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司法行政
1. 2015年浙江省公務員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基層執法這個崗位是不是要考綜合運用能力!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5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科目
報考行政執法類(監獄、強制隔離戒毒系統人民警察和縣級以下公安、森林警察、城市綜合執法)職位的,時間和科目為:
上午:9:00—11:00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卷)
下午:14:00—16:30 《綜合應用能力》(一)
報考公安、森林警察、司法行政系統人民警察職位的,還需加試《心理測評》(A卷),考試時間為17:10—18:00。測評結果不摺合分數,不計入筆試成績,僅判定達標與否,未達標者不能參加面試。
http://zj.offcn.com/zg/skkm/
更多信息咨詢浙江人事考試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2. 杭州海寧開辦私立幼兒園需要哪些手續開辦者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問當地一下教育局,以下供參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管理,促進我省民辦幼兒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民辦幼兒園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以及國家其他有關的法律、規章,結合我省實際,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民辦幼兒園,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單獨或聯合舉辦,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依法設立的,面向社會招收學齡前兒童,對其進行保育和教育的學前教育機構。凡在本省行政轄區內舉辦的民辦幼兒園,均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民辦幼兒教育事業屬於公益性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我省對民辦幼兒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 第二章 管理體制 第四條 民辦幼兒園的管理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原則。 第五條 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全省民辦幼兒教育工作的統籌協調和宏觀管理。市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轄區內民辦幼兒教育工作的管理、指導和督察。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轄區內民辦幼兒園的管理和業務指導,其主要職責是:貫徹實施國家相關的政策和規定,負責制定和組織實施本行政轄區內民辦幼兒園的發展規劃,制定並組織實施地方性管理規章,對民辦幼兒園實施日常管理、業務指導和工作考核。各級人民政府其它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協同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民辦幼兒園進行管理。 第六條 民辦幼兒園的日常管理,城市市區由幼兒園所在地的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縣城及以下地區由縣教育行政部門指定轄區內鄉鎮中心校(園)負責。鄉鎮中心校(園)應當在縣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鄉鎮民辦幼兒園日常的管理、業務指導、檢查、考核、師資培訓工作。 第七條 民辦幼兒園的管理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基教、人事、計劃、財務、教研等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其中,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負責核發民辦幼兒園辦學許可證,配合基教部門對民辦幼兒園實施管理;基教部門負責民辦幼兒園的管理和業務指導;人事部門負責民辦幼兒園師資隊伍的管理、培訓、考核和資格認定;計劃、財務部門負責民辦幼兒園的發展規劃、布局制定、財務監督及有關數據的統計工作;教研部門負責民辦幼兒園的業務指導和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第八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監督、檢查和指導民辦園的衛生保健工作,負責對民辦園衛生保健工作人員進行上崗前衛生保健知識的培訓和考核,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衛生保健、營養、生長發育及常見病防治知識等方面的宣傳、指導和咨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協助衛生行政部門檢查、指導民辦園的衛生保健工作。 第九條 根據政策規定,民辦幼兒園及其職工應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參加所在地的社會保險,按照規定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依法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 第三章 舉辦條件和審批程序 第十條 民辦幼兒園的審批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 第十一條 舉辦民辦幼兒園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幼兒園的設置符合本省和所在市、縣(市、區)教育發展規劃。 (二)幼兒園設置在安全的區域內,周圍無污染源,無危險和安全隱患。 (三)有符合國家教育方針的辦學宗旨;有符合規范的園名;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四)有必備的辦學資金、穩定的經費來源。 (五)幼兒園的園舍、場地、設施、設備以及衛生、安全狀況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 (六)有合法的幼兒園組織章程、組織機構,有符合國家要求的教職工隊伍。 (七)有根據國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課程方案以及教材選用意見制定的課程教學計劃和教材選用計劃。 (八)舉辦民辦幼兒園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舉辦民辦幼兒園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十二條 申請舉辦民辦幼兒園,應向審批機關提供下列材料: (一)幼兒園(班)申辦報告及審批申請表; (二)規范的幼兒園名稱和首屆幼兒園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三)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四)擬聘任的工作人員的相關資格證明; (五)擬辦園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六)擬辦幼兒園的章程草案和發展規劃(包括辦學宗旨、規劃目標、教育教學原則、招收對象和范圍、師資隊伍構成、課程計劃、擬使用的教材等); (七)擬辦幼兒園的建築平面圖、各功能室分布圖、設施、設備計劃配置情況說明以及場所使用權證明; (八)公安消防部門提供的消防安全審核意見; (九)縣級及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共同頒發的《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合格證》; (十)健康檢查單位提供的工作人員健康證明書; (十 一)審批機關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十三條 民辦幼兒園的審批程序: (一)舉辦者向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提出申請,同時提供本辦法第十二條要求提供的有關實證式材料。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布局要求以及申辦者的條件進行審批。 (二)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負責受理舉辦者的申請,並牽頭會同基教、人事、計劃等有關部門共同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初審合格後,由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牽頭會同基教部門對幼兒園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合格,經上述兩個部門共同簽署意見後,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發給籌設批准書。籌設工作應在3年內完成。籌設期間,幼兒園未取得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幼兒園衛生保健合格證》的,須持籌設批准書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由衛生行政部門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共同考核。幼兒園未經消防安全審核的,須持籌設批准書到當地公安消防部門申請消防安全審核。審核合格,由舉辦者向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提出正式設立申請,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牽頭會同基教部門對幼兒園進行審核,審核合格,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發給辦學許可證,並告知同級民政、稅務、物價等有關部門。籌設工作超過3年的,應當重新申報。 具備辦學條件,達到設置標準的,可以直接申請正式設立,並應當提交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材料。 (三)民辦幼兒園的審批情況由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負責及時通告基教部門,以便基教部門及時對新批的民辦園實行管理和指導。 (四)民辦幼兒園憑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到民政部門進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然後到物價部門辦理收費許可證後方可招生。 第十四條 未經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幼兒園(班)。已經開辦但未履行登記注冊和申報審批手續的,由教育部門責令舉辦者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限期補辦有關手續。對不符合辦園條件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經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予以取締。對拒不執行教育行政部門處罰決定的,教育行政部門可會同公安、衛生、物價、稅務等有關部門聯合執法。非法辦學造成的一切後果由非法辦學者承擔,其招收的幼兒,由所在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監督非法辦學者妥善安置。 第十五條 停辦民辦幼兒園,應在停辦前兩個月到原審批機關辦理停辦手續。變更舉辦者,應報審批機關核准。變更法定代表人、園名、地址,應報審批機關審核同意後,到登記機關變更登記。未經審批機關核准同意,不得隨意停辦幼兒園或變更法定代表人、園名、地址。 第四章 管理與監督 第十六條 民辦幼兒園為社會公益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
3. 政府法制辦有可能合並到司法局嗎
國務院法制辦已經合並到司法部了,地方也會跟進
拓展資料
根據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司法部和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被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不再保留。
法制辦職責:調查研究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推進依法行政的具體措施和工作建議;承擔統籌規劃國務院立法工作的責任,擬訂政府年度立法工作安排,報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督促指導;負責起草或者組織起草有關重要法律草案、行政法規草案;責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司法部職責: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等等。
具體執政工作中,司法部和國務院法制辦有一些工作交集和重合,一些工作內容如立法工作、法制宣傳等常需要兩部門協作配合。國務院立法工作回歸司法行政,但公安機關管理的羈押工作、法院管理的民事裁決執行和行政裁決執行工作,是否可以並入司法行政,需要下一步改革考慮,或者各部門職能調整時逐步完善。
4. 查台傳的家庭成員
父親:查良鑒(1904—19943.3.13),浙江省海寧人,字方季,查良釗之四弟,武俠泰斗金庸的堂兄(金庸本名「查良鏞」)。
查良鑒,浙江省海寧人。南開大學政治系、東吳大法學院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法理學博士。
歷任司法界官員,累升至重慶實驗地方法院院長、上海地方法院院長。並兼任安徽大學、中央大學、中央*學校、上海法政學院、東吳大學教授及系主任。1949年赴台,初任台灣大學法學院教授。後出任「司法行政部」政務次長,嗣任最高法院院長。1967年擢升「司法行政部長」。並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東海大學董事長,中國文化學院法律研究所所長暨「中美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等職。
女兒:查家雯
查家雯,台灣輔仁大學法語專業畢業。2003年與同校 3名女生組建「櫻桃幫」樂隊(起初並不叫「櫻桃幫」),任主唱,藝名「查查」。
「櫻桃幫」創作才華出眾,2005年簽約環球唱片,2006年 7月 7日發行專輯《親愛的王子》,2007年 5月24日發行專輯《乖乖》。
5. 海寧查氏的查氏家族故事
在查良鏞先祖中,最有名望的當算是查慎行、查嗣庭兄弟。查慎行原名嗣璉,字夏重,後受《長生殿》案牽連改名慎行。康熙間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他曾追隨邑人遠征雲貴,討伐吳三桂殘部,故有不少詩作反映戰爭殘酷和民間疾苦。入京為官後,深悉官場內幕,看破世情,厭倦仕途,於是歸田家居。賦閑作詩,著有《敬業堂詩集》等著作,是清初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查嗣庭乃查慎行的弟弟,官至禮部侍郎。雍正四年(1726年),他主持江西省試,出了一道考題:「維民所止」。這本來是《詩經》里的一句話,但有人卻向皇帝報告:「維」、「止」兩字是「雍正」兩字去掉上半截,豈不是暗示要砍掉皇帝的頭嗎?
另外,他們還向皇帝告查嗣庭所出的其他試題亦「皆遠其辭文」,別有用意,如首題「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顯然與當今國家取士之道相違背;《易經》次題「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詩經》次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前用「正」,後用「止」字,明顯是與去年正法之年江景棋文稿《歷代年號論》中指「正」字有「一止」之象,凡有「正」字者皆非吉兆等語相同。
雍正聽完,勃然大怒,大發龍威,立即下令逮捕查嗣庭入獄,又下令查抄他的詩文筆記,認為其中語多悖逆,心懷怨望,謗訕朝廷,因而欽定「大逆不道」之罪。查嗣庭在獄中病死後,還被戮屍梟首。其親屬有的被殺,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捕,如其兄長查慎行,就被定為「家長失教罪」,被逮入京,一年後放歸,不久就逝世。
及至現代,除查良鏞外,他的同族遠房如在台灣的、曾做過師范大學校長的查良釗和做過「司法行政部長」的查良鑒,在香港的商界人士、社會活動家查濟民,以及在大陸的、以詩聞名的查良錚(穆旦),說來都是知名人士。在查良鏞來說,家人中對他後來成長影響最大的是他的祖父。
查良鏞的祖父名查文清,是光緒丙戌年進士,曾在江蘇丹陽任知縣。
因政績良好,加了同知銜,後因「丹陽教案」而辭官回鄉。
當年,不少外國傳教士紛紛湧入中國,尤以沿海省份為甚。這些傳教士並非只事傳教,常常藉西方勢力欺壓中國百姓。而官府方面懾於西方列強的淫威,往往視而不見,等同於姑息養奸。終於,忍無可忍的百姓便憤起反抗外國傳教士的欺壓。各地與傳教士的摩擦時有發生。在丹陽,數百憤怒的群眾圍攻了建於當地的教堂,並一把火將其焚燒,成為轟動一時的「丹陽教案」。
熊熊大火解了百姓們的心頭之恨,卻也不可避免地惹下了事端。
事發後,查文清的上司為了向外國傳教士交代,准備將丹陽燒教堂的為首兩人捉拿處斬。此事讓身為丹陽知縣的查文清頗感為難。一方面,作為下級他不好違抗上司的命令;而另一方面,作為中國人他與百姓們一樣痛恨外國傳教士的劣行,因而十分不願看到那兩人被捉拿處斬。
思來想去,查文清終於尋得一個兩全之策。他先差人秘密通知為首那兩人迅速逃走,得知確已逃脫後,他才一身輕松地前去上司那裡匯報。面對惱羞成怒、坐立不安的上司,查文清語氣平和:事件乃因外國人欺壓良民引起公憤,數百人一涌而上,焚燒教堂,當中並無為首之人。不待上司細究,查文清又道:「丹陽教案」,本官難辭其責,故請求辭去官職。說罷,揚長而去。
辭官回鄉後的查文清,心境清朗,讀書賦詩之外,又著手編纂《海寧查氏詩鈔》,達數百卷之多;可惜,未等到《詩鈔》雕版付印,查文清便去世了。查文清的喪禮極盡哀榮。出喪之日,丹陽有十多位紳士前來弔祭,而當時帶頭火燒教堂的兩個人,也一路哭拜而來,每走一里路,就磕一個頭,從丹陽一直磕到袁花。
6. 海寧市司法局局長金一中是什麼地方人
海寧人、
7. 浙江海寧市2011年工傷賠償標准表
2011年浙江省工傷事故賠償標准
一、工傷賠償項目
工傷待遇 項 目 標 准 基 數 支付渠道 法律依據
醫療待遇 掛號費 按標准報銷 保險基金 第30條第3款
住院費 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 按標准報銷 保險基金 第30條第3款
醫療費 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 按標准報銷 保險基金 第30條第3款
葯費 工傷保險葯品目錄 按標准報銷 保險基金 第30條第3款
交通費 因公出差標准 按標准報銷 用人單位 第30條第4款
食宿費 因公出差標准 按標准報銷 用人單位 第30條第4款
住院伙食
補助費 因公出差標准 按70%報銷 用人單位 第30條第4款
停工留薪期康復待遇 輔助
器具費 國家規定標准 按標准報銷 保險基金 第32條
停工接受
工傷治療 原工資福利待遇 原工資福利待遇 保險基金 第33條
生活不能自理的 護理待遇 按實際需要 用人單位 第34條
傷殘待遇
一次性
傷殘補助 一級24個月 本人工資或統籌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標准 保險基金 第35、36、37條
二級22個月
三級20個月
四級18個月
五級16個月
六級14個月
七級12個月
八級10個月
九級9個月
十級6個月
傷殘津貼 一級90%按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本人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的,不足差額) 保險基金 第35條
二級85%按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三級80%按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四級75%按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五級70%按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用人單位(難安排工作的) 第36條
六級60%按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生活
護理費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50% 統籌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保險基金 第34條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40%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0%
工傷醫療
補助金 五級30個月 浙政發(2003)52號:①按單位所在工傷保險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②已經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工傷職工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按照每周年遞減20%的標准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職工到達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的,不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③職工因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傷害被認定或視同為工傷的,其待遇按總額補差的辦法支付。 第37條
六級25個月
七級10個月
八級7個月
九級4個月
十級2個月
傷殘就業
補助金 五級30個月 第37條
六級25個月
七級10個月
八級7個月
九級4個月
十級2個月
死亡待遇 喪葬
補助金 6個月 統籌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保險基金 第39條第1款
供養親屬
撫恤金 配偶:每月40% 本人工資(撫恤金不得超過死亡職工工資) 保險基金 第39條第2款
其他:每人每月30%
孤寡或孤兒另加10%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20倍 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保險基金 第39條第3款
註:法律依據:國務院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
二、工傷賠償流程
流 程 內 容
工傷認定申請 1、照片3張 身份證復印件2張 出院證原件 住院病歷復印件1份。
2、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以及受傷害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和用人單位,並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3、下達《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結論,作出認定決定的時間.不服認定決定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的部門和期限。
勞動能力鑒定 1、《工傷認定決定書》照片2張 身份證復印件1張。
2、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3、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
4、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5、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6、發傷殘證。
勞動仲裁申請 1、《工傷待遇賠償申訴書》3份 《工傷認定決定書》3份《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3份。
2、照片3張 身份證復印件2張 出院證明復件2份 住院病歷復印件2份 傷殘證復件2份。
3、開庭審理。
4、對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申請。
5、如單位或個人拒不履行勞動仲裁委員會裁決的可以申請到法院強制執行。
司法訴訟 1、身份證復印件1張,起訴書3份,勞動仲裁材料等。
2、開庭審理。
3、對一審判決或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決書或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上訴。
申請執行 1、正常執行。用人單位向工傷受害者移交賠償金額等。
2、強制執行。向所屬法院提交身份證復印件1份、強制執行申請書3份、勞動仲裁裁決書或法院判決書復印件3份等。
三、法律法規
工傷保險條例
(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國務院令第586號(2003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5號公布根據2010年12月20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修訂)
……
第三章 工傷認定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第十六條 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受理的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
作出工傷認定決定需要以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的,在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尚未作出結論期間,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時限中止。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四章 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第二十三條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第二十四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和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分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工會組織、經辦機構代表以及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建立醫療衛生專家庫。列入專家庫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醫療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二)掌握勞動能力鑒定的相關知識;
(三)具有良好的職業品德。
第二十五條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後,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的診斷。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第二十六條 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二十七條 勞動能力鑒定工作應當客觀、公正。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或者參加鑒定的專家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二十八條 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後,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第二十九條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六條和第二十八條的規定進行再次鑒定和復查鑒定的期限,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執行。
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認定為工傷的決定後發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
第三十二條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四條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八條 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第四十條 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四十一條 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第四十二條 工傷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一)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
(二)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
(三)拒絕治療的。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分立、合並、轉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原用人單位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承繼單位應當到當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變更登記。
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職工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承擔。
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
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依法撥付應當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第四十四條 職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據前往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應當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參加當地工傷保險,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中止;不能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不中止。
第四十五條 職工再次發生工傷,根據規定應當享受傷殘津貼的,按照新認定的傷殘等級享受傷殘津貼待遇。
第六章 監督管理
……
第五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財政廳聯合發文,對職工享受工傷待遇作出部分調整。
此次調整內容主要是針對兩種情況取消一次性支付,改為按月享受工傷待遇。一是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因工作原因發生工傷(或視同工傷)致殘,經傷殘等級鑒定為一級至四級的工傷職工,應按月享受工傷傷殘津貼待遇,不再實行工傷傷殘津貼的一次性支付。二是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因工作原因(或視同工傷)死亡,其生前供養的直系親屬應當按月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不再實行供養親屬撫恤金的一次性支付。目前,調整後的新規定已正式開始實施。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2011年1月1日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 第9號
新修訂的《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已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56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頒布的《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同時廢止。
部長:尹蔚民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一條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的授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的傷殘、死亡童工。
前款所列單位必須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
第三條一次性賠償包括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在治療期間的費用和一次性賠償金。一次性賠償金數額應當在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經勞動能力鑒定後確定。
勞動能力鑒定按照屬地原則由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理。勞動能力鑒定費用由傷亡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第四條職工或童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在勞動能力鑒定之前進行治療期間的生活費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確定,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以及所需的交通費等費用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准和范圍確定,並全部由傷殘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第五條一次性賠償金按照以下標准支付:
一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3倍,九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2倍,十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倍。
前款所稱賠償基數,是指單位所在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第六條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並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一次性支付喪葬補助等其他賠償金。
第七條單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賠償的,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經查證屬實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責令該單位限期改正。
第八條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就賠償數額與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九條本辦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頒布的《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同時廢止。
8. 海寧司法局在哪裡
你先打114查詢一下司法局的辦公室電話
再問問地址,有無交通車、站點等
或直接開車去
9. 什麼叫有案底
案底是指某人過去犯法或犯罪行為的記錄,又稱為"前科"。個人的刑事犯罪記錄,存於當地或上至國家級的檔案中,是自然人的歷史另類表現。
1、刑事證據不足或者情節明顯輕微時,公安機關應當立即解除刑事拘留,不予備案,可以依法給予行政拘留處罰,並予以追訴。因為刑事拘留實際上已經是一種已經存在的。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違法行為的處罰,可以認定的,應當備案。
2、行政拘留不屬於犯罪記錄的案底,但是,被行政拘留的記錄在公安機關的治安部門應當是可以查到的。
(9)海寧司法行政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