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147條
1. 法律規定的民事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中華復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制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1)民法總則147條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經過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律規定其申訴權便歸於消滅的制度。 一般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參考資料:中國普法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2. 如何理解《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7條
第89條現行有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內》若干問題的意見容【發布部門】最高人民法院【發文字型大小】法()發[1988]6號【批准部門】【批准日期】【發布日期】1988.04.02【實施日期】1988.04.02【時效性】部分失效【效力級別】司法解釋【法規類別】民法通則註:本篇法規中第88條、第94條、第115條、第117條、第118條、第177條已被《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第七批)的決定》(發布日期:2008年12月18日實施日期:2008年12月24日)廢止(原因:與物權法有關規定沖突)
3. 民法總則第147條和合同法第54條的區別
您好,民法總則相比,合同法規定的更為具體,針對的是合同。但是民法總則不僅僅版是針對合同而言權的,對於民事法律行為都可適用。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4. 學者.作出如此錯誤的解釋,讓人怎麼理解.如果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第147條規定,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該規定不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59條第1款第1項那樣將重大誤解限定於「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另外,《民法總則》在起草階段,「室內稿」吸收過司法解釋關於重大誤解的規則,此後又將它刪除,一審稿及以後的草案中未再出現。如此,在解釋適用《民法總則》第147條時,該何去何從,成為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
5. 民法總則對凍結期限的解釋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第四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6. 民事訴訟有效期
《民法來總則》第一百八十源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6)民法總則147條擴展閱讀: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上述適用一年時效之規定已被民法總則取代,民法通則適用的一年時效均適用三年時效。
勞動者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做出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