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從新兼從輕原則
1. 刑法的「從舊兼從輕原則」,下面的情況應該怎麼處理
1:不需要,因為審判已經出來了,只有在審判的時候新法出台才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2:按照舊法來審判,因為新法還沒有生效,所以不適用;
3:按照新法的規定進行審判,因為就「從舊兼從輕」原則的適用,既然新法認定其無罪就是無罪的。
2. 刑法修正案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嗎
《刑法》第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此條對於刑法的溯及力問題,規定了從舊兼從輕原則。
3. 刑法上從舊兼從輕原則與從新兼從輕原則法理有何不同
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新法的規定如果具有溯及力,違背了這條法律原則。在舊法實行階段,人們無法預知新法的規定,人們只能依據舊法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規范調整。
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刑法的功能有2個,一是預防,二是懲罰。這兩者的實現都需要以法律的確定和穩定為前提。新法具有溯及力,是否定了法律內容的確定性,會引起社會動盪不安,引起公民恐慌。
4. 刑法原則從舊兼從輕
從舊兼從輕原則是一個刑法適用原則,指除了對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懲罰或有利於行為人的規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5. 請教刑法中「從舊兼從輕原則」的例外情況
看什麼罪,最近顯然除了刑法修正案七種涉及的罪名能用到。
但一般刑法都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或者是看哪個法對犯罪嫌疑人有利,辯護人可以適用對犯罪嫌疑人有利的法。
另外,如果是有社會影響力的案件,有可能會對犯罪嫌疑人不利。
6. 法律從輕原則與從新兼從輕原則與從舊兼從輕原則有什麼區別,請舉例說明。
其區別主要是溯及力上。
一、從輕原則
這是關於法律溯及力的原則之一,其出發點事對人權的進一步保護,是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指在新舊法律更替後, 審理在新法律生效前發生的、未經審判或判決未確定的行為時,應當比較新舊法律對於該項行為的處罰規定,並擇輕而從。
例:1911年武昌XXX標志著辛亥革命的開端。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在雲南XXX,自立為周王。從舊的話這兩個都是反叛,但是按照今人理解,1911年的可以叫起義,這就是從輕了。
二、從新兼從輕原則
指對新刑事法律生效的未經審判或判決未確定的犯罪行為,原則上適用判決時的新律,但舊律處罰較輕時則適用舊律。從新兼從輕原則認為新法具有普遍追溯力,但舊法規定較輕時為例外。
三、從舊兼從輕原則
從舊兼從輕原則是一個刑法適用原則,指除了對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懲罰或有利於行為人的規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從舊兼從輕原則的適用范圍是當法律有更新或變動的時候,而並非是所有的刑罰都從舊兼從輕。
舉例說明:某項行為以前是犯罪,現在不是犯罪了(比如投機倒把、流氓罪等等),如果你的行為是在「還是犯罪」的年代發生的,但在判決時法律已經更改,這時候「從舊兼從輕」就要體現從輕,而按照輕的判決,基本就是無罪了。
道理就是既然觀念已經更新,這類行為根本不是犯罪,不具備社會危害性,再對行為人處了刑罰沒有意義。
如果不考慮這一項,那麼按照76年之前的案例來說大部分人都可以進里判上幾年了。就算按76年刑法,約炮的全抓了也不冤。
(6)刑法從新兼從輕原則擴展閱讀
原則簡介
刑法的「從舊兼從輕」原則,用最簡單的話理解就是:「有利於被告人」的准則。
刑法的該規定主要是針對我國1979年舊刑法和1997年現行刑法之間的矛盾問題,且主要是針對新刑法溯及力的問題。即新刑法對公布之前的行為是否認為是犯罪問題,以及如何適用等問題。
「從舊兼從輕」原則具體舉例說明:
首先,當遇到一個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頒布以前,此時要考慮的是先適用舊刑法,即行為時的法律規定(從舊)。
其次考慮,如果是適用新的刑法更有利於被告人的話,如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新刑法處罰較輕的話,則應該對被告人使用新刑法。
其次,如果是適用舊法更有利於被告人的話,如舊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舊法規定的刑罰更輕時則對被告人適用舊法。
最後,根據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適用舊法還是新法,既所謂的「從舊兼從輕」原則。
「從舊兼從輕」原則是我國處理各種法律問題的一項基本原則,除了刑法適用外,其他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也都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我國現時期主要採取從舊兼從輕原則,在特殊情況下採用溯及既往的原則。
7. 從舊兼從輕原則只適用刑法嗎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個法律的普遍原則。在一般的民商事法律當中,除非特別作出明確的規定要「溯及既往」,那麼,沒有規定的情況下,都適用不溯及的原則。
法律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制定、審批程序,公開公布之後,才能實施,並且一般情況下,不得約束法律實施之前的行為,因為那時沒有這個法律實施,不能因為要懲罰這個行為,制定一個法律,那樣就亂套了。 補充: 沒有。
民事部分就不說了,不會出現這個原則。行政法部分倒是有可能,不過,行政法同樣忌諱事後制定法規來處罰之前的行為。到目前為止,我國行政法部分也沒有這個原則。 追問: 可是,不管從舊兼從輕還是從新兼從輕,的效果都是一樣的有利於當事人,適用條件也是未決案件(即未審理或雖審理但未判決) 從這個來看刑法和行政法都屬於公法領域 回答: 是屬於公法領域。但是,這個原則需要明確的規定,才能付諸實踐。行政法更多的是「法不溯及既往」。
注意一下:刑法涉及到新法與舊法以及對犯罪行為追訴的問題,所以明確規定這個原則。
而行政法更多的是不可以事後制定法規來處罰之前的行為,雖然也存在一個違法行為的追訴,但是,那個追訴與刑法上的追訴是不同的,除非依據當時的行政法認為實施的行為違法,才能發生追訴。如果當時的行政法沒有規定,或者不認為行為違法,也不會產生行政法上的追訴。
所以,這個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其他回答(10)風4級2009-05-27是的。法不溯及既往這一個原則始於羅馬法,確定於美、法德等國的法律,並為許多國家共同遵守。
但這一原則並不是絕對的。立法者鑒於維護某種利益目的,往往也針對具體情況,在法中作出有溯及力或有一定溯及力的規定。從舊兼從輕原則就是法不溯及既往所要求的。我國除刑法,民法等法律通常也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