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點贊
『壹』 為何重新制定的民法典在剛開始實施就備受爭議你認為這是好是壞
民法典在重新制定之後,現在已經開始,只不過在剛開始實施的時候就備受爭議,對於這一點,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畢竟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了法治社會,那麼民法典的這是備受爭議,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喜歡的可以點贊和關注。
民法典肯定能夠推行下去。
民法典能夠推行下去,就是因為它最大程度上的保障了我們的權益,同時也希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當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才是正常的途徑。
『貳』 走近民法典,民法典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66年的時間,經過了多少次的挫折,經過了幾代人的期盼,民法典終於走進了我們的視線,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這是我國第1部民法典,它象徵著一個新征程,它象徵著一個新生活,它象徵著我們能得到更好的保護,民法典就這樣用一種非常低調的姿態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很多人都不明白美英法典的重要性,也不了解民法典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下面就從幾個方面談一談,我們很可能因為民法典的出台而得到的一些更對我們有利的東西。
在我們居住的小區,電梯房廣告的費用,停車場收取的費用,以及小區共有財產所有設施的收入,都是歸全體業主所有,我們應該為這一條民法典點贊,這真的會影響我們每一個所在小區業主的生活,並且是好的影響是讓我們能夠更有底氣的說出我是小區的業主,這個小區的一切都與我有關系,也都與所有業主有關系,而不是再去聽那些物業的。
『叄』 法官回應全職太太離婚獲5萬家務補償,他的回應為何值得點贊
全職太太離婚獲5萬家務補償引發熱議。此次判決的重要依據之一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第1088條: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
我覺得步入婚姻以後,要學會平衡好家庭和自我成長的關系,注重自我提升,珍惜工作機會,保持經濟獨立。“彼此之間也要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幸福美滿的家庭需要共同的守護。”
『肆』 我國民法典第236條規定是什麼
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六條 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伍』 民法典規定了社會生活中的一切問題嗎
那肯定不能是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 生活瑣碎的事情太多 , 不可能全都包括 。
『陸』 民法典規定男方上交女方工資嗎
根本就沒有民法典規定這種說法,男方上交女方工資的說法,沒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支配自己的工資,所以民法典規定男方上交女方工資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柒』 上海「90後」女調解員用《民法典》講脫口秀,你對這波操作怎麼看
上海90後女調解員用脫口秀的方式講解我國的《民法典》上熱搜,獲得了許多網友的支持與點贊。但是也有些質疑的聲音,認為《民法典》這樣的東西,不應該隨意用這樣的方式去講解,不符合法律的嚴謹。
一,《民法典》《民法典》是我國2021年伊始才開始實行的法律,把包含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個人的出生,到一個人的死亡。這個人在什麼階段,什麼時候享有應有的權力以及義務,都規定的清清楚楚 ,堪稱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民法綜合。也是每一位中國公民都應該去學習的,了解的。
『捌』 買房,在售樓部交了10萬元的定金,現在不想買了,這種情況可以要求退還定金嗎
如果在合同的約定期限內,購房人不想買房了,可以要回定金。但是一旦過了這個期限,購房人反悔,交的定金作為開發商保留房號的損失就拿不回來了。如果開發商又把房子賣給別人,不但要退回定金,而且還要適用「定金罰則」,向購房人雙倍返還定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條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8)民法典點贊擴展閱讀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條【定金擔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
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於或者少於約定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定的定金數額。
簡單來說,就是與對方簽訂的定金協議,如果不履行合同約定,那麼對方就可以直接沒收定金,而如果對方沒有履行協議,那麼要雙倍的定金返還給你,所以簽訂定金合同時要慎重。
『玖』 2021年民法典實行後,合同法被廢除了,那自考法律本科的科目里有合同法怎麼辦
《民法典(草案)》根據並執行後,現行標准《合同法》將廢除,相關合同書的民事法律關系標准將由《民法典》中的合同書編取代。但是《民法典》合同書編大致承繼了現行標准《合同法》的內容,整體上沒有作出很大的調節,可是對一些內容開展了再次標准和整理,將文化生活中日漸普遍的合同類型增加來到典型性合同書里邊,用專業的條文開展管束和標准,實際由此可見:《民法典》執行後,合同書編增加的典型性合同書對大家會出現如何的危害。
新的合同書編除開增加所述典型性合同書之外,在細則一部分對現行標準的《合同法》的相關內容也開展了一些調節,主要表現為下列一些內容:
1、合同書訂立方法有增加
現行標准《合同法》對訂立合同書的方法只要求了二種,分別是要約和承諾。《民法典(草案)》對訂立合同書的方法增加了一種其他方法。即當事人訂立合同書,能夠 採用要約、服務承諾方法或是別的方法。
增加別的方法的描述會更為有效,由於《民法典》做為私法大量的主要表現為一種裁判員標准並非行為准則。
換句話說公平行為主體中間的合同書究竟該怎樣訂立是當事人中間的事兒,若當事人中間沒有就合同書引起糾紛,那麼就壓根用不到裁判員標准,而只能當事人中間就合同書造成了糾紛案件,最終判斷合同書是不是訂立,處理糾紛案件時才會用裁判員標准開展辨別。
說白了目不識丁的當事人還可以進行合同書買賣,實際上她們壓根無需了解什麼是要約什麼是服務承諾,若她們中間就合同書訂立引起糾紛,只需依照要約-服務承諾的標准判斷就可以,並不一定限於某類方式。
2、增加對於網上購物的合同文本
現如今網上購物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一種買賣形狀,現行標准《合同法》並沒有就網上購物合同書開展專業的標准,大多數根據法律條文和合同書的原則問題條文對相關網上購物的合同書開展標准和管束。《民法典(草案)》第五百一十二條專業對於網上購物個人行為,對相關合同書的交付時間開展了確立。
根據互聯網技術等網路信息訂立的電子合同的標底為交付產品並選用物流快遞方法交付的,收件人的查收時間為交付時間。
電子合同的標底為出示服務項目的,轉化成的電子憑證或是商品憑據中註明的時間為交付時間;上述情況憑據沒有註明時間或是註明時間與具體出示服務項目時間不一致的,具體出示服務項目的時間為交付時間。
電子合同的標底為選用線上傳輸技術交付的,合同書標底進到另一方當事人特定的特殊系統軟體而且可以查找鑒別的時間為交付時間。
電子合同當事人對交付方法、交付時間另有承諾的,依照其承諾。
確立交付時間的意義取決於區別義務的遷移。針對顧客而言要是未簽收,網上購物產品在中途產生的一切難題和自身不相干。
3、要約邀請提升了債卷募集說明書、 股票基金徵募使用說明
說白了要約邀請是期待別人向自身傳出要約的表明,較為典型性的便是廣告宣傳。
而要約是期待和別人訂立合同書的意思表示,例如擺在貨架上產品,上邊也有實際的價錢,要是承受要約人即顧客服務承諾,要約人即商場便受該意思表示的管束,當顧客履行承諾即支付後,商場即交付相對產品。
《民法典(草案)》在現行標准《合同法》中的幾類要約邀請的方法中澳提升債卷募集說明書和股票基金徵募使用說明,也是為融入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必須所做的調節。
依據《民法典(草案)》第四百七十三條要求,拍賣公告、招標信息、招股書、債卷募集說明書、股票基金徵募使用說明、的校園廣告和宣傳策劃、郵遞的價格表等為要約邀請。的校園廣告和宣傳策劃的內容合乎要約要求的,組成要約。
4、文件格式合同文本有增加
格式條款是大家生活起居中拿筆簽過的數最多的一種合同書。
依據《民法典(草案)》的有關要求,說白了格式條款是當事人事先擬訂,並在訂立合同書時未與另一方商議的條文。
格式條款的典型性特點便是不會有某些商議將會的條文,不論是被列入到能夠 商議的書面形式合同書中還是獨立成一部分,那樣的條文就可以視作格式條款。
出示格式條款的一方有表明責任。出示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執行提醒或是表明責任,導致另一方沒有留意或是了解兩者之間有重特大利益關系的條文的,另一方能夠 認為該條文不變成合同書的內容。
這兒得不變成合同書內容的描述與現行標准《合同法解釋二》中的撤消該格式條款的描述更為有效。
說白了撤消格式條款的前提條件是認可它是格式條款,而將其判定為不變成合同書的內容會看起來更為的完全,也更接近合同書的基本原理。通俗化一點說便是沒有執行表明責任的條文就並不是合同書,即然並不是合同書當然也不造成一切約束。
本次《民法典(草案)》修定,為健全格式條款規章制度,還要求了電、水、氣、供熱供貨人及其公共性托運人對廣大群眾的強制性意思自治責任。《民法典(草案)》第六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要求,向廣大群眾供電系統的供電系統人,不可回絕用電量人有效的訂立合同書規定。
5、增加預約合同內容
說白了預約合同就是指當事人承諾在未來一定期內訂立合同書的認購協議、購買書、訂購書、意向協議書等。
訂立預約合同後,若當事人一方不執行預約合同承諾的訂立合同義務的,另一方能夠 懇求其擔負預約合同的合同違約責任。
6、將情勢變更條文提升來到法律等級
情勢變更針對合同的效力而言是非常關鍵的。在新冠肺炎肺炎疫情期內,許多 鋪面都涉及到房租的難題。針對租賃協議,因為遭受肺炎疫情的危害,能夠 將其歸到不可抗拒,承租方就可以情勢變更為由認為變動合同書。
說白了情勢變更一般就是指合同成立後,合同書的基本標准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書時沒法預料的、不屬於商業服務風險性的重特大轉變,再次合同履行針對當事人一方顯著不合理的一種情況。
受情勢變更產生的不好危害,當事人能夠 與另一方再次商議;在有效期內商議不了的,當事人能夠 懇求人民檢察院或是仲裁委員會變動或是終止合同。
人民檢察院或是仲裁委員會理應融合案子的具體情況,依據平等原則變動或是終止合同。
在《合同法》時期,情勢變更條文處在《合同法解釋二》第26條,《民法典(草案)》將其載入第五百三十三條,能夠 說成緊靠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必須
若能給你帶來幫助,請採納或點贊,謝謝
『拾』 「民法典」時代已開啟,網友最關心哪些變化
民法典草案中提到的個人隱私保護、法律和道德風險、婚姻家庭等內容受到輿論關注。
文 | 張靖天
屬於民法典的新時代終於來了!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標志著屬於民法典的新時代已經到來,同時也是我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草案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00多個條文。
無論涉及土地權屬制度、遺產繼承歸屬、個人隱私保護,還是高空拋物、鄰里糾紛、婚姻問題、性騷擾等情況,民法典都能夠覆蓋到每個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它也被譽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
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決定提出這一重大立法任務——編纂民法典後,「民法典」一詞便開始頻繁進入公眾視野。
回顧近幾年來編纂民法典之路,從出台民法總則到進行拆分審議各分編草案,再到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我國在制定民法典這方面,已陸續邁出了重要的「十大步」。
▲圖:民法典草案中重要的十步
各方面普遍認為民法典是以法治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體現,切實維護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都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單獨設置的「人格權編」和「侵權責任編」,這是世界《民法典》的首創,也為世界展示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國際輿論方面也認為,中國對於民事權利的保護已經進入了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2020年作為民法典正式出台之年,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更加備受關注。近幾天有關民法典草案中提到的個人隱私保護、法律和道德風險、婚姻家庭等內容都受到大量的輿論關注。圍繞相關話題,網路中充斥著眾多高頻詞彙。
▲民法典詞雲圖
在民法典草案提請審議期間,新浪微博中有關「高空拋物」「設立離婚冷靜期」「未成年人遭性侵」等均形成了多個熱搜話題,吸引網友關注評論。截至28日15時,上述話題的累計閱讀量已突破2億。
此外, #權益受侵害如何自助免責#、#死者生前不反對家屬可決定捐其遺體#、#撫養權糾紛已滿八周歲子女有話語權#等與民法典草案關聯的話題也吸引著輿論關注。
新京智庫經過統計分析,梳理出了在民法典草案審議階段最受關注的幾大核心話題,具體如下:
關注度最高話題:防高空拋物寫入民法典草案
民法典草案的侵權責任編規定有關機關應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建築物管理人應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類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措施的,應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此外,一些案例由於找不到肇事者,最後判定全樓業主和物業共同賠償,引發了很多爭議。民法典草案對此要求有關機關要查處責任人,大大減少「一人拋物、全樓買單」的情況。因為明確了物業公司責任,也會從源頭上守護好頭頂上的安全。
微博中有關「高空拋物」的話題出現較多,@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頭條新聞等媒體主持了相關話題,累計吸引多達2.5億次閱讀。這是網友關注度民法典相關話題中最高的話題之一。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對於防高空拋物寫入民法典草案,網友普遍予以支持。但不少人認為「一人拋物、全樓買單」確有不妥之處,建議安裝攝像頭監視,嚴懲高空墜物者。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但也有大V表示要想解決高空拋物還得靠《刑法》。
知名法律博主@楊文戰律師(242萬粉絲)則認為:「防高空拋物這事兒民法典是解決不了的。民法解決的是賠償數額和責任的問題。高空拋物的難點在於『真凶』的確認,以前民法的解決方案是找不到『真凶』,所有『嫌疑人』一起賠,顯然這種方式沒啥震懾力。」
支持率最大話題:未成年時遭性侵18歲後仍可訴
民法典草案規定:遭受過性侵害的未成年人,成年後可通過法律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央視新聞在微博主持了相關話題後,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轉發,在網友留言中可以看出,點贊、支持的聲音層出不窮。僅首發微博的點贊量就突破了30萬人次。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民法典草案的這項規定之所以成為兩會期間熱點話題,源於近期幼童性侵害事件的頻發。從新城控股董事長猥褻9歲女童到上海市男幼師猥褻兒童,以及前不久讓輿論沸騰的「鮑毓明性侵14歲養女」一事,都引起網友高度關注和不滿。網友紛紛留言譴責鮑毓明這樣的人,同時也對受害人積極維權予以大力支持。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微博大V、育兒名博@王人平(291萬粉絲)指出:「支持!很多未成年人遭性侵時,受限於自己當時認知能力和心智發展水平,或出於恐懼,或出於不知所措,都沒及時報案。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可以更好地打擊性侵犯罪,支持受害者維護自己的權利,保障自己的權益。」
爭議較多的話題:設立離婚冷靜期
圍繞首部民法典草案中關於「離婚冷靜期」的條款是否應該刪除,在網上引發熱議。
首先看看支持該條款的聲音:
5月23日,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表示,對於每個人而言,離婚自由是法律賦予的權利,司法上予以尊重。但是離婚太多太隨意,某種程度上也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和後果。
白岩松認為,設計這樣一個冷靜期,不是說要限制離婚自由,而是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沖動的、輕率的決定要離婚的念頭。有這么一個月的時間冷靜一下,真想離婚的不差這一個月。這一個月恰恰不是對婚姻自由的一種破壞,而是為了防止因過度自由而導致的草率。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婚姻法專家金眉也認為離婚冷靜期的設立有利於減少沖動離婚,它不但不會阻礙離婚自由,還有利於促進家庭圓滿和社會穩定,對未成年子女的培養也有積極意義。
然而,從整體輿論來看,呼籲刪除「離婚冷靜期」條款的佔比更高。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蔣勝男建議民法典草案刪除「離婚冷靜期」。她表示,婚姻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對於90%的人來說不需要「離婚冷靜期」,要離婚的人一天都等不得。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蔣勝男的言論一度成為微博熱搜話題,不少網友留言支持: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同樣支持刪除「離婚冷靜期」條款的還有微博大V、兩性專欄作者@女王易衡(718萬粉絲),她認為:「大家不希望有離婚冷靜期,它就是侵犯了婚姻自由,立法不能太過走『精英』『父母官』思路,要照顧到普遍的常識和訴求。」
@新京報發起了【你如何看待離婚冷靜期?】的投票,約91%的網友並不贊成設立離婚冷靜期,具體原因有家暴、成年人可為自己決定負責等。更有網友調侃稱:「結婚也需要冷靜期。」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對於外界對「是否有必要設立離婚冷靜期」爭議,全程參與了此次民法典編纂工作,中國著名民法學家、全國人大代表孫憲忠作出回應,他表示:「多數人是認真考慮婚姻問題,對於95%的人來說,要離婚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有些可能已經爭執多年,在離婚時感情破裂一定有相關證據,針對這部分人群,冷靜期是不是還要適用,法院也需要慎重考慮,因此亦不存在少數人綁架多數人的問題。」
結語
無論是社會沖突、家庭矛盾還是倫理道德,一些話題在民法典草案審議階段受到輿論熱議的同時,也從側面凸顯出了不少存在多年的社會痛點。事實上,生活中還有很多新老問題都要遵循和依靠民法典來解決。民法典的出台不僅及時全面地回應了公眾關切,體現出「民有所呼,法有所應」,還能夠通過引導我們每個人積極地貫徹和落實,從而防止或減少不良負面行為事件的發生。相信隨著民法典的出台,未來百姓生活定會更加安全、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