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時效的案例
1. 刑法 追訴時效
既然已經立案就不牽扯追訴時效的問題,什麼時候見到人都會抓的
追訴時效是指公安沒有立案的情況下
2. 刑法的時效問題
最高刑,就是法定最高刑的意思
比如說 一個罪名的量刑范圍是3-7年,那麼就按照7年算,就是10年
至於你說的兩個罪名,我不懂你是什麼意思
具體量刑范圍刑法中都有規定
3. 關於刑法追訴時效
您好:
我國刑法第八十七條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內有期徒刑的,經過容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而第一個不滿5年,是指5年以下但不包括5年,因為如果是5年的,屬於第二項,就是五年以上不滿十年。
那麼選項錯誤就顯而易見了,該題說最高為5年以下,但不是說不滿5年,所以假如是剛好五年,那麼追溯時效應為10年。這個懂了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4. 刑事訴訟時效案例
關於具體案例無法隨便獲悉,但是關於刑事案件的追訴時效,是有嚴格的法律依據的。根據《刑法》第八十七條【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追訴期限的延長】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條【追訴期限的計算與中斷】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5. 時效的刑法時效
刑法上的時效是指:法律規定的對犯罪行為進行追訴或者執行所判處刑罰的有效期限。因此時效有追訴時效和行刑時效之分。追訴時效,是指我國刑法規定的對犯罪分子追求刑事責任有效期限的制度。超過法定追訴期限,司法機關或有告訴權的人不得再對犯罪人進行追訴,已經追訴的,應撤銷案件或不起訴,或終止審判。追訴時效完成,是刑罰請求權消滅的重要事由之一。行刑時效,是指刑事法律規定的,對被判刑人執行刑罰有效期限的制度。犯罪人被科處刑罰後,只有在行刑時效期內,刑罰執行機關才有權對犯罪人執行所判處的刑罰。行刑時效期內所判處的刑罰未執行,超過行刑時效期,便不能再對犯罪人執行所判處的刑罰。行刑時效完成,是刑罰執行權消滅的一項重要事由。我國刑法總則只規定了追訴時效,對行刑時效未作規定。
追訴時效的意義
我國刑法關於追訴時效的規定,具有以下意義:
第一,符合我國刑罰目的的要求。我國刑罰的目的是預防犯罪,預防的內容之一就是使犯罪人不再犯罪。犯罪人在實施犯罪後,在一定的期限內沒有再犯罪,說明其再犯罪的危險性已經消除,這就達到了適用刑罰的所要打到的目的。因此,對犯罪分子不在追訴完全符合我國刑罰目的的要求。
第二,有利於司法機關集中精力辦理現行的刑事案件。現行的犯罪對社會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因此,司法機關應集中精力辦理現行的刑事案件,以更好地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如果沒有追訴時效的規定,司法機關必將為陳年舊案所累,從而影響現行案件的辦理,妨礙對犯罪的及時打擊,對國家和人民利益也不能及時保護。
第三,可以節省人力、物力、財力。懲治犯罪是一項龐大而艱巨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那些經過一定期限不再犯罪的犯罪人不予追訴,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我們國家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
第四,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犯罪分子犯罪後在一定的期限內沒有再犯罪,對其社會的額危險性已經消除,社會已逐漸忘其犯罪行徑,被害人對其的仇恨也因時間的流逝而消解,犯罪人的家庭生活亦已步入正常。在這種情況下,不再追訴犯罪人的犯罪行為,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反之,如果予以追訴,必將使各種矛盾死灰復燃,破壞已經恢復的社會寧靜,從而引起社會的不穩定。
刑法第八十七條【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追訴期限的延長】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條【追訴期限的計算與中斷】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6. 刑法 時效 八十八條
第八十八條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解釋】本條是關於不受追訴時效限制的特別規定。
本條規定不受追究時效限制的有兩種情況:
(一)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時效的限制。這里所說的「立案偵查以後」,是指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按照自己的管轄范圍,對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案件予以立案,進行偵查,收集、調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無罪、罪輕或罪重的證據材料之日起。「受理案件以後」,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訴訟法關於審判管轄的規定,接受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或被害人自訴案件之日起。「逃避偵查或者審判」主要是指以逃避、隱藏的方法逃避刑事追究。
犯罪嫌疑人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被告人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如果其從拘留所、看守所中逃跑,從自家中潛逃、隱藏起來或者採用其他方法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在任何時候將其追捕歸案後,都可以進行追訴,不再受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這樣規定,是因為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時候,說明對犯罪行為已開始追究,在此時,犯罪時效已停止計算。這是為了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時效的規定,鑽法律空子,以逃避應受到的制裁。
在實踐中應當注意,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要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對案件進行立案,或者人民法院對案件予以受理後,就可不受追訴時效的限制。上述機關對案件進行立案或受理後,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須具有「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情況。如果沒有逃避偵查和審判的行為,而是有的司法機關立案或受理後,因某些原因又未繼續採取偵查或追究措施,以至超過追訴期限的,不應適用本案規定。另外,本條規定「立案偵查」和「受理案件」是指在追訴時效的期限內,對於已過了追訴時效才開始的立案偵查和審判活動,不適用本條規定,而是應分別採取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的方法處理,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二)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自然人和單位。「控告」是指被害人對侵犯本人、本單位合法權益的犯罪行為向司法機關告訴,要求追究侵害人的法律責任的行為。「應當立案」是指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立案條件,應當立案偵查的。「不予立案」是指對符合立案條件的,不屬於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不予立案的情況,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卻未予立案。根據本款規定,只要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的,遇有該立案而不予立案的情況,對犯罪分子的追訴就不受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追訴期限的限制。這樣規定,有利於保證有罪必究,及時有效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為解決百姓告狀難提供法律依據。
追訴時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規定追究犯罪或者侵權行為的有效期限。犯罪行為已經超過法律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法律責任;如果已經被追究了法律責任,該案件應當予以撤銷。
刑事案件追訴時效的期限是根據各種犯罪法定刑的輕重,分別規定長短不一的追訴時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我國刑法分則條文中對法定刑的規定包括幾種不同的情況:
在一種犯罪有幾個量刑幅度的情況下,應當按照犯罪的實際情況確定追訴時效期限的長短,即犯罪符合哪一個量刑幅度,就應當以那個量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確定追訴時效的期限。
不受追訴時效限制的情況。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時效中斷。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在一般情況下,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但是,如果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你朋友這種情況不受追訴期限限制,無論過了多久只要發現他就能拘捕。
7. 刑法追訴期限問題真實案例。
按照刑法規定,法定刑不足5年的刑事案件,追訴期是5年。該案件還在追訴期內,問題是你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
8. 刑法經典案例分析
1。已經構成了犯罪了!罪名是「投毒罪」,因為她已經不是針對一個專人了,而是對不確定的宮屬
2。這不構成犯罪中止,只要投毒行為已經威脅到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就可以構成本罪。雖然她最後撥了110,使得實際情況沒有發生,但這也只是一個量刑情節,不是中止原因!
9. 刑事追訴時效案例
刑事訴訟時效 可能判1年以上不滿5年 追訴時效為5年 可能判5年以上不滿10年 為10年 可能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15年 可能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為20年群架中致人重傷定故意傷害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輕傷則可能定 聚眾斗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