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婚前
① 民法典中的婚前個人財產包括哪些
一方的婚前財產;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六十三條_夫妻個人財產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② 2021新民法典婚前買房規定
北京天馳君泰宋律師團隊為您解答:
婚前全款買房,屬於個人財產。婚前貸款買房的,婚後共同還貸部分屬於共同財產,需要進行分割。離婚房產涉及以下類型:婚前一方全款買的房,婚後沒有特別約定,屬於一方個人財產,離婚時不分割。婚前一方貸款,婚後雙方還貸的,還貸部分屬於共同財產,離婚時要對共同還貸部分及其增值進行分割。結婚前,父母為夫妻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屬於共同財產。對於共同財產,總的原則是平均分配,但根據《民法典》第1092條,夫妻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此外,離婚時還存在三種財產性的請求權。首先,根據《民法典》第1090條,離婚時一方生活困難的,可以請求對方給與適當幫助。第二,根據《民法典》第1091條,有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行為的,無過錯方可以要求損害賠償。第三,根據《民法典》第1088條,一方平時照料老人、孩子較多的,也就是家庭主婦,在離婚時有權要求另一方給與適當補償。
③ 民法典哪些屬於婚前個人財產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以下財產屬於婚前個人財產:
(1)夫妻婚前各自所有的財產,包括婚前個人的勞動所得,繼承或受贈的財產,以及其他合法收入等。還包括,婚前各自為結婚所購置的財產;
(2)復員、轉業軍人從部隊帶回來的醫療費和回鄉生產補助費,以及婚後夫妻共同生活時間較短的軍人的復員費和轉業費;
(3)離婚時,夫妻各自使用的衣物、生活用品和職業上的用物。當然,貴重物品除外;
(4)離婚時與個人身份不可分離的婚後所得財產,和未獲得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
(5)夫妻間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包括合法的書面約定和雙方均承認的符合事實的口頭約定為個人財產。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④ 民法典關於婚前房產的規定
回答:您好,關於民法典婚前房產的規定比較多,大體來講一般分為幾個類型。如婚前房產的界定問題,婚後夫妻間可以協議約定房產歸屬問題,房屋贈與相關問題、以及婚前父母出資購買等問題。
首先,我國是以領取結婚證的時間為結婚時間,這里並不是以舉辦婚禮時間為界限,也就是說,只舉辦儀式,沒有領取結婚證的是不能算存在夫妻關系的。其次,房屋的出資情況如果該房屋現在登也是比較重要的。如果是婚前雙方都有出資,或者房屋婚後有共同還貸,那麼是出資部分以及還貸部分對應的增值也是需要分割的。再次,房屋登記情況也是非常重要。如果該房屋現在登記在對方或者夫妻雙方名下,那麼這個房屋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專業的北京婚姻家事律師溫馨提示,判斷房屋歸屬並非只從一個條件進行考慮,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進行判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⑤ 民法典婚前財產規定
民法典婚前財產規定如下:一方的婚前財產、一方因為受人身損害而獲得的賠償或補償、繼承或贈與合同中歸一方的財產、一方的專用生活用品、其他歸一方的財產。雙方還可以越多婚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個人財產的歸屬,並盡量採用書面形式。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判斷是否屬於婚前財產的關鍵在於財產權的取得時間系在結婚之前。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後才實際佔有該項財產,其性質屬於婚前個人財產。婚前財產是結婚前一方取得的財產。夫妻一方取得的婚前財產歸其所有,除非書面約定,不會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後才實際佔有該項財產,其性質屬於婚前個人財產。比如婚前夫妻一方接受繼承,遺產在婚後才分割,該遺產雖然是婚後所實際得到,但其所有權在婚前就已經取得,所以應認定為一方婚前財產。比如婚前夫妻一方接受繼承,遺產在婚後才分割,該遺產雖然是婚後所實際得到,但其所有權在婚前就已經取得,所以應認定為一方婚前財產。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民法典取消了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一規定。所以,大家還是應該對自己的婚前財產多一些了解才是,還應該要好好的規劃婚前財產,這樣才會擁有更美好的婚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⑥ 新民法典對於婚前買房的規定
婚前買房時要注意新民法典的規定有:
1.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買房,並登記雙方姓名,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2.婚前一方首付買房,並登記雙方姓名,無特殊情況屬於夫妻共同財產,貸款也屬於雙方共同債務。
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的財產。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⑦ 民法典關於婚前房產的規定
法律分析:
以下情形為婚前財產:
(1)婚前一方全款購買的財產,產權上只有一方的名字,為個人財產;
(2)婚後一方父母的財產產權證是自己孩子的名字,也屬於個人財產;
(3)房子是婚後購買的話,如果是一方全款買的房子,只登記了自己名字,屬於個人財產;如果是共同購買的,兩個人一起還貸款,就屬於共同財產。對於婚前財產的房屋,雙方有約定時,按照約定進行分配。
無約定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分割。房子若是婚前財產,那麼還是要考慮該房產的出資情況以及房屋產權證署名問題。
(1)一方以婚前個人財產出資,並且房產證落在自己名下,在支付了全部房款後,房屋是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不需要對該房產進行分割。如果房屋只是支付了首付款,房屋還是按個人財產處理,只是房屋尚未償還的部分房款以及房屋增值價值的部分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分割財產時是有權對該房產進行分割的;
(2)一方婚前個人出資購房,但自願將房屋落在雙方名下,或者婚後願意加上對方名字,那麼該房屋是共同財產,在離婚時應對該房產進行分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當事人在結婚前,父母為雙方出資購買房的,該出資認定為對子女的贈予,除非是父母有明確表示該房產是贈予給雙方的,否則同樣是個人財產,不進行離婚當中的財產分割。
⑧ 民法典中對婚前財產如何規定的
一方婚前取得的財產,如婚前個人的勞動所、繼承取得的財產、復員、轉業費用等,屬於個人婚前財產,夫妻感情破裂離婚後,婚前財產不參與分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夫妻個人財產】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⑨ 民法典婚前財產規定
答:
一方的婚前財產是指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包括動產、不動產和其他財產權益。
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包括: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註:婚前財產的界定時間為雙方結婚登記之日,結婚登記前雙方分別所有的財產歸一方所有,結婚登記日後一方單獨獲得或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特別約定外,作為婚後夫妻共同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二十九條: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依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原則處理。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規定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⑩ 2021新民法典婚前買房規定
法律分析:
以下情形為婚前財產:
(1)婚前一方全款購買的財產,產權上只有一方的名字,為個人財產;
(2)婚後一方父母的財產產權證是自己孩子的名字,也屬於個人財產;
(3)房子是婚後購買的話,如果是一方全款買的房子,只登記了自己名字,屬於個人財產;如果是共同購買的,兩個人一起還貸款,就屬於共同財產。對於婚前財產的房屋,雙方有約定時,按照約定進行分配。無約定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分割。房子若是婚前財產,那麼還是要考慮該房產的出資情況以及房屋產權證署名問題。
(1)一方以婚前個人財產出資,並且房產證落在自己名下,在支付了全部房款後,房屋是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不需要對該房產進行分割。如果房屋只是支付了首付款,房屋還是按個人財產處理,只是房屋尚未償還的部分房款以及房屋增值價值的部分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分割財產時是有權對該房產進行分割的。
(2)一方婚前個人出資購房,但自願將房屋落在雙方名下,或者婚後願意加上對方名字,那麼該房屋是共同財產,在離婚時應對該房產進行分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當事人在結婚前,父母為雙方出資購買房的,該出資認定為對子女的贈予,除非是父母有明確表示該房產是贈予給雙方的,否則同樣是個人財產,不進行離婚當中的財產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