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格式條款司法解釋

格式條款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2-01-12 20:38:37

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無效依法解除的司法解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版)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權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1)格式條款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條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2. 格式條款的管轄協議是否有效

最新的民訴司法解釋
第三十一條 經營者使用格式條款與消費者訂立管轄協議,未採取合理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消費者主張管轄協議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3. 很多格式合同中都約定「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這種約定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的該條規定是強行條款,合同當事人不可以以約定排除的。

4. 對格式合同的解釋為何是法律解釋

首先,該條款不是法律解釋,而是法律條文!
D項並不是說對格式合同的解釋是法律解釋,而是說該條款的內容規定有法律解釋的方法和遵循的標准,如該條中「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這就是法律解釋的通常方法,文理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這就要求解釋法律應准尋正義,公平等標准。

補充:不是這樣的!該條規定不是對格式合同條款具體內容進行解釋,而是對格式合同這一法律現象怎麼適用法律的規定。對格式合同怎樣適用法律進行解釋是法律解釋的一種。有時候我們在理解上不能太專字眼,你知道法律用語有它的專業性,有時候用我們生活中的語言結構來看,語法可以完全是錯誤的,但在法律用語中就是對了,你用「法律解釋的方法和標准」替代「對格式合同解釋的方法和標准」並沒錯,但專業性的語言不能這樣生搬硬套的按生活中的語法結構來,你以後接觸多了就見怪不怪了。加油!

5. 購房合同中格式條款合補充條款茅盾時的司法解釋

《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因此,補充條款的效力優於格式條款。若還有法律問題,可電話進行咨詢。來電請說明來源於華律網。

6. 格式條款對於交付的定金約定不明確,履行合同時因其它條款權利義務規定也不明確而發生爭議,雙方一致同意

合同約定優先,爭議解決也是能調解和解優先。不能調解和解才依法律規定的定金條款,買方違約的沒收定金,賣方違約的雙倍返還定金。

7. 保險法司法解釋二解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徵求意見稿)
第一條【保險人已預收保險費但未及時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之前,發生保險事故的處理】
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投保人交付投保單,保險人已預收保險費但未及時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之前,發生保險事故的,按下列情形處理:
(1)符合承保條件,被保險人、受益人要求保險人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不符合承保條件,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締約過失責任。投保人要求保險人返還保險費及相應的利息,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是否符合承保條件,由保險人舉證。
第二條【臨時保險單的效力】
保險人向投保人簽發正式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之前發生保險事故,當事人以臨時保險單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投保人已經收到保險人取消臨時保險單通知的除外。
臨時保險單是正式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簽發之前,保險人向投保人簽發的臨時保險憑證。
第三條【投保人死亡後,其權利義務的繼承】
財產保險合同中,投保人死亡後,投保人的繼承人主張行使保險合同權利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發生保險事故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同一人時,投保人的繼承人主張行使保險金請求權,符合保險法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人身保險合同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不是同一人時,投保人死亡後,投保人的繼承人主張行使保險合同權利義務,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投保人的繼承人不符合保險法第十二條、第三十一條規定的除外。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合同,未經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的繼承人主張行使保險合同權利義務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人身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繼承人主張解除保險合同的,應當通知被保險人、受益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在投保人的繼承人指定的期限內,向其支付了相當於保險單現金價值的款項後,投保人的繼承人仍主張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條【如實告知義務】
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的事項,限於保險人向投保人提出詢問時投保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事項。保險人以投保人未在詢問表的「其他應告知事項」等欄目內主動列明應當告知的事項為由,主張解除保險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訂立後,保險人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重要情況的,仍繼續承保,保險人又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為由請求解除合同,或者支付保險金後又要求返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保險人不解除合同,直接請求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事項與保險事故發生不具有因果關系,保險人主張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條【保險人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的認定】保險人在採用自己提供的格式條款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時,對於合同中有關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的概念、內容及其法律後果主動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做出通常人能夠理解的解釋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保險人履行了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明確說明」義務。是否履行了明確說明義務,由保險人負舉證責任。
保險人將合同中有關免除其責任的條款及說明的內容以足以引起注意的文字、符號、字體等特別標識集中單獨印刷,且投保人對保險人已履行了明確說明義務及自己對有關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的概念、內容及法律後果均已明了簽字認可的,可以認定保險人履行了該項義務,但有相反證據證明保險人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的除外。
保險人主張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本身,即證明保險人履行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六條【「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的范圍】保險合同中明確標明為「責任免除」或「除外責任」的條款,及其他有關免賠率、免賠額等可能產生部分或全部免除保險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有關條款,人民法院應認定為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中規定的「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但保險合同中有關依據法律明確規定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的內容除外。
第七條
【保險合同文本的認定規則】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於保險合同的內容有爭議時,人民法院遵循下列規則認定:
(一)投保單與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不一致的,以投保人簽收的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載明的內容為准;
(二)特約條款與格式條款不一致的,以特約條款為准;
(三)保險合同的條款內容因記載方式或者時間不一致的,「批單」優於「正文」、「後批註」優於「前批註」、「加貼批註」優於「正文批註」、「手寫」優於「列印」。
第八條
【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規則】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予以解釋。
採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按照前款規定予以解釋後,仍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
第九條【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被保險人同意的認定及撤銷】
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訂立後,被保險人同意且認可保險金額,保險人以合同訂立時被保險人未表示同意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被保險人作出的同意表示,可以隨時撤銷。被保險人撤銷其作出的同意表示,應當以書面方式通知保險人及投保人。投保人以被保險人撤銷其同意為由主張解除合同並按照保險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要求退還保險單現金價值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保險人未對被保險人是否同意並認可保險金額的事實進行審核,導致保險合同被認定為無效的,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第十條【被保險人、受益人補交保險費的處理】
保險合同的效力因投保人未及時支付保險費而中止的,被保險人、受益人主張向保險人補交保險費的,除投保人明確拒絕外,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補交保險費的被保險人、受益人對復效後的保險合同享有解除權。
保險合同的效力因被保險人、受益人向保險人補交保險費而得以恢復的,投保人主張解除合同,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投保人向被保險人、受益人請求支付保險合同復效前的現金價值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支持。
第十一條【對個別受益人先死亡或喪失受益權的受益份額的處理】保險合同指定多個受益人但未指定受益順序,其中一個受益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或者因保險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原因喪失受益權的,該受益人應得份額由其他受益人按照受益份額比例分配;未指定受益份額的,由其他受益人平均分配。
另一種方案:
保險合同指定多個受益人但未指定受益順序,一個受益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或者因保險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原因喪失受益權的,該受益人應得份額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處理。
第三種方案:保險合同指定多個受益人但未指定受益順序,其中一個受益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或者因保險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原因喪失受益權的,該受益人應得的份額由投保人、被保險人指定如何處理。在指定如何處理之前,被保險人死亡的,該受益人應得份額由其他受益人按照受益份額比例分配;未指定受益份額的,由其他受益人平均分配。---傾向於此種方案。
第十二條
【特殊情形下保險事故的認定】
被保險人在羈押、服刑期間因意外或者疾病造成的傷殘或者死亡,保險人以保險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為由抗辯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三條【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不具有保險利益的處理】
財產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被保險人向保險人主張賠償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保險標的全部損失的,保險合同終止;保險標的部分損失的,保險合同繼續有效。投保人主張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並按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退還保險費。
第十四條【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時的通知義務】除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另有約定的合同外,因保險標的轉讓導致危險程度顯著增加,受讓人或者被保險人及時將標的轉讓情況通知保險人的,保險人在保險法第四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期限內未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被保險人要求保險人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保險人以受讓人或者被保險人僅通知轉讓情況未通知因轉讓導致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情況為由,主張不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其他情形導致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被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及時履行了通知義務,保險人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未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被保險人要求保險人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五條【保險人收到通知後的處理】保險人收到轉讓通知或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通知後,要求增加保險費的,可以自風險顯著增加之日起增收保險費。受讓人、投保人拒絕增加保險費,或者自保險人補交保險費通知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未交納增加的保險費的,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並按保險法第四十九條第三款、第五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退還保險費。
第十六條【危險程度顯著增加情形下,保險人棄權行為的認定】保險人明知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或者收到轉讓通知或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通知後,仍按原約定收取保險費或者未按照保險法第四十九條第三款、第五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在相應期限內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之後,保險人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七條【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行使】
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向第三者提起的訴訟與被保險人就保險人給付的保險金範圍之外未取得賠償的部分向第三者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第三者財產不足以賠償被保險人和保險人的,應當優先賠償被保險人的損失。
第十八條【代位求償權的訴訟時效】
保險人向第三者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與被保險人向第三者行使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相同。該訴訟時效期間從被保險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第三者侵害時起計算。
第十九條【被保險人未對第三者提起訴訟的處理】
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不得以被保險人未對第三者主張權利為由拒絕承擔保險責任。被保險人未主張權利影響保險人向第三者請求賠償權利行使的,可以依照保險法第六十一條第三款的規定處理。
第二十條【保險事故發生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權利的處理】
保險事故發生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權的,按照下列情形處理:
(1)保險合同訂立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權,保險人對此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向保險人如實告知,否則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
(2)保險合同訂立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權,投保人如實告知後保險人仍同意承保的,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應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但無權向第三者行使代位求償權;
(3)保險合同訂立之後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權的,被保險人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主張增加保險費或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被保險人未及時通知保險人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
(4)保險合同簽訂之後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權,被保險人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仍繼續承保的,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應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但無權向第三者行使代位求償權。
如果第三者是以格式條款免除其對被保險人的責任的,人民法院依據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處理。
第二十一條【家庭成員的范圍】
保險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的家庭成員,是指與被保險人共同生活的近親屬及其他與被保險人有撫養、贍養、扶養關系的人。
另一種方案:保險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的家庭成員,是指與被保險人的近親屬及其他與被保險人共同生活並有撫養、贍養、扶養關系的人。
第二十二條【合同存續期間,保險單現金價值的執行問題】具有現金價值的保險合同存續期間,投保人的債權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保險單的現金價值的,經人民法院審查批准後,人民法院應當通知保險人、被保險人及受益人。保險合同自保險人收到該通知之日起滿一個月後解除。
被保險人、受益人經投保人同意,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向投保人的債權人支付了相當於保險單現金價值的款項,並通知保險人的,保險合同依然有效。
自人民法院通知保險人之日起至保險合同解除之時止的期間內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的債權人支付保險單的現金價值,剩餘部分應當支付給受益人。
另一種方案:投保人負有到期未清償的債務,人民法院不得依投保人債權人的申請,強制解除該投保人為他人訂立的人身保險合同。
第二十三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糾紛的法律適用】
人民法院審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糾紛案件,保險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參照保險法第二章的相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四條【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訴訟地位】
保險公司依法成立的各級分支機構具有獨立的訴訟主體資格。人民法院在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時,應當以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的保險公司或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作為當事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8. 合同法對格式條款的解釋有哪些規定

合同法中有三條規定:
1、第三十九條採用格式條款內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容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2、第四十條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3、第四十一條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條式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有一條規定
1、第六條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對格式條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內容,在合同訂立時採用足以引起對方注意的文字、符號、字體等特別標識,並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格式條款予以說明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符合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所稱「採取合理的方式」。
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對已盡合理提示及說明義務承擔舉證責任。

熱點內容
行政法的手段 發布:2025-07-28 19:14:22 瀏覽:303
論人格權的民法保護論文 發布:2025-07-28 19:10:34 瀏覽:565
佛法治療脫發 發布:2025-07-28 19:10:33 瀏覽:486
杭州詐騙罪律師 發布:2025-07-28 19:08:13 瀏覽:963
企業登記法規 發布:2025-07-28 18:45:07 瀏覽:995
民法典夫妻財產 發布:2025-07-28 18:31:13 瀏覽:398
河北司法廳政審 發布:2025-07-28 18:31:10 瀏覽:834
法院有異議 發布:2025-07-28 18:21:28 瀏覽:472
絕望律師 發布:2025-07-28 17:53:08 瀏覽:652
監事附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28 17:37:22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