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下調
Ⅰ 現在刑法降低了10幾歲了
(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
一、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Ⅱ 哪些特定情形下,最低刑責年齡會進行個別下調
據《中國日報》消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審議了刑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對法定最低刑責年齡做了個別下調。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12周歲,未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刑法修改的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的矯治教育。
在我看來,在科技快速發展與信息爆炸的今天,孩子們認識世界的渠道越來越多,接觸到的信息也更加豐富和多樣,這使得他們比上一代發育得更早,今天的12歲和上個世紀的12歲孩子見識和眼界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他們接受了龐大數量的信息後心理層面卻並未快速成熟,這使得他們在遇到消極情緒和極端情況時並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從而容易做出極端行為,要麼傷人、要麼自傷。我覺得下調最低刑責年齡非常必要,這個做法可以維護法律的權威。除了法律的約束,家長們也要學習如何教育孩子。
Ⅲ 最新刑法修正案施行,最低刑責年齡下調至12周歲,意味著什麼
因為近年來未成年的犯罪越來越多了,必須做出相應的決斷,未成年不再是免責金牌。據報道,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案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引發網路熱議。近年來,包括我省在內多地發生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惡性案件,律師介紹,刑事責任年齡的下調是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視,同時,此次刑法修正案多處修改以保護未成年人。
此次刑法修正案中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對未成年人犯罪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Ⅳ 刑事責任年齡擬個別下調,「個別」是指哪些情況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草案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對於姦淫幼女罪,草案指出,對姦淫不滿十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等嚴重情形明確適用更重刑罰。
一些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全國人大代表、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實踐中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犯罪,性侵害未成年人等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較為突出,引發社會關切,建議修改刑法相關規定。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對草案作以下兩個方面補充完善。
從1979年刑法作出有關刑事責任年齡規定到到現在,四十多年過去,社會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因早熟等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呈現新的態勢,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有與時俱進的現實需求。告別“一刀切”,留下靈活適用的“口子”,既有利於實現個案公正,也有助於社會防衛。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擬對刑事責任年齡進行下調處理,既可以直接彌補當前的法律漏洞,又輔之以專門矯治教育措施,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是符合實際的務實、理性之舉,相信未來獲得通過後必定能為未成年人的犯罪懲治和預防奠定堅實的法制基礎,並對現有不法未成年人的專門矯治教育制度改革發揮積極、有益影響。
Ⅳ 最低刑責年齡下調至12周歲,此次調整的原因是什麼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所以對於此次刑法年齡下調我是很贊成的,雖然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我更相信的是有些孩子是性本惡,他們並不是分不清善惡,而是本能就帶著惡的基因,家人再縱容這群人的犯罪幾率就非常大,年齡下調以後,好多家長應該就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不敢在縱容孩子犯罪,這樣也能減少青少年的犯罪率。
Ⅵ 最低刑責年齡下調至12周歲,你支持這次的修正案嗎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所以對於此次刑法年齡下調我是很贊成的,雖然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我更相信的是有些孩子是性本惡,他們並不是分不清善惡,而是本能就帶著惡的基因,家人再縱容這群人的犯罪幾率就非常大,年齡下調以後,好多家長應該就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不敢在縱容孩子犯罪,這樣也能減少青少年的犯罪率,希望家長也能好好的約束孩子,不要太過嬌慣,這對於孩子的未來都不是件好事。
Ⅶ 刑法修正案下調法定最低刑責年齡至12歲,你支持此規定嗎
刑法修正案下調法定最低刑責年齡至12歲,我是支持這樣的規定的。因為這樣的規定可以更加好的約束一些未成年人,在當今的年代當中,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活動更加的猖狂。他們可能因為沒有具備比較完整的思想,或者是得到一些更加細致的教育,在對於法律的界定上可能有些模糊,沒有辦法正確的進行一些活動。所以在進行一些違法犯罪的時候,他們可能並不認為這是一些比較嚴重的行為,實際上他們這樣的做法確實是對人們產生了危害。
這項規定的實施勢必會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同樣也讓一些低年齡犯罪案可以有所解決,及時的對他們進行教育,可以避免他們的下一步犯罪。
Ⅷ 重大修正!最低刑責年齡下調至12周歲,是否會有效降低低齡犯罪頻率
近年來隨著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的發生,2021年2月26日,刑法重大修正,最低刑責年齡下調至12歲。這比之前的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更提早了兩年。免責人群的年齡進一步下降,這次通過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從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社會問題,在完善教育機制和加強心理干預的同時,來助力孩童的茁壯成長。
我國通過最低刑責年齡下調至12歲,在某一層面是加大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兒童是祖國茁壯成長的花朵,他們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針對兒童犯罪我國也是。通過以預防教育為主,相關法律行則為輔的聯合教育機制,其目的還是為了進一步規避兒童犯罪,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