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學在線作業一

刑法學在線作業一

發布時間: 2022-01-11 16:08:25

A. 求《刑法學》第一次作業!!

1、C:屬地原則
2、A:屬於對象認識錯誤的故意未遂(如果是人就是對象認識錯誤的故意既遂版)
3、權B:翻書吧,不解釋
4、D: 同上
5、B:醉酒分生理和病理。病理就是精神病,不追究責任。選項分析肯定是生理
6、C:相對刑事責任年齡,且搶劫行為情節不嚴重。應追究但估計司法實踐中應該免除處罰(還錢完事)
7、D:不解釋,書上應該講了區別
8、C: 同上
9、C:此題拿不準,回答者參考犯罪構成和犯罪概念的關系(本質與現象的關系)
10、B:不解釋,很明顯
11、A:書上肯定有概念,不解釋
12、D:同上
13、B:尚未實行犯罪行為。如果已經開始刺殺被害人,但在過程中且未造成危害結果就中止的屬於實行階段的中止。未遂是實施過程中,非主觀因素致使行為人不能繼續進行犯罪。
14、D:......汗一個,和12題一模一樣
15、D:翻書吧,應該沒啥懸念。同時也是哲學上的因果關系。
純屬原創,如有謬誤請見諒。(估計不會有差太多。呵呵……)

B. 《判例刑法學(上下卷)》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判例刑法學(上下卷)》(陳興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Dl3nJQWp0bB060WssgslRg 提取碼: ywpm

書名:判例刑法學(上下卷)

作者:陳興良

豆瓣評分:8.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5

頁數:1293

內容簡介:

《判例刑法學(套裝全2冊)》闡述的是一種依存於判例,並從判例中引申出來的法理。判例成為《判例刑法學(套裝全2冊)》的基本線索,以判例為載體,對刑法重大問題進行個案性的考察,進而對司法過程的思維方法進行學理上的評判。這個意義上的刑法學,就是《判例刑法學(套裝全2冊)》之所謂判例刑法學。

作者簡介:

陳興良,1957年生,浙江義烏人。現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監獄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1997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1999年當選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2004年獲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7年獲美國法律社會學協會國際學術獎。著有《本體刑法學》、《規范刑法學》、《判例刑法學》、《教義刑法學》等著作多部。

C. 奧鵬學生東北師范大學2012春刑法學第一次在線作業答案

東師大的 多提交幾次一般3-7次之內 看到相同題目的 歷史記錄會有答案 謝謝

D. 刑法學(1)作業1 第一題

2人的行為都構成犯罪
按屬地原則的規定,只要犯罪行為發生在我國境內,無論是犯專罪行為地,結果地,都歸我國管轄,因此屬,山本適用我國刑法
馬xx應根據屬地原則適用我國刑法,不能是屬人原則,屬人原則是對屬地的補充,不能同時適用或優先適用

E. 刑法學1第一次作業

ABCD
ADC
CD
C
ABCD
ABC
ABCD
ACD
BC





另外不知道你是大幾的,我想解釋下第10題的D項:
丁第一行為是故意,第二行為是過失,版屬於因果關系錯誤權。
如果按具體符合說;丁構成故意殺人未遂+過失致人死亡
如果按法定符合說:丁構成故意殺人既遂

F. 刑法學1第二次作業,請高手詳細解答,謝謝!

1、B 特別規定,有外交豁免權的外國人在域內犯罪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2、D 新刑法是97年頒布,甲的犯罪行為已在新刑法頒布之後,不涉及溯及問題
3、C 有條件,即不是完全依照刑法追究。根據域外受刑情況可以減免判刑。
4、D 目的是為了節約刑法調整成本,也體現刑法謙抑性
5、C 77條,69條
6、D 第6條第二款
7、A 故意殺人是結果犯,行為結果未成,行為發生,且主觀故意,未遂。
8、D
9、C 出於人道主義應該延緩刑罰。
10、B 排除法得出
11、C 第50條規定死緩變更故意犯罪經核准後死刑執行。

G.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刑法學【1】形成性考核冊作業1第二題答案

第二題:
答:(一)王某某的行為與陳某某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因為王某某將回未滿14周歲的陳某某帶去河邊答游泳就有義務保證其人身健康和安全,但王某某在可以履行有關義務的能力的情況下,沒有將陳某某從深水區帶回,導致了陳某某溺水而亡,因此王某某的行為與陳某某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二)王某某的行為構成犯罪,其行為表現形式為不作為,主觀心理態度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因為構成不作為犯罪應構成三個條件:一是存在應履行的義務;二是有履行義務的能力;三是沒有履行特定義務導致了嚴重後果的發生。王某某將未滿14周歲的陳某某帶去河邊游泳就有義務保證其人身健康和安全,但王某某在可以履行有關義務的能力的情況下,沒有將陳某某從深水區帶回,導致了陳某某溺水而亡嚴重後果的發生,應構成不作為犯罪。王某某在將未滿14周歲的陳某某帶去深水區游泳,後應該預見到不及時將其帶回可能會導致陳某某的溺水身亡的後果的發生,但王某某在自行洗澡後感到身體累便自行上岸回家,而沒有把陳某某帶上岸,沒有預見到後果的發生,應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的主觀心理態度。

熱點內容
恭城法院院長 發布:2025-07-29 10:01:24 瀏覽:51
提前離職勞動法 發布:2025-07-29 09:43:19 瀏覽:679
勞動法怎樣規定三八婦女節假日 發布:2025-07-29 09:41:47 瀏覽:144
傳染病給別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9 09:40:31 瀏覽:787
購買盜版者不應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9 09:14:01 瀏覽:677
cpa經濟法每天一練 發布:2025-07-29 09:11:52 瀏覽:59
開展道德講堂的意義 發布:2025-07-29 08:54:36 瀏覽:844
法官征拆 發布:2025-07-29 08:53:58 瀏覽:329
舒城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7-29 08:47:59 瀏覽:331
香港的終審法院是哪裡 發布:2025-07-29 08:44:27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