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兒童
㈠ 新民法6歲兒童可以隨意改姓嗎
可以,只需監護人同意,並代為辦理即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二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所以六歲兒童改性需監護人同意並且代為辦理改姓事宜。
(1)民法總則兒童擴展閱讀:
公民超過十八歲後可以自行更改姓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享有名稱權。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
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多少周歲以上算是未成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多少周歲以上算是未成年?、
首先您是想問的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多少周歲以下算是未成年吧。
廣義上應該是指18周歲以下。
但是從一些法律量刑上來看,有些量刑也等同於將16周歲定為成年人了。
下面有些資料,應該可以做為參考。。。
目前,我們開展的未成年人刑事檢察所依據的法律,雖然能體現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精神,但存在不少缺陷:
一是未成年人概念不規范。我國刑法中,兒童與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體,未成年人與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體。這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的「兒童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不相符合,我們應當在法律上統一制定標准,與國際接軌。
二是刑法總則中在定罪、量刑、行刑三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缺乏特別保護的原則規定。(1)在定罪方面,刑法第17條規定了不滿14周歲不能成為犯罪主體,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可以成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犯罪主體,年滿16周歲可以成為任何罪的犯罪主體。可見犯上述8種罪的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和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這兩類未成年人定罪等同成年人,沒有體現特殊保護和從寬的政策。
資料擴展:
立法經過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後,由於反右斗爭擴大化,立法活動被終止。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議程,並於1964年完成了草案(試擬稿)。後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組織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雖然草案並未正式通過成為法律,但現行的民法通則都是以該草案為基礎。
2002年12月,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民法草案。之後,由於物權法尚未制定,加之對民法草案認識分歧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終被擱置下來。
2014年11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著手第一步的民法總則制定工作,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為基礎,系統梳理總結有關民事法律的實踐經驗,提煉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引領性的規則,形成民法總則草案。
2016年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法典編纂工作已經啟動,從做法上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總則,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民法總則的徵求意見稿已經出來,預期6月份能夠提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 。6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了民法總則草案,標志著民法典編纂工作進入立法程序 。
2017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新增離婚冷靜期 。12月23日,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 。12月23日,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二審稿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為體現對合同的保護,二審稿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2019年6月25日,栗戰書委員長主持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會議審議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和民法典繼承編草案 。12月20日,法工委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修改完善,並將2017年已經出台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編入草案,重新編排條文序號,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提請12月常委會會議審議 。12月2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聽取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沈春耀作關於《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修改情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編纂情況的匯報。據沈春耀介紹,民法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1260條 。12月24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 。12月2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提請審議民法典草案的議案,決定將民法典草案提請2020年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 。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
㈢ 審議民法總則:6歲孩子能不能成為限制民事行
不能。
根據《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8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中文名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外文名
person with limited capacity for civil conct
依據法律
《民法通則》《民法總則》
對應人群
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精神障礙者
法律界定
智力、精神健康狀況
㈣ 《民法通則》對未成年人有效嗎
未成抄年人有兩種,一襲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指10歲以下的兒童),二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指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但是他們做出的行為都是民事行為,但不一定承擔民事責任,只有民事法律行為才承擔民事責任,民事法律行為指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按照自己意願做出的民事行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做出與自己智力、年齡等相符的民事行為,《民法通則》對他們是通用的,但是有對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保護條款,保護條款就好比按照刑法規定你犯罪了,但是免除你的刑事責任,不受刑法處罰。
㈤ 民法總則施行後對8周歲以上兒童有哪些規定
今年3月22日,舒女士發現八歲的兒子童童(化名)用其支付寶賬號,將家中9萬多元積蓄以購買「金豆」、贈送禮物等方式打賞給了虎牙直播里的多名游戲主播。舒女士家境並不富裕,這些存款是她與丈夫一起辛苦經營小生意積攢的,希望通過法律途徑追回這筆錢。
㈥ 民法總則中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為什麼改為8歲
《民法總則》來草案第二十條規定限制源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為六周歲。一些代表提出,六周年的兒童雖然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開始接受義務教育,但認知和辨識能力仍然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還不具備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能力,建議改為八周歲為宜。
也有的代表建議維持現行十周歲不變;還有的代表贊成下調為六周歲。法律委員會經研究,按照既積極又穩妥的要求,建議在現階段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的下限修改為八周歲。
(6)民法總則兒童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規定: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㈦ 如何看待民法總則中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降至6歲
您好,最終頒布的民法總則中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降至歲,而非草案中的6歲。
《民法總則》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草案降低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我認為存在重大的制度風險。」蘇澤林委員說,設置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目的,在於確保交易公平和交易安全,維護良好的交易秩序。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現在草案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從10歲降到6歲,也就是把小學生變成幼兒園的孩子,讓他們承擔一定的民事法律後果,不符合孩子的生理特徵。
許振超委員說,現在很多孩子6周歲開始上小學,字都認不全,不一定會算算數,什麼法律都不知道,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調,我認為理由很牽強。這個年齡問題要好好論證一下,看看劃線是否能在6周歲。
還有委員認為,6周歲是上小學的最低年齡。在上學之前,孩子們每天由大人陪伴,也沒有機會獨立接觸社會,更談不上社會經驗,沒有承擔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社會閱歷和起碼的知識。賦予6周歲的孩子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並不合適,也不利於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
陳國令、嚴以新、蘇澤林等委員建議,將年齡下限調到8周歲,或者恢復到現行法律規定的10周歲。因為孩子們上了小學,對社會和行為的認知加強了,比6周歲更合適。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