然很深,在入伍或就業後仍有可能繼續犯罪,而在以前的法律中並未規定這些人員在入伍或就業時應當如實報告受刑記錄,。

2、有些接收單位對該人的一貫表現尤其是否受過刑事處罰無從了解,從而不利於有關單位對這些人員及時採取教育、幫教措施,積極實現特別預防和一般預防,也不利於軍隊隊伍的純潔。

(3)刑法報停刊擴展閱讀

前科報告的時間

如實報告僅限於入伍和就業時,除此之外,行為人不再有此報告的義務。「入伍」是指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或者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就業」是指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受刑後,參加任何各類工作,包括進入國家機關,各種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團體等,即使是私有公司、企業也不例外。

前科報告的對象

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應當向「有關單位」如實報告,有關單位是指具體負責接收自己參加工作、入伍的單位,至於具體向該單位的哪個部門,是向人事部門還是組織部門等,並不作要求。法律做此規定,主要是便於用人單位掌握本單位職工的情況,便於安置工作及對有關人員開展幫助和教育。

前科報告的內容

報告的內容是自己受過刑事處罰,並且要求如實報告。具體內容一般包括自己所犯的罪行,人民法院判處的刑罰種類及刑罰期限,實際執行的期限,執行過程中是否有減刑、假釋等情形,是否在執行期間發現漏罪或實施新的犯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❹ 因犯刑法被公司開除有什麼影響

這涉及兩個情況,一個是因為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另一個是被作出開除處分。
這兩種情況,都會直接影響以後的就業,不能報考公務員和事業編了。

❺ 刑法第87條關於追訴期的規定

按照這個犯罪情節的法定最高刑來確定的。如故意傷害罪中的重傷,法定量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那就是滿10年不再追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 追訴時效期限: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5)刑法報停刊擴展閱讀:

刑事案件的追訴期怎麼計算:

根據不同情況,追訴期各不同。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

1、一般情況下追訴期限的起算時間是從犯罪之日起計算,即從犯罪行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計算。

2、犯罪行為處於連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就是說,犯罪分子連續實施同一罪名的犯罪(犯罪分子在一定時期,以一個故意連續實施數個獨立的犯罪行為),追訴期限從其最後一個犯罪行為實施完畢時開始計算。

3、犯罪行為處於繼續狀態(犯罪分子實施的同一犯罪行為在一定時間內處於接連不斷的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4、在追訴期限內又犯罪的,前一犯罪的追訴期限從後罪的犯罪行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計算。這里對前罪和後罪是什麼犯罪沒有限定,無論重罪還是輕罪,前後兩罪是否同一罪名,只要再犯新罪,前罪開始計算的追訴期限就中斷,而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❻ 關於刑法追訴時效

您好:
我國刑法第八十七條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內有期徒刑的,經過容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而第一個不滿5年,是指5年以下但不包括5年,因為如果是5年的,屬於第二項,就是五年以上不滿十年。

那麼選項錯誤就顯而易見了,該題說最高為5年以下,但不是說不滿5年,所以假如是剛好五年,那麼追溯時效應為10年。這個懂了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❼ 刑法中管制的規定有哪些

這個問題復問的比較寬泛制,簡單介紹一下吧!
管制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一種量刑種類。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判處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3年。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管制具有以下特徵: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間,不羈押在監獄、看守所等執行場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也不離開自己的家庭,不中斷與社會的正常交往。對罪犯不予關押,是管制刑與其他刑罰方法的重要區別。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罪犯自由主要表現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擔任領導職務、外出經商、遷居等自由。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動中與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以上回答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幫助。

❽ 新刑法有關追訴時效的幾個問題 百度百科

87的罪行沒有被起訴,最高刑罰規定在以下時間限制:
(一)不超過5年的監禁,五年後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最高處罰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超過十年,經過十五年;
(d)在法定的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死亡,後兩幾十年。 20年後,犯罪必須受到起訴,提交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88例,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法院已經受理了此案,以逃避限制在偵查或者審判的,追索權。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申訴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提交立案調查,不起訴期限。

89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完成或繼續狀態的犯罪的犯罪之日起開始。
犯罪同謀犯罪後之日起計算時效期限的限制在起訴的犯罪,起訴前。

熱點內容
婚姻法的婚後財產分割 發布:2025-08-24 07:09:47 瀏覽:890
水法規定提高 發布:2025-08-24 07:09:12 瀏覽:38
尚法以法治國 發布:2025-08-24 07:00:12 瀏覽:69
徐州銅山區法院 發布:2025-08-24 06:34:48 瀏覽:333
法院認可的 發布:2025-08-24 06:14:41 瀏覽:26
刑事訴訟法笫六十七條 發布:2025-08-24 06:11:34 瀏覽:497
稅收立法權研究 發布:2025-08-24 06:11:02 瀏覽:649
下列關於合同法 發布:2025-08-24 06:01:46 瀏覽:248
保亭法院江 發布:2025-08-24 05:57:01 瀏覽:771
司考行政法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5-08-24 05:32:05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