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概念
① 法人的概念~
一、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一種享有民事主體資格的組織,它和自然人一樣,同屬於民事主體的范圍,而且是民事主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法通則第36條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法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法人是一種客觀存在,但它和自然人不同的是,它不是作為有血有肉的生物存在,而是作為組織體存在。
2.法人是依法成立的社會組織。依法成立,是一定的社會組織能夠成為民事主體的基本前提。
3.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社會組織。法律對法人的承認,其目的在於使其能夠作為民事主體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因此,法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4.法人是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社會組織。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否應當為法人的特徵,各國法律有不同的規定。我國民法通則第37條明確規定法人應當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法人的獨立責任是指法人在違反義務而對外承擔責任時,其責任范圍應當以其所擁有或經營管理的財產為限,法人的成員和其他人不對此承擔責任。
二、法人的分類
(一)大陸法系國家法人的分類
1.公法人和私法人,這是以劃分公法和私法的理論作為根據而對法人所作的分類。一般認為,應當以法人設立的法律根據為標准進行分類,即凡是公法設立的法人為公法人,如國家管理機關,凡是依私法設立的法人為私法人,如公司。
2.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根據法人的內部結構的不同,私法人又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通常認為,社團法人以人的存在為成立基礎,並以章程作為活動依據的法人。財團法人是以捐助的財產為成立的基礎,並以捐助的目的和設立的章程為活動依據的法人。
3.公益法人和營利法人。根據法人的成立目的的不同,社團法人又分為公益法人和營利法人,公益法人是以公益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如學校;營利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如公司。當然,公益法人在廣義上還包括財團法人。
(二)英美法系國家法人的分類
英美法系國家並不把法人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他們一般是根據法人資格的享有者是由若干成員組成的集體還是擔任某一職務的特定人,而把法人分為集體法人和獨體法人,集體法人是指由多數人組成、且可永久存在的集合體,如市政府、公司等,這種法人也稱為合體法人。獨體法人是指由擔任特定職務的一人組成的法人,如英國的牧師、主教、英國國王等,這種法人也稱為獨任法人或單獨法人。
三、我國法人的分類
我國民法通則將法人分類兩類:一是企業法人;二是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後者又稱為非企業法人。這是根據法人設立的宗旨和所從事的活動的性質所進行的分類。
(一)企業法人
企業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因此,企業法人相當於傳統類型中的營利法人。
依照民法通則第41條和其他法律的規定,我國的企業法人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私營企業法人以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人、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人和外資企業法人等。這主要是按照所有制和出資者的國籍的不同所進行的分類。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企業法人又主要被分為公司法人和非公司法人。
(二)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1.機關法人。機關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國家賦予的行政權力,以國家預算作為獨立的活動經費,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機關法人相當於西方國家所謂的公法人,它們因行使職權的需要而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因而也是一種民事主體。
機關法人的基本特徵是:(1)主要從事國家行政管理活動。(2)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3)有獨立的經費。(4)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不需要進行核准登記程序,即可取得機關法人資格。
2.事業單位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是指從事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事業的各類法人,如從事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新聞、出版等公益事業的單位。
3.社會團體法人。社會團體法人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願組成,從事社會公益、文學藝術、學術研究、宗教等活動的各類法人。社會團體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如人民群眾團體、社會公益團體、學術研究團體、文學藝術團體、宗教團體等。
② 法人的含義是什麼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這種組織既可以是人的結合團體,也可以是依特殊目的所組織的財產。從根本上講,法人與其他組織一樣,是自然人實現自身特定目標的手段,它們是法律技術的產物,它的存在從根本上減輕了自然人在社會交往中的負擔。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國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各國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徵,但其內容不盡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
(2)公司法人概念擴展閱讀:
法人的特徵如下:
1、法人不是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是一種集合體,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體。
這是法人與自然人的根本區別。它可以是個人的集合體,也可以是財產的集合體。不以組織集合體名義出現在民事主體的,不能為法人。
2、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它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自己的行為享有和行使民事權利,設定和承擔民事義務。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3、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它有自己獨立的權益,可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
4、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可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區別法人組織和其它組織的重要標志。《民法總則》第60條規定,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人
③ 法人與單位在概念上的區別是什麼
單位是一種通稱,包括企業單位、事業單位,
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並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社會組織。
④ 法人的概念
您好,一、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一種享有民事主體資格的組織,它和自然人一樣,同屬於民事主體的范圍,而且是民事主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法通則第36條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法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法人是一種客觀存在,但它和自然人不同的是,它不是作為有血有肉的生物存在,而是作為組織體存在。
2.法人是依法成立的社會組織。依法成立,是一定的社會組織能夠成為民事主體的基本前提。
3.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社會組織。法律對法人的承認,其目的在於使其能夠作為民事主體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因此,法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4.法人是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社會組織。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否應當為法人的特徵,各國法律有不同的規定。我國民法通則第37條明確規定法人應當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法人的獨立責任是指法人在違反義務而對外承擔責任時,其責任范圍應當以其所擁有或經營管理的財產為限,法人的成員和其他人不對此承擔責任。
二、法人的分類
(一)大陸法系國家法人的分類
1.公法人和私法人,這是以劃分公法和私法的理論作為根據而對法人所作的分類。一般認為,應當以法人設立的法律根據為標准進行分類,即凡是公法設立的法人為公法人,如國家管理機關,凡是依私法設立的法人為私法人,如公司。
2.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根據法人的內部結構的不同,私法人又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通常認為,社團法人以人的存在為成立基礎,並以章程作為活動依據的法人。財團法人是以捐助的財產為成立的基礎,並以捐助的目的和設立的章程為活動依據的法人。
3.公益法人和營利法人。根據法人的成立目的的不同,社團法人又分為公益法人和營利法人,公益法人是以公益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如學校;營利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如公司。當然,公益法人在廣義上還包括財團法人。
(二)英美法系國家法人的分類
英美法系國家並不把法人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他們一般是根據法人資格的享有者是由若干成員組成的集體還是擔任某一職務的特定人,而把法人分為集體法人和獨體法人,集體法人是指由多數人組成、且可永久存在的集合體,如市政府、公司等,這種法人也稱為合體法人。獨體法人是指由擔任特定職務的一人組成的法人,如英國的牧師、主教、英國國王等,這種法人也稱為獨任法人或單獨法人。
三、我國法人的分類
我國民法通則將法人分類兩類:一是企業法人;二是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後者又稱為非企業法人。這是根據法人設立的宗旨和所從事的活動的性質所進行的分類。
(一)企業法人
企業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因此,企業法人相當於傳統類型中的營利法人。
依照民法通則第41條和其他法律的規定,我國的企業法人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私營企業法人以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人、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人和外資企業法人等。這主要是按照所有制和出資者的國籍的不同所進行的分類。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企業法人又主要被分為公司法人和非公司法人。
(二)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1.機關法人。機關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國家賦予的行政權力,以國家預算作為獨立的活動經費,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機關法人相當於西方國家所謂的公法人,它們因行使職權的需要而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因而也是一種民事主體。
機關法人的基本特徵是:(1)主要從事國家行政管理活動。(2)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3)有獨立的經費。(4)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不需要進行核准登記程序,即可取得機關法人資格。
2.事業單位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是指從事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事業的各類法人,如從事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新聞、出版等公益事業的單位。
3.社會團體法人。社會團體法人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願組成,從事社會公益、文學藝術、學術研究、宗教等活動的各類法人。社會團體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如人民群眾團體、社會公益團體、學術研究團體、文學藝術團體、宗教團體等。
⑤ 法人是什麼概念企業法人又是什麼意思
法人(Legal
Person,Juridical/Juristic
Person)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簡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主體資格的社會組織。
企業法人是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經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企業法人。指具有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資金數額、企業名稱、組織章程、組織機構、住所等法定條件,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的社會經濟組織
。
⑥ 法人企業和非法人企業的概念
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法人企業可以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是區別於自然人而言的,如企業是應有法人的資終本案件,是指法院的執行案件,由於被執行人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裁定終止本次執行程序。
終本不撤回執行申請,也不是已經執行完畢,而是暫時中止執行。
如果以後發現被執行人有財產,容申請人隨時可以申請恢復執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嚴格規范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規定(試行)》的通知第一條規定,人民法院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格和地位、應受到法律承認和法律保護並依法行使決定權等權利義務的獨立單位,而不是上級主管部終本案件,是指法院的執行案件,由於被執行人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裁定終止本次執行程序。
終本不撤回執行申請,也不是已經執行完畢,而是暫時中止執行。
如果以後發現被執行人有財產,容申請人隨時可以申請恢復執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嚴格規范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規定(試行)》的通知第一條規定,人民法院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門的附屬物。
非法人組織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社會活動的社會組織。
非法人組織的特徵是:(1)非法人組織是組織體;(2)非法人組織是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組織體;(3)非法人組織是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組織。
非企業法人就是指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下屬企業;企業法人是具v有獨立民事行為能力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
⑦ 公司法人是什麼跟法定代表人什麼區別是一個人嗎
公司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這種組織既可以是人的結合團體,也可以是依特殊目的所組織的財產。
公司法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組織,有一個以上的人組成。
主要區別:
1.指代對象不同。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這里規定得相當明確,法人是一種組織;法定代表人是一個確定的法律概念,它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2.產生方式不同。法定代表人則依法由上級任命或由企業權力機構依法定程序選舉產生。作為民事權利主體的法人,其法人代表可以有多個,依法人代表產生。
3.職權范圍不同。法定代表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直接代表法人對外行使職權。法人只有一個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獨立行使法人職權。
4.變更手續不同。法人代表的變更沒有一定的程序,他不需要登記;而法定代表人是法人應登記的事項之一,這是法律規定的必經程序,如有變更,應及時辦理變更法定代表人登記手續。
(7)公司法人概念擴展閱讀:
法人的具備條件:
法人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與自然人相對稱的,兩者相比較有不同的特點:
第一,法人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實實在在的生命體,其依法產生、消亡。自然人是基於自然規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國國籍的自然人稱為該國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規律進行,具有自然屬性,而法人不具有這一屬性。
第二,雖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體,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體,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體。例如大多數國家的公司法都規定,公司法人必須由兩人以上的股東組成,但在中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3修訂)允許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對比之下,自然人則是以個人本身作為民事主體的。
第三,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也有所不同。根據《民法總則》第58條規定,法人應當依法成立。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⑧ 公司法人代表是什麼意思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法人代表,也可稱為法人的專授權代表,這個代表可以是甲、屬也可以是乙,他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法人的授權,這個授權可以一事一授權,也可以是一攬子事項的授權。法定代表人,必須是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能夠代表法人行使職權。《民法通則》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廠長、經理擔任,也可以由董事長、理事長擔任,這主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規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業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權利。由此可見,公司法人能夠代表公司。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