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文類
A. 司法機關依法製作的司法文書是〖〗的司法公文
司法公文,包括司法機關出具的承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書(文件)。
司法文書是指偵查、檢察、審判、執行、公證等司法機關在處理各類案件的各個環節、步驟上形成與使用的專用文書。主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如判決書、裁定書等;也包括不直接發生法律效力,但對執行法律有切實保證作用的文書,如訴狀、司法建議、執行文書等等。
司法文書的種類很多,按參與訴訟活動的不同職能的機關分為以下幾類:
偵查機關,主要有控告、檢舉書,控告、檢舉筆錄,自首書,訊問、勘驗、檢查、搜查筆錄,立案報告,案件偵查終結報告,提請批准逮捕書,逮捕證,通緝令等;
檢察機關,主要有起訴(免於起訴)決定,批准(不批准)逮捕決定,起訴書,抗訴書,補充偵查意見書等;
審判機關,主要有訴狀,開庭通知書,案件審理終結報告,調解書,判決書,裁定書,執行通知書,審判庭筆錄,合議庭評議筆錄,宣判筆錄,刑事判決布告等;
司法行政機關(非監禁刑罰執行機關),主要有:受司法機關委託的調查評估報告書、解除矯正決定書、處理意見書、警告決定書、撤銷緩刑(或假釋)建議書、收監執行建議書、減刑建議書、解除社區矯正證明書等。
公證機關,在公證程序中形成的有證明書、委託證明書等公證書。
B. 司法文書的分類
司法文抄書的種類很多,按參與襲訴訟活動的不同職能的機關分:
偵查機關,主要有控告、檢舉書,控告、檢舉筆錄,自首書,訊問、勘驗、檢查、搜查筆錄,立案報告,案件偵查終結報告,提請批准逮捕書,逮捕證,通緝令等;
檢察機關,主要有起訴(免於起訴)決定,批准(不批准)逮捕決定,起訴書,抗訴書,補充偵查意見書等;
審判機關,主要有訴狀,開庭通知書,案件審理終結報告,調解書,判決書,裁定書,執行通知書,審判庭筆錄,合議庭評議筆錄,宣判筆錄,刑事判決布告等;
在公證機關形成的有證明書、委託證明書等公證書。
C. 常見的15種公文分類有哪些
根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2012年新國標),公文有如下15種: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和紀要。
D. 司法文書的各類定義
控告、檢舉書:控告人、檢舉人提出的控告、檢舉事實的書面材料。
控告、檢舉筆錄:控告人、檢舉人以口頭方式提出控告、檢舉事實,由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所作的筆錄。
自首書:犯罪人對自己犯罪行為向司法機關自首時寫出的書面材料。
訊問筆錄: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在訊問被告時,對於被告人陳述的有罪和犯罪情況或者無罪的辯解等所作的筆錄。
勘驗、檢查筆錄:偵查人員、法醫師對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屍體等進行勘驗、檢查後,對有關情況寫成的筆錄。
搜查筆錄:偵查人員為搜集犯罪證據、查獲犯罪人,對被害人和可能隱藏罪犯和犯罪證據的人身、物品、住處等進行搜查後,對有關情況寫成的筆錄。
立案報告:根據控告、檢舉、自首材料或公安機關偵查發現的犯罪案件,經初步審查和偵查,確認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寫出的報告,用以確定案件的成立和指導偵查工作。
案件偵查終結報告:偵查機關經過偵查、預審,已經破案,確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和充分,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時寫出的上報材料,簡稱破案報告。它反映案件的全部偵查活動情況與偵查結果,以作為起訴的依據。
提請批准逮捕書:偵查機關寫出的逮捕人犯的書面請求,送檢察機關審批。
起訴(免於起訴)意見書:偵查機關對於立案的案件,經偵查、預審終結,認為被告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依法提出的應追究(或因某種原因不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書面意見。連同有關案卷和證據材料一起移送檢察機關審查。
逮捕證:偵查機關執行逮捕人犯時所出示的證件。
拘留證:偵查機關依法拘留人犯時所出示的證件。
搜查證:偵查人員執行搜查任務時向被搜查人出示的證件。
通緝令:偵查機關為追捕在逃的被告人歸案而發出的命令,用以取得各機關和廣大群眾的協助。
起訴(免於起訴)決定: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和充分,應依法追究(或因某種原因不追究)刑事責任而作出的書面決定,用於發給偵查機關、被告人及其所在單位和被害人。
批准(不批准)逮捕決定:檢察機關審查偵查機關的提請批准逮捕書後作出的決定,用於發送偵查機關。
起訴書:檢察機關根據起訴決定向審判機關提出的公訴,又叫公訴書。在開庭審判時由公訴人在審判庭上宣讀。其副本在開庭前送給被告人。
抗訴書:地方檢察機關認為本級審判機關的一審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審判機關提出重新審理的書面請求。
補充偵查意見書:檢察機關對偵查機關提請批准逮捕的人犯的案卷材料,經審查後認為證據不足或主要犯罪事實不清時,作出的要求偵查機關補充偵查的書面意見。
訴狀:被害人或監護人就某一事件,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向審判機關提出起訴的書面材料,又叫自訴狀。
開庭通知書:審判機關於開庭審理案件前,將開庭時間、地點預告檢察機關、辯護人、證人等的書面通知。
案件審理終結報告:審判人員將案情及處理意見提請上級審批時寫出的書面報告,簡稱審結報告或結案報告。
調解書:審判機關對於通過調解方式處理的民事糾紛案件所作出的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書。
判決書:審判機關對於審理終結的案件,向訴訟當事人作出的處理決定。其內容為: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確定被告有無犯罪、犯何種罪,適用何種刑罰或免除刑罰等。判決書用於當庭宣告,並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檢察機關。
裁定書:審判機關在案件審理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就訴訟程序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出的處理決定。如:對於缺乏罪證和被告人行為不構成犯罪的案件,經向自訴人說服撤回自訴而自訴人不接受時,審判機關則可用裁定書予以裁定駁回,將裁定書發給當事人;進行二審的審判機關,對於不服一審判決的上訴或抗訴案件,經審理後認為原判決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上正確、量刑適當時,可用裁定書駁回上訴或抗訴,維持原判。
審判庭筆錄:書記員對法庭審判的全部活動所作的筆錄。它是記錄審判工作和製作判決書的重要依據,又是二審審判機關審查原審全部審判活動的重要依據。
合議庭評議筆錄:審判人員在案件審理終結,退庭對案件進行評議時所作的筆錄。
宣判筆錄:審判機關在宣告判決時所製作的筆錄。
執行通知書:審判機關對於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交付執行時製作的文書,送達監獄或其他勞動改造場所執行。
刑事判決布告:審判機關將刑事判決的罪犯、有關犯罪事實和處理情況,告知有關人員和人民群眾的公開張貼的文告。
公證書:公證組織接受當事人申請公證,依法對其法律行為或具有法律意義的文件和事實,確認其真實性與合法性的證明書。它是一種具有法律意義的非訴訟性質的書面證明,如用於:證明合同、委託、遺囑、繼承、收養等法律行為,證明結婚、離婚、學歷、經歷、出生、死亡、失蹤、親屬關系等具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
E. 公文的分類,越詳細越好
一、公文的分類
根據形成的作用的公務活動領域,公文可分為通用公文和專用公文兩類。通用公文,指各類各級機關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請示、報告、函等;專用公文,指在一定專業機關和業務范圍內專門使用的文件,如外交文件、司法文件、軍事文件、會計文件等。
根據內容涉及國家秘密的程序,公文可分為對外公開、限國內公開、內部使用、秘密、機密、絕密六類。
制發公文的機關根據行文方向,可將公文分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類。
根據內容的性質,公文可分為規范性、領導指導性、公布性、陳述呈請性、商洽性、證明性文件等。
根據處理時限的要求,公文可分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類。
根據來源,在一個機關內部可將公文分為收文、發文兩類。
二、通用公文的文種
文種,又稱公文的名稱,用以表明公文的性質、適用范圍和作者職能許可權以及制發公文的目的要求等。在公文中正確標明文種,有利於維護公文的權威性與有效性,並為公文的撰寫、處理提供便利。
我國行政系統的通用公文文種主要有:
(1)規范性文件:條例。用於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規章不得稱「條例」。
(2)領導指導性文件:命令(令)、決定、指示、批復、通知、通報。
(3)公布性文件:公告、通知。
(4)陳述呈請性文件:議案、請示、報告、調查報告。
(5)商洽性文件:函。
(6)會議文件:會議紀要。
中國共產黨機關的通用公文文種主要有:
(1)規范性文件:條例、規定。
(2)領導指導性文件:決議、決定、指示、意見、通知、通報、批復。
(3)公布性文件:公報。
(4)陳述呈請性文件:報告、請示。
(5)商洽性文件:函。
(6)會議文件:會議紀要。
F. 司法鑒定的文書種類有哪些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司法鑒定文書一般分為司法鑒定意見書、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司法鑒定審查意見書、司法鑒定意見書四種類型。司法鑒定機構受理鑒定委託後,應當指定本機構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第132號——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十八條司法鑒定機構受理鑒定委託後,應當指定本機構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委託人有特殊要求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從本機構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委託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按其意圖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鑒定意見。
G. 法院的公文寫作主要包括哪些種類
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其他一般都有固定格式的,不用擔心
H. 常見的15種公文分類有哪些
(一)決議
適用於會議討論通過的重大決策事項。
(二)決定
適用於對重要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三)命令(令)
適用於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晉升銜級、嘉獎有關單位和人員。
(四)公報
適用於公布重要決定或者重大事項。
(五)公告
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六)通告
適用於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七)意見
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八)通知
適用於發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批轉、轉發公文。
(九)通報
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況。
(十)報告
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回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十一)請示
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復
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
(十三)議案
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十四)函
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
(十五)紀要
適用於記載會議主要情況和議定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