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解釋未遂

司法解釋未遂

發布時間: 2021-12-31 07:01:31

Ⅰ 毒品犯罪既遂未遂認定的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
販賣毒品的既遂與未遂。販賣以毒品實際上轉移給買方為既遂。轉移毒品後行為人是否已經獲取了利益,則並不影響既遂的成立。毒品實際上沒有轉移時,即使已經達成轉移的協議,或者行為人已經獲得了利益,也不能認為是既遂。運輸毒品的既遂與未遂。行為人以將毒品從甲地運往乙地為目的,開始運輸毒品時,是運輸毒品罪的著手,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到達目的地時,屬於犯罪未遂;毒品到達目的地時是犯罪既遂,到達目的地後,即使由於某種原因而將毒品運回原地或者其他地方時,也是犯罪既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條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從重處罰。

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未經處理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

Ⅱ 貪污罪既遂未遂如何認定的司法解釋是什麼北京市第一看守所的犯罪未遂怎麼量刑

問:貪污罪既遂未遂如何認定的司法解釋是什麼?北京市第一看守所的犯罪未遂怎麼量刑?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貪污罪怎麼認定?

經濟承包活動中貪污罪的認定

經濟承包是我國當前經濟生活中的一種重要經營方式。就其類型而言,包括兩種:一是經營權型承包,即發包方由經營管理為主變為監督管理為主,而承包方受發包方的委託直接對承包對象進行經營管理。它的特點是,承包對象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發生了分離,即發包方仍對承包對象享有所有權,而承包對象的使用權則歸承包方享有。二是勞務型承包,即發包方與承包方圍繞著勞動報酬規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以承包方實現所承包的最終生產經營成果指標作為分配的依據,承包方並因而相應地享有較大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和承擔較大的生產經營責任。它的特點是:承包方接觸、使用生產資料的過程,是一種生產過程,而非管理、經營活動。同時,承包方對接觸、使用的生產資料並不具有管理、處分權,因此,根據本法第271條第2款和本條第2款規定,只有經營權型承包中的承包人,才有利用職務的便利,實施侵吞侵佔、竊取、騙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發包方財物的可能,才有成為貪污罪主體的可能。所以,在認定經濟承包活動中的貪污罪時,首先要確定該類承包是否屬於經營權型的承包。然後把握以下方面:

1、正確認定承包人是否具備貪污罪的主體資格。一般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1)考察發包方的經濟性質

據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頒布的《關於經濟類型劃分的暫行規定》規定,目前我國的經濟類型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和港澳台投資經濟七種。就發包權而言,法律並未限定。因此,作為上述七種經濟類型的對應單位、組織,都可以成為發包方。

承包人作為受託人的一種特殊形式,根據本法第271條第2款和本條第2款規定,如果變成貪污罪的主體,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是接受國有經濟性質的單位、組織的委託或委派後,直接從事承包活動或在被承包單位中從事公務;二是承包的內容或職責,是負責國有財產的經營活動。所以,就發包方而言,其必須是國有經濟性質的單位、組織或非國有單位。包括國有公司、企業和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的經濟實體,以及非國有公司、企業和事業單位。只有當發包方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或非國有單位時,承包人才有成為貪污罪主體的可能;因此,發包方經濟性質如何,並不影響承包人成為貪污罪主體。

(2)考察承包人所承包的對象

承包人要具備貪污罪的主體資格,其所承包的對象必須是具體的經濟實體。它可以是某個獨立完整的國有或非國有公司、企業,也可以是國有或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或團體中的某一個經濟實體部門;它既可以是承包時已經存在的經濟組織,也可以是承包時尚不存在,但發包方提供了生產資料、資金和其他經營條件,而後由承包人據此去創建的經濟組織。

(3)考察是真承包,還是假承包

認定是真承包,還是假承包的關鍵,是看發包方是否向承包方提供依法成立的經濟實體或合法的生產資料、資金和其他經營條件。具體來說,對於承包時已存在的承包對象而言,其是否屬於依法成立的經濟實體;對於承包時尚未存在的承包對象而言,發包方是否向承包人提供了合法的生產資料、資金和其他經營條件。

(4)考察承包權的取得方式

綜上所述,據本法第27l條第2款和本條第2款規定,承包人是否具備貪污罪的主體資格,關鍵是看其承包權的取得方式,進而確定承包人是否屬於國家工作人員范疇。下列承包人應視為國家工作人員,能成為貪污罪的主體:一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承包人;二是在國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業務,且直接承包該公司企業或單位中經濟實體的承包人;三是受國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國有單位委派,而承包非國有公司、企業或單位中經濟實體的承包人。

2、正確認定承包人所侵犯的財產是否是國有財產或被承包的非國有單位的財產。

根據刑法第271條第2款和本條第2款規定,承包人成為擬定的國家工作人員,真正成為貪污罪的主體,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接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的有關承包問題的委託或委派;二是所委託的事項僅限於國有財產或被承包的非國有單位的財產的經營活動。因此,承包人的承包責任在於經營國有財產或被承包的非國有單位的財產。所以,如果承包人雖接受非國有單位或私人委託或委派,但是,由於委託或委派方屬非國有單位范疇,並且其所從事的不是經營國有財產事宜或承包經營的非國有財產,這時承包人就不能成為貪污罪的主體。

另外,由於被承包的經濟實體,承包後的生產資料、流動資金、經營利潤等,在所有權的歸屬上具有復雜性。因此,並非所有承包人非法佔有承包體財產的行為,都一律構成貪污罪。認定的標准,是看承包後承包體的財產是否仍屬於國有財產或被承包的非國有單位財產范疇。如果屬於,則可認定為貪污罪;如果不屬於,一般就不應認定為貪污罪。

Ⅲ 有關受賄罪既遂與未遂的認定

一、既遂認定:

受賄罪的表現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主動索賄,

二是收受賄賂,索賄的情況下只要行為人接受他人的財物的既為既遂,在被動受賄的情況下只要行為人接受他人財物並允諾為他人謀取利益既為既遂,

三是在斡旋受賄的情況下只要行為人允諾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即為既遂。

二、未遂認定:

至於行為人受賄後,將收取的賄賂轉贈他人、捐贈公益事業的,屬於犯罪後對財物的處分行為,不影響受賄成立。

行為人收取財物後,沒有實際給他人謀到利益的,也不影響受賄罪既遂的成立。反之,如果行為人已經利用職務便利為請託人謀取了利益,但因其他原因尚未收受賄賂的,仍認定為受賄罪未遂。

《刑法》

第三百八十五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第二款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第三百八十六條

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

第三百八十八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託人財物或者收受請託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

第九十三條

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第三百九十九條

司法工作人員詢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貪贓枉法,有前兩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3)司法解釋未遂擴展閱讀:

關於受賄罪既遂與未遂相區別的標准,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應以行賄人是否作出利用職務之便為受賄人謀取利益的承諾為劃分受賄罪既遂與未遂的標准,受賄人作出利用職務之便為行賄人謀取利益承諾的是受賄罪既遂,反之是受賄罪未遂。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以受賄人是否為行賄人謀取了利益為標准,受賄人為行賄人謀取了利益的是受賄罪既遂,反之是受賄罪未遂。

第三種觀點認為,應以受賄人是否收受到賄賂作為既遂與未遂的區別標准,受賄人收到賄賂的是受賄罪既遂,反之是受賄罪未遂。

Ⅳ 故意投毒未遂司法解釋有效嗎

故意投毒未遂違法,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Ⅳ 犯罪未遂為什麼承擔刑事責任

對於未遂犯,當然要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就是是犯罪未遂也算犯罪的。首先,犯罪未遂應當負刑事責任。其次,由於刑法規定的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要確定對於犯罪未遂是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最後,在確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況下,要進一步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犯罪未遂,是指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但是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行為未得逞的狀態。其特徵是:1、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開始實施刑法分則規定的作為某種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2、犯罪沒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內容沒有完全實現,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Ⅵ 受賄罪未遂與既遂的區別是怎麼認定的呢

你好。對於受賄罪既遂與未遂的認定標准,我國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沒有給出明確的規定,只是規定了客觀方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 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但是,司法實踐中收受賄賂的表現形式是復雜多樣、千差萬別的,法條面對實踐的困惑多有發生。因此,受賄罪既遂與未遂的 認定標准歷來就是刑法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爭議的熱點問題。筆者認為,對於受賄罪既遂與未遂的認定應確立兩級標准,通過第一級標准仍難以認定的,可以通過第 二級標准進行認定。 一、認定受賄罪的一級標准 我國刑法理論界和實務界在如何認定受賄罪的既遂和未遂問題上,主要有四種觀點:(1)承諾說。認為在收受賄賂的形式下,應以受賄人向行賄人承諾受賄之 時為既遂標准,即只要受賄人作出利用其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賄賂的承諾時,即構成受賄既遂;在索取賄賂的形式下,以是否完成索賄行為作為區分 受賄罪既遂與未遂的標准,完成索賄行為即為既遂。(2)謀取利益說。認為確定受賄罪的既遂與未遂應以受賄人是否為行賄人謀取了私利為標准。只要受賄人為他 人謀取了私利,無論其是否已經得到賄賂,均應視為構成受賄罪的既遂;只有因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才構成受賄罪的未遂。(3)實際 受賄說。認為應以受賄人是否實際收受賄賂作為區分受賄罪既遂與未遂的標准。只要受賄人收了行賄人的財物,就是既遂;因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收受行賄 人財物的,屬於未遂。(4)收受賄賂與謀取利益說。認為區別受賄罪的既遂與未遂,在一般情況下應以是否收受賄賂為標准,已收受的為既遂,未收受的為未遂; 但是,雖然未收受賄賂,行為人利用職務之便為行賄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已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實際損失的,也屬於受賄罪的既遂。 筆者認為,上述諸觀點中,實際受賄說符合受賄罪的本質特徵,因而是正確的。按照我國的刑法理論,受賄罪的未遂形態應當是指行為人已經著手實施受賄罪客 觀構成要件的行為,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因此,區分受賄罪既遂與未遂的標准,是受賄罪是否得逞。而受賄罪是否得逞的認定,應以受賄行 為是否已經齊備了受賄罪的法定構成要件為准。根據我國刑法對受賄罪的具體規定,受賄罪在主觀上是出於故意,故意的內容就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 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而在客觀方面,無論是索賄還是受賄,行為的目的就是使賄賂到達行為人手中。因此,只有行為人索取或者非法收受 了賄賂,才能認為已經齊備了受賄罪的構成要件。如果客觀上實施了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但行為人並未從中收受財物,那麼這種情形就不能認為已 經齊備了受賄罪的構成要件,因而也不能以受賄罪的既遂論處。至於是否已經為他人謀取了利益,不影響受賄罪的成立。 二、認定受賄罪的二級標准 在司法實踐中,收受他人財物的表現形式是復雜多樣的,究竟該如何具體地認定行為人是否實際收受他人財物呢?對此,在我國刑法學界也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1)轉移說。認為應以行為人是否已將索取或收受的財物移離原處為標准。凡移離原處的為受賄既遂,未移離原處的為受賄未遂。(2)藏 匿說。認為應以行為人是否以將被索取或收受的財物藏匿起來為標准。凡是已將財物藏匿的為受賄既遂,未藏匿的為受賄未遂。(3)控制說或取得說。認為應以行 為人是否實際上取得或控制、佔有被索取或者收受到的財物為標准。行為人已經實際取得或控制、佔有被索取或者收受財物的為既遂,反之則為未遂。(4)失控說 或損失說。認為應以財物的所有人因行為人的索賄或者收受行為而是否喪失對該財物所有權,或者是否造成所有人財產損失為標准。凡是財物所有人喪失對原物所有 權或者造成了所有人財產損失的為既遂,反之則為未遂。(5)失控加控制說。認為應以財物是否脫離所有人的控制,並實際置於行為人的控制為標准。被索取或者 收受財物已脫離所有人的控制並已實際置於受賄人控制之下的為既遂,反之則為未遂。 轉移說和藏匿說機械地根據物質是否被移動或者藏匿來評定是否收受到財物,這顯然是一種物理性的評價,而非對該現象進行的一種社會的、法律的評價。失控 說或損失說強調從財產所有人或者佔有人的角度來認定受賄罪的既遂與未遂問題,卻忽略了受賄罪的犯罪客體是國家公務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並不是財產所有 權。因而行賄人對財產的失控並不必然使受賄罪的犯罪客體受到侵害。而且這種權錢交易是雙方自願的,財產損失也是無從談起的。失控加控制說則是從行賄人和受 賄人雙方的角度對同一事實進行評價,一般情況下,對於本罪的雙方來說,行為人控制或者取得了財物,即意味著相對人對該財物失去了控制;而相對人失去了對財 物的控制,行為人也就控制和取得了財物。但是認定受賄罪既遂與未遂問題,理應站在受賄人的角度來審視,該標准顯然過於苛刻,對於司法實踐也是不可取的。而 控制說或取得說顯然是符合受賄罪的立法精神和客觀實際的,即行為人只要實際控制財物或者取得財物就是犯罪既遂,反之則為未遂。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Ⅶ 非法經營罪是否存在未遂

刑事犯罪當中根據是否實際完成了犯罪行為,可以分為既遂犯和未遂犯,其中按照法律中的規定,對於未遂犯的處罰自然也比對既遂犯的處罰輕,因此在訴訟過程中律師也會盡量的爭取被認定為未遂犯。那對於非法經營罪是否有未遂情況呢?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非法經營罪是否有未遂情況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未經許可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擾亂煙草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構成非法經營罪,在實踐中,有的行為人非法經營卷煙尚在收購、儲存或運輸階段,無法通過計算其獲利數額把握是否入罪以及達到何種法定刑幅度,也有的行為人多次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已經銷售金額和尚未銷售貨值分別達到不同的法定刑幅度,如何確定行為總體的經營數額以正確量刑。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需要我們釐清非法經營罪是否存在未遂,對於該問題,司法實踐中主要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非法經營罪存在未遂,以實際銷售作為既遂標准。理由是,收購、儲存、運輸、包裝、批發、零售等一系列經營活動的核心行為和最終落腳點都是出售行為,不加以區分則無法體現非法經營行為以謀利為目的的主觀特徵。從客觀方面看,同樣是實施了收購、儲存、運輸、包裝等經營行為的,對於本罪的犯罪客體即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煙草專賣制度所產生的危害,尚未出售的,相較於已將其謀利目的實現的銷售行為,顯然要小得多。參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生產、銷售煙草專賣品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之規定,偽劣卷煙、雪茄煙等煙草專賣品尚未銷售的行為認定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也應以實際銷售作為非法經營罪的既遂標准。
第二種觀點:認為非法經營罪不存在未遂,只要實施了生產或者流通環節的任一活動,即構成本罪。理由是衡量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既遂,應從非法經營犯罪構成角度出發,而經營行為是復合行為,包括生產環節以及流通環節的收購、儲存、運輸、包裝、批發、零售等一系列活動,只要實施了任一經營活動即構成本罪。盡管本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謀利目的的特徵,但是否實際銷售並不影響本罪的犯罪構成,而未銷售部分也完全可以作為酌情減少刑罰量的考慮,不需要人為地擴大解釋法律,參照適用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相關規定。
作者贊同第二種觀點,即只要實施了生產或者流通環節的任一活動,即構成本罪,尚未銷售部分同樣應認定為非法經營數額。討論非法經營罪的未遂問題,主要意義在於當銷售金額和未銷售貨值分別達到不同的法定刑幅度時,選擇何檔法定刑予以適用。如果認為非法經營罪存在未遂,則要先區分銷售金額和未銷售貨值各自對應的法定刑幅度,選擇適用處罰較重的法定刑幅度,另一部分金額則作為酌情增加的刑罰量;如果認為非法經營罪不存在未遂,銷售金額和未銷售貨值相加即可確定相應的法定刑幅度。
二、非法出版行為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
關於非法出版行為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的認定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了兩種涉及非法出版的「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一)出版、發行、復制發行具有反動性政動性政治內容出版物、侵權復製品、淫穢物品等以外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出版物的行為;
(二)非法從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復制、發行業務,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情節特別嚴重的行為。
我國法律中沒有給出很明確的答案,現實中也存在兩種情況,自然一部分人認為是有未遂的,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不存在未遂的情況,只要實施了生產或者流通環節的任一活動,即構成本罪。若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延伸閱讀:
非法經營罪司法解釋是什麼
非法經營罪中團伙犯罪的追訴標準是怎麼樣的
如何對非法經營罪定罪量刑

Ⅷ 既遂和未遂在司法解釋上如何區分

犯罪既遂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已經齊備了刑法分則對某一具體犯罪所規定的全部構成要件。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具體來說,兩者有以下的一些區別:1.犯罪結果不同:未遂的結果是犯罪目的無法完成,既遂則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義不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實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關法律行進審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所減免,可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犯罪結果是否實現。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是指「實施終了的犯罪行為,達到了行為人預期的目的。需要說明的是,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熱點內容
大學法律知識競賽ppt模板下載 發布:2025-08-15 16:38:19 瀏覽:509
勞動法每周上班時間 發布:2025-08-15 16:24:46 瀏覽:465
租房人侵權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6:24:04 瀏覽:825
經濟法基礎章節 發布:2025-08-15 16:16:50 瀏覽:193
襄汾法院網 發布:2025-08-15 15:55:26 瀏覽:634
探視權如何約定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15:54:25 瀏覽:404
和經濟法有關的書薄 發布:2025-08-15 15:34:13 瀏覽:494
法律碩士法學招生院校 發布:2025-08-15 15:33:39 瀏覽:698
物權法規定的質權的有 發布:2025-08-15 15:29:20 瀏覽:559
關於辭退違紀員工的勞動法 發布:2025-08-15 15:22:30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