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民法典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那條法律規定上一天班就有一天的工資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詳見下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章工資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2. 第一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這樣的舉措有何意義
第一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這樣做的意義重大。此次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考慮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穩定。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
首先,它確保法律和政策的適用,從而確保司法工作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順利進行,這是中國司法解釋的基本職能;其次,它彌補了立法的缺陷。第三,它為立法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司法解釋是法律發展的階梯。司法解釋是揭露立法與司法之間關系真實面貌的機會,司法解釋是解決復雜多變的社會矛盾的壓力表。另外,司法解釋的功能主要是揭示原始的立法意圖,包括遵循一般含義,確認原始的立法意圖和深化原始的立法意圖。司法解釋的功能特徵是作為法律結構調整的微調手段。萬物的運動有宏觀運動和微觀運動兩種形式,法律運動也是通過在法律適用過程中對法律規定的解釋,使守則的宏觀框架不斷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關系,並在功能上發揮法律的微觀調整作用,司法解釋應針對具體的法律規定和“符合立法的宗旨,原則和初衷。
3. 《民法總則》規定了哪些基本原則
民法總則在第一章中規定的基本原則,包括:
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合法原則、綠色原則。
法律中的基本原則,指的是能夠體現立法的指導思想、並且對全部法律制度發揮統率和指導作用的最基本規則。確立民法基本原則,是為各種規范民事活動的法律法規提出具有指導思想性質的基本要求。
(3)宏觀民法典擴展閱讀:
民法基本原則的規定,不僅是為了規范當事人自身行為,更是為了規范民事活動的立法、行政執法、法院及其他機構的司法行為。
在立法層面,民法總則中規定的這些基本原則不僅對總則中的全部法律制度發揮統領作用,而且對整個民法典中的法律制度發揮統領作用,甚至還要對包括商事法、知識產權法、社會性立法和很多涉及民事權利的法律發揮統領作用。
這些基本原則對於各種下位法的制定應當發揮指導甚至是制約的作用。例如,在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地方立法機構制定的地方法規涉及民事活動規范的時候,都應注意遵守這些原則。可以說,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為規范民事活動制定的其他法律,其效力次於像民法典這樣的法律的時候,同樣也要遵守這些基本原則,使得下位法符合上位法的要求。
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當然也要遵守這些原則。而在人民法院和裁判機構分析和裁判民事案件的時候,這些基本原則的作用更直接,也更顯著。這些基本原則雖然有的不一定能直接用來裁判案件,但它們都可用於從宏觀上指導案件的分析和裁判,自願原則等甚至可直接用來分析和裁判案件。
4. 亞洲第一部民法典是日本民法典嗎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都是整個國家。」民法總是充滿平等包容的精神,前所未有地關注著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每一項權利,閃耀著人本主義的法思想。而民法典的出生更是一場法律的成人禮,它彰顯了一個國家光明而寬廣的未來。下面,請跟著仙檢君來學習民法典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誕生簡史以更深刻地理解民法典的重要意義。
世界第一部民法典是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倫王國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對刑事、民事、貿易、婚姻、繼承等制度作出規定。
世界第一部大陸法系民法典是1804年法國頒布的《法國民法典》,又名《法蘭西人的民法典》、《拿破崙法典》。
大陸法系國家第二部民法典是1896年頒布,1900年實施的《德國民法典》。
亞洲第一部民法典是1898年頒布的《日本民法典》,《日本民法典》修訂時參考了《德國民法典》。
中國第一部民法典是1931年國民黨政府頒布的《中華民國民法典》,修訂時參考了《日本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民事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於1950年5月1日公布實施。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制定的第一部《婚姻法》,它倡導男女權利平等、保護婦女及其子女的合法權益,是反對包辦婚姻、提倡婚姻自由的先鋒。
這些法條將女性從封建婚姻制度的壓迫中解放出來,推動了中國整體性的社會變遷,並在促進我國民法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頒布的第一部民事法律,是我國民事法律發展的起點,也是國家改革婚姻家庭制度,倡導一夫一妻制、反對封建婚姻的重大立法舉措,為今後中國婚姻法制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則》於1986年頒布,1987年1月1日實施。
這一時期正是中國經濟變革較為激盪的年代,中國社會主義市場也經歷了由雛形到壯大再到確立的過程。
市場經濟從逐漸發展到確立、私營經濟法律地位的不斷變化,都需要大量的法律來加以規范、調整和保護。
無論是發展市場經濟保障公民的權利還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都離不開民法。
在這種環境下,大量的民事單行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如《合同法》、《外資企業法》、《公司法》、《繼承法》、《保險法》等。
在此基礎上,對於民事立法中一些不宜由單行法分別規定的宏觀基本原則和制度及條款,被整合制定成《民法通則》。
2017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通過,2017年10月1日實施。《民法總則》的頒布讓人們對民法典的成典之日充滿了期待,《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其內容較《民法通則》有一定的修改調整,較之以前有許多進步之處和亮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民法典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其頒布實施具有里程牌式的重大意義。
整部法典內容涵蓋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拼圖,它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將對依法維護人民利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產生重要作用,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
法律是國之重器,而法典則是重中之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必將成為呵護所有人的國之重器,在她慈母般的眼神下,中國人民將生活得更加舒心、自由。
5. 為什麼說《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民法典不僅僅涵蓋了你我從胎兒到繼承的法律上的「一生」,同時,更宏觀的說,民法典是社會經濟生活在法律上的反映。
民法典是社會經濟生活在法律上的反映,更是一國生活方式的總結和體現。
在成文法背景下,如果沒有一部統一的民法典,不僅很難向世人展示我們形成的民事法律制度,准確展示中國法制文明的發展水平和高度。頒行一部面向21世紀的科學的民法典,將是我國法治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的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更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19世紀初的《法國民法典》和20世紀初的《德國民法典》,曾是世界民法發展史上的重要成果。今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構架成形,民法典的制定步伐也隨之加快。
民法典是社會經濟生活在法律上的反映,更是一國生活方式的總結和體現。
在成文法背景下,如果沒有一部統一的民法典,不僅很難向世人展示我們形成的民事法律制度,准確展示中國法制文明的發展水平和高度,而且,零散的民事立法將妨礙民事法律制度的體系化水平。
6. 為什麼有了民法通則還要制定民法典
記者:為什麼有了民法通則還要制定民法典?民法典和民法通則有什麼不同?
梁慧星:《民法通則》既不是民法典,也不同於民法典的總則編。它僅有156個條文,不能起到民事基本法的作用。由於民法通則和各民事單行法是先後陸續制定的,相互之間缺乏協調和照應,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許多案件,無論是在民法通則或者單行法上都找不到相對應的裁判規則,於是最高法院不得不制定許多批復和解釋,甚至借解釋的名義創設法律規則。通過法院創設規則裁判案件,不利於法律的統一。
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是從發展市場交易開始的,當時的一個口號叫「搞活流通」,調整市場交易關系的法律較早受到重視,導致現行民法立法體系中,調整市場交易關系的法律法規(例如合同法、海商法、證券法、保險法),相對而言要完善一些,而調整財產歸屬關系的物權法,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明顯薄弱和滯後。至今缺乏關於物權的基本規則、基本制度,例如區分動產和不動產的准則、不動產物權和動產物權發生、變更與消滅的基本規則、物權保護的原則和制度、關於土地使用權的基本規則、關於高層建築區分所有權的基本規則,以及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時效制度等。
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學界一再討論的所謂企業產權界限不清、國有資產流失等嚴重社會問題,均與未及時制定完善的民法典,致社會生活中缺乏規范財產歸屬關系的基本規則有關。
現行民事法律法規,多數是改革開放初期制定的,由於受舊的經濟體制和舊的民法理論的影響,導致若干不適當的法律規則的存在。例如,現行法律法規及實務混淆物權變動與基礎關系的生效,如房屋買賣未辦產權過戶手續,認定買賣合同無效,設定抵押權未辦抵押登記,認定抵押合同無效,嚴重不利於保護交易秩序和當事人合法權益。
記者:請問民法典的制定原因是什麼?
梁慧星: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有必要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和適當限度的管理。但民事法律制度,關繫到公民和企業的民事權利義務的享有和負擔,關繫到市場規則的統一,應當由民法典加以規定,而不應由行政部門和地方政府規定。
由於沒有民法典,許多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不完善,因此給行政部門干預民事生活留下很大的空間,造成行政部門通過制定規章、地方政府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限制公民和企業的權利、加重公民和企業負擔及對市場交易設置各種限制和障礙等不正常現象。
法律的發展,是由習慣法到成文法再到法典法。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過三次民法典編纂熱潮。第一次是發生在6世紀的羅馬法編纂,產生了羅馬法大全;第二次是發生在19世紀的歐洲民法典編纂熱潮,產生了以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瑞士民法典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的民法典;第三次民法典編纂熱潮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產生了1992年的新荷蘭民法典、1994年的俄羅斯民法典、1994年的蒙古民法典、1996年的越南民法典、1996年的哈薩克民法典、1996年的吉爾吉斯斯坦民法典、1998年的土庫曼民法典等。現在世界上有110多個國家有民法典。還有若干國家正在制定民法典。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歐洲議會的決議,正在起草一部歐洲民法典。即使美國和加拿大這樣的判例法國家,也有若干個州制定了自己的民法典,如加利福利亞民法典和魁北克民法典。可見,制定民法典是現代法治的一個共同經驗。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應當通過制定民法典來實現。
黨的十五大報告確定要在2010年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按照構想,這個法律體系應當是一個金字塔形的結構,最上層是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憲法;其次是民法、刑法、民訴、刑訴等各基本法;再其次是各特別法;下面則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其中,憲法和民法、刑法、民訴、刑訴等基本法應當制定成文法典。迄今,憲法、刑法、刑訴法、民訴法均已制定了成文法典並在八屆全國人大期間進行了修訂,惟獨民法未制定法典,只有一個民法通則和各單行法。
雖說民法通則及各民事單行法,在保障公民和企業的民事權利、規范市場交易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大的作用,但民法通則畢竟不能起到民法典的作用,許多重要的、基本的民法制度欠缺,這種情況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要求。中國要建設法治國家,當然要制定自己的民法典。制定一部既符合我國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又符合法律發展潮流的,與國際社會相溝通的、完善的、現代化的民法典,是我們現在所面臨的重大立法任務。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手抄報內容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民事法律制定實施。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在中央蘇區、陝甘寧邊區等局部地區就制定實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勞動、財經等方面的法律。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相繼制定實施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重要法律和有關戶籍、工商業、合作社、城市房屋、合同等方面的一批法令。我們黨還於1954年、1962年、1979年、__年4次啟動制定和編纂民法典相關工作,但由於條件所限沒有完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事商事法制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先後制定或修訂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婚姻法、經濟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涉外經濟合同法、繼承法、民法通則、土地管理法、企業破產法、外資企業法、技術合同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著作權法、收養法、公司法、擔保法、保險法、票據法、拍賣法、合夥企業法、證券法、合同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黨的__以來,我們順應實踐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把編纂民法典擺上重要日程。黨的__四中全會作出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對編纂民法典作出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經過5年多工作,民法典終於頒布實施,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實施好民法典,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
第二,加強民事立法相關工作。
第三,加強民法典執法司法活動。
第四,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
第五,加強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理論研究。
通過這次學習,我充分認識到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做好宣傳工作,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8. 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主要內容
民法典相當於處理民事法律關系的一本網路全書,其中包含了各種各類回的民事糾紛處理答的法律依據。民法典的作用在其修改了關於合同法、物權法、婚姻法、繼承法等等法律的部分法律條文,使其更符合當代中國的民情,使法官在判決時有法可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8)宏觀民法典擴展閱讀:
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准;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准。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准。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9. 如何理解《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
最先大家從全部管理體繫上看來,153在檢察官法通則編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效力」下。按照民法典的私法基層民主核心理念,非法人組織的某一民事法律行為一經作出,正常情況下是合理的,民法典全球也期待它合理,可是民法典也是有一部分強制標准,民事法律行為沒法遭受法紀律的認同進而使法律效力自始被清除,這就是民事法律行為的失效。
一、看違背的政策法規中是不是確立個人行為法律效力。
二、假如未確立,則聯絡個人行為特性與民法典有關個人行為法律效力的標准,綜合性分辨。
三、再不確立,則分辨命令性標准關鍵維護私益或是公益性,若是公益性則一般失效,若是私益則一般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