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刑法題
『壹』 刑法題,很急
首先案件的定性沒問題.1、法律中沒有規定女性就可以從輕處罰(除懷孕等),只要年滿18周歲,就是成年人,應該負完全的刑事責任,你所說的大學生快畢業不能算做從輕情節。2、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此案中雖沒有使用暴力,但是肯定用了脅迫的手段,所以夠成綁架罪,起刑(最低)十年,沒問題。3、不知者不罪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中國的法律不會體現這種精神。這種說法只會認為是逃避法律制裁的借口。比如明天我去殺了一個人,我說我不知道殺人會是犯罪行為,你認為法律會因此從輕處罰我嗎?答案大家都知道。
『貳』 幾個簡單的刑法問題
1生理醉酒,至少目前我國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沒有對其從重處罰的規定。
2主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領導和組織的人,如犯罪集團的組織犯,聚眾犯罪的首要分子和其他共同犯罪中的其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而正犯就是實行犯,不一定會使主犯。總而言之主犯和正犯是兩個互有交叉的概念。
共犯之中,學術界有爭議的是片面共犯,其實你只要知道從凡是共同犯罪中的就可以了。
3危險犯,指其德行為只要產生了危險性,就構成了犯罪,如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一些罪名。
行為犯指其行為就可以構成犯罪,如非法持有槍支。
實害犯與結果犯是一回事。
『叄』 刑法論述題有哪些是常考的
一. 論述犯罪的基本制特徵
二.論述我國刑法的效力范圍
三.論述犯罪故意
四.論述犯罪既遂
五.論述犯罪未遂
六.論述犯罪中止
七.論述繼續犯
八.論述想像競合犯
九.論述結果加重犯
十.論述連續犯
『肆』 一個有趣的刑法問題拜託各位了 3Q
你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的刑法並不是我的強項,其次,你問的問題現在在社會上有爭議,並沒有定論 所以一切都是各家的觀點。 我給你找了個案例,看看現在社會上的主要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河南周口人羅勇春是一個標准彩迷,經常去福利彩票站買彩票,但未中過獎項。7月15日中午,身上帶的錢所剩無幾的羅勇春又來到彩票站,發現老闆將一些熟客電話訂好的彩票夾進雜志,隨手放在抽屜里,心想那麼多彩票,總會有中獎的。 當晚,羅勇春潛入彩票站偷走了70餘張彩票及80元現金。隨後,羅勇春因涉嫌盜竊被治安拘留。 但是17日上午,情況發生了變化,民警了解到,被盜的彩票中獎金額共2萬多元。中獎彩票作為一種有價票證,雖還未被兌換,但2萬多元應作為案值的一部分。此案因此轉為了刑事案件。本來這只是一個小案子,但這件事情報道之後卻引起了社會各個方面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這件案子從法律的角度應該怎麼定性,到底構不構成刑事案件。 爭論焦點 一方面認為,自從財政部頒發的《彩票發行與銷售管理暫行規定》出台之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彩票作為有價證券之一,具有有價證券的特點。如果彩票被認定為有價證券的話,那麼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被盜物品的數額,按照下列方法計算:不記名、不掛失的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不論能否即時兌現,均按票面數額和案發時應得的孳息、獎金或者獎品等可得收益一並計算。股票按被盜當日證券交易所公布的該種股票成交的平均價格計算。由此看來,羅某所盜彩票的價值應為彩票出售時的票面金額再加上獎金的金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如下: (一)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 (二)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為「數額巨大」。 (三)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分別確定本地區執行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以此為標准,前文彩票案應該屬於刑事案件。 但另一方面認為,從犯罪構成方面分析,盜竊罪的最低金額是500元。羅某隻是偷了80元和幾十張彩票而已,如果沒有中獎則肯定不構成犯罪,而中獎是帶有很大偶然性的。從犯罪客體來說。犯罪客體是受刑法保護的而被犯罪行為侵害的社會關系。如果這彩票是被人購買而中獎了,則是正當的;現在不同的是彩票是偷的,這樣說來彩票中心也只是損失了幾十塊錢的彩票而已,假設盜竊罪成立,那該行為已既遂。中獎也只是屬於後續行為,不應該歸罪於羅某,並且盜竊罪是數額犯,所以價值幾十元的彩票根本構不上犯罪,頂多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但是射幸孳息應當按照不當得利返還所有人。 律師意見 北京雙全律師事務所的盧義律師認為,羅永春進行盜竊時的目的性很明確,就是盜竊彩票,期待能夠中獎,從而非法獲得獎金。這種情況下,就應該根據彩票所中獎金數額來計算盜竊數額。理由如下: 在上述情況中,羅永春盜竊彩票的主觀目的就是期待彩票中獎而領取相應的獎金。由於盜竊彩票如何量刑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從民法角度講,在彩票站購買彩票,當事人之間成立有效的射幸合同。所謂射幸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是否履行義務有賴於偶然事件的出現的一種合同。這種合同的效果在於訂約時帶有不確定性。中獎人領取獎金的依據就是彩票。可以說,彩票是射幸合同的證明,或者說就是合同的表現形式。中獎人依據所持有彩票進行兌獎。因此,他盜取的彩票可視為有價票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二款「被盜物品的數額,按照下列方法計算:不記名、不掛失的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不論能否即時兌現,均按票面數額和案發時應得的孳息、獎金或者獎品等可得收益一並計算。股票按被盜當日證券交易所公布的該種股票成交的平均價格計算」的規定,把「彩票」定性到能夠兌現的有價票證的角度考慮,那羅永春盜竊金額就應該按照彩票實際中獎數額來計算盜竊金額。 但是,應該說明一點,由於羅永春是在開獎之前被公安機關抓獲,這時,彩票中沒有中獎還不得而知。第二天知道開獎結果後,彩票確實中獎2萬多元,羅永春已經不可能領取彩票所中獎金。這種情況符合盜竊未遂的犯罪形態。羅永春應定性為盜竊2萬元,盜竊未遂。 專家意見 對此記者專門采訪了中國政法大學裴廣川教授,裴教授認為,盜竊罪屬於數額犯,並且像彩票這種不可預知的利益能否單獨作為認定犯罪的依據還有待商榷。目前我國對於盜竊彩票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在司法實踐中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從公平,公正的原則出發,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去分析,首先是從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意識出發,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知道彩票中有大獎而盜竊,那麼計算盜竊數額時最好以票面價值加上中獎獎金或獎品的價值;如果其並不知道是否能夠中獎,之後也沒中獎或還未及刮獎,最好按票面價值計算盜竊數額。從這個案子來看,羅某隻盜竊了80塊錢和幾十張彩票,主觀上他並不知道這個彩票是否能夠中獎,而根據盜竊數額和彩票價值,也不構成盜竊罪的犯罪要件,所以斷定它屬不屬於刑事案件,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
『伍』 刑法試題及答案
輸入題後直接回答案
『陸』 陳興良的一些刑法題:
1.D符合的不是罪刑相抄適應原則,而是襲,平等適用刑法的原則
2.是間接故意 甲對結果的意志因素持有放人態度,而且認識因素上不是明知必然會導致人的死亡所以是間接故意
3 答案沒有問題 因為「丙從此地經過,見仇人倒在地上,以為他昏了過去」可知丙以為乙是沒有死的,事實是對乙的認識錯誤,不影響犯罪的的成立
4.認識因素上沒有明知必然會導致乙死亡,而且意志因素並不是對乙死亡持有希望的態度,而是放任態度,所以並不是直接故意
5.這題 不太懂
6.不懂
7.殺人與綁架屬於嚴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暴力取證在法律上並不是與殺人,綁架相當的犯罪,所以不能無限防衛
8.教唆未遂的情形有三種:「被教唆人拒絕教唆」「被教唆人雖然接受教唆,但沒有實施犯罪行為」「被教唆人雖然接受教唆,但他實施的不是被教唆的罪」
9 .應該是數罪了,因為不是單只是一個犯意,一個行為
10應該是把它單作是非法拘禁罪來處理了 ,個人決得 牽連犯 更為合理
『柒』 刑法簡答題匯總(完整版)
刑法主觀題的答題方法匯總
互關聯。在分析其中犯罪人的刑事責任時,有以下兩種答題思路:
1、以犯罪行為為線索,即分析每個犯罪行為涉及的法律問題。典型論述方式為:「對於甲、乙實施的某某行為,甲、乙二人成立某罪共犯,甲成立A罪既遂,乙成立B罪既遂。由於甲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自首情節,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以行為人為線索,依次分析各犯罪人的各種犯罪行為。典型論述方式為:「對於甲的刑事責任,分析如下:首先,甲實施A行為,符合A罪的構成要件,成立A罪既遂,同時觸犯B罪,屬於想像競合犯;其次,甲實施C行為,成立C罪,與A罪應當數罪並罰;最後,甲的D行為屬於立功,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無論採取哪一種答題思路方法,在分析完案件事實之後,建議以行為人為線索對觸犯的罪名和處罰原則做簡明扼要的總結。
『捌』 幾道刑法的題目
1、選C,D
A,B兩項危害大小和構成的影響,不影響直接跟間接的認定。不能說危害大影響大就是故意,危害小影響小就是間接。
二者不同之處在於:(1)從認識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為人是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必然發生或可能發生;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是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可能發生。(2)從意志因素上看(所持態度),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
2、按你出題的年份應選B,D。按現在的法律來算B也不對了。
A項錯誤:「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這是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
C項錯誤:法律明文規定是2次。
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這是修改以前的法條)
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2月4日《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偷稅罪的起刑數額提高至五萬元,明確規定「偷稅數額在五萬元以下,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七)》。該修正案對刑法第二百零一條偷稅罪作了重大修改,修改後的內容為:「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修正案對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構成犯罪的具體數額標准,以及逃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構成數額巨大的具體數額標准沒再作規定。這主要是考慮到在經濟生活中,逃稅的情況十分復雜,同樣的逃稅數額在不同時期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也不同,法律對數額不作具體規定,交由司法機關根據實際情況作司法解釋並適時調整更為合適。
『玖』 刑法題目
這就是搶劫罪,適用致人死亡的升格條件。
雖然致命傷是甲造成的,但甲乙二人共謀,使用暴力對受害人搶劫時,應當預見該死亡結果,甲乙二人對死亡都要負責,都是搶劫罪致人死亡的主犯。
應判處搶劫罪,使用搶劫致人死亡的升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