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收資本新公司法
1. 新公司法實施後實收資本到位後還需要驗資嗎
認繳資本又稱發行資本,是指公司實際上已向股東發行的股本總額,即股東同意版以現金或實物權等方式認購下來的股本總額。這個概念是《公司法》提到的股東對本人所應繳納的全部股本的承諾和認可,但是他和實繳股本是兩個概念。認繳資本可能等於注冊資本,也可能小於注冊資本。實行法定資本制的國家,公司章程所確定的資本應一次全部認足,因此,認繳資本一般等於注冊資本。但股東在全部認足資本後,可以分期繳納股款。實行授權資本制的國家,一般不要求注冊資本都能得到發行,所以它小於注冊資本。我國新修訂的《公司法》對公司資本採納了一定程度上的授權資本制,即允許公司成立時股東只實際繳付一定比例的認繳資本,其餘認繳的資本在公司成立後的一定期限內繳清即可。所以,商法通公司法律顧問建議公司的注冊資本等於公司成立時全體股東的認繳資本總額,但公司成立時的實繳資本可能小於注冊資本。
2. 新公司法實施後 實收資本到位後 還需要驗資嗎
你的問題提的很好。新公司修訂後除非國家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項目外,注冊資金不需要實施驗資。通過你的表述來看,你們應該已經辦理了營業執照,首期注冊資金本身新公司法只對特別行業做了要求,已經注冊成立已經說明你們屬於普通行業,沒有首期資金限制,驗資手續也不需要辦理。實收資本的到位時間按照公司章程的約定執行。
3. 新公司法實施後,實收資本到位後,還需要驗資嗎
絕大多數公司不再需要驗資。直接到工商局去登記就可以了。
新公司法刪去了原公司法的第二十九條。原公司法第二十九條規定,股東繳納出資後,必須經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驗資並出具證明。這表明未來設立新公司在登記過程中不再需要經過驗資程序。
但是新公司法中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以下行業的公司因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仍然需要驗資:
1、募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2、商業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3、外資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
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
5、信託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6、財務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7、金融租賃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8、汽車金融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9、消費金融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10、貨幣經紀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11、村鎮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12、貸款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13、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14、農村資金互助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15、證券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6、期貨公司:《期貨交易管理條例》
17、基金管理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18、保險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及保險經紀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外資保險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1、直銷企業:《直銷管理條例》
22、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3、融資性擔保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
24、勞務派遣企業:《國務院第28次常務會議決定》
25、典當行:《國務院第28次常務會議決定》
26、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國務院第28次常務會議決定》
27、小額貸款公司:《國務院第28次常務會議決定》
另外,外資企業任何行業均需驗資,需找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
4. 在新公司法下實收資本的會計處理
兩種做法都有相應的理論依據,不能簡單說哪種做法是正確的或更合理的回。現實工作中,還是依答照相應的公司章程進行會計處理。
另外,股東出資的形式多種多樣,不一定是現金資產,可以是固定資產、商品、甚至是債權,「未繳的出資計入其他應收款」實質上是構成了債權出資,只要其他股東認可,計入實收資本也沒問題。
5. 新公司法如何證明企業企業的實收資本
不需證明。
新公司法的注冊資本都是認繳制(27類公司除外)。
根據公司法和回其他法律的規定:除了募集設答立的股份公司以外,所有的公司設立均不需要驗資。
那麼,企業的實收資本依靠股東之間的信任和簽訂公司章程的約束。
6. 新公司法 注冊資本與實收資本不一致需要補繳嗎
如不按期繳付,說明你的出資義務沒有完成,需要對其他已按期繳付的股東版負違約責任。其他權已按期繳付的股東需要對未完成繳付的股東負連帶責任。而未按期繳付的股東需要對公司負有出資義務。
如果,一直不繳付,出了上述責任外,股東是按照認繳的出資額即注冊資本來負責任的。
不良影響,就是公司的實際償債能力不足,可能你們的信用就不會那麼好。如果公司一直正常經營,而不是破產的話,一直不繳付也不會有什麼影響;而如果破產經營的話,公司的股東就需要按照認繳的出資額負責任。
關於工商處罰,如果正常的按照實際情況公示的話,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如果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和公示的內容不一致的話,就會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持續幾年的話,會被列入嚴重違法名錄(差不多等於黑名單)。。
PS:::不懂還可繼續問。。。。
7. 新公司法有關實收資本的規定
新公司法關於實收資本的規定指公司設立登記實際收到公司股東繳納的出資資本,實收資本不等於認繳資本,公司的實收資本應當與注冊資本一致,新公司法關於注冊資本適用認繳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六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八十條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在發起人認購的股份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8. 新的公司法關於實收資本的規定
新公司法關於實收資本的規定主要包括:公司設立登記之時,其實際收到公司股東繳納的出資資本,實收資本不等於認繳資本,公司的實收資本應當與注冊資本一致,新公司法關於注冊資本適用認繳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六條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八十條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在發起人認購的股份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