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第50條

公司法第50條

發布時間: 2021-12-16 23:38:19

『壹』 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多少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五十一條另有規定的除外

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人數無固定要求,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不設置董事會,只設置一名執行董事,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如有設董事會的,其成員為三人至十三人。

『貳』 《公司法》對公司權利能力的限制

公司權利能力的限制包括以下方面:

1、經營范圍的限制。
公司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並依法登記。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應當依法經過批准。公司應當在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如果確實需要增加或變更經營項目,應首先依法修改章程,並經公司登記機關作變更登記。公司擅自超越經營范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轉投資的限制。
轉投資是指公司以出資或認股的方式對其他公司進行投資,成為其他公司的股東。我國《公司法》第12條對此的限制為:①必須以出資額為限對所投資公司承擔責任。②除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50%。

3、發行債券的限制。
按我國現行《公司法》規定,規模較小的和非國家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不能發行債券。能夠發行債券的公司,發行總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額的40%。

4、作保證人的限制。
為避免公司財產遭受無法預料的損失,一般情況下,公司不得充作保證人,除非公司經營保證業務或自身經營活動必須作出的選擇。需要說明的是,我國《公司法》對此沒有做出明確限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相關司法解釋中對上市公司為其他公司擔保進行了限制。

『叄』 公司法167條:「公司的法定公積金累積金額達到公司注冊資本的50%後,可以不再提取」如何解讀

本條是對公司稅後利潤分配的規定。

公司的稅後利潤,是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的財務成果,分為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

營業利潤,是指核算期內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和有關費用,再減去營業收入應負擔的稅收後的數額。

投資收益,是指公司對外投資取得的利潤、股利、利息等扣除發生的投資損失後的數額。營業外收支凈額,是指與公司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減去各項支出後的數額。

營業外收人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理固定資產收益、罰款凈收入等。營業外支出包括固定資產盤虧、處理固定資產損失、各項滯納金和罰款支出、非常損失、職工勞動保險費支出、法定補償金等。公司的稅後利潤應當按照下列順序分配:

(1)彌補公司的虧損。公司虧損是指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公司的贏利低於公司的全部成本、費用及其損失的總和。在公司存續期間內,公司應當經常保持與其資本相當的實有財產。當公司有利潤時,應當首先用利潤彌補公司的虧損,使公司資本得以維持。

(2)提取法定公積金。公司當年的稅後利潤在彌補虧損後,如果仍有剩餘,應當提取10%列入法定公積金。公司的法定公積金累積金額達到公司注冊資本的50%後,可以不再提取。公司不得削減法定公積金的提取比例。

(3)提取任意公積金。公司除了提取法定公積金以外,可以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在提取了法定公積金後,由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定另外再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一定的公積金。此部分是公司自行決定提取的,不是法律強制要求的,被稱為任意公積金。任意公積金提取多少,由公司自行決定。

(4)支付普通股股利。公司稅後利潤在進行以上分配後,如仍有剩餘,可以按確定的利潤分配方案向公司的普通股股東支付股利。有限責任公司,除了全體股東另有約定的外,按照股東實際繳納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外,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公司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不得分配股利。

法律規定公司的稅後利潤應當先用於彌補虧損、提取法定公積金,然後才能分配給公司的股東,以保持公司資本的穩定性,維護債權人的利益。如果公司的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法律的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3)公司法第50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

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四條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十五條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第十六條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

第十七條公司必須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

公司應當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公司職工的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素質。

『肆』 公司法第16,23,27,35,50,51,77,78,172,176條內容分別是

公司法第16條規定:
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
公司法第23條規定: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二)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

(三)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五)有公司住所。
公司法第27條規定: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司法第35條規定:
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公司法第50條規定:
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

執行董事的職權由公司章程規定。
公司法第51條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設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於三人。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至二名監事,不設監事會。

監事會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監事會設主席一人,由全體監事過半數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監事會主席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監事共同推舉一名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公司法第77條規定:
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

發起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

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股份向社會公開募集或者向特定對象募集而設立公司。
公司法第78條規定: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公司法第172條規定:
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或者新設合並。

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
公司法第176條規定:
公司分立前的債務由分立後的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與債權人就債務清償達成的書面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伍』 新公司法為何刪除「第五十八條 國家公務員不得兼任……」

原公司法「第五十八條 國家公務員不得兼任……」是針對公務員兼職問題而定的,既是對公務員而定的就應在《公為員法》中制定,而不是在《公司法》中制定.《公務員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了, 公務員因工作需要在機關外兼職,應當經有關機關批准,並不得領取兼職報酬。因而,新《公司法》刪除了原第五十八條.

『陸』 2013年修訂的公司法第四十四條中最後「本法第五十一條另有規定的除外」,

公司法來第四十四條規定源: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三人至十三人;但是,本法第五十條另有規定的除外。
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兩個以上的其他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成員中可以有公司職工代表。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
公司法第五十條規定:
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只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
執行董事的職權由公司章程規定。

44條和50條兩條法律規定的是公司中管理機構。
如果設董事會,就不設執行董事。
如果不設董事會,需要設立執行董事一名,來代替董事會執行董事會的職能。此時,在某種意義上,執行董事兼具了董事會和董事長的職能。

PS:::Bu懂還可繼續問。。。

『柒』 董事會一般需要多少人以上

我國法律分別對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人數作出了規定。

《公司法》第44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3-13人。

《公司法》第50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較少或規模較小的,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

《公司法》第108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應一律設立董事會,其成員為5-19人。

董事會是由董事組成的,對內掌管公司事務,對外代表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公司設董事會,由股東會選舉。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副董事長一人,董事長、副董事長由董事會選舉產生。董事任期三年,任期屆滿,可連選連任。董事在任期屆滿前,股東會不得無故解除其職務。


(7)公司法第50條擴展閱讀:

《公司法》的第45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3-13人。《公司法》第51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較少或規模較小的,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置董事會。

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當然,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成員中應當包括職工的代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成員中也可以有職工代表(也可以沒有)。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有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捌』 怎麼理解公司法第十五條規定

我認為,第三條和第十五條確實本意是一致的,只不過表述的出發點不同。第三條強調的是股東對公司承擔責任的限額以認繳的出資額或認購股份確定,而第十五條強調的是不應超過限額去承擔連帶責任,除非法律另有規定。

『玖』 公司法第五十三條,為什麼監事會任期固定三年,而第四十六條規定董事會任期不超三年,其中原因是什麼

來監事會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公源司董事會的監督,如果監事會比董事會存在時間短,中間就可能會出現董事會沒有監事會監督的情形,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公司法就做了這樣的規定。
公司法第四十六條 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董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或者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人數的,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務。
也就是說,公司法中關於董事會任期的規定,屬於規范性規定,不是強制性規定,通常違反了董事任期的規定,不會導致其無效,但會對公司治理留下隱患。

熱點內容
新公司法制度創新立法爭點與難點pdf 發布:2025-08-21 15:44:17 瀏覽:783
工傷保險條例14條具體解釋 發布:2025-08-21 15:31:57 瀏覽:210
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建設情況 發布:2025-08-21 15:31:52 瀏覽:408
房地產官司律師 發布:2025-08-21 15:25:09 瀏覽:691
q群群員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15:12:16 瀏覽:278
民法手工畫 發布:2025-08-21 15:12:11 瀏覽:520
論勞動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1 14:41:33 瀏覽:332
84年的山林證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1 14:35:24 瀏覽:968
婚姻法培訓小結 發布:2025-08-21 14:21:04 瀏覽:558
民事訴訟法質證分幾個階段 發布:2025-08-21 14:20:10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