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總則自然人

民法總則自然人

發布時間: 2021-12-17 15:14:24

1. 民法總則自然人具有哪些權利

根據《民法總則》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人格權是指為民事主體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賦予民事主體所享有的各種人身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十三條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十四條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2. 民法總則中自然人享有哪些人格權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3. 根據《民法總則》,自然人享有哪些人格權

自然人享來有生命權、源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3)民法總則自然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三條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十四條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五條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准;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准。

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4. 民法總則為什麼將公民改為自然人

梁慧星教授:這是民法的科學性的問題,因為民法中的主體就是自然人。「公民專」是屬一種政治上的身份,簡單說,就是有這個國家的國籍的人。有了國籍,就有了公民權,公民權就是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資格。同一個人,在參加政治生活的時候他叫公民,在參加民事生活的時候他叫自然人。
我們制定《民法通則》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立法的觀念還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所以保留了公民的概念。在《民法通則》制定的時候關於叫公民還是叫自然人其實已經有爭論,當時沒有決定,沒有最終解決,就在公民的後面加了個括弧寫上自然人。到了後來《合同法》制定的時候就完全是用自然人的概念了,包括這次修改的《民法總則》,也完全採用自然人這一表達。

5. 民法總則規定 自然人享有哪些權利

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並受法律保護的利益范圍或者實施某一行為(作為或不作為)以實現某種利益的可能性。

1、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2、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3、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4、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5、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6、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7、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8、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9、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10、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11、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12、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13、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14、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15、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1)作品;

(2)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3)商標;

(4)地理標志;

(5)商業秘密;

(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7)植物新品種;

(8)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16、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17、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18、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19、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0、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1、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22、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干涉。

23、民事主體行使權利時,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和當事人約定的義務。

24、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

6.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麼權利

您好,《民法總則》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繼承權,享有人身自由權,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自然人如作為民事主體,享有財產權利、物權、債權、知識產權、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法條鏈接:《民法總則》第一百零九條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條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三條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第一百一十四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八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第一百二十四條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第一百二十五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第一百二十六條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7. 民法通則中自然人包括

民法通則中自然人包括中國公民、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成年的中國公民、中國領域內的無國籍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2條規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這條規定確認了自然人的民事主體地位,是自然人從事民事活動,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前提。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是我國法律確認的民事主體。

民法上的自然人首先是具有自然生物屬性的人,從出生開始就獲得了民事主體資格。藉助生殖輔助技術出生的人(如「試管嬰兒」),也同樣屬於自然人。同時,作為民事主體的自然人還需要法律的承認。

近代以來的民法,承認自然人為當然的民事主體,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得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自然人包括本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7)民法總則自然人擴展閱讀:

自然人的分類: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在法律上能為完全有效的法律行為的人。通常以精神健全的成年人為有行為能力人。

《民法總則》第17條、18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成年人年齡標准既要考慮人不同年齡的身心發育情況,也要考慮社會的接受度等各方面因素。以十八周歲作為成年人年齡標准綜合考量了我國國民的生理情況、社會環境等因素。

2、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不能為有效法律行為的人。他們不能因其所為法律行為取得權利和承擔義務。一般包括:幼年人;不能獨立處理自己事務,經法院宣告為喪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

《民法總則》第20條、第21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八周歲以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3、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只有部分行為能力的人。

《民法總則》第19條、第21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8. 民法總則自然人的規定有哪些

第二章自然人

第一節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第十三條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十四條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五條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准;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准。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准。

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9. 民法總則中自然人不享有哪種權利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對於自然人不享有的權利是沒有具體明確規定出來,而是通過禁止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來體現出來,比如禁止重婚。

所以,那些權利是自然人不享有的,需要結合具體的法律條文來得出結論。

但是,民法總則對於自然人享有的權利是有明確規定的:

1、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2、自然人財產權利、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3、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4、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5、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

6、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7、依法享有物權、債權、侵權責任請求權等。

熱點內容
最新民事訴訟法第229條 發布:2025-08-21 13:51:24 瀏覽:568
監獄醫院完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13:36:34 瀏覽:410
立法法所稱較大的市 發布:2025-08-21 13:31:30 瀏覽:802
家族裡的規章制度公告 發布:2025-08-21 13:29:53 瀏覽:40
違反法律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發布:2025-08-21 13:29:53 瀏覽:970
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紀律處分辦法 發布:2025-08-21 13:21:13 瀏覽:843
牙科診所規章制度圖片 發布:2025-08-21 13:16:21 瀏覽:169
山東巨野律師 發布:2025-08-21 13:10:56 瀏覽:240
老幹部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13:10:34 瀏覽:251
興寧法院在哪 發布:2025-08-21 13:08:52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