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政審
① 民法典對公務員政審都有什麼變化
對政審似乎沒有什麼影響,但公務員考察內容涉及相關改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天表決通過了《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中國步入「法典化」時代
每個人的每項權力在每時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護,出台民法典,標志著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民法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
《民法典》實施後,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在民法典中,「平等」與「保護」是貫穿始終的立法精神。
如強化對胎兒利益的保護,降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宣示對弱勢群體的特殊保護,規定成年監護制度,增設專章規定居住權,以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等。
此外,民法典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回應了當今社會的現實需求。
例如:民法典草案單獨設立人格權編,突出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肖像權、等重要權利,不僅是我國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創新,更蘊含著對人民權利的充分尊重和保護。針對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發展帶來的侵害個人信息現象,民法典規定了個人信息的保護規則,還首次將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納入保護范圍。
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事件造成的悲劇屢次發生,民法典規定「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並細化各方責任,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
民法典的主要內容
華智公考老師悉心匯整梳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一)總則編
第一編「總則」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第一編基本保持現行民法總則的結構和內容不變,根據法典編纂體系化要求對個別條款作了文字修改,並將「附則」部分移到民法典的最後。第一編共10章、204條,主要內容有:基本規定;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和期間計算。
(二)物權編
物權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重要財產權。物權法律制度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2007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物權法。民法典第二編「物權」在現行物權法的基礎上,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的要求,結合現實需要,進一步完善了物權法律制度。第二編共5個分編、20章、258條,主要內容有:通則;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佔有。
(三)合同編
合同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制度。1999年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合同法。民法典第三編「合同」在現行合同法的基礎上,貫徹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堅持維護契約、平等交換、公平競爭,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完善合同制度。第三編共3個分編、29章、526條,主要內容有:通則、典型合同、准合同(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
(四)人格權編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繫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的權利。民法典第四編「人格權」在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從民事法律規范的角度規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體人格權的內容、邊界和保護方式,不涉及公民政治、社會等方面權利。第四編共6章、51條,主要內容有:一般規定、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姓名權和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
(五)婚姻家庭編
婚姻家庭制度是規范夫妻關系和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1980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新的婚姻法,2001年進行了修改。1991年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收養法,1998年作了修改。民法典第五編「婚姻家庭」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規定,並增加了新的規定。第五編共5章、79條,主要內容有:一般規定;結婚;家庭關系;離婚;收養。
(六)繼承編
繼承製度是關於自然人死亡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繼承法。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和家庭擁有的財產日益增多,因繼承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根據我國社會家庭結構、繼承觀念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民法典第六編「繼承」在現行繼承法的基礎上,修改完善了繼承製度,以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第六編共4章、45條,主要內容有:一般規定;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遺產的處理。
(七)侵權責任編
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侵害他人權益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了侵權責任法。侵權責任法實施以來,在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預防和制裁侵權行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責任」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侵權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吸收借鑒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責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第七編共10章、95條,主要內容有:一般規定;損害賠償;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各種具體侵權責任。
(八)附則
法典最後部分「附則」明確了民法典與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的關系。民法典施行後,上述民事單行法律將被替代。因此,法典規定在民法典施行之時,同步廢止上述民事單行法律。
編纂民法典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突出位置,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征程中,編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
(二)編纂民法典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三)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
(四)編纂民法典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② 民法典取保候審到期後可以選舉村書記嗎
憲法規定民法典取保候牢到期後也不可以選舉村書記的村委支委都不允許所以想要當幹部不能有黑點
③ 新公務員法對親屬政審新規定是什麼
直系親屬如果有判處死刑的情況,亦或者正在服刑(不管是什麼刑罰)、曾有危害國家安全罪、正在被立案審查的,都會影響到考生的「仕途」。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能百分之百的說考生直系親屬有這樣的行為,考生就一定有問題,但是由於人民警察職業的特殊性,招錄的時候一定會盡量避免有可能出現的以外情況。
(3)民法典政審擴展閱讀
公務員政審主要需要提供的材料
1、個人自傳
2、家庭主要成員及主要社會關系的姓名、出生時間、工作單位或住址
3、畢業證書原件、人事檔案的存放地
4、戶籍證明材料
5、無犯罪記錄證明書等證明材料
6、本人的現實表現證明材料等
④ 民法典對20年前的緩刑及緩刑者子女考軍校有什麼情況
看有沒有政審路 有正行的話換了新的話 那就影響影響影響的 如果沒有政策的話 你就沒什麼影響了 反正放罪的話 對路報考國家單位的話 都會有影響的
⑤ 政審的親屬包括哪些
一般政審中的直系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 、祖父母、外祖父母。而旁系親屬主要是指直系親屬以外在血統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及其配偶,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嬸母等。
⑥ 民法典民法典有對坐過牢的人有什麼規定嗎
民法典沒有具體規定,應該是政審等其他相關規定中有這樣的限制,具體咨詢當地專業律師幫助。
⑦ 根據民法典奶奶已經辦理完解脫手續孫子要當兵公安機關政審不給通過該怎麼辦
首先,民法典的生效日期是2021年1月1日,還差4個月。
其次,不知道你所說的「辦理完解脫手續」指的是什麼。
再次,政審和民法典沒有關系。
⑧ 非婚生子女政審生女政審能過嗎
非婚生子女政審能過,因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規定了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只要當事人各項符合政審的條件就是可以過的,是否為婚生子女不影響政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條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應當負擔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撫養費。
⑨ 夫妻再婚,男方孩子政審是審查孩子生母家庭,還是繼母家庭
離婚後,孩子政審仍然審查父母雙方,因為,根據我國《民法典》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離婚後,子女仍是父母雙方的孩子,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教育、保護和撫養的義務。而政審的主要內容為直系親屬和與本人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
因此,即使離婚了,政審仍要對父母雙方進行審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離婚後的父母子女關系】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
第十六條黨組織必須對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
政治審查的主要內容是: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態度;政治歷史和在重大政治斗爭中的表現;遵紀守法和遵守社會公德情況;直系親屬和與本人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
政治審查的基本方法是:同本人談話、查閱有關檔案材料、找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情況以及必要的函調或外調。在聽取本人介紹和查閱有關材料後,情況清楚的可不函調或外調。對流動人員中的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時,還應當徵求其戶籍所在地和居住地基層黨組織的意見。
政治審查必須嚴肅認真、實事求是,注重本人的一貫表現。審查情況應當形成結論性材料。
凡是未經政治審查或政治審查不合格的,不能發展入黨。
⑩ 新民法典對二十年前受過刑法,以後還會影響子孫後代從政入黨嗎
民法典不規定這類事項。祖輩、父輩受過刑事處罰的,一定會對孫輩、子輩的政治進步帶來不利影響,但沒有禁限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