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公權力

民法公權力

發布時間: 2022-01-11 23:39:15

民法通則保障什麼權力

為了保障公民、 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

㈡ 民法典屬於公民的權利有哪些

民法典里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經濟活動都在裡面得到了保障,像新加入的居住權,個人隱私受保護,遺囑的確定,離婚時8歲以上孩子有話語權等等都是最新加入的權利。

㈢ 民法通則到民法總則的轉變,對人民生活有什麼影響公權力能否進一步保障民事主體權利

民法總則規定了民事主體的15種人格權,比民法通則規定的人格權種類明顯增多,進一步彰顯了民法是中國的權利宣言書的涵義。其中,有三種人格權雖沒有明確寫上是「權」,但自然人的自由、尊嚴是自然人人格的本源性的權利,從中可以推導出法律已作規定的權利和沒有規定但需為維護人的自由和尊嚴而必須保護的權利。關於保護個人信息的規定,實際保護的是個人信息控制權。除此三種,民法總則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等權利」,表明立法採用非限定主義,即並非限於總則列舉的權利種類。這也表明人格權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隨著社會發展,今後在其他法律中還會出現新的人格權,人格權是民法中不斷發展的新生領域。

㈣ 民法總則權利分類是怎樣的

您好,民法總則權利分類大致如下: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自然人享有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 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個人信息。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自然人的私有財產權利受法律保護。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 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 依照其規定。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 由法律規定。民事主體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 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 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依法成立的合同, 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 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 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沒有合法根據, 取得不當利益, 造成他人損失的, 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的人返還不當利益。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所享有的專屬的和支配的權利: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 可以依法繼承。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 依照其規定。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有特別保護規定的, 依照其規定。 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 不受干涉。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他人合法權益。 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 應當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㈤ 民法通則中公民權利有哪些

公民所有的權利,都源於憲法的規定。
主要有:財產權和人身權,這兩個方面!
民法通則,也必須要依照憲法的規定進行制定和實施。
具體細節:可以到新華書店買本紙質的民法通則看看,也可在網上搜到。

㈥ 民法總則保障公民的什麼權利

您好,民法總則保護公民的民事權利。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並受法律保護的利益范圍或者實施某一行為(作為或不作為)以實現某種利益的可能性。
1、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2、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3、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4、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5、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6、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9、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10、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11、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12、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13、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1)作品;

(2)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3)商標;

(4)地理標志;

(5)商業秘密;

(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7)植物新品種;

(8)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14、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15、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16、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17、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8、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㈦ 民法權利是什麼,包括哪些方面.

一、法學理論上的體系

(一)小民法

民法總則、物權法、債權(合同、無因管理專、不當得利、侵權屬行為)、親屬(婚姻、繼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識產權法(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還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體系

總則:民法通則

物權:物權法

債權:合同法、侵權責任法

親屬:婚姻法、繼承法

知產: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海商法、擔保法,等等。

㈧ 為什麼說民法是權利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權利與義務的法 具體包括人身和財產兩個方面 之所以說是權利法 因為它具體規定了 主體在法律關系之中享有的權利和所應當承擔的義務

㈨ 民法中哪些權利是以通知的方式行使,哪些藉助公權力來實現的

民法是實體法,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一個是規定你有什麼權利,一個是規定你應該怎麼保護你的權利。
實體法是指規定具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等。
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㈩ 為什麼要限制公權力,保護私權利

公權力是帶有強制性的,是有強力保障的。公權力的行使對象對公權力沒有選擇,只能接受。如果不加以限定,就會沒有節制的使用公權力。公權力就會被濫用。

所以對公權力一定要用法律明確規定哪些是可以行使的。法無明文規定允許的,公權力不得使用。

個人處置自己財產的時候不能違反公序良俗。這就是限制性規定。只要不違反禁止規定,可以隨意做。這是因為私權利對自己的東西擁有決定權,對別人只有請求權。

走路遇到前面有人,如果想超過去,只能請求對方讓你先過去。而不能強迫命令對方讓路。私權利的行使以不妨害他人行使私權利為前提。

如果兩個私權利同時請求對方,咋辦?

這種相互請求就要協商。這就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應當協商解決問題。達成一致了就按照協商結果執行。不一致就要訴諸法律解決。

不論是結婚還是離婚,雙方都要協商。協商一致就執行,不一致就訴諸法律。

民法是個人私權利的法律。以保護個人為宗旨。如果當事人協商一致,就應當保護,促進履行。而不是加以阻撓,設置障礙。

熱點內容
恭城法院院長 發布:2025-07-29 10:01:24 瀏覽:51
提前離職勞動法 發布:2025-07-29 09:43:19 瀏覽:679
勞動法怎樣規定三八婦女節假日 發布:2025-07-29 09:41:47 瀏覽:144
傳染病給別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9 09:40:31 瀏覽:787
購買盜版者不應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9 09:14:01 瀏覽:677
cpa經濟法每天一練 發布:2025-07-29 09:11:52 瀏覽:59
開展道德講堂的意義 發布:2025-07-29 08:54:36 瀏覽:844
法官征拆 發布:2025-07-29 08:53:58 瀏覽:329
舒城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7-29 08:47:59 瀏覽:331
香港的終審法院是哪裡 發布:2025-07-29 08:44:27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