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馮浩司法

馮浩司法

發布時間: 2021-12-07 12:52:12

『壹』 找小說 主角有個身份是陣法師叫我什麼老祖的反面身份,修煉斗脈的

地方更合適的符合公司和地方了公司的分開好不的快樂司法部房間看故事的婦科更好地發揮堅實的馮浩男

『貳』 信用卡逾期一天會有不良記錄嗎

你好,不會的。
因為一般會寬限幾天的。
當然如果超了。就會有的。
不良記錄可通過《科梵`徵信服物有限公司》里的課`程去消除的。
==
。。
~~
。馮浩編此詩於文宗太和九年(835),
張采田將此詩定為文宗開成元年(836),
相差一年。據近代隋唐史研究專家岑仲勉所寫
《玉溪生年譜會箋·平質》一文,
論及李商隱在太和七年至開成二年前後五年間赴舉之經過,
可知李商隱之參加府試被取錄成為鄉貢進士後,
再參加禮部試,以期登第成為進士,
自太和七年(833)、
九年及開成二年(837),前後共三次。

『叄』 格力廢標門是怎麼一回事的有誰了解這事件的

格力「廢標案」驚曝的政府采購內幕 Post By:2010-2-25 20:17:00

備受關注的格力「廢標案」繼續升級,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董明珠驚爆案件內幕,讓政府采購在兩會前再度受到關注。這是繼2006年國內空調廠商集體抗議安徽合肥政府采購封殺國產空調的巨大風波後,格力空調及其總裁董明珠再一次站在了直面政府采購潛規則的風口浪尖上。

財爺招標:最低價輸給了最高價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作為國內空調行業的龍頭,全球最大的空調廠商格力電器訴廣州市財政局的官司,引起了包括政界在內的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因為在這一宗政府采購招標中,具備世界領先技術水平的格力以最低價輸給了最高價。

事情要追溯到2008年9月。格力參與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公開競標的番禺中心醫院「門診樓變頻多聯空調設備及其安裝」采購項目,並給出1707萬元的最低報價,結果卻被排除在外,而中標的廣東石化報價金額為2151萬元。格力不服,向番禺區財政局投訴,要求恢復己方中標候選人資格,取消廣東石化中標資格。

最低價竟然輸給了最高價。番禺財政局這一起政府采購的規則究竟是怎樣的?有沒有不透明,不公正?是不是可能存在圍標串標的丑惡黑暗現象?在這一刻沒有人能給出答案。而倘若這其中真的存在所謂「潛規則」,而全社會面對這個「潛規則」也依舊選擇沉默的話,那麼消費者將要面對的直接危害,以及這一類現象將對行業規則、商業秩序、政府信譽、社會風氣造成的長遠損害是不可估量的。

對於政府采購,許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政府采購已是某些違法行為的「重災區」,並成為了滋生腐敗和經濟犯罪的「高發區」,特別是招投標中存在的黑幕觸目驚心,非法掛靠攬工程、肢解項目分利益、多頭掛靠搞圍標、明招暗定搞串標、低中高算搞詐標、違法分包牟暴利等等,花樣百出。

董明珠曝內幕:曾接到一供應商要求「配合」的電話

隨著政府采購規模的擴大,它成了商家必爭的一塊「蛋糕」,廣東省2008年政府采購就突破600億元。因此,而作為花費著納稅人的錢財的這塊蛋糕最應該透明、陽光,最應該廣受社會監督。然而,對於一再曝出的政府采購「只選貴的,不選對的」的情況,相關部門應不斷完善法律和執法,讓政府采購更陽光透明。政府采購不僅需要格力,需更多企業的公平公正「角力」和公平較量,更需要「陽光」的環境。

針對此次政府采購中是否存在「串圍標」現象的質疑,董明珠透露說,「在投標前,廣州格力就接到過一家供應商要求『配合』的電話,我們拒絕了。但回頭看,這中間『串圍標』的嫌疑很大。招標項目最高限價2220萬元,廣州格力報價1707萬元,下浮20%,我們仍有合理利潤。但廣東省石油化工建設集團公司報價2151萬元,下浮3.1%,其他投標人報價下浮分別為0.5%、2.3%、1.9%。下浮如此之少,不合慣例也不合情理。」

董明珠直言:「廣州市財政局這種個人行為根本不能代表政府,也沒有資格代表政府,它只是破壞政府形象而已。」董明珠透露,格力電器一直與政府有著密切溝通,「格力與政府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努力推動陽光政府采購,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的立場跟政府是一樣的,就是推動政府陽光采購,將一些見不著光的害群之馬趕出市場。」她告訴記者,事實上在格力狀告廣州財政局之後,格力也接到各級政府領導的電話,都是支持格力維護自身權益,希望共同推動政府陽光采購。而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到珠海團參加審議時更表示會過問此事。

顯然,格力和董明珠這種勇敢追求陽光的企業公民行為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而支持格力這一次的挺身而出的並不僅僅的公理。事實上,格力的底氣和硬氣還來自一個無法抹煞的事實——格力在空調領域毋庸置疑的世界級技術水平。誠如董明珠所言:中國的唯一一個世界名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國家的技術研發中心全中國就一個,就在我這里,這就是實力。

唯一一個世界名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據了解,作為成功走向世界的一個自主品牌,格力空調已經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贏得了廣闊的市場,尤其是在義大利,部分型號的機型已經占據70%的市場份額。作為一個產品質量得到發達國家普遍認可的國產品牌,格力過往的奮斗之路必然少不了艱辛,而此時,他們要求的卻僅僅是「公平」二字。「如果沒有競爭就會落後,競爭是正常的,但是我希望政府給我一個能夠充分競爭的環境。」董明珠如是說。

「你破壞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他肯定怨恨你。但你失去1%,可以得到99%的信任。」董明珠直言。

據了解,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董明珠曾多次在人代會上直接觸及政府采購的地方保護主義,在2007年全國兩會上,董明珠曾直言:「當前的政府機關、大型國企、國家重大工程在中央空調采購招投標中,即使民族品牌價格比國外品牌低三分之一,這些單位的集中采購仍然傾向於國外品牌。」董明珠告訴記者,在2010年的全國兩會上,她將就推進自主創新、推動政府陽光采購等話題提交建議。

新聞回顧:格力狀告廣州市財政局

2008年9月。格力參與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公開競標的番禺中心醫院「門診樓變頻多聯空調設備及其安裝」采購項目,並給出1707萬元的最低報價,結果卻被排除在外,而中標的廣東石化報價金額為2151萬元。格力不服,向番禺區財政局投訴,要求恢復己方中標候選人資格,取消廣東石化中標資格。

2009年6月8日,番禺區財政局在政府采購專家庫中抽取七人組成評標核實小組。番禺區財政局再次駁回格力空調的投訴。

投訴無效之後,格力空調又向廣州市財政局申請復議,廣州市財政局作出維持番禺區財政局新決定的行政復議。格力一紙訴狀將廣州市財政局告上法庭。就在雙方對簿公堂之際,番禺中心醫院與廣東石化卻早在今年初已經簽署了合同,並展開施工。

2009年12月31日,廣州天河法院以「廣州市財政局不是本案的適格被告」為由駁回格力的起訴。

2010年1月9日,廣州格力空調隨即於正式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行政上訴狀」,要求撤銷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於2009年12月31日做出的行政裁定,責令原審法院繼續受理、繼續審理廣州格力空調的訴訟請求,被上訴人依然為原審被告的廣州市財政局。

2010年2月1日,廣東「兩會」上,人大代表董明珠向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訴苦水」,汪洋表示會過問此事,引發媒體的高度關注。

『肆』 分類古詩宋詞,高手 救命。

回鄉偶書 唐朝 賀知章
夜雨寄北 唐朝 李商隱淮上於友人別 唐朝 鄭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朝 王勃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朝 李白
江南春 唐朝 杜牧
登飛來峰 北宋 王安石
望岳 唐朝 杜甫
觀滄海 曹操 魏晉南北朝
飲酒 東晉 陶淵明
次北固山下 唐朝 王灣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朝 韓愈
雁門太守行 唐朝 李賀
天凈沙秋思 元朝 馬致遠

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望岳 次北固山下 雁門太守行

絕句:回鄉偶書 夜雨寄北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江南春 登飛來峰
淮上與友人別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詩經:
樂府:觀滄海 飲酒 天凈沙 秋思

『伍』 中國古代詩人的生平簡介

1.韓愈
韓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南陽(今河南省孟縣)人。貞元八年(七九二)進士。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諫迎佛骨,觸怒了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後於穆宗時,召為國子監祭酒,歷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他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詩人。他和柳宗元政見不和,但並未影響他們共同攜手倡導古文運動。他們反對過分追求形式的駢文,提倡散文,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
韓愈時代的詩壇,已開始突破了大歷詩人的狹小天地。韓愈更是別開生面,也創建了一個新的詩歌流派。他善於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著恢奇詭譎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摯電的壯觀。
另外韓詩在藝術上有「以文為詩」的特點,對後世亦有不小的影響。當然韓詩中也有追求怪誕詭譎的游戲文字,是不足取的。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2.柳宗元,字子厚,祖籍蒲州解縣(今山西永濟縣),於唐代宗大歷八年(公元773年)出生於當時的京城長安。
在北朝時,柳氏是著名的門閥士族,柳、薛、裴被並稱為「河東三著姓」。柳宗元曾自豪地說:「柳族之分,在北為高。充於史氏,世相重侯。」[註:《故大理評事柳君墓誌》]自北魏以來,柳宗元的祖先世代顯宦,到唐朝,河東柳氏作為「關隴集團」的一個有勢力的家族,在朝廷中據有顯赫的地位。就拿高宗一朝來說,柳氏家族同時居官尚書省的就多達20多人。柳宗元的父親柳鎮,在玄宗天寶末曾做過太常博士,安史之亂後又繼續為官。柳宗元的母親盧氏,出身於著名的士族范陽盧姓,但家道早已沒落。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兩個女兒分別配山東崔氏、河東裴氏,都是沒落的舊士族。柳宗元的家庭出身,使他始終保持著對祖先「德風」與「功業」的嚮往。他常常以自豪的語氣,敘說祖上的地位與榮耀,表現出強烈的重振「吾宗」的願望和對功名的追求。
柳宗元出生的時候,「安史之亂」剛剛平定20年。雖然已有20年的短暫和平,但這時的唐王朝早已走過了它的太平盛世,逐漸衰朽。唐王朝的各種社會矛盾急劇發展,中唐以後的各種社會弊端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相爭等等正在形成。柳宗元的幼年在長安度過。對朝廷的腐敗無能、社會的危機與動盪有所聞見和感受。他九歲那年,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爆發了繼安史之亂後又一次大規模的割據戰爭。誘發戰爭的直接原因是成德鎮李寶臣病死,其子李惟岳謀繼襲,得到河北其它兩鎮和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的支持,企圖確立藩鎮世襲傳子制度。新繼位的唐德宗不同意,四鎮就聯合起兵反抗朝廷。建中四年,柳宗元為避戰亂來到父親的任所夏口(今湖北武昌)。但由於夏口是一個軍事要沖,這時又成為李希烈叛軍與官軍激烈爭奪的目標。年僅12歲的柳宗元在這時也親歷了藩鎮割據的戰火。
貞元元年(785),柳鎮到江西做官。在這以後一段時間,柳宗元隨父親宦遊,到過南至長沙、北至九江的廣大地區。這段經歷使柳宗元直接接觸到社會,增長了見識。從這以後,他已經開始參與社交,結納友朋,並作為一個有才華的少年受到人們的重視[註:劉禹錫《河東先生集序》「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於貞元初。」見《柳宗元集》附錄]。不久,他回到了長安。
柳宗元的家庭是一個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氛的家庭。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了南方,母親盧氏帶領他住在京西庄園里,盧氏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聰明賢淑,很有見識,並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她教年幼的柳宗元背誦古賦十四首。正是母親的啟蒙教育,使柳宗元對知識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盧氏勤儉持家,訓育子女,在早年避亂到南方時,寧肯自己挨餓,也要供養親族。後來柳宗元得罪貶官,母親以垂暮之年,跟隨兒子到南荒,沒有絲毫怨言。她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在她身上體現了很多中國古代婦女的美德。母親的良好品格,從小熏陶了柳宗元。
除了母親外,父親柳鎮的品格、學識和文章對柳宗元更有直接的影響。柳鎮深明經術,「得《詩》之群,《書》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懲勸,以植於內而文於外,垂聲當時。」[注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可知他信奉的是傳統的儒學,但他並不是一個迂腐刻板、不達世務的儒生。他長期任職於府、縣,對現實社會情況有所了解,並養成了積極用世的態度和剛直不阿的品德。他還能詩善文,曾與當時有名的詩人李益唱和,李益對他很推崇。父親和母親給予柳宗元儒學和佛學的雙重影響,這為他後來「統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3.父親蘇序,母親史氏,有兩位兄長蘇澹、蘇渙。蘇洵少時不好讀,19歲時娶妻程氏,27歲時立下決心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苦讀,學業大進。
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
嘉佑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應試及第,轟動京師。
嘉佑三年(1058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
嘉佑五年(1060年),經韓琦推薦任秘書省校書郎,後為霸州文安縣主簿,又授命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辟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4.歐陽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歐陽修自稱廬陵人,因為吉州原屬廬陵郡。
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仁宗天聖八年(1030)進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景佑元年(1034),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康定元年(1040),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校勘,後知諫院。慶歷三年(1043),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歷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慶歷五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後,又知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詔入京,與宋祁同修《新唐書》。嘉佑二年(1057)二月,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的文風,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這對北宋文風的轉變很有影響。嘉佑五年(1060),歐陽修拜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以後,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請求外任,不準。此後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允准。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曾表異議,且未執行。熙寧三年(1070),除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這一年,他改號「六一居士」。熙寧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居潁州。卒謚文忠。

5.曾鞏(1019—1083)字子固,漢族,撫州南豐(今江西南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進士第,兒童時代的曾鞏,就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而且記憶力超群,「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 嘉佑二年(1057年),39歲的他才考取了進士,被任命為太平州司法參軍,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熙寧二年(1069年)先後在齊、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頗有政聲。元豐三年(1080年),徙知滄州,過京師,神宗召見時,他提出節約為理財之要,頗得神宗賞識,留三班院供事。元豐四年,神宗以其精於史學,委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次年卒於江寧府。理宗時追謚「文定」。 曾鞏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現並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貢獻在於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

6.王安石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qiú)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王安石故里東鄉上池荊公塑像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歷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鍾山,謚號「文正」,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7.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8.蘇轍(1039-1112) 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佑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熱點內容
對法院的決定書不服怎麼申請復議 發布:2025-08-23 08:23:35 瀏覽:955
四星級酒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3 08:19:19 瀏覽:431
寧波鎮海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3 08:18:32 瀏覽:540
婚姻法最近司法解釋 發布:2025-08-23 08:13:37 瀏覽:709
央視台法治 發布:2025-08-23 08:02:21 瀏覽:42
儀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3 07:40:56 瀏覽:151
盲探大律師2 發布:2025-08-23 07:29:13 瀏覽:60
勞動法是否規定試用期 發布:2025-08-23 07:22:18 瀏覽:959
懲之以刑法 發布:2025-08-23 07:20:46 瀏覽:954
漯河行政法學會 發布:2025-08-23 07:18:37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