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佔有民法典

佔有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1-12-11 08:08:38

1. 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九條,惡意佔有人的損害賠償責任,如果非惡意是怎麼規定的,需要賠償嗎

非惡意的有很多種,例如無因管理,即是主觀上沒有惡意,一般都是從行為推斷出主觀,非惡意的不賠償,但是得利部分也是要返還的

2. 什麼是民法典,民法典包括哪些內容呢

什麼是《民法典》,《民法典》又包括哪些內容呢?

什麼是《民法典》?

《民法典》全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它是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效力級別上屬於法律,法規類別則屬於民法。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

可以說,《民法典》囊括了一個人的一生。

3. 民法典所有權

民法典中所有權的意思是:自己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是動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你有一套房子,以房產登記在你的名下認定為你對其享有所有權,你可以租,可以賣,可以送給別人,也可以自己住。
再比如,你有一輛車(動產),你依然可以賣掉(處分),你也可以自己開(佔有和使用),你也可以租出去(產生收益)。

4. 民法典第462條佔有的內容有什麼法律原理

第四百六十二條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 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 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依法請求損 害賠償。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 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條文要義
本條是對佔有保護請求權的規定。
佔有保護請求權,是佔有人對佔有的公力救濟,即請求國家有權機 關通過運用國家強制力來保護其佔有。具體的請求權如下。
1.返還原物請求權。當佔有人的佔有被侵奪時,佔有人有權請求返 還佔有物。有權行使佔有物返還請求權的人,不僅包括直接佔有人,也 包括間接佔有人;不僅包括有權佔有人,也包括無權佔有人,但佔有輔 助人不能享有此項權利。佔有物返還請求權所指向的對象是侵奪佔有物 的人及其繼承人。但是善意的特定繼承人在符合善意取得規定的情況 下,其佔有受到法律保護,該請求權不得針對他。此外,即使侵奪人對 於佔有物享有實體的權利,如所有人或出租人,佔有人亦得針對其行使 返還請求權。
2.排除妨礙請求權。當佔有人的佔有被妨害時,佔有人有權行使排 除妨礙請求權,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礙。享有排 除妨礙請求權的人是佔有人,而相對人為妨害其佔有的人。
3.消除危險請求權。當佔有人的佔有雖未被現實的妨害,但是存在 妨害危險時,佔有人有權請求消除危險。
4.損害賠償請求權。因侵佔或者妨害佔有人的佔有,造成損害的, 佔有人有權請求侵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佔有保護請求權的行使貴在迅速,如果佔有人在較長時間內不行使 佔有人返還原物請求權,他人對佔有物的侵害就已成事實,從而形成新 的秩序,此時再對新秩序進行破壞有失妥當。故本條第2款規定,佔有 人返還原物請求權應當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5. 民法典是什麼

民法.典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司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司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中.國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啟動民法.典的制定,均無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該法於1⑨86年4月頒布,被學者稱為「准法.典」,是我.國改.革開放後鑒於當時國情和緊迫形勢出.台的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統的調整我.國.民事關系的法.律,是民事政.策權宜之計的產物,但即使這樣,這部法.律也有著劃時代和里程碑式的意義! 所以《民法通則》既不是民法.典,又不是民法總則,但從1⑨86年開始,《民法通則》在我.國起著民法.典的作用,它和其它單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門法中有關的民事法.律規定一起調整著二十多年來我.國的民事法.律關系,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002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民法.典草案,但最終由於內容復雜、體.系龐大、學術觀點存在分歧等原因,最終未能實現。
《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法.典立法研究課題組起草。課題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煙台大學.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山東大學.法.學院、北.京化工大學.法.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深圳大學.法.學院、中.國建銀集.團法.律部等單位的26人組成。梁慧星學部委.員擔任課題組負責人。該草案採用德國潘德克吞編制體例,分為總則、物權、債權總則、合同、侵權行為、親屬、繼承七編,共計1947條。
2015年3月,張.德.江表示,將抓緊研究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
2016年6.月13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次委.員長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張.德.江委.員長主持會.議。會.議決定,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27日至7月2日在北.京舉行。委.員長會.議建議,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關於提請審議民法總則草案的議案
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適.時在向會.議做說明時說,編纂民法.典已列入調整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民法.典編纂工作擬按「兩步走」進行:第一步,編纂民法.典總則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後,爭取提請2017年3月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擬於2018年上半年整體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爭取於2020.年3月將民法.典各分編一並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從而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截至2016年9月,中.國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民法.典。現有民事立法存在主體多元化、法.律淵源眾多等問題,並未形成系統。民法.典有上千個條文,涉及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多且復雜。如何將這些已有的法.律法規串在一起,缺乏共識,需要處理好法.典編纂和單行法的關系。此外,中.國的民法.典編纂,要借鑒國外有益的立法經驗,更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反映我.國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要求,在實踐中需要權衡。
2017年3月15日,民法總則終於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我.國將正式全面開啟民法.典時代。
2018年8月27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民法.典物權編草案專門規定了「居住權」: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並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生活居住需要。據介紹,規定居住權是為了認可和保護民事主體對住房保.障的靈活安排,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也有助於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養老提.供法.律保.障。
2019年12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公布。
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開幕,由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與2017年制定的民法總則「合.體」而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1260條。
2020.年4月20日、21日,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召開.會.議,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代.表研讀討論中提出的意見和各方面的意見,對民法.典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認為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多次審議和廣泛徵求意見,草案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已經比較成熟,形成了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6. 民法典規定非法佔有到哪方法院起訴

非法佔有到哪個法院起訴,屬於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問題,民法典屬於實體法,不會規定的。
如果非法佔有動產,應當到佔有人所在地的法院起訴。
如果是佔有不動產,應當到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起訴。

7. 民法典關於轉移佔有與與物權法的區別

發點關於轉移佔有與物權法的區別問題,我認為兩個法律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依存的關系。他們區別就是民法典是是一個更全面的法。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和合同法的區別 發布:2025-08-22 14:08:09 瀏覽:9
海商法的調整對象簡答 發布:2025-08-22 14:02:10 瀏覽:908
魔法學院九 發布:2025-08-22 14:00:26 瀏覽:627
汽車企業的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22 14:00:18 瀏覽:549
商法txt 發布:2025-08-22 14:00:15 瀏覽:634
刑法原則6 發布:2025-08-22 13:59:36 瀏覽:741
同學當法官 發布:2025-08-22 13:54:57 瀏覽:320
法律職業道德講座 發布:2025-08-22 13:54:57 瀏覽:167
明法典還是民法典 發布:2025-08-22 13:50:38 瀏覽:300
最新版農村常用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5-08-22 13:49:56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