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民法幾世紀

公民法幾世紀

發布時間: 2021-12-06 12:53:08

⑴ 羅馬法從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是什麼時候

1、3世紀,帝國境內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不復存在,萬民法成為適用於羅馬統治范版圍內一切自由民權的法律。(公民法與萬民法的區別:使用范圍不同)

2、萬民法產生的背景:

①公元前3世紀早期,羅馬征服並統一了義大利半島,然後向地中海地區擴張。
②羅馬帝國建立至1世紀後期,羅馬帝國已經建立三十多個海外行省,控制歐、亞、非三大洲的廣闊疆域,統治了許多不同的民族。
③在征服過程中,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顯現出來。僅適用於羅馬內部的公民法己無法應對這些新變化。

⑵ 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三世紀羅馬法屬於公民法還是萬民法

萬民法

⑶ 【世界歷史】市民法亦稱公民法,是羅馬國家早期的法律

選A。
試題分抄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依據題干時間公元前5 世紀早期以前和材料中「凡是羅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護,而不論其居住地區如何」說明只要是羅馬公民均受公民法的保護,故A項正確;B中萬民法是3世紀頒布的;C中成文法還沒有出現;D說法明顯與材料意思不符。

這是從網上找到的解釋。你可能還會有疑問:既然已經是公民法了,為什麼解析中還說C中成文法還沒有出現。
注意兩點,一個是材料中的時間是:公元前5世紀早期以前。此時確實還沒有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是公元前449年(也就是公元前5世紀中期)頒布的《十二銅表法》。
第二點要注意的是:材料中說的是「市民法亦稱公民法」,這和我們平常所說的「公民法」是不一樣的。其實就是「市民法」,也就是A項中的「公民法」。這里的「公民法」應該通指的是「市民法」。
這樣,應該也就能解釋為什麼A項說「公民法」,而解析中又說C中成文法沒有出現了。

另外D項錯在「居民」兩個字。居民包括外邦人、奴隸等。顯然不對。注意材料中說的是「公民」,二者有本質的區別。

⑷ 羅馬實行公民法的時間

,沒有具體時間,只有一個大致的時間區間,而且都是後人研究出來的,歐洲的歷史向來如此。公民法適用於羅馬共和國中期的公民(前5世紀中期~前3世紀中期)。

⑸ 羅馬法的公民法在什麼時期頒布的

事實上,公民法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包括早先頒布的十二銅表法和一系列通過平民的斗爭所爭取到的法律,如前367年《李錫尼托斯克圖法案》,前326年的《波提利阿法案》等,通常認為公民法大致存在於公元前3世紀,即羅馬共和國後期,希望能幫到你。

⑹ 公民法的公民法歷程

羅馬法達到其鼎盛階段是在元首制時期。這種較晚的進步,部分是由於法律擴大到更加廣泛的司法領域,既擴大到異地外來人的生活和財產方面,也擴大到義大利公民方面。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這樣的事實:奧古斯都和他的繼承人授權給一些傑出的法學家,讓他們在法庭審判時對案件的法律爭議問題發表意見。在2至3世紀之交,羅馬先後出現五大著名法學家:蓋約、巴比尼安、包魯斯、烏爾比安和莫迪斯蒂努斯。羅馬皇帝曾頒布引證法,規定凡在法律上遇有難題而成文法無明確規定時,則依照他們的著作來解決。由於羅馬法是在法學家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因而它由3個分支組成,這就是公民法、萬民法和自然法。公民法基本上是羅馬及其公民的法律。作為公民法,它是以成文和非成文兩種形式存在著,包括元老院的法令、元首的命令、大法官的布告,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古代習慣。當然十二銅表法也包括在內。

⑺ 公民法與萬民法之間的區別消失在幾世紀

3世紀初,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之間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開始消失,原先的公民法與萬民法之間的區別也失去了實際意義。

⑻ 公民法指什麼時期的法律

羅馬公民法這種法律制度由公元前450年開始公布的"十二銅表法"逐漸演變而來。在共和國的最後幾個世紀,"十二銅表法"已被新條例新原則的發展所取代。這些新條例和新原則有不同的來源:有的來自習慣上的變化;有的來自斯多亞派教義;有的來自判決書,尤其是來自大法官的文告。羅馬大法官是有權維護和解釋特殊訴訟法和向陪審團發布判決案件指示的高級行政官。陪審團僅解決事實問題;全部法律爭端要由大法官裁決,一般說來,他的解釋就成了未來判決類似案件的先例。因此一系列司法程序的建立,同後來英國的習慣法有某些相似之處

⑼ 古羅馬的公民法和萬民法的時間分界線是什麼時候,是三世紀,還是公園前三世紀

公元前3世紀中期之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被成為公民法。

⑽ 求羅馬法體系形成的時間軸(習慣法,成文法,公民法,萬民法)

1、習慣法:公元前至前6世紀的羅馬,稱為王政時期,此時的羅馬尚處於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時期。這一時期主要是古老氏族的習慣和社會通行的各種慣例,至王政後期國家最後形成時,它們逐漸演變成為習慣法。

2、成文法:於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公布於羅馬廣場。次年,又制定法律二表,作為對前者的補充,構成了所謂的《十二表法》。

由於這些表法當時都是由青銅鑄成的,所以又稱《十二銅表法》,這是古代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羅馬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3、公民法: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從羅馬建國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羅馬產生的法律統稱為公民法。它是專門適用於羅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瑣,缺乏靈活與變通,內容上側重於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個人財產關系等問題的私法規范則不夠完善。

公民法的實施,使平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空前提高,從而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他們愛國熱情與參政的積極性。

4、萬民法: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外來人口的增多,各種新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於是共和國後期形成了適用於羅馬公民與外來人以及外來人與外來人之間關系的萬民法。

萬民法的產生,使羅馬私法出現兩個不同體系。但是市民法和萬民法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互為補充的。實際上,經過一段時期的適用與完善,萬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成為鞏固羅馬統治的重要工具。

萬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變得簡潔靈活且使用有效,注重調節貿易及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因而能適應帝國時期新的社會發展要求。

(10)公民法幾世紀擴展閱讀:

在羅馬法的發展中,法學家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推動了羅馬法和羅馬法學的發達。

公元前1世紀,羅馬進入帝國時期。在帝國前期,法學家活動非常活躍,羅馬法學的發展也進入繁榮時期。許多法學家還被皇帝授予法律解答權,其解答成為法律的重要淵源。

法學家們著書立說,解釋法律,形成了不同的學派,主要有普羅庫爾學派和薩比努斯學派。其間出現了最著名的五大法學家:蓋尤斯、伯比尼安、保羅、烏爾比安、莫迪斯蒂努斯。

五大法學家的法學著作和法律解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概括羅馬法學家的活動和作用是:解答法律;參與訴訟;著書立說;編纂法典,參加立法活動。

熱點內容
道德與法治強奸 發布:2025-08-23 20:40:49 瀏覽:957
合同法的解釋第16條 發布:2025-08-23 20:37:05 瀏覽:71
合同法違法分包獲利 發布:2025-08-23 20:36:31 瀏覽:828
2015年新的婚姻法 發布:2025-08-23 20:36:29 瀏覽:432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旅行中如果應按照 發布:2025-08-23 20:36:28 瀏覽:795
色達縣司法局 發布:2025-08-23 20:20:46 瀏覽:561
特種行業勞動法 發布:2025-08-23 20:18:28 瀏覽:106
條例和斷例 發布:2025-08-23 20:07:59 瀏覽:324
兩個條例反響 發布:2025-08-23 20:07:25 瀏覽:464
寧夏善知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23 20:07:23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