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50件典型案例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50件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 2021-12-16 16:07:06

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2009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10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的通知的附件2:

2009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50件典型案例名單
一、知識產權民事案件(46件)
(一)專利侵權案件(5件)
1、OBE—工廠·翁瑪赫特與鮑姆蓋特納有限公司訴浙江康華眼鏡有限公司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申字第980號民事裁定書]
2、北京英特萊摩根熱陶瓷紡織有限公司訴北京德源快捷門窗廠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9)高民終字第4721號民事判決書]
3、(日本)泉株式會社訴廣州美視晶瑩銀幕有限公司、北京仁和世紀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8)高民終字第941號民事判決書]
4、美國3M公司訴山東雙球防護器材有限公司侵犯專利權糾紛上訴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08)魯民三終字第158號民事判決書]
5、王世昌、河北偉達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訴雙鴨山市晨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上訴案[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黑知終字第41號民事判決書]
(二)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件(1件)
6、楊凌新西北種業有限公司訴陝西省涇陽縣現代種業有限責任公司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糾紛上訴案[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陝民三終字第42號民事判決書]
(三)著作權侵權案件(11件)
7、徐州市淮海戲劇王音像有限公司訴新沂電視台、第三人丁相宇、劉漢飛、張銀俠侵犯著作權糾紛上訴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蘇民三終字第0250號民事判決書]
8、上海地創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萬格科學器材有限公司訴北京萬戶名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萬戶名媒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2008)浦民三(知)初字第453號民事判決書]
9、中國友誼出版公司訴浙江淘寶網路有限公司、楊海林侵犯著作權糾紛上訴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9)二中民終字第15423號民事判決書]
10、(美國)微軟公司訴北京思創未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9)高民終字第4462號民事判決書]
11、北京慈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訴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海南省分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提字第17號民事判決書]
12、朱德庸訴遼寧東北網路台侵犯著作權糾紛案[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09)沈中民四初字第97號民事判決書]
13、北京網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訴銀川陽光無限網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財產權糾紛案[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2009)銀民知初字第41號民事判決書]
14、吳思歐等訴上海書畫出版社、江蘇省蘇州市新華書店侵犯著作財產權糾紛上訴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蘇民三終字第0101號民事判決書]
15、宋氏企業公司訴珠海出版社、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侵犯著作財產權糾紛案[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2007)黃民三(知)初字第75號民事判決書]
16、畢淑敏訴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侵犯著作權糾紛上訴案[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皖民三終字第0014號民事判決書]
17、黃天源訴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廣西壯族自治區外文書店侵犯著作權糾紛上訴案[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2009)桂民三終字第48號民事判決書]
(四)商標侵權案件(16件)
18、山東泰和世紀投資有限公司、濟南紅河飲料制劑經營部訴雲南城投置業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提字第52號民事判決書]
19、輝瑞有限公司、輝瑞制葯有限公司訴上海東方制葯有限公司破產清算組、北京健康新概念大葯房有限公司、廣州威爾曼葯業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侵犯未注冊馳名商標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申字第313號民事裁定書]
20、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訴濟南市大觀園商場天豐園飯店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三監字第10-1號民事裁定書]
21、漳州片仔癀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訴漳州市宏寧家化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申字第1310號民事裁定書]
22、四川滕王閣制葯有限公司訴四川保寧制葯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上訴案[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川民終字第155號民事判決書]
23、福建省白沙消防工貿有限公司訴南安市白沙消防設備有限公司侵犯企業名稱(商號)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08)閩民終字第514號民事判決書]
24、雪佛龍全球能源公司訴濟南加德士潤滑油有限公司、濟南騰飛達石化有限責任公司不正當競爭及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上訴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魯民三終字第194號民事判決書]
25、路易威登馬利蒂(法國)訴時間廊(廣東)鍾表有限公司、雄騰(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光華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上訴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08)粵高法民三終字第345號民事判決書]
26、江西螞蟻物流有限公司、成都螞蟻物流有限公司訴南昌市螞蟻搬家服務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贛民三終字第20號民事判決書]
27、米其林集團總公司訴天津米其林電動自行車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8)二中民三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書]
28、王美燕訴浙江杭州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廣東中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上訴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浙知終字第98號民事判決書]
29、古丈茶業發展研究中心訴湖南省華茗茶業有限公司、湖南平和堂實業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2008)天民初字第2500號民事判決書]
30、路易威登馬利蒂(法國)訴林益仲、上海仲雯貿易有限公司、吳蓓雯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9)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34號民事判決書]
31、卡地亞國際有限公司訴雲南卡地亞婚紗攝影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雲高民三終字第35號民事判決書]
32、陳國明訴海南省人民醫院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上訴案[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瓊民三終字第25號民事判決書]
33、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訴重慶南方君臨酒店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上訴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2009)渝高法民終字第159號民事判決書]
(五)不正當競爭案件(10件)
34、山東起重機廠有限公司訴山東山起重工有限公司侵犯企業名稱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申字第758號民事裁定書]
35、上海避風塘美食有限公司訴上海東涌碼頭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申訴案[最高人民法院(2007)民三監字第21-1號民事裁定書]
36、嘉實多有限公司(英國)訴姚育新、美國嘉實多國際石油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寧波市鄞州嘉帥潤滑油廠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8)滬二中民五(知)初字第91號民事判決書]
37、四川江口醇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訴瀘州佳冠酒業有限公司、林錦泉不正當競爭及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上訴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07)粵高法民三終字第318號民事判決書]
38、安徽省華信生物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訴江西草珊瑚葯業有限公司、安徽百姓緣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糾紛上訴案[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皖民三終字第0026號民事判決書]
39、大連瑞特建材有限公司、大連中德珍珠岩廠訴劉嘉旺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2009)大民四初字第237號民事判決書]
40、世紀金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訴河南世紀金源置業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豫法民三終字第12號民事調解書和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7)鄭民三初字第274號民事判決書]
41、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訴伊犁禹宮啤酒有限公司等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糾紛上訴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2009)新民三終字第21號民事判決書]
42、重慶銀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訴重慶交通大學、重慶方特樂園旅遊有限公司虛假宣傳糾紛案[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2009)渝五中法民初字第247號民事判決書]
43、廈門正新橡膠工業有限公司訴天津豪文科技有限公司、正新輪胎(台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糾紛案[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8)二中民三初字第78號民事調解書]
(六)知識產權合同案件(3件)
44、山東聚豐網路有限公司訴韓國MGAME公司、第三人天津風雲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網路游戲代理及許可合同糾紛管轄權異議上訴案[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三終字第4號民事裁定書]
45、深圳市碩星交通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訴玉環隆中機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專利實施許可及技術服務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申字第1325號民事裁定書]
46、劉法新訴濟源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職務技術成果完成人獎勵糾紛上訴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豫法民三終字第75號民事判決書]
二、知識產權行政案件(3件)
(一)專利授權確權案件(2件)
47、臨海金利隆鞋業有限公司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三人浙江省三門縣膠帶製品廠、臨海市保田履帶製造有限公司專利無效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06)行監字第32—2駁回再審申請通知書]
48、阿文蒂斯葯物股份有限公司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三人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發明專利無效行政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9)高行終字第1148號行政判決書]
(二)商標授權確權案件(1件)
49、拜耳消費者護理有限公司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第三人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商標行政糾紛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09)行提字第1號行政判決書]
三、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件)
50、上海長正物資有限公司、譚天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2009)浦刑初字第1824號刑事判決書]

⑵ 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知識產權保護主要在對於知識產權的維護,以及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上。

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完善知識產權案件上訴機制,統一審判標准。制定完善行政執法過程中的商標、專利侵權判斷標准。規范司法、行政執法、仲裁、調解等不同渠道的證據標准。

推進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標准協調銜接,完善案件移送要求和證據標准,制定證據指引,順暢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定知識產權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司法解釋,著力解決權利人舉證難問題。探索建立侵權行為公證懸賞取證制度,減輕權利人舉證責任負擔。

(2)知識產權司法保護50件典型案例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要求規定:

1、針對新業態新領域發展現狀,研究加強專利、商標、著作權、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的保護。探索建立葯品專利鏈接制度、葯品專利期限補償制度。

2、研究加強體育賽事轉播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公證電子存證技術推廣應用。研究建立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制定電商平台保護管理標准。

3、編制發布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指南,制定合同範本、維權流程等操作指引,鼓勵企業加強風險防範機制建設,持續優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保護環境。研究制定傳統文化、傳統知識等領域保護辦法,加強中醫葯知識產權保護。

⑶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10大案件名單

1.淘寶網商標侵權糾紛案
衣念(上海)時裝貿易有限公司與浙江淘寶網路有限公司、杜國發侵害商標權糾紛上訴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1〕滬一中民五(知)終字第40號民事判決書)
2.「拉菲」商標糾紛案
尚杜·拉菲特羅茲施德民用公司與深圳市金鴻德貿易有限公司、湖南生物醫葯集團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湘高法民三終字第55號民事判決書)
3.「大運」與「江淮」汽車商標糾紛案
廣州市紅太陽機動車配件有限公司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確認不侵害商標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223號民事裁定書)
4.空調器「舒睡模式」專利侵權糾紛案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珠海市泰鋒電業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上訴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粵高法民三終字第326號民事判決書)
5.網路MP3搜索著作權糾紛案
環球唱片有限公司、華納唱片有限公司、索尼音樂娛樂香港有限公司與北京網路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侵害錄音製作者權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0〕高民終字第1694號、1700號、1699號民事調解書)
6.「3Q」之爭引發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與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際無限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軟體(北京)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1〕二中民終字第12237號民事判決書)
7.「開心網」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北京開心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北京千橡互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千橡網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1〕高民終字第846號民事判決書) 8.「卡斯特」商標三年不使用撤銷行政糾紛案
法國卡斯特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李道之商標撤銷復審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0〕知行字第55號行政裁定書)
9.「抗β-內醯胺酶抗菌素復合物」發明專利無效案
北京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北威爾曼制葯有限公司、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行提字第8號行政判決書) 10.非法復制發行計算機軟體侵犯著作權罪案
鞠文明、徐路路、華軼侵犯著作權罪上訴案(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錫知刑終字第1號刑事裁定書)

⑷ 關於知識產權的故事或案例

www.chinaiprlaw.cn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網

⑸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50件典型案例名單

(一)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
1.張鎮與揚州金自豪鞋業有限公司、包頭市同升祥鞋店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630號民事裁定書)
2.中山市君豪傢具有限公司與中山市南區佳藝工藝傢具廠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1406號民事裁定書)
3.江西銀濤葯業有限公司與陝西漢王葯業有限公司、西安保賽醫葯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1490號民事裁定書)
4.株式會社普利司通與浙江杭廷頓公牛橡膠有限公司、北京邦立信輪胎有限公司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0〕民提字第189號民事判決書)
5.徐永偉與寧波市華拓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64號民事判決書)
6.深圳市坑梓自來水有限公司與深圳市斯瑞曼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泰藍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259號民事判決書)
7.青島華盾紙製品有限公司、瑞安市應氏機械有限公司與青島眾和恆業蜂窩紙板製品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上訴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魯民三終字第117號民事判決書)
8.佛山市嘉俊陶瓷有限公司與廣東東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天和家園建材有限公司、馬傑華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上訴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粵高法民三終字第373號民事判決書)
9.新疆天元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與新疆嶽麓巨星建材有限責任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上訴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2011〕民三終字第26號民事判決書)
(二)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件
10.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與熊貓煙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瀏陽市熊貓煙花有限公司、北京市熊貓煙花有限公司、北京市城關迅達摩托車配件商店侵害著作權糾紛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9〕一中民初字第4476號民事判決書)
11.談笑靖與北京市新華書店王府井書店、珠海出版社有限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2011〕東民初字第05321號民事判決書)
12.山西金玉泵業有限公司與山西臨龍泵業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糾紛上訴案(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晉民終字第70號民事判決書)
13.庄則棟、佐佐木墩子與上海隱志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上訴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1〕滬一中民五(知)終字第33號民事判決書)
14.南京因泰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與西安市遠征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遠征智能軟體有限公司、南京友成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上訴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08〕蘇民三終字第0079號民事判決書)
15.葉根友與無錫肯德基有限公司、北京電通廣告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侵害著作權糾紛上訴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蘇知民終字第0018號民事判決書)
16.何吉與杭州天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上訴案(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浙杭知終字第54號民事判決書)
17.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陝西遊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案(陝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西民四初字第00336號民事判決書)
(三)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件
18.佛山市合記餅業有限公司與珠海香記食品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55號民事判決書)
19.卡地亞國際有限公司(Cartier International N.V.)與佛山市三水區銘坤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金絲玉瑪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章雲樹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1〕滬高民三(知)終字第93號民事判決書)
20.上海梅思泰克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與無錫安固斯建築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上訴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蘇知民終字第0033號民事判決書)
21.杭州奧普電器有限公司與浙江凌普電器有限公司、浙江阿林斯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王文華、林珠、杭州鴻景裝飾材料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浙知終字第200號民事判決書)
22.杭州盤古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與杭州盟控儀表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網路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法院〔2011〕杭濱初字第11號民事判決書)
23.山東新華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青州新華包裝製品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山東省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0〕濰知初字第336號民事判決書 )
24.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與湖北漢味周黑鴨飲食文化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侵害商標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鄂民三終字第25號民事判決書)
25.喻靜與米其林集團總公司、何麗芳侵害商標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粵高法民三終字第163號民事判決書)
26.英國太古集團有限公司與匯通國基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匯通國基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分公司侵害商標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陝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西民四初字第528號民事判決書)
(四)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
27.上海富日實業有限公司與黃子瑜、上海薩菲亞紡織品有限公司侵害商業秘密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122號民事裁定書)
28.北京一得閣墨業有限責任公司與高辛茂、北京傳人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侵害商業秘密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監字第414號民事裁定書)
29.北京御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與廈門康士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廈門康中源保健品有限公司、長春市東北大葯房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60號民事判決書)
30.宣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孟莫克公司、孟山都(上海)有限公司商業詆毀糾紛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9〕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228號民事判決書)
31.鎮江唐老一正齋葯業有限公司與吉林一正葯業集團有限公司、一正集團吉林省醫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江蘇大德生葯房連鎖有限公司、江蘇大德生葯房連鎖有限公司鎮江新概念葯房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蘇民三終字第91號民事判決書)
32.鄒志堅與廣西運德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廣西運德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崇左汽車總站、廣西運德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崇左汽車客運服務中心不正當競爭、壟斷糾紛上訴案(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2011〕桂民三終字第9號民事調解書)
(五)技術合同案件
33.海南康力元葯業有限公司、海南通用康力制葯有限公司與海口奇力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轉讓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307號民事判決書)
(六)植物新品種案件
34.瓦房店市玉米原種場與趙勁霖、佟屏亞、楊雅生、張廣力、賀東峰、賀東剛、王業國、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植物新品種權權屬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10號民事裁定書)
35.安徽皖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宿州市金種子有限責任公司、李繼德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合民三初字第148號民事判決書) (一)專利授權確權案件
36.福建多棱鋼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廈門市集美區聯捷鑄鋼廠、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福建泉州市金星鋼丸有限公司發明專利無效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0〕知行字第6號駁回再審通知書)
37.鄭亞俐與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無效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0〕知行字第53號行政裁定書)
38.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與江蘇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南京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李平發明專利無效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知行字第17號行政裁定書)
39.戶谷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無錫市鐵民印刷機械有限公司、江陰市匯通包裝機械有限公司、 上海高沁包裝機械有限公司發明專利無效行政訴訟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知行字第25號行政裁定書)
40.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行提字第1號行政判決書)
41.愛立信股份有限公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1〕高行終字第693號行政判決書)
(二)商標授權確權案件
42.北京華夏長城高級潤滑油有限責任公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商標爭議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知行字第45號行政裁定書)
43.北京台聯良子保健技術有限公司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山東良子自然健身研究院有限公司商標爭議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知行字第50號行政裁定書)
44.長沙溈山茶業有限公司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湖南寧鄉溈山湘溈名茶廠等商標爭議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行提字第7號行政判決書)
45.佳選企業服務公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駁回復審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行提字第9號行政判決書) 46.李龍泉侵犯著作權罪案(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2011〕昌刑初字第390號刑事判決書)
47.韓恆東、徐清華、沈思陽、武奇、蘇喆、閆蕻、瀋海侵犯著作權罪上訴案(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沈刑二終字第510號刑事裁定書)
48.張樂、黃謙、梁文宇、阮曉霞、劉陽侵犯著作權罪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2011〕浦刑初字第3240號刑事判決書)
49.熊四傳、熊雅夢假冒注冊商標罪上訴案(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鄂知刑終字第1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
50.王學海、余艷平、陳細龍、余雲長、何新兵、文獻銘、單緒春侵犯著作權罪案(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法院〔2011〕雨刑初字第546號刑事判決書)
最高人民法院

⑹ 網路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例有哪些,快

十大案例包括:
案例一、「全腦」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此案系全國首例競價排名不正當競爭案
案例二、「傑克瓊斯」商標權糾紛案。此案系電子商務侵犯商標權的典型案件,判決書獲評全國第三屆知識產權裁判文書評比三等獎。
案例三、「大眾點評網」訴「愛幫網」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此案釐定了不正當競爭與技術創新之間的界限,判決書獲得第二屆北京市知識產權裁判文書評比大賽優秀裁判文書獎。
案例四、韓寒文學作品著作權糾紛案。此案系對信息存儲空間網路服務提供者進行侵權認定的典型案件,本案入選2012年全國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判決書獲評第三屆全國法院系統知識產權裁判文書一等獎。
案例五、「獵豹瀏覽器」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此案系我國首例瀏覽器過濾視頻廣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獲評2014年北京市十大知識產權案例、全國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2014年中國十大最具研究價值知識產權裁判案例。
案例六、「夢幻西遊」游戲著作權、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此案系率先從著作權、商標權、不正當競爭三個方面對網路游戲全方位保護的典型案例,獲評2014年北京市十大知識產權創新案例,並獲得第二屆全國青年法官案例評選活動一等獎。
案例七、新浪「拍客」商標權糾紛案。此案的判決書對互聯網行業特定名詞的權利界限進行了界定,對於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商標侵權問題的處理頗具借鑒意義。
案例八、「極路由」路由器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此案系首例硬體廠商屏蔽廣告涉及不正當競爭的案件,此案入選上海知識產權研究所2014年中國十大最具學術研究價值知識產權裁判案例。
案例九、「滴滴」商標權糾紛案。此案系「互聯網+」背景下對於如何釐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典型案件,體現了法官對互聯網經濟下商標分類制度相關問題的思考。
案例十、周志全等經營「思路網」侵犯著作權罪刑事案,此案是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聯合公安機關,在2013年「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破獲的侵犯知識產權大案,本案獲評2014年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知識產權十大案例。上述十個經典案例全面反映了海淀法院近十年來涉互聯網知識產權審判的新成果。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海淀法院將繼續積極回應社會對司法保護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斷提升海淀法院服務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⑺ 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以下為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近期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幾個典型案例,僅供參考。

評述人:李東濤(北京市海淀區法院法官,案件的審判長)

1. 網路環境下作者身份的認定:陳衛華訴成都電腦商情報社案(1999)

」3D芝麻街」為一國際互聯網上個人主頁的名稱,版主署名為」無方」。1998年5月10日,一篇題為《戲說MAYA》的文章被上載到該個人主頁上,作者署名亦為」無方」。1998年10月16日,被告在其主辦的《電腦商情報》上刊登了此文(作者署名為」無方」)。
原告以被告侵犯其著作權為由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法院)。原告可修改個人主頁」3D芝麻街」的密碼,並可上載文件、刪除文件。
被告辯稱否認侵權,但認可原告即為」無方」。
法院判決被告侵權成立。

分析:

中國法律規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為作者。個人主頁」3D芝麻街」的版主與《戲說MAYA》一文作者的署名均為」無方」。在一般情況下,個人主頁密碼的修改、內容的添加和刪改工作只能由個人主頁的注冊人完成。原告能夠修改該個人主頁的密碼、上載文件、刪改文件,被告據此已認可其即為」無方」,亦未提出相反的證據證明特殊情況的存在,故原告應為」無方」,《戲說MAYA》一文的著作權歸其所有。

[--------------------------------------------------------------------------------

2. 網路環境下的商業信譽保護:北京市普天新能源技術開發公司訴北京中北高科機電公司案(1999)

原告普天公司與被告中北公司均為生產有源音箱的企業,其產品均在國內市場銷售。1998年6月,中北公司起訴普天公司不正當競爭(虛假廣告)。經法院調解, 普天公司承認侵權, 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此後,中北公司在其網站的主頁上發布針對普天公司的、含有貶義詞彙的消息;同時中北公司還將該案的起訴書和法院的調解書製作成網頁,與主頁相鏈接,時間共計83天。起訴書中含有未經法院認定的、體現中北公司自身意志的內容, 如"被告(普天公司)公然侵犯了原告(中北公司)的商標專用權"。
法院判決被告侵權成立, 應在其網站主頁上連續83天刊登聲明向原告公開致歉。

分析:

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是競爭者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的基本保證。被告在其網站的主頁上發布含有針對原告的、帶有貶義詞彙的消息,並在網路空間傳播前一案的起訴書和調解書。在此過程中,被告雖未改變調解書、起訴書的原本內容,但因起訴書中含有未經法庭認定的、體現其自身意志的內容,缺少必要的證據支持,足以損害原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

3. 主頁的獨創性:瑞得(集團)公司訴宜賓市翠屏區東方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案(1999)

原告系中國著名的ISP。
被告亦是一個提供在線服務的小公司(與原告相比)。
1998年年底,原告發現被告網站的主頁與其網站主頁相似(如圖:左,原告的主頁;右,被告的主頁)。
原告以被告侵犯其著作權為由訴至法院。
被告辯稱否認侵權,但未舉證證明著作權歸其所有的主頁由其獨立創作完成或已經處於公有領域。
原告亦未舉證證明被告的主頁上存在鏈接問題。
法院判決被告侵權成立。

分析:

原告的主頁雖然所用顏色、文字及部分圖標(比如圖標"new", 在網上圖庫中可以找到)等已處於公有領域,但將該主頁上的顏色、文字、圖標以數字化的方式加以特定的組合,給人以美感,而不是依照客觀規律對客觀事實的簡單排列,應是一種獨特構思的體現,這種構思正是獨創性的核心內容.

--------------------------------------------------------------------------------

4. 網路環境下的虛假廣告:北京市鶴鳴日新市場拓展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訴北京訊合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案(1999)

原、被告均為提供網路信息服務的公司,並都分別在各自的網站上提供介紹中國律師事務所及律師的信息服務。原告先於被告提供此項服務。
原告在其網站上發布廣告宣傳其網站是」國際互聯網上第一家全面、集中向全球介紹中國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的站點」。
被告亦在其網站上進行了同樣內容的宣傳並同時強調其網站」是目前國內最權威的綜合性法律信息站點」。
原告以被告進行不正當競爭(虛假廣告)為由訴至法院。
被告辯稱否認侵權,但未舉證證明有其他網站先於原告提供此類服務。
法院判決被告侵權成立。

分析:

禁止虛假廣告不僅是為了保護競爭者的利益,更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在網路空間亦是如此。被告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在其網頁上使用"第一家"、"最權威"等修飾性廣告用語, 影射了包括原告在內的其他提供此類服務的網站的服務質量,從而誤導了公眾,侵犯了他人的合法競爭權利。

--------------------------------------------------------------------------------

5. 網路環境下的假冒行為:北京金洪恩電腦公司訴北京惠斯特科技開發中心案(2000)

原告與被告均是股市軟體的提供者。
1999年,原告開發完成其主要產品《股神》軟體,主要用於股市管理。由於產品的高性能,原告亦在國內進行廣告宣傳,很快該產品投入市場後位居銷量排行榜的前10位。
"股神"這兩個中文字亦是原告的注冊商標(第9類),用於計算機硬體。
自2000年年初起,被告開始以《股神2000》的名義銷售自己的炒股軟體《股市經典》。被告將"股神2000"用於產品的包裝上並作為網站上宣傳《股市經典》的鏈接標識。
兩個軟體的內容並不一致,兩個"股神"在字體上亦不相同,但二者讀音相同。
法院判決被告侵權成立。

分析:

原告的《股神》軟體已成為知名商品。被告所用」股神」二字在字體上與原告所用的」股神」有所區別,但在讀音上並無差異,被告將《股市經典》軟體的名稱變更為《股神2000》,在兩個專業軟體商品之間建立了聯系和對比,誤導了消費者,降低了原告《股神》軟體的商品聲譽和」股神」注冊商標在進入市場時識別商品的能力。

--------------------------------------------------------------------------------

6. 搜索引擎的使用:葉延濱訴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著作權糾紛案(2001)

2000年1月,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發行了《路上的感覺》一書,作者署名為葉延濱, 本案原告。
此後,原告通過使用被告的新浪網站的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路上的感覺 葉延濱", 檢索到位於第三人網站上的該作品.
2001年1月3日,原告致函被告,以新浪網站未經其同意上載《路上的感覺》為由要求被告停止此行為,但為被告所拒。
原告狀告被告著作權侵權。
被告辯稱否認侵權。
法院判決原告所訴被告著作權侵權不能成立。

分析:

提供關鍵詞搜索引擎服務,類似於放魚網,搜索到的信息是網中的魚;在沒有確定網中的魚是否有毒(侵權)之前, 我們不應將魚網撕破。換而言之,在此案中,這種搜索服務並不等同於使用作品, 在原告未能明確其他網站上載其作品的行為的法律性質的情況下,原告不應以被告的行為構成侵權為由要求被告承擔責任。

⑻ 知識產權侵權案件

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13)大民四終字第50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大連某某大學,住所地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凌水街道凌海路1號。

法定代表人王祖某,校長。

委託代理人劉接某,男,1971年5月25日生,漢族,該校教師,住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凌水路清恬園14號2-2-1。

委託代理人吳珊某,遼寧斐然律師事務所律師助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北京某某方舟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車公庄西路甲19號華通大廈A座六層。

法定代表人田某,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李某,女,1979年1月11日生,漢族,該公司部門經理,住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錦霞北園18號4-4-1。

委託代理人胡建某,北京市中創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大連某某大學因與被上訴人北京某某方舟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某方舟公司)計算機軟體開發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法院(2011)西民初字第214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於2013年5月29日立案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大連某某大學的委託代理人劉接某、吳珊某,被上訴人某某方舟公司的委託代理人李某、胡建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某某方舟公司原審訴稱,我公司與大連某某大學於2007年10月10日簽訂《合作協議》,大連某某大學委託我公司完成航道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的開發等工作。我公司按約定完成了軟體開發並將成果交付給大連某某大學,該軟體已於2010年9月20日通過驗收。大連某某大學未按約定付款,應承擔違約責任。請求判令大連某某大學支付軟體開發費用20萬元及逾期付款的利息損失(2010年9月20日起計算至付款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類貸款的同期利率計算)。

大連某某大學原審辯稱,不同意某某方舟公司的訴訟請求。一、雙方簽訂的《合作協議》的附件技術規格書第5條約定「系統驗收時某某方舟公司應提交完整的系統功能軟體及其源代碼」,但某某方舟公司至今未履行該項合同義務,我校不得已自行組織工作人員完成相關工作,故我校無義務支付剩餘款項。二、2010年9月20日的驗收是對我校負責的整個項目的驗收,而非對某某方舟公司開發軟體的驗收,通過驗收不等於其交付的軟體合格。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07年9月30日,大連某某大學作為受託方之一與案外人長江南京航道局簽訂《技術開發(委託)合同》,接受該航道局的委託對長江南京至瀏河口段某某航道與智能航運建設示範工程網路設備購置、集成與應用軟體開發標段施工。2007年10月10日,大連某某大學作為甲方、某某方舟公司作為乙方,就乙方協助甲方開發上述標段(簡稱SZHD-04標段)的部分項目一事簽訂《合作協議》。該協議約定:1、甲方同意與乙方相互協作完成SZHD-04標段合同文件中的以下主要內容:(1)航標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的開發;(2)航標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的安裝、調試;(3)航標遙測遙控標準的編制;(4)對用戶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2、甲方的權利和義務:(1)負責整個項目以及與業主、關聯單位的協調和管理工作;(2)負責向乙方提供SZHD-04標段合同中與協作項目有關的內容;(3)負責向乙方提供項目開發過程中所需的關聯單位的技術資料和測試產品;(4)負責向乙方提供詳細、准確的協作項目的技術規格書,並經雙方簽署;(5)負責向乙方提供項目協作開發費用40萬元整,並在甲方驗收合格後支付。3、乙方的權利和義務:(1)乙方應嚴格按照甲方的要求組織人員進行研發協助工作;(2)乙方應統一服從甲方的項目管理和調度;(3)乙方保證協作項目要完全達到SZHD-04標段合同和雙方簽署的技術規格書的要求;(4)乙方保證在本協議約定的時間內完成協作項目。4、甲、乙方協作完成本協議規定項目內容的時間為SZHD-04標段合同開工後的三個月。5、協作項目的驗收標准為SZHD-04標段合同和雙方簽署的技術規格書。6、違約責任:(1)乙方如未按照本協議的約定完成協作項目,甲方可不予支付本協議所規定的款項……(3)甲方如未按照本協議規定支付協作費用的,乙方有權按實際損失向甲方追索違約金。……10、本協議自甲乙雙方代表簽字之日起生效。該協議的附件技術規格書第5條「系統開發計劃」規定「系統開發周期為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2月28日。系統採用分階段驗收與竣工驗收相結合的方式。……(5)1月10日前,完成系統全部功能。(6)2月10日前,完成系統全部功能的現場測試工作,階段驗收,交付使用。(7)2月20日,系統驗收。驗收時提交如下材料與文檔:a、完整的系統功能軟體及其源代碼;b、系統開發文檔,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測試計劃及測試報告等;c、使用手冊(含聯機幫助)。(8)2月28日,系統竣工驗收。」甲、乙雙方代表均在協議上簽字。2008年1月10日,某某方舟公司按照約定完成了系統全部功能。2008年1月15日,大連某某大學向某某方舟公司支付項目協作開發費用20萬元。大連某某大學以「某某方舟公司未提供系統功能軟體的源代碼」為由未按照約定於2008年2月28日進行竣工驗收,並至今未付剩餘20萬元開發費用。

2008年12月31日,某某方舟公司的職員王勇給大連某某大學項目負責人王德強發送電子郵件一封,內容為「王老師:您好,這是南京項目的最新源碼,請查收……」,該郵件的附件是一個名為「航標業務系統(源碼)081230.rar(4.7M)」的壓縮包。2010年1月19日,王德強給王勇發送電子郵件一封,內容為「王經理:您好。交通部擬在2月末或3月初進行長江南京某某航道項目的竣工驗收,現楊老師已到南京准備驗收材料。因貴公司所承擔的航標通信模塊和業務管理系統的源代碼一直沒有提交給我方,給我方和貴方的信譽造成了影響。希望貴司能夠按照我們雙方的協議提交全部源代碼,以免影響項目的竣工驗收和付款。」次日,王勇給王德強回復郵件一封,內容為「1、關於源碼,我們公司在2008年12月31日星期三16:19發到了您在雅虎的郵箱中,當時的原因是交通部驗收工作,之後驗收成功。2、2009年每次詢問關於20萬餘款回款的問題,您都說驗收結束,等待南京的審計工作,對於我們來講,在該項目上的培訓、驗收工作已經結束。3、我們目前在堅持做售後服務工作……4、請貴方將項目餘款20萬元結賬,以支持我方在該項目上的售後服務工作,不然我方將無力支持該項目的售後服務工作,屆時後果自負。5、關於20萬項目餘款的結賬日期,請給我方一個明確的答復。」2010年2月2日,王德強給王勇發送電子郵件一封,內容為「王經理:您好。南京某某航道項目將於2月28日完成交工驗收並運行一周年,交通部擬在三月初舉行南京某某航道項目的竣工驗收會。特此告知。」在該封郵件中,大連某某大學未再提到源代碼一事。訴訟中,大連某某大學不認可某某方舟公司職員王勇於2008年12月31日發送給王德強的「航標業務系統(源碼)081230.rar(4.7M)」系雙方合同約定的航標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的源代碼。

另查,2010年9月20日,長江南京至瀏河口段某某航道與智能航運示範工程通過了交通運輸部的竣工驗收。

原審法院認定的上述事實,有《技術開發(委託)合同》、《合作協議》及其附件技術規格書、(2011)京中信內經證字20678號公證書、銀行電匯憑證、記賬憑證及當事人陳述筆錄等證據材料在案為憑。

原審法院認為,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一方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本案中,雙方簽訂的《合作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該協議合法有效。某某方舟公司已經完成開發任務,大連某某大學理應按照約定履行支付開發費用的義務。雙方約定的開發費用為40萬元,大連某某大學在支付20萬元之後,剩餘的開發費用至今未付,已經構成違約,應當按照約定繼續履行支付剩餘20萬元開發費用的義務。大連某某大學逾期付款還給某某方舟公司帶來了相應的利息損失,故某某方舟公司要求大連某某大學支付軟體開發費用20萬元及逾期付款的利息損失(2010年9月20日起計算至付款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訴訟請求,原審法院予以支持。大連某某大學提出「某某方舟公司至今未履行合同約定的『系統驗收時某某方舟公司應提交完整的系統功能軟體及其源代碼』義務,其自行組織工作人員完成相關工作」以及「2010年9月20日的驗收是對其負責的整個項目的驗收,而非對某某方舟公司開發的軟體的驗收。驗收通過不等於某某方舟公司交付的軟體合格」的抗辯意見,因大連某某大學委託某某方舟公司完成的航道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的開發屬於其負責的整個項目的組成部分,如果該部分未通過驗收,整體工程也不可能通過驗收。某某方舟公司也已舉證證明其向大連某某大學提供了項目的源代碼,而大連某某大學並未提供相反證據證明某某方舟公司交付的軟體不合格、源代碼非合同約定的源代碼,也未提供證據證明自行組織工作完成相關工作,故對大連某某大學的上述抗辯意見,原審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一十二條、第一百一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大連某某大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北京某某方舟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軟體開發費用20萬元及逾期付款的利息損失(自2010年9月20日起計算至被告付款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類貸款的同期利率計算)。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7 370元(原告已預交),由被告大連某某大學負擔4 300元,由原告北京某某方舟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擔3 070元。」

宣判後,大連某某大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或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理由如下:首先,某某方舟公司的合同義務包括航標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的開發、安裝、調試、編制和技術培訓,其應在2008年2月20日交付完整的系統功能軟體及其源代碼,其交付的技術成果必須經第三方的功能和技術指標測試並由雙方在系統驗收單上簽字確認。某某方舟公司既沒有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交付功能軟體和源代碼等文檔,也未通過第三方的功能和技術指標測試。原審法院僅查明某某方舟公司以郵件方式遞交源代碼的事實,而沒有審查某某方舟公司是否履行了其他合同義務,並就此認定其履行了全部合同義務並判令大連某某大學支付款項證據不足,且與事實不符。其次,某某方舟公司交付的源代碼並不符合要求。某某方舟公司僅提供電子郵件證明其交付源代碼,並未證明附件中的內容是否為合同約定的源代碼以及該源代碼是否符合技術指標和功能指標,也未證明驗收合格,且大連某某大學對其交付的源代碼並未認可。最後,對合同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原審法院認為大連某某大學不認可某某方舟公司提供的源代碼系合法源代碼但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屬適用法律錯誤。

某某方舟公司答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准確,判決正確,應當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具體理由如下:一、大連某某大學稱某某方舟公司開發的軟體不合要求,採用了他人開發的軟體,卻未提交任何證據,也與其在電子郵件中的表述相矛盾。二、大連某某大學否認收到了源代碼是為其賴掉20萬元後期款製造借口,某某方舟公司已經完全履行合同義務。三、原審判決對雙方舉證責任的分配合法。被上訴人的證據已經足夠,無需進一步舉證,大連某某大學應當舉出足以推翻現有證據的相反證據,否則應承擔不利後果。四、原審判決對雙方公平合理,可以實現雙方簽訂合同的目的。

本院經審理對原審判決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二審審理過程中,上訴人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材料:

證據1、技術開發(委託)合同,證明整個項目的金額是1192萬元,某某方舟公司負責的部分僅佔全部項目的3.3%,整個項目的驗收合格不代表某某方舟公司負責的項目合格,而且大連某某大學有能力自行完成案涉軟體的開發;

證據2、源程序光碟,系大連某某大學自身完成,證明驗收項目並未採用某某方舟公司提供的源程序,整個項目的驗收通過並不證明某某方舟公司交付的源程序驗收合格;

證據3、(2013)大證民字第41591號公證書,內容為2008年11月25日大連某某大學已經明確要求某某方舟公司提交由其負責的通信和業務系統源代碼,2009年2月15日再次要求其提交源代碼,證明大連某某大學不認可某某方舟公司提交的源代碼;

證據4、司法鑒定意見書,證明某某方舟公司提交的源代碼不符合合同要求。

某某方舟公司對上述證據的質證意見如下:不同意對大連某某大學二審開庭後提交的所謂新證據進行質證。一、上述證據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不符,也與其之前的說法相互矛盾,是偽造的證據;二、這些證據與本案沒有關聯性,是大連某某大學單方的事情,與雙方合同履行與否無關;三、上述證據已超過了舉證期限,且不屬於法律規定的新證據。

本院對上述證據的認證意見如下:證據1系大連某某大學與長江南京航道局簽訂的《技術開發(委託)合同》,大連某某大學在一審中已經提交該證據並被原審法院採信,不應在二審中再次提交,故本院對該證據不予重復認定。證據2系本院在二審庭審過程中為查明案件事實要求大連某某大學在指定期限內提交的關於其自行研發案涉軟體的相關證據,但由於該證據為電子數據光碟,具有容易修改且無痕跡的特點,無法核實其真實性,某某方舟公司對該證據不予認可,而且該軟體成果本身不能證明其研發主體情況,故本院對該證據不予採信。證據3中的郵件已經履行了公證程序,其真實性應予認定,郵件內容系案件雙方當事人關於案涉軟體交付問題的溝通,與本案具有關聯性,故本院予以採信。證據4雖系二審庭審結束後提交,但大連某某大學在一審審理過程中已經提交鑒定申請書,後被本院司法技術處以沒有適格鑒定機構為由拒收,由於該司法鑒定意見書系大連某某大學自行委託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結論,在鑒定過程中對於鑒定材料即王德強電子郵箱於2008年12月31日收到的「航標業務系統源碼」電子文件的輸出電腦未做過清潔度檢查,無法認定該檢材來源的客觀真實性,故本院對該證據亦不予採信。

本院另查明,2008年11月25日,大連某某大學的王德強給某某方舟公司的王勇發送電子郵件一封,內容為「您好。前期發來的(通信和業務系統)源代碼不完整,缺工程文件、解決方案文件等,請王經理與今天中午前發給我,以便提交給用戶。現在驗收材料就差這兩部分源代碼沒有提交,這樣勢必要影響驗收前的軟體系統專家測評會的召開,從而影響驗收進程。請王經理配合做好源代碼的提交。」2009年2月15日,王德強給王勇發送電子郵件一封,內容為「王經理:您好。南京航道局已定在2月26、27日召開某某航道項目的專家評審會和進行工程驗收,通知已發。請王經理將航標業務和通信最新完整的源代碼於17日前發給我,以供用戶(監理)驗收。另請王經理安排汪波於25日到南京報道。謝謝。」2009年2月23日,王德強給王勇發送電子郵件一封,內容為「王經理,您好,附件是26日應用軟體系統開發質量測評會議程,27日交工驗收議程,請王經理收悉。此次驗收關系重大,請王經理以大局為重,出現差錯你我都承擔不起。希望我們都善始善終,盡快安排汪波到現場,把此次驗收工作做好。」

本院於2013年7月15日向大連某某大學的項目負責人王德強進行了詢問。王德強認可通過驗收的航標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使用了某某方舟公司開發的界面,且其從未將自行研發案涉軟體的相關情況告知某某方舟公司。

本院認為,某某方舟公司與大連某某大學就航標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開發事宜簽訂的《合作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的相關規定,雙方應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某某方舟公司是否已經全面履行了案涉軟體開發義務,某某方舟公司對該節事實承擔舉證責任。根據某某方舟公司提交的雙方往來電子郵件公證書的內容,其已於2008年12月31日將最新的「航標業務系統源碼」電子文件發送給大連某某大學的項目負責人,直至2010年1月還在堅持做售後服務工作,大連某某大學的項目負責人於2009年9月23日要求某某方舟公司安排人員參加26日的應用軟體系統開發質量測評會和次日的交工驗收,並於2010年2月2日邀請某某方舟公司的王經理參加南京某某航道項目的竣工驗收會,結合2010年9月20日長江南京至瀏河口段某某航道與智能航運示範工程通過交通部竣工驗收的事實,可以認定某某方舟公司已經交付了航標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並通過驗收,已經完成了合同項下的主要義務。然而,舉證責任分配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某某方舟公司已初步完成了己方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大連某某大學主張某某方舟公司未能全面履行合同義務,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否則應承擔不利後果。原審法院對舉證責任的分配並無不當,上訴人大連某某大學關於原審法院舉證責任分配屬適用法律錯誤的抗辯意見,本院不予採納。

大連某某大學主張某某方舟公司未能全面履行合同義務,主要理由是某某方舟公司既沒有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交付功能軟體和源代碼等文檔,也未通過第三方的功能和技術指標測試。關於項目交付時間問題,盡管《合作協議》附件《技術規格書》中規定於2008年2月20日進行系統驗收,但《合作協議》約定某某方舟完成項目完成時間為SZHD-04標段合同開工後三個月。鑒於案涉航標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為長江南京至瀏河口段某某航道與智能航運示範工程整體工程的一個子項目,項目完成時間受到整體項目進展程度的約束,某某方舟公司完成軟體開發工作需要大連某某大學提供所需的技術資料並服從大連某某大學的項目管理和調度,而且某某方舟公司提交最新源代碼的時間是2008年12月31日,其最初提交源代碼的時間早於這一時間,大連某某大學在2008年11月25日的郵件中亦予以認可。同時,大連某某大學在與某某方舟公司工作人員的溝通中從未對交付時間問題提出過異議,應當認定其對某某方舟公司履行期限予以認可,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大連某某大學不得再以該理由拒絕支付開發費用。關於驗收問題,《合作協議》附件《技術規格書》中規定「由用戶指定的第三方對系統軟體的功能及技術指標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和檢查結果符合驗收條款要求時,雙方在系統驗收單上簽字確認」,盡管雙方當事人沒有在系統驗收單上簽字確認,但大連某某大學的代理人在二審庭審中明確表示只要第三方用戶滿意就認為驗收合格。而且,根據大連某某大學2009年2月15日和2009年2月23日的電子郵件內容,大連某某大學已經通知某某方舟公司派員參加南京航道局組織的整體項目驗收。因此,某某方舟公司承擔的子項目未經過簽字驗收的責任並不在於某某方舟公司,而整體項目通過竣工驗收可以認定該子項目的驗收合格。

大連某某大學抗辯稱通過驗收的項目系其自行組織人員研發的,但並未提供足夠證據予以證明。且從案件事實來看,《合作協議》約定大連某某大學在驗收合格後支付40萬元開發費用,而大連某某大學於2008年1月15日即某某方舟公司依約完成系統全部功能時已支付20萬元開發費用,在某某方舟公司反復催要剩餘開發費用時其從未提出過已放棄某某方舟公司開發的軟體而由其自行研發,也沒有向某某方舟公司提出終止或者解除合同的要求,反而於2009年和2010年仍然向某某方舟公司的工作人員發送電子郵件邀請其參加應用軟體系統開發質量測評會及南京某某航道項目的竣工驗收會,顯然有悖常理。並且,大連某某大學的項目負責人亦認可通過交通部驗收的案涉航標遙測遙控系統應用軟體使用了某某方舟公司設計的界面。因此,大連某某大學對於其主張的驗收項目系其自行研發的抗辯意見舉證不能,本院不予採納。

綜上所述,某某方舟公司依約履行了合同項下的義務,大連某某大學未支付剩餘費用的行為已構成違約,應當承擔支付價款並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大連某某大學的上訴理由缺乏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採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 300元(上訴人已預交),由上訴人大連某某大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⑼ 知識產權案例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標記、信譽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據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Mark Lemley教授,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後出現的。

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後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後,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

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2017年4月24日,最高法首次發布《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綱要》。2018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等重要文件。

⑽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案例分析

1、 陳孝昭認為出版社的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復制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章第一節第十條第五款)
2、 該糾紛可以通過協商和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
3、 訟爭照片的著作權人是陳孝昭
4、 陳孝昭提供的照片底片,從證據種類角度講,屬於物證。
5、 陳孝昭提供的照片底片,從證據分類角度講,屬於本證。
6、 陳孝昭提起侵權訴訟的訴訟時效是自知道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也就是2008年3月15日,有效訴訟期為2年,最長不得超過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章第三節第十一條第五款,也就是從2003年算起在這50年內每次不得超過2年就主張一次權利,回答者注)
7、出版社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章第二十條(第二十三條 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而定。如果版權所有人陳孝昭事先聲明不許使用,出版社就構成了侵權,如果沒有則不構成侵權。就本案而言,版權人只提供了擁有版權的證據,沒有提供未經授權不允許使用申明的證據,出版社根據該條可以使用,不構成侵權。
(當然這裡面存在一個小爭議,也就是鄉土教材屬於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但是否屬於該條規定的「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這需要有關證據支持)

熱點內容
新公司法制度創新立法爭點與難點pdf 發布:2025-08-21 15:44:17 瀏覽:783
工傷保險條例14條具體解釋 發布:2025-08-21 15:31:57 瀏覽:210
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建設情況 發布:2025-08-21 15:31:52 瀏覽:408
房地產官司律師 發布:2025-08-21 15:25:09 瀏覽:691
q群群員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15:12:16 瀏覽:278
民法手工畫 發布:2025-08-21 15:12:11 瀏覽:520
論勞動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1 14:41:33 瀏覽:332
84年的山林證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1 14:35:24 瀏覽:968
婚姻法培訓小結 發布:2025-08-21 14:21:04 瀏覽:558
民事訴訟法質證分幾個階段 發布:2025-08-21 14:20:10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