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最高人民法院房屋交付

最高人民法院房屋交付

發布時間: 2021-12-22 19:13:58

① 房屋的交付期限如何界定

關於商品房的實際交付

  •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在交付使用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使用後由買受人承擔;買受人接到出賣人的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絕接收的,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自書面交房通知確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 第十二條規定:因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後,房屋主體結構質量經核驗確屬不合格,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以支持。

  • 第十三條規定:因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買受人應當承擔修復責任;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質量問題,在保修期內,出賣人應當承擔修復責任;出賣人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買受人可以自行或委託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出賣人承擔。

② 如何認定房產的交付使用

商品房交付時間的認定,主要涉及到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否承擔違約責任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因此,人們常說的「交鑰匙」就算交付使用。
所謂房屋的交付使用,就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已建成的房屋轉移給買房戶佔有,其外在表現主要是將房屋的鑰匙交付給買房戶。但房屋的交付使用並不意味著房屋所有權的轉移。如果當事人僅約定了「房屋交付使用」的時間,而未明確約定其中包括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只要在約定的期限內將房屋移轉給買房戶佔用,即「交鑰匙」,就應認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按期履行了「房屋交付使用」的義務。當然,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當事人可以對「房屋交付使用」的內容進行特別約定。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房屋交付使用」不僅是轉移佔有房屋,而且同時要轉移房屋所有權的,就應當按照約定來確定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內容。在此約定下,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僅應當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向買房戶「交鑰匙」,而且還應當將房屋所有權移轉於買房戶,否則,將承擔違約責任。
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在交付使用前由開發商承擔;交付使用後,即使房屋權屬證沒有辦理完畢,房屋可能的風險由購房人承擔。購房人接到書面通知書時,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的,自書面通知書確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購房人承擔一切風險,當事人約定的除外。這里的「正當理由」主要是指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理由;其他原因如疾病、外出等,由於買受人可以委託他人辦理交房手續,則不構成「正當理由」。

③ 交付房屋的認定

對於房屋的交付,最高人民法院《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解釋》第十一條規定:「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故原則上,交房僅僅意味著對房屋的移轉佔有。由於不動產所有權的移轉以產權過戶登記為要件,與動產所有權的移轉以標的物交付行為的完成即意味著標的物所有權的移轉完全不同。
因此,房屋的交付只是房屋買賣合同履行行為的一部分,完整的履行行為應當包括出賣人交付房屋於買受人並使其取得該物所有權的行為。
房屋交付與房屋所有權移轉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履行行為,應當予以區分。當然,按照上條規定,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房屋交付使用」不僅是轉移佔有房屋,而且同時要移轉房屋所有權的,就應當按照約定來確定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內容。
在此約定下,出賣人不僅應當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將房屋移轉給買受人佔用,而且還應當將房屋的所有權移轉於買受人,否則應承擔違約責任。如果當事人僅約定了「房屋交付使用」的時間,而未明確約定其中包括房屋所有權轉移的,出賣人只要在約定的期限內將房屋移轉給買受人佔用,即「交鑰匙」,就應認定出賣人按期履行了「房屋交付使用」的義務。

④ 房屋交付證明要怎麼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規定「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據此,在當事人沒有明確約定房屋的交付使用為交付房屋所有權證書的,出賣人對房屋的轉移佔有即「交鑰匙」,即為合同約定的房屋交付使用。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房屋的交付使用不僅是轉移房屋佔有,還應辦理房屋所有權移轉登記的,出賣人就應按約定履行義務。

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四條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

第十四條 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開發商用房屋抵頂建築工程款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問題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問題的批復》已於2002年6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2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2年6月27日起施行。
2002年6月20日

(2002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25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2〕16號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滬高法〔2001〕14號《關於合同法第286條理解與適用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

如下:

一、人民法院在審理房地產糾紛案件和辦理執行案件中,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認定建築工程的承包人的優先受償權優於抵押權和其他債權。

二、消費者交付購買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項後,承包人就該商品房享有的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不得對抗買受人。

三、建築工程價款包括承包人為建設工程應當支付的工作人員報酬、材料款等實際支出的費用,不包括承包人因發包人違約所造成的損失。

四、建設工程承包人行使優先權的期限為六個月,自建設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設工程合同約定的竣工之日起計算。

五、本批復第一條至第三條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四條自公布之日起六個月後施行。

此復。

⑦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購置的房產應如何確認產

對於下列四類問題,稅務機關可通過檢查企業賬冊、憑證發現。對於開發商銷售成本確認不實,虛開建築業發票等行為,稅務機關可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認定為偷稅行為。若稅務機關將虛列融資成本,虛開建築業發票認定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可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進行處罰,企業應注意規避涉稅風險。
1.虛列或者虛增成本費用,擠占企業利潤。 (1)開發企業代施工企業繳納的建築業社會統籌養老保險費,計入開發成本。這不僅使施工企業少計應稅收入,少繳建築安裝業營業稅等稅收,而且在建築工程決算時,如果施工企業又將這筆代繳費用計入工程造價,並開具建築業統一發票,將可能再次造成開發企業虛列開發成本,少計利潤,少繳企業所得稅。 (2)多列融資成本。開發企業除銀行貸款外,還向其他企業、個人進行大量「民間借貸」。有的企業往往出現無借款本金的利息支出,或用其他企業、個人(債權人)銀行利息憑據直接入賬,作為財務費用列支,以及支付借款的利率高於稅收政策規定的利率上限,並計入開發成本。 (3)虛開建築業統一發票。由於取得的《建築業統一發票》大部分未寫明具體項目名稱,往往只註明「零星工程款」,特別是市政公用、園林綠化、基礎土石方等工程,受專業知識、事後隱蔽工程量難以核實的限制,稅務人員在較短時間內難以對工程項目進行計量、核查。開發企業利用這些工程,實現用4.43%或5.43%的建築業營業稅去侵蝕25%的企業所得稅稅基。 (4)利用關聯交易轉移利潤。由於關聯方之間業務往來頻繁,轉移收入和費用的隱蔽性高等特點,往往成為企業轉移利潤、偷逃企業所得稅的手段。 (5)將與生產無關的費用計入成本。如有的企業將管理人員的汽車費用、旅遊考察費用列入公司支出。目前,稅法沒有這方面稅前扣除標準的限制,稅務人員又很難區分這類支出是否與生產經營有關,使得納稅人有機可乘。
2.未按配比原則結轉成本。 如將應分期攤銷的費用一次性計入第一期項目的開發成本,造成前期開發成本多計,後期開發成本少計,通過項目的滾動開發,成本不斷歸集,不斷消耗利潤,最後將本應實現的企業所得稅消耗殆盡。另外,成本分配標准發生變化,或者成本核算對象(可售房產)實測面積與規劃面積出現差異時,企業未及時做出差異調整,也會造成多結轉開發成本。
3.多列預提費用。 一些企業利用「預提費用」、「待攤費用」等科目調整當期利潤。特別是預提「公共配套」費用數額大,在配套工程完工驗收之後不及時結轉配套工程成本,對預提費用的余額不及時調整、沖減商品房成本,而是長期滾動使用,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有的企業甚至在配套工程完工驗收之後仍繼續計提或重復計提「預提費用」,藉以偷逃稅款。
4.未按規定取得發票。 有的開發企業自行采購部分電器材料、建築材料、綠化苗木等,未將這部分「甲供材料」成本並計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侵蝕了建築業營業稅稅基。有的企業違反營業稅相關政策,將取得的外地建築業發票入賬,導致當地建築業營業稅流失。
二、納稅申報問題。
對於納稅申報不實問題,稅務機關通過對企業的歷年財務報表、樓盤銷售進度及毛利率比對,並結合房管部門等第三方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就能發現,按項目進行核實即可查證。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未分季度計算出預計毛利額,未按規定進行預計毛利額差異調整,而導致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額少申報的,以及未對存量房佔用面積准確計算、而少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等,都可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認定為偷稅行為。
1.未嚴格執行企業所得稅預繳制度。 開發企業未按規定預計毛利額。國稅發〔2009〕31號文件規定,開發企業對開發產品,在未完工前採取預售方式銷售取得的預售收入,應先按預計計稅毛利率分季計算出預計毛利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但企業「預收賬款」科目存在大量貸方余額,而季度申報利潤總額卻不含按「預收賬款」科目計算的預計毛利額,導致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額少申報。
2.納稅申報前未對預計毛利額進行調整。 國稅發〔2009〕31號文件要求企業必須出具對該項開發產品實際毛利額與預計毛利額之間差異調整情況的報告,但實際工作中,存在企業開發產品項目已完工並已結轉收入成本,但未按規定出具差異調整情況的報告,造成少申報企業所得稅的現象。
3.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申報不實。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因銷售開發產品相應進行土地使用權分割、轉讓,因此,在年度內企業所擁有的土地面積呈動態變化。企業未及時對存量開發產品實際佔用土地面積進行信息登記,未按時准確計算、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另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規定的通知》(國稅發〔2003〕89號)的規定,企業自用、出租、出借本企業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計征房產稅,但很多企業在未結轉至「固定資產」科目前,不申報房產稅,造成少繳房產稅。

⑧ 房屋買賣合同中什麼情況下認定為「房屋交付」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的規定:"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在交付使用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使用後由商品房買受人承擔;商品房買受人接到出賣人的書面交房通知,無正當理由拒絕接收的,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自書面交房通知確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商品房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由如上司法解釋可知,對於房屋的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除非合同當事人對商品房的交付要件作出其他具體明確的約定。因此,在實踐中,"領鑰匙"等方式可以視作對房屋的交付使用,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在實踐中,大多的房屋買賣合同都是開發商或者中介製作的格式合同,其中的格式條款往往不能滿足當事人的需求甚至有時候是相反的,這就應當允許雙方對合同條款適當變更,而且變更的認定不宜苛刻,應當綜合整個購房過程判斷雙方對合同條款變更的意思表示。您也可以通過較大較有名的中介機構進行咨詢諸如此類的問題 比如菁英等等

⑨ 房屋交付以什麼時間為准

你好,以交付鑰匙為准,以登記獲得產權。

熱點內容
耕地取料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43:09 瀏覽:39
職工死亡單位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34:43 瀏覽:808
代表公司被委託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29:48 瀏覽:489
新冠條例 發布:2025-08-17 06:28:59 瀏覽:711
我國民法典出台對生活影響 發布:2025-08-17 06:28:56 瀏覽:709
謊報險情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6:12:31 瀏覽:23
合同法自考簡答題 發布:2025-08-17 06:12:05 瀏覽:484
刑法第240 發布:2025-08-17 06:09:14 瀏覽:235
勞動合同法68 發布:2025-08-17 06:09:12 瀏覽:203
司法部屬 發布:2025-08-17 05:55:24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