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貴陽司法改革

貴陽司法改革

發布時間: 2022-01-14 01:22:03

⑴ 有答案了,非員額法官審案程序是否違法,法院這樣看

一、法官員額制:所謂「法官員額制」是指法院、檢察院在編制內根據案數量、轄區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確定的法院的法官、檢察官的人員限額。員額一旦確定,在一定時期內不能改變,沒有缺額就不能遞補。由於該項制度涉及面較廣,在社會各界引發不少爭議,其中一個相對突出的爭議點就是「員額制」下法官人員減少,可能導致「案多人少」的狀況。針對這一問題,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院、檢察院案的數量大幅度的增長,但是真正存在著案多人少的法院和檢察院只是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我們國家大部分法院和檢察院中約有40%的法官、檢察官在非業務部門工作,而真正在一線案的人並不多,因而造成「法官人員數量減少後無法適應」的假象。如果通過員額制改革,把有效的、積極的案力量吸引到一線去,案效率相應就會提高,案多人少的相對問題也就迎刃而解。謝鵬程說:「這就意味著員額制將使司法的生產力得到解放。」二、沒有進入員額的法官有何待遇:1、法官員額制改革實施以來,法官隊伍存在諸多困惑,一部分法官將無法入額是必須面對的現狀。海南省原有法官1540人,改革後,法官人數減至1100多人。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人民法院全院有法官資格的人員62人,現選任主審法官29名,未入額法官33名,佔53.23%。貴州省貴定縣人民法院原有法官53人,第一批入額18人,未入額法官35人,占原有法官人數的66.03%。2、員額有餘地,轉崗有安排:①關於法官員額制改革,要嚴格執行中央確定的法官員額比例和相關政策,不僅不能突破,在第一輪遴選時還要留有餘地,為優秀人才留下入額空間。各地試點的實際操作中,也一直按此進行。海南省第一批遴選留有10%的餘地。貴州省採取以案定員、一步到位原則,根據案件數量及特點、法官承案件能力等綜合因素,計算出各試點法院的法官員額,法官員額一次性控制在39%以內,並為未來留有足夠空間。花溪、匯川、貴定、榕江四個試點法院法官員額,分別為29%、30.7%、24%和30.8%。已完成試點的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法院,目前78名具備審判職稱的入額32名,尚有9個名額空缺。空缺的名額,設計是根據案件的增長來增補法官,同時也給年輕人留出一個奮斗的目標。貴州省貴定縣人民法院53名法官有18名入額,同時為今後青年法官入額選任預留了9個名額。②除了留下入額的希望,轉崗和分流也盡量做到妥善安排。過渡期內未選任為法官的現任審判員、助理審判員,轉任法官助理或司法行政人員,法官職務保留,現有待遇不變。過渡期內出現缺額,先從表現好的法官助理中選任。即使過渡期滿了,只要有真本事,還可參加全省遴選,仍有做法官的機會。

⑵ 2010年司法考試報名的時間和條件都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關於2009年司法考試公告】

我國實行司考資格與律師執業相分離制度,通過司考只是取得了律師資格,要想做律師,還須申請領取律師執業證書。根據《律師法》,申請頒發律師執業證書,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擁護我國憲法;
(2)具有律師資格;
(3)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4)品行良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
初任法官採用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資格,並且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應當從法官或者其他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初任檢察官採用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資格,並且具備檢察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應當從檢察官或者其他具備檢察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1、什麼是司法考試?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
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2、司法考試報名時間、方式與地點、考試時間?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的報名方式分為網上預報名和現場報名。
報名人員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由本人到戶籍所在市(地)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現場報名或確認。在戶籍所在地以外工作、學習的人員,持工作、學習單位開具的證明可以在工作、學習地報名

(一)報名時間

1.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的報名分為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
2.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統一實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時間為6月1日至25日。報名人員應當在上述期間內登錄司法部網站(網址:http://www.moj.gov.cn)進行網上報名。
3.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現場確認時間為7月1日至20日。報名人員應當在上述期間內到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確認。
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可以在上述期限內確定本地區的現場確認時間,並向社會公布。

(二)考試時間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19日、20日。具體為:
試卷一:9月19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9月19日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三:9月20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四:9月20日下午14:00--17:30,考試時間210分鍾。

3、司法考試的主要內容

國家司法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命題范圍以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2009國家司法考試大綱》為准。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考試分為四張試卷,每張試卷分值為150分,四卷總分為600分。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試題。各卷的具體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包括: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一、試卷四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等相關內容。
報名人員可以選擇使用少數民族文字試卷,在新疆、內蒙古、西藏自治區和吉林省報名參加考試。
考試紀律。應試人員應當認真閱讀《國家司法考試應試規則》和《國家司法考試違紀行為處理辦法》,自覺遵守考試紀律,自覺維護考場秩序。
試題參考答案異議。為確保國家司法考試公平、公正,進一步增加國家司法考試的透明度,司法部將在9月21日上午8時向社會公布考試試題,在9月24日上午8時公布考試試題參考答案。應試人員對試題參考答案有異議的,可在9月24日至29日期間登錄司法部網站,在該網站"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參考答案異議專區"中對試題參考答案提出異議並說明理由。司法部將組織專人收集、整理各方面對試題參考答案提出的意見,並在試卷正式評閱工作開始前提交"試題參考答案審查專家組"研究、論證。經"試題參考答案審查專家組"論證的參考答案為試卷評閱的依據。

4、報名條件

1.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依據《司法部關於確定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的意見》(司發通[2007]3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中部六省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范圍的通知》(國辦函[2007]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自治縣(旗),各自治區所轄縣(旗),各自治州所轄縣;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市、區);中部六省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的縣(縣級市、區)(不屬於國家或者省扶貧開發重點的縣級市、區除外);西部地區(除西藏外)11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縣(包括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級市、區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縣級市、區);西藏自治區所轄市、地區、縣、縣級市、市轄區,可以將報名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學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這一政策的適用期限截至2011年12月31日。
普通高等學校2010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的人員,其學歷(學位)證書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後,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1)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曾被國家機關開除公職或者曾被吊銷律師執業證、公證員執業證的;
(3)被處以二年內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期限未滿或者被處以終身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
3.已經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A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以及已經取得B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但尚未取得高等學校本科以上畢業學歷的人員,不得再次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5、考試的復習與輔導

根據《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的規定,司法部已制定出版《2009國家司法考試大綱》,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可依據《2009國家司法考試大綱》進行復習、備考。
司法部不舉辦考前培訓班,也不委託任何單位進行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考前培訓輔導。

6、報名材料與程序

1. 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原件及復印件。
持護照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報名時須同時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證明或者戶籍證明。
2. 本人學歷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普通高等學校2010年應屆本科畢業生憑所在學校出具的證明報名,格式證明可在司法部網站下載。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的人員報名時,須同時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學歷(學位)認證書。
3. 戶籍在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且要求享受放寬地方政策的報名人員,須提交戶籍證明復印件(列印版);報名表中所填寫的戶籍代碼應當與戶籍地一致。
4. 報名人員報名時,應當交納報名費。
上述報名材料真實、齊全,符合報名條件的,由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發給准考證主證。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復審合格,生成准考證副證,由報名人員自行從司法部網站下載。

7、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名單(09司考繼續落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等優惠政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六條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繼續在部分地方放寬擔任法官檢察官學歷條件的通知》、《司法部關於繼續在部分地方放寬擔任律師學歷條件的通知》精神,經研究,現就確定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自2007年5月起至2011年12月31日,下列地方的國家司法考試報名學歷條件可以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畢業: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的自治縣、自治旗,各自治區所轄縣、旗,各自治州所轄縣;

二、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市、區);

三、西部地區(除西藏外)11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縣(包括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級市、區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縣級市、區);

四、西藏自治區所轄市、地區、縣、縣級市、市轄區。

附: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名單

司 法 部

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附件:

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名單

1.北京市(無)

2.天津市(無)

3.河北省 (40個)

靈壽縣、贊皇縣 、平山縣、青龍滿族自治縣、大名縣、涉縣、廣平縣 、魏縣、臨城縣、巨鹿縣、廣宗縣、阜平縣、唐縣、淶源縣、順平縣、張北縣、康保縣、沽源縣、尚義縣、蔚縣、陽原縣、懷安縣、萬全縣、赤城縣、崇禮縣、平泉縣、灤平縣、隆化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寬城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南皮縣、獻縣、孟村回族自治縣、大廠回族自治縣、武邑縣、武強縣、(涿鹿縣趙家蓬區)

4.山西省 (54個縣1個區)

婁煩縣、陽高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縣、平順縣、壺關縣、武鄉縣、右玉縣、左權縣、和順縣、平陸縣、五台縣、代縣、繁峙縣、寧武縣、靜樂縣、神池縣、五寨縣、岢嵐縣、河曲縣、保德縣、偏關縣、吉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汾西縣、興縣、臨縣、石樓縣、嵐縣、方山縣、中陽縣、陽曲縣、大同縣、沁縣、沁源縣、陵川縣、榆社縣、昔陽縣、萬榮縣、聞喜縣、新絳縣、垣曲縣、夏縣、古縣、浮山縣、鄉寧縣、文水縣、交城縣、柳林縣、交口縣、離石區

5.內蒙古自治區 (75個)

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武川縣、土默特右旗、固陽縣、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海南區(烏海市)、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縣、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寧城縣、敖漢旗、松山區(赤峰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開魯縣、庫倫旗、奈曼旗、扎魯特旗、東勝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准格爾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錦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扎蘭屯市、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五原縣、磴口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豐鎮市、卓資縣、化德縣、商都縣、興和縣、涼城縣、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四子王旗、烏蘭浩特市、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突泉縣、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太僕寺旗、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多倫縣、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

6.遼寧省 (10個)

岫岩滿族自治縣、新賓滿族自治縣、清原滿族自治縣、本溪滿族自治縣、桓仁滿族自治縣、寬甸滿族自治縣、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鳳城市、北寧市

7.吉林省 (11個)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伊通滿族自治縣、靖宇縣、鎮賚縣、通榆縣、大安市、龍井市、和龍市、汪清縣、安圖縣

8.黑龍江省 (14個)

延壽縣、泰來縣、甘南縣、拜泉縣、綏濱縣、饒河縣、林甸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撫遠縣、同江市、蘭西縣

9.上海市(無)

10.江蘇市(無)

11.浙江省 (1個)

景寧畲族自治縣

12.安徽省 (30個)

長豐縣、樅陽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岳西縣、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無為縣、金安區(六安市)、裕安區(六安市)、壽縣、霍邱縣、舒城縣、金寨縣、霍山縣、利辛縣、石台縣、涇縣 、懷遠縣、望江縣、定遠縣、太和縣、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渦陽縣、郎溪縣

13.福建省(無)

14.江西省 (38個)

蓮花縣、修水縣、贛縣、上猶縣、安遠縣、寧都縣、於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尋烏縣、吉安縣、遂川縣、萬安縣、永新縣、井岡山市、樂安縣、廣昌縣、上饒縣、橫峰縣、余干縣、波陽縣 、德安縣、都昌縣、石城縣、吉水縣、峽江縣、新干縣、永豐縣、泰和縣、安福縣、萬載縣、銅鼓縣、黎川縣、南豐縣、宜黃縣、資溪縣、弋陽縣、萬年縣

15.山東省(無)

16.河南省 (52個)

蘭考縣、欒川縣、嵩縣、汝陽縣、宜陽縣、洛寧縣、魯山縣、滑縣、封丘縣、范縣、台前縣、盧氏縣、南召縣、淅川縣、社旗縣、桐柏縣、民權縣、睢縣、寧陵縣、虞城縣、光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淮濱縣、沈丘縣、淮陽縣、上蔡縣、平輿縣、確山縣、新蔡縣、杞縣、通許縣、葉縣、郟縣、內黃縣、原陽縣、南樂縣、濮陽縣、舞陽縣、柘城縣、夏邑縣、羅山縣、息縣、扶溝縣、商水縣、鄲城縣、太康縣、鹿邑縣、正陽縣、泌陽縣、汝南縣

17.湖北省 (35個)

陽新縣、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丹江口市、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孝昌縣、大悟縣、紅安縣、羅田縣、英山縣、蘄春縣、麻城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鶴峰縣、神農架林區、遠安縣、興山縣、南漳縣、保康縣、監利縣、團風縣、浠水縣、崇陽縣、通山縣

18.湖南省 (42個縣2個區)

邵陽縣、隆回縣、城步苗族自治縣、平江縣、桑植縣、安化縣、汝城縣、桂東縣、新田縣、江華瑤族自治縣、沅陵縣、麻陽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新化縣、瀘溪縣、鳳凰縣、花垣縣、保靖縣、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永順縣、龍山縣、茶陵縣、炎陵縣、衡山縣、祁東縣、新邵縣、綏寧縣、新寧縣、澧縣、慈利縣、南縣、永興縣、安仁縣、祁陽縣、江永縣、寧遠縣、藍山縣、會同縣、雙峰縣、張家界市永定區、武陵源區

19.廣東省 (3個)

乳源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

20.廣西壯族自治區 (75 個)

武鳴縣、隆安縣、馬山縣、上林縣、賓陽縣、橫縣、柳江縣、柳城縣、鹿寨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陽朔縣、臨桂縣、靈川縣、全州縣、興安縣、永福縣、灌陽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資源縣、平樂縣、荔蒲縣、恭城瑤族自治縣、蒼梧縣、藤縣、蒙山縣、合浦縣、上思縣、江洲區(崇左市)、港口區(防城港市)、防城區(防城港市)、憑祥市、靈山縣、浦北縣、平南縣、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縣、右江區(百色市)、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德保縣、靖西縣、那坡縣、凌雲縣、樂業縣、田林縣、西林縣、隆林各族自治縣、金城江區(河池市)、宜州市、昭平縣、鍾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南丹縣、天峨縣、鳳山縣、東蘭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忻城縣、象州縣、武宣縣、金秀瑤族自治縣、扶綏縣、寧明縣、龍州縣、大新縣、天等縣

21.海南省 (9個)

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亞市、東方市、五指山市

22.重慶市 (24個)

綦江縣、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萬州區、南川市、涪陵區

23.四川省(133個)

金堂縣、雙流縣、郫縣、大邑縣、蒲江縣、新津縣、市中區(廣元市)、元壩區(廣元市)、榮縣、富順縣、米易縣、鹽邊縣、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中江縣、羅江縣、三台縣、鹽亭縣、安縣、梓潼縣、北川羌族自治縣、平武縣 、朝天區、旺蒼縣、青川縣、劍閣縣、蒼溪縣、蓬溪縣、射洪縣、大英縣、威遠縣、資中縣、隆昌縣、犍為縣、井研縣、夾江縣、沐川縣、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嘉陵區(南充市)、南部縣、營山縣、蓬安縣、儀隴縣、西充縣、閬中市、仁壽縣、彭山縣、洪雅縣、丹棱縣、青神縣、宜賓縣、南溪縣、江安縣、長寧縣、高縣、珙縣、筠連縣、興文縣、屏山縣、廣安區(廣安市)、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達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萬源市、名山縣、滎經縣、漢源縣、石棉縣、天全縣、蘆山縣、寶興縣、巴州區(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安岳縣、樂至縣、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九寨溝縣、金川縣、小金縣、黑水縣、馬爾康縣、壤塘縣、阿壩縣、若爾蓋縣、紅原縣、康定縣、瀘定縣、丹巴縣、九龍縣、雅江縣、道孚縣、爐霍縣、甘孜縣、新龍縣、德格縣、白玉縣、石渠縣、色達縣、理塘縣、巴塘縣、鄉城縣、稻城縣、得榮縣、木里藏族自治縣、鹽源縣、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冕寧縣、越西縣、甘洛縣、美姑縣、雷波縣、西昌市

24.貴州省 (83個)

花溪區(貴陽市)、清鎮市、開陽縣、息烽縣、修文縣、鍾山區(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六盤水市)、水城縣、紅花崗區(遵義市)、匯川區(遵義市)、仁懷市、赤水市、盤縣、遵義縣、桐梓縣、綏陽縣、正安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鳳岡縣、湄潭縣、余慶縣、習水縣、平壩縣、西秀區(安順市)、普定縣、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江口縣、玉屏侗族自治縣、石阡縣、思南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德江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松桃苗族自治縣、萬山特區(銅仁地區)、興義市、興仁縣、普安縣、晴隆縣、貞豐縣、望謨縣、冊亨縣、安龍縣、畢節市、大方縣、黔西縣、金沙縣、織金縣、納雍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銅仁市、赫章縣、凱里市、黃平縣、施秉縣、三穗縣、鎮遠縣、岑鞏縣、天柱縣、錦屏縣、劍河縣、台江縣、黎平縣、榕江縣、從江縣、雷山縣、麻江縣、丹寨縣、福泉市、都勻市、荔波縣、貴定縣、甕安縣、獨山縣、平塘縣、羅甸縣、長順縣、龍里縣、惠水縣、三都水族自治縣

25.雲南省 (119個)

東川區(昆明市)、呈貢縣、晉寧縣、富民縣、宜良縣、石林彝族自治縣、嵩明縣、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宣威市、馬龍縣、陸良縣、師宗縣、羅平縣、富源縣、會澤縣、沾益縣、江川縣、澄江縣、通海縣、華寧縣、易門縣、峨山彝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施甸縣、騰沖縣、龍陵縣、昌寧縣、昭陽區(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鹽津縣、大關縣、永善縣、綏江縣、鎮雄縣、彝良縣、威信縣、水富縣、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臨翔區(臨滄市)、鳳慶縣、雲縣、永德縣、鎮康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瑞麗市、潞西市、雙柏縣、牟定縣、南華縣、楚雄市、姚安縣、大姚縣、永仁縣、元謀縣、武定縣、祿豐縣、蒙自縣、屏邊苗族自治縣、建水縣、石屏縣、彌勒縣、瀘西縣、元陽縣、紅河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個舊市、開遠市、綠春縣、河口瑤族自治縣、文山縣、硯山縣、西疇縣、麻栗坡縣、馬關縣、丘北縣、廣南縣、富寧縣、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漾濞彝族自治縣、大理市、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梁河縣、盈江縣、隴川縣、瀘水縣、福貢縣、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香格里拉縣、德欽縣、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26.西藏自治區(全部共73個)

27.陝西省 (89個)

藍田縣、周至縣、戶縣、高陵縣、印台區、耀州區、宜君縣、陳倉區(寶雞市)、鳳翔縣、岐山縣、扶風縣、眉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鳳縣、太白縣、三原縣、涇陽縣、乾縣、禮泉縣、永壽縣、彬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武功縣、華陰市、臨渭區(渭南市)、華縣、潼關縣、大荔縣、合陽縣、澄城縣、蒲城縣、白水縣、富平縣、寶塔區(延安市)、延長縣、延川縣、子長縣、安塞縣、志丹縣、吳起縣、甘泉縣、富縣、洛川縣、宜川縣、黃龍縣、黃陵縣、南鄭縣、城固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留壩縣、佛坪縣、榆陽區(榆林市)、神木縣、府谷縣、橫山縣、靖邊縣、定邊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漢濱區(安康市)、漢陰縣、石泉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28.甘肅省 (71 個)

永登縣、皋蘭縣、榆中縣、永昌縣、平川區(白銀市)、白銀區(白銀市)、靖遠縣、會寧縣、景泰縣、麥積區(天水市)、清水縣、秦安縣、甘谷縣、武山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民勤縣、古浪縣、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樂縣、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華亭縣、庄浪縣、靜寧縣、金塔縣、安西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慶城縣、環縣、華池縣、合水縣、正寧縣、寧縣、鎮原縣、通渭縣、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漳縣、岷縣、成縣、文縣、宕昌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徽縣、兩當縣、臨夏縣、康樂縣、永靖縣、廣河縣、和政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合作市、臨潭縣、卓尼縣、舟曲縣、迭部縣、瑪曲縣、碌曲縣、夏河縣、安定區(定西市)、武都區(隴南市)

29.青海省 (42個)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中縣、湟源縣、平安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樂都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縣、海晏縣、剛察縣、同仁縣、尖扎縣、澤庫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共和縣、同德縣、 貴德縣、興海縣、貴南縣、瑪沁縣、班瑪縣甘德縣、達日縣、久治縣、瑪多縣、玉樹縣、雜多縣、稱多縣、治多縣、囊謙縣、曲麻萊縣、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烏蘭縣、都蘭縣、天峻縣、茫崖行政區、冷湖行政區、大柴旦行政區

30.寧夏回族自治區(14個)

靈武市、永寧縣、賀蘭縣、平羅縣、鹽池縣、同心縣、原州區(固原市)、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中寧縣、海原縣、紅寺堡開發區(吳忠市)

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71個)

烏魯木齊縣、鄯善縣、托克遜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伊吾縣、呼圖壁縣、瑪納斯縣、奇台縣、吉木薩爾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精河縣、溫泉縣、輪台縣、尉犁縣、若羌縣、且末縣、焉耆回族自治縣、和靜縣、和碩縣、博湖縣、溫宿縣、庫車縣、沙雅縣、新和縣、拜城縣、烏什縣、阿瓦提縣、柯坪縣、阿圖什市、阿克陶縣、阿合奇縣、烏恰縣、疏附縣、疏勒縣、英吉沙縣、澤普縣、莎車縣、葉城縣、麥蓋提縣、岳普湖縣、伽師縣、巴楚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和田縣、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於田縣、民豐縣、伊寧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霍城縣、鞏留縣、新源縣、昭蘇縣、特克斯縣、尼勒克縣、額敏縣、沙灣縣、托里縣、裕民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布爾津縣、富蘊縣、福海縣、哈巴河縣、青河縣、吉木乃縣、和田市、喀什市

這個是去年的報考條件,今年的具體還沒出來呢,不過應該還是這樣,據說2012年才會改革。
考試時間是每年9月份的第三個周末,今年是9月18.19號。
答案來源:華慧網

⑶ 貴州省榕江縣栽麻鄉派出所號碼是多少

榕江縣愛國衛生委員會6622764 縣安全生產監督局6621045 縣保密局6623541 縣殘疾人聯合會6624129

縣草地畜牧業中心6623078 縣城市建設局6622327 縣處糾辦6625405 縣地方海事處6626026

縣地方稅務局6622769 縣發展改革局6622795 縣發展改革委員會6620688 縣防汛辦6622053

縣扶貧辦6622857 縣婦女聯合會6622129 縣工商行政管理局6622350 縣工商業聯合會6625816

縣供電局6629295 縣國家稅務局6620988 縣國土資源管理局6622332 縣環境保護局6628978

縣會計核算中心6620609 縣機關事務管理局6627379 縣計劃生育局6627643 縣計劃生育委員會6622755

縣建設局6629488 縣交警隊6621009 縣交通局6655728 縣教育局6622054

縣經貿局6622292 縣就業辦6622082 縣就業局6622082 縣科學技術局6628994

縣科學技術委員會6622734 縣科學技術協會6622342 縣糧食局6622359 縣林業局6629086

縣林業派出所6626122 縣旅遊局6623471 縣民政局6626824 縣民族事務委員會6622477

縣農村危房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6626046 縣農機局6653581 縣農調隊6622677

縣農業和扶貧開發局6629315 縣農業局6622156 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6622535

縣人民法院6620278 縣人民檢察院6620328 縣人民政府6622836 縣人事勞動與社會保障局6622423

縣人武部6627353 縣森林防火辦6622392 縣審計局6625521 縣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6626581

縣水利局6629368 縣司法局6622726 縣體委6622139 縣統計局6622886

縣維護社會穩定辦公室6620350 縣衛生局6622087 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電影旅遊局6621618

縣文體廣播電視局6620778 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6622376 縣物價局6628344 縣物資供應公司6622843

縣消防大隊6655014 縣新農村建設辦公室6625626 縣信訪局6625996 縣煙草局6622104

縣政務服務中心6673048 縣住房公積金管理部6627774 縣總工會6622042

● 八開鄉工商行政管理所6821030 八開鄉人民政府6821036 八開鄉司法所6821078

場壩社區居民委員會6629284 車江鄉財政所6653065 車江鄉水管所6653897 崇義鄉財政所6671003

崇義鄉派出所6671119 崇義鄉人民政府6671001 黨縣紀律檢查委員會6622800

黨縣委6622181 黨縣委機要局6622539 黨縣委老幹部局6622201 黨縣委宣傳部6620922

黨縣委員會6622339 黨縣委組織部6625501 黨縣政法委員會6621051 定威鄉財政所6891073

定威鄉派出所6891002 定威鄉人民政府6891001 古州鎮國家稅務所6622521 古州鎮國土資源所6620339

古州鎮派出所6627001 古州鎮人民政府6653048 古州鎮司法所6625370 朗洞鎮財政所6761019

朗洞鎮派出所6761438 朗洞鎮人民政府6761001 樂里鎮工商行政管理所6781031

樂里鎮派出所6781005 樂里鎮人民政府6781001 梨子園社區居民委員會6655886

兩汪鄉人民政府6881001 平江鄉人民政府6848001 平江鄉司法所6848148 平陽鄉財政所6871005

平陽鄉派出所6871352 平陽鄉人民政府6871001 平永鎮財政所6727013 平永鎮工商行政管理所6727002

平永鎮人民政府6727001 黔東南州兩高建設指揮部6625565 黔東南州交警支隊高速大隊五中隊6679800

仁里鄉財政所6861047 仁里鄉派出所6861183 仁里鄉人民政府6861001 榕江銀監辦事處6627340

三江鄉財政所6811009 三江鄉派出所6811145 三江鄉人民政府6811001 三江鄉司法所6811079

水尾鄉社保中心6723522 塔石鄉財政所6851019 塔石鄉人民政府6851001

● 興華鄉財政所6801003 興華鄉人民政府6801001 栽麻鄉財政所6661004 栽麻鄉派出所6661154

栽麻鄉人民政府6661003 栽麻鄉司法所6661179 寨蒿鎮財政所6755009 寨蒿鎮工商行政管理所6755244

寨蒿鎮工商所6755702 寨蒿鎮人民政府6755008 中國人民銀行縣分行6622850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縣委員會6622160 忠誠鎮財政所6731005 忠誠鎮派出所6732102

忠誠鎮人民政府6731011 青年團縣委員會6622133榕江古州鎮6653048 榕江寨蒿鎮6755008 榕江朗洞鎮6761001 榕江樂里鎮6781001

榕江平永鎮6727001 榕江忠誠鎮6731011 榕江八開鄉6821036 榕江栽麻鄉6661003

榕江平陽鄉6871001 榕江平江鄉6848001 榕江兩汪鄉6881001 榕江崇義鄉6871001

榕江計劃鄉6667867 榕江定威鄉6891001 榕江塔石鄉6851001 榕江興華鄉6801001

榕江仁里鄉6861001 榕江三江鄉6811001 榕江水尾鄉6662909

⑷ 任永強的主要成就

任永強1983年3月開始從事法律工作,1986年10月參加全國第一次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資格,從事律師工作20多年來共辦理各類法律事務3800多件,先後擔任諸如中共貴州省委政法委員會機關報《法制生活報》、中美合資貴州神奇葯業公司、中美合資貴州天方葯業公司、貴州金峰星電訊公司、清鎮市信用聯社、貴州英發房地產開發公司、貴州南長城房地產開發公司、搜狐貴州站、台灣愛文明集團公司貴陽公司、貴陽市外國企業服務總公司、美國3H商業公司、南明區國稅局等60多家企業的法律顧問,編寫專著8部,發表法學論文60多篇,發表經濟學論文5篇,發表政治學論文8篇,其中有《完善土地制度深化農村改革》等12篇論文獲全國或大型片區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一、二等獎,有三篇文章被中央決策參考的機要刊物《要報》刊登,擔任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等法學院校系教師,主講民法、合同法、涉外經濟法、國際貿易法、金融法、刑法、知識產權法等十六門大學法學教程,1997年6月組織有外國法律專家吉爾特先生參加的國際經濟貿易案件模擬審判活動,獲得好評。先後為省人大領導、省國土廳、省工商局等省直有關廳局、省普法骨幹培訓班、省大中型企業、省司法廳基層處法律工作者培訓班開展法學講座三十多次,是一個法學理論與實務結合較好的法律實務人員。

⑸ 員額法官是什麼意思

法官員額制,目的就在於使得這些法官的工作僅限於審理案件,而其他的工作交由行政部門以及法官助理人員去進行。
關於法官員額制,你又了解多少呢?

最高法首批367名員額法官出爐

是中國司法史上的一件大事

最高法首批員額法官宣誓

最高法首批員額法官宣誓

這場隆重的宣誓活動

意味著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入額工作順利完成

那什麼是法官員額制?

怎麼樣的人可以做員額法官?

法官員額制至今有什麼成效?

未入額的法官怎麼辦?

......

面對這些問題

不少讀者可能會有疑問

今天,小編為你一一揭秘。

什麼是法官員額制?

中共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之後,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四項基礎性改革試點正式拉開帷幕。其中,建立和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被認為是司法體制改革的一大「重頭戲」。

所謂人員分類管理改革,就是將法院工作人員分為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各類別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得其所,其中核心的內容是法官員額制改革。

因為法官員額制改革是對法院工作人員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涉及每一位幹警的切身利益,是一場動自己「乳酪」的硬仗,因此,被視為本輪司法體制改革中「一塊最難啃的硬骨頭」。

各高級法院在堅持「以案定額」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不同審級、不同地區法院案件類型和數量、人員配置以及轄區內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人口數量、轄區面積等因素,實行法官員額省內統一調配。

截至今年6月,全國法院共遴選產生12萬余名員額法官,實現了把最優秀的人才吸引到辦案一線。

目前,全國219家試點法院正按照試點方案要求積極開展試點。

最高法選出的首批員額法官是什麼來頭?

最高法首批員額法官宣誓

這是一支正規化隊伍:除審判委員會委員、巡迴法庭主審法官外,刑事崗位151人,民事崗位99人,行政賠償崗位19人。

這是一支專業化隊伍:博士研究生119人,碩士研究生205人,大學學歷43人。其中博士學歷佔32.43%,碩士學歷佔55.86%。

這是一支職業化隊伍:平均年齡47歲,平均法律工作經歷22年,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審判員成為員額法官的主流。

未入額的法官,怎麼辦?

在改革之前,全國法官人數21萬多人,這次入額12萬,那沒有入額的法官如何安置?

目前,實踐中大體有四種渠道進行安置分流:

一是轉任為法官助理,繼續在審判業務部門協助員額法官辦案;

二是轉任司法行政人員,到綜合部門工作;

三是一些年紀較大的法官從事案件評查、訴前調解等工作;四是交流到其他黨政部門。

改革過程

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改革後地方法院直接由獨任法官、合議庭裁判的案件占案件總數的98%以上,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數量普遍較改革前大幅下降。

2016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會同中央編辦聯合印發《省以下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試點方案》,就科學設置審判業務機構,有效整合非審判業務機構,嚴格控制機構規模提出明確要求。

2017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關於加強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辦理案件工作的意見(試行)》,就院庭長的辦案數量、建立保障院庭長辦案的工作機制以及建立院庭長辦案情況通報制度等進行了明確。

《意見》下發後,各地法院普遍制定了落實院庭長辦案制度的具體方案,實現院庭長辦案常態化。例如北京法院院庭長去年辦案13.8萬件,同比上升52%。廣東法院入額院庭長2016年共辦結各類案件48.92萬件。

動圖

改革成效

經過四年的改革探索,改革成效逐步顯現:

司法人力資源回歸辦案本位,優秀專業人才向辦案一線流動趨勢明顯,85%的司法人力資源配置到辦案一線;

辦案質效穩步提升,各地法院人均結案數量普遍提升20%以上;

在全國法院立案數年均增長20%左右、法院總編制未增加的情況下,結案率不降反升;

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進一步提高,一些試點法院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下降30%左右。

⑹ 律師和法官之間為什麼會有分歧

律師和法官之間為什麼會有分歧?他們分歧的緣由何在?到底會有哪些分歧?我們能否通過制度改革而力促分歧減少或趨無?面對程序違法的庭審,律師是配合審判還是控告違法?面對司法甘受權力染指,律師是舉報還是容忍?面對司法不成司法,司法背離公正主旨,律師只能痛心疾首還是奮起反抗?面對……..可以說,在任何一起律師和法官分歧的案件中,都難免觸碰權力的身影。或許在當下中國的司法生態中,權力已經左右了任何影響性案件的審判,但是,任何一起影響性案件的背後,雖說實為權力指導結果,但總會披上司法的外衣,畢竟,這還是一個將「依法治國」停留在口號階段的國度,司法多多少少會在形式上掩蓋權力染指的內幕。而貴陽的「黎慶洪」等人涉黑案便是其中一例。任我如何評析,也絲毫不會將此案簡單定為司法主導的錯案之一,而只能將其定性為權力指導背後的司法冤案典型。

關於律師和法官的職業關系——是沖突還是合作?是對話還是對抗?是交流還是交惡?是舉報還是容忍?是配合審判還是守護法律?是甘受權力指導還是勇於揭露司法內幕?是堅決保障被告人合法權益還是犧牲被告人部分利益以換取罪輕刑罰?是針對法官的違法行為一再視而不見還是針對法官的違法行徑勇於舉報?這是擺在很多律師面前的難題,也是令很多律師困惑的問題,更是讓諸多律師難以招架的課題。

在2012年1月10日貴陽的黎慶洪等人涉黑案審判中,先後有四位律師遭遇法官驅逐,且有十多位律師接連遭遇法官訓誡,瞬間,律師和法官的職業關系沖突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按說,律師和法官本是法律職業共同體上雙向互動的法律主體。他們的價值取向和追求應是力求查清案件事實,案件得以公正處理。而黎慶洪等人涉黑案特殊在法官向著檢察院和公安,法院是被逼上樑山的。於此,開庭前期,法官便期望律師配合法院審判,以便「圓滿」完成這場審判活動。但是,為什麼會有法官認為律師應當配合法院?在黎案中,這是因為法官認為自己審判案件宣告被告無罪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而在罪行輕重上律師應該有所作為,不應「糾纏」於無罪辯護。但是,黎案恰恰是律師認為不構成犯罪,法官又不會判處無罪。這樣,便在律師和法官之間產生了分歧,但既然有分歧,那麼法官本應追求公正審判,以程序正義追求實體公正,但小河區法院卻一再固執地認為律師認為黎案做無罪辯護是「搗亂」,這樣,庭審期間的各類控訴和駁回控訴就容易導致兩者之間分歧漸趨火熱化,由此便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

按說,法官本應感謝律師對案件事實和證據提出質疑和質證,以便自己更能查清案件事實,以此作做公正判決,也防止法官自己被檢方的選擇性控訴而蒙蔽,由此導致冤假錯案的釀成。但是,在黎案中,不乏法官和公、檢兩家同處一室,都在聯合對付律師。法官的查明案件事實,公正做出判決的職責喪失了,成了和公、檢兩家一樣的追訴犯罪。這樣,法官勢必會認為律師控訴庭審程序違法是在搗亂,由此便對律師產生後天的厭惡,那麼,懲戒和驅逐律師的惡性事件就勢必發生。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探討,律師和法官本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定位?法官審判案件要求律師配合有無法理依據?律師不予配合,法官是否可以懲戒或是驅逐律師?法官在庭審中的職責到底是什麼?律師的作用應該是什麼?兩者之間在案件審判上有無嚴重分歧?法官是否先入為主地認為審判案件律師做無罪辯護是無理取鬧?律師是否認為法官如果枉法裁判自己肯定要接連控訴程序違法?這些問題,都是釐清律師和法官之間分歧四起必須面對和回應的焦點。

而在我們的認知中,法官的職責在於庭審的兩造平衡中查明案件事實,依法作出公正裁決。在未裁決案件之前,法官不得偏方於任何一方,應該做到不偏不倚,居中裁判。審判案件不得甘受權力染指,獨立公正審判案件,憑借法律和良知對案件作出裁決。而法官的尊嚴也體現在自己能把握案件結果上,並非在權力的干涉中案件結果被他人定奪,自己充當權力靶子。法官審判案件既然不能偏向於任何一方,那麼當然不能要求律師配合法院審判,而應該要求律師依法辦案即可。

而律師的作用在於依法提出被告人無罪、罪輕的證據材料,以便利於法官查明案件事實,針對檢方指控的犯罪事實和提交的證據材料依法提出質證和對質,以便法官在控訴和辯方的對質中逐漸釐清案件事實,一步步接近事實真相,以此作出公正裁決。律師是法官查明案情的得力質疑者,是防止法官辦錯案的最佳阻止者。律師認為法官枉法裁判,理應提出控告,雖然控告不一定會得到回復,但程序性權利的行使卻不能放棄,哪怕有一絲的期望,律師都應拿出百分百的努力保證被告人合法權益不被侵犯。

但是,在控方和辯方地位不甚平等的一些案件中,法官無法左右庭審程序的公正審判,當程序正義無從保障時,律師能否控訴法官偏袒控方,並以此為由拒絕辯護?這也是我國司法實踐中時有發生的情況。以黎慶洪案為例,眾律師質疑小河區人民法院審級違法,此案不應當由小河區法院審理,而應當由貴陽市中院審理,於此,律師和法官之間便產生了第一個分歧,此分歧乃程序程序正義的先決條件,未有審級合法,何談實體公正,據此,眾律師紛紛控訴,但法官就是不予理會,因此,法官還給了幾位律師以懲戒。這向我們傳遞一個信號便是,法官違法之後如何還讓律師尊重法庭程序,一個違法的庭審談何力求實體的公正裁決。因為,法官首先應該以自己的職權保障庭審的程序公正,然後才能要求律師尊重庭審秩序,如果庭審的程序違法在先,律師的控訴便在於保障程序正義,而不是無理取鬧。而微博能否「直播」庭審的辯論亦在向外界宣示,法官期望庭審不受關注,自己能安心審判,而律師認為違法的庭審應該向世人公告,以便遏制違法的庭審繼續下去,這是黎慶洪等人涉黑案的第二個分歧。此分歧表面在於理解法條的偏差,實為聽從權力還是依據法律辦案。按照公開審判的原則,連同記者和外人都可以庭審的案件,緣何律師不能向外播發信息呢?如果,律師播發的信息有誇大或是誤導之嫌,法院完全可以予以懲戒,但是,律師微博「直播」的庭審信息只是記錄庭審概況,完全可以等同於庭審見聞,據此,本不應被限制,但小河區法院卻依然採取限制舉措。這樣的分歧產生,不是因為理念之差,而是司法受制於權力之後,總後怕被人抓住把柄。

再者,律師和法官之前的分歧,除了個別是因為對法律的理解偏差外,在我看來,更多集結於司法受制於權力,司法不成司法,司法背離公正本旨導致的「體制性羞辱」。由此,律師對司法的公正追求和法官受制於權力的司法不公導致兩者之間分歧漸多。而何以平息和調解律師與法官之間的分歧,恰當之處在於,司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司法,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案件結果可由法官決定,外界無從或是不得插手過問案件,那種「領導過問案件很正常」的說辭完全是司法甘受權力染指的罪證。當律師面對公正的司法審判時,何以會無端或是無故控告司法不公呢?當然,我們亦不排除個別律師主動通過關系疏通而尋找案子解決之道的其他途徑,但在多少律師看來,能遇見一位講法律、懂情理、會辦案的好法官,實乃辦案之幸。

最後,我們分析律師和法官之間的分歧,當然是寄望於在調和兩者之間分歧的同時,可以找到他們的共同價值取向和職業追求。他們站在同一法律起跑線上,一方主導案件結果,一方幫助當事人處理法律紛爭。其共同目的在於將案件事實查清,還當事人以公正結果。法官通過程序正義保證實體公正,律師通過程序性事務處理協助當事人達至案件公正結果。在兩造構架中,律師依法辦案,不得作出有悖於律師職業道德和紀律之事,並充分保證當事人合法權益,以此努力力促當事人利益最大化。而法官亦依法審判案件,不得偏向於任何一方,對每一方都本著公正之心,充分保證每一位當事人之合法權益,以此努力促使案件程序正義,並達至實體公正。這,才是正常的律師和法官關系之形態,雖有理想化之嫌,但卻是我們應予努力的方向;雖有超然之意,但卻是我們應予追求的理想形態之巔。

⑺ 貴州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全省國土資源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土資源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國土資源部的有關會議精神,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的宗旨。以提高參與宏觀調控能力、嚴格資源管理、加強整頓規范為重點;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政務公開和電子政務建設為依託;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提高幹部隊伍素質為保障,不斷加強國土資源基礎業務和基層建設。通過努力,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國土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 嚴把土地閘門,土地供應參與宏觀調控的作用不斷顯現。

● 堅持服務中心,保障發展更加有力。

● 突出耕地保護,資源保護制度更加落實。

● 深入整頓規范,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更加合理。

● 加強地質工作,地質勘查取得新突破。

● 堅持標本兼治,維護權益更加切實有效。

● 狠抓基礎建設,國土資源基礎業務及基層建設不斷夯實。

● 加大推進力度,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再上台階。

● 完善體制提高素質,國土資源幹部隊伍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據2006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結果,全省土地總面積為17615246.61公頃。其中:農用地15268847.90公頃,建設用地546721.23公頃,未利用地1799677.48公頃。與2005年相比,農用地減少18708.83公頃,建設用地增加6114.63公頃,未利用地增加12594.20公頃(圖1)。

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與2005年相比,農用地中的園地有所增加,建設用地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利設施用地有一定增加。原因是城市化進程的穩步推進、國家和省重點項目增多、水庫移民和環境移民安置、農業結構調整、生態退耕。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耕地面積結構變化情況

全省年初耕地4504987.69公頃,年內減少13070.90公頃,年內增加 2012.88公頃,耕地面積凈減少11058.02公頃,年末耕地 4493929.67公頃。

全省耕地增加2012.88公頃,增加來源為:土地整理254.35公頃,開發1283.39公頃,復墾276.89公頃,農業結構調整198.25公頃(圖2)。

圖3 2006年貴州省耕地減少去向構成

2.建設用地

2006年貴州省嚴格執行土地利用規劃和計劃,強化對土地資源總量控制,堅持規劃先行,進一步緊縮「地根」,從規劃用途、項目性質、用地規模、產業政策等方面嚴把建設用地審查關,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用地計劃指標重點用於國家、省重點建設項目和城市、城鎮重要基礎設施及教育、醫療、衛生等薄弱環節的建設,對能耗高、污染重、工藝落後、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准入條件的項目堅決停止土地供應,較好地滿足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用地需求,沒有發生違反規劃、超計劃批地等問題。2006年全省審批用地431宗,批准面積48593.98公頃,農用地36639.45公頃,耕地15731.17公頃。其中經國務院批准建設用地9宗,批准面積43434.61公頃,農用地32613.14公頃,耕地12271.69公頃;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設用地422宗,批准面積5159.37公頃,農用地4026.31公頃,耕地3459.48公頃,分別占國土資源部下達年計劃的92.77%,99.98%。

(三)土地整理、復墾和開發情況

全省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認真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進一步加大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和建設力度,土地開發整理投入明顯增加。通過土地開發復墾整理等增加農用地1678.39公頃,為計劃的28.9%,其中耕地1595.67公頃,投入資金6760.94萬元。

二、礦產資源現狀

(一)礦產資源現狀

全省已發現礦產110種以上,發現礦床、礦點3000餘處。其中72種礦產不同程度探明了儲量,主要儲量產地1344處。以煤(煤層氣)、鋁、磷、錳、金、重晶石、水泥原料等最具優勢,不僅資源豐富,而且現實經濟優勢明顯,在全國或西部大開發中佔有重要地位。具體如下:①煤礦是貴州省最重要的能源礦產,現有資源儲量514.81億噸,集中分布於西部的六盤水和畢節地區,尤其是可供開發利用的低硫優質煤豐富;②貴州是中國鋁土礦的三大產區之一,集中產於中部,資源儲量4.44億噸;③貴州是我國三大磷礦的集中產區,是富磷產出最多的省區,集中於開陽、瓮福和織金等地區,資源儲量27.4億噸;④錳礦集中分布於遵義與松桃兩地,資源儲量7711萬噸;⑤貴州是中國率先發現具工業價值微細粒浸染型金礦的省區,也是該類型金礦探明儲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於黔西南,資源儲量233.20噸;⑥重晶石集中分布在黔東南地區,資源儲量1.15億噸;⑦貴州是沉積岩的「王國」,水泥用灰岩及其配料資源豐富,分布廣泛,遍及省內各地。

(二)地質勘查投入與勘查成果

全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地質勘查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重要礦產資源勘查取得很好的找礦成效,商業性勘查投入比往年有所增長。2006年全省共投入地質勘查經費32206.88萬元,比2005年增長34.7%,其中:中央財政撥款900.00萬元,地方財政撥款2655.50萬元,企事業投入22603.42萬元,其他資金6047.96萬元。全省地質經費投入中煤礦佔50%左右。

2006年經地質勘查新發現礦產地8處,其中:煤礦1處、釩礦1處、鉛鋅礦3處、鉬礦1處、金礦1處。新查明礦產資源情況:煤礦4204270千噸、釩礦62700噸、鉛鋅礦141870噸、鋁土礦733萬噸、金礦5868千克、磷礦13573千噸。

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潛力調查工作取得明顯進展,通過調查,全省共有大中型國有礦山35個,屬於危機礦山的已達22個。晴隆銻礦、戈塘金礦、獨山半坡銻礦、息烽磷礦4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已獲國土資源部批准。

對外地質勘查工作開始起步,省有色地勘局在安哥拉國簽訂了盧卡拉和曾扎鐵錳礦權合作經營合同,該合作項目已取得探礦權,探礦權面積5432平方千米,預測鐵礦資源量10億噸,錳礦資源量2億噸。

(三)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情況

1.頒發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情況

根據國家關於改革探礦權采礦權管理的新政策,貴州省規范管理行為,嚴格礦權審批。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關於貫徹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炭資源勘查開采管理的通知〉的實施意見》、《關於貫徹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管理的通知〉的意見》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嚴格不同礦種、不同區域對探礦權采礦權的授予方式;並規定煤、磷、鋁等礦種的行業准入條件。2006年對符合產業政策、礦產資源規劃的申請,經審查後,新立探礦權522個,采礦權1414個。截至2006年底,全省經批准登記的有效勘查許可證1143件、采礦許可證8241件,批准登記面積24830.75平方千米,收取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780.53萬元。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基本情況

2006年,全省礦山企業7379個,其中大型礦山31個,中型礦山74個,小型礦山2329個,小礦4945個。礦山從業人員310037人,礦產開發產值191.47億元,比2005年增加46%。利潤45.52億元,比2005年增加84%。

三、國土資源市場

(一)土地市場

1.土地市場建設

全省各市、縣制定了本地區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並按要求在「中國土地市場網」公布,及時向社會公布了已批準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位置、名稱、用地面積、開發利用情況等內容。

2.土地一級市場

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06]31號)規定,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強土地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土地資源的作用,挖掘存量土地潛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積極推行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建立土地有形市場,使經營性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得到全面落實。全省共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2634宗,面積1546.4公頃,收取地價款75.02億元,比2005年增加41.03億元。其中,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讓1552宗,面積1089.52公頃,收取地價款69.21億元。

3.土地二級市級

全省土地二級市場共轉讓61.46公頃,收入1.22億元;出租41宗,面積26.77公頃,獲租金110.09萬元;抵押202宗,面積34.69公頃,獲抵押價款1.21億元。二級市場的運作有效地盤活了存量土地資產,促進了存量土地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二)探礦權、采礦權市場

根據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經省政府同意,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中國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擬定下發了《關於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省、市、縣各級在價款收入地方分成中的分成比例,並明確了收繳管理辦法,理順了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分配關系,並從2007年1月1日起實施,為地縣政府切實履行地質災害治理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資金保障。

全省通過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采礦權1205宗,出讓價款達5519.21萬元。流轉探礦權煤礦2宗、價款100萬元,采礦權70宗、價款1032.54萬元。

四、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一)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全省發現違法行為12914件,涉及土地面積1310.6公頃,其中耕地771.94公頃;其中有10864件是通過動態巡查發現的,涉及土地面積623.28公頃,耕地368.38公頃;有6847件違法行為被及時制止,未形成違法案件。與2005年相比,實際發生的違法行為件數上升37%、總面積下降12%、而耕地面積上升14.86%。本年全省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共結案5701件,涉及土地面積1297.71公頃,其中耕地752.59公頃,結案率為90.6%。全省共拆除違法構建物面積8883.86百平方米,沒收構建物1635.52百平方米,收回土地35.49公頃,其中耕地20.61公頃,收繳罰沒款6073.03萬元。

土地違法行為雖然得到一定的遏制,但反彈沖動不容忽視。2001~2005年,違法案件件數總體呈逐年下降趨勢,年度內新發生違法案件亦呈下降趨勢,但2006年年度內新發生的違法案件卻呈較強的上升趨勢,件數比2005年上升了62.96%,涉案面積和佔用耕地面積分別增長了218.27%和152.01%。通過兩次與監察部門開展土地違法違規專項檢查,特別是新增建設用地清理,對各地土地違法違規行為又進行了一次徹底清查,清查發現經過土地市場治理整頓,一度被打壓下去的土地違法行為又有「死灰復燃」現象,形勢不容樂觀。

(二)礦產資源勘查、開采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度全省立案查處礦產資源違法案件1343件,其中企事業單位834件,占違法案件總數的62.10%;集體28件,占違法案件總數的2.09%;個體481件,占違法案件總數的35.81%。立案查處的違法案件中,非法開采1316件,占違法案件的97.99%;非法勘查24件,佔1.78%;不按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3件,佔0.22%。其中無證開采260件,非法轉讓260件,越界開采130件,破壞性開采17件,其他366件(主要是查處省政府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本年結案1280件,結案率為95.30%。吊銷勘查許可證6件,吊銷采礦許可證289件,收繳罰沒款4963.59萬元,向司法機關移送犯罪嫌疑人42名(不包括聯合辦案追究的刑事責任人)。

通過礦產開發秩序治理整頓工作,加大了對礦產資源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主要表現在:①針對非法轉讓礦業權頻繁、惡意炒作礦業權、造成糾紛不斷的問題,貴州省國土資源廳下發了《關於規范礦業權轉讓行為的通知》,對非法轉讓礦權行為進行全面清理和查處;②按照貴州省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擬定了《關於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炸封取締非法採煤窩點工作方案〉的實施意見》,2006年9月~11月,經過精心組織,採取有力措施,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轟轟烈烈、深入扎實的炸封取締非法採煤窩點專項行動;③對省政府決定關閉的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的采礦許可證進行了吊銷工作。通過以上工作對全省礦產資源違法行為的查處取得了顯著成效,2006年礦產資源勘查、開采違法案件的查處是2005年的2倍,吊銷許可證是2005年的42.14倍,罰沒款是2005年的4.33倍。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根據現行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和行政審批工作的具體實踐,報經省政府批准發布了首批國土資源依法行政執法依據182項,為依法行政提供了依據。《貴州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草案)》已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並頒布,於2007年3月1日正式施行。2006年全省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64件,比2005年增加17件。2006年受理61件,結案55件,未結案件6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人員培訓情況

全省縣級以上的國土資源行政管理人員共5527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1718人,占總人數的31.08%;大學專科以上學歷人員4203人,占總人數的76.04%。

2006年各級國土資源管理人員參加各種院校培訓人數674人次,學歷教育459人次,通過各類院校的學習和培訓,提高了各級國土資源管理幹部的業務和政治素質。

七、地質環境與礦山環境

2006年全省共成功預報了13起地質災害,避免1015人傷亡和4127.3萬元的經濟損失。興義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活動被成功地運用到5月21日興義市白碗窯鎮神仙岩崩塌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中,使災區66戶村民及煤礦企業共579人無一人傷亡。

完成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工作的手機群發、信息發布、網上公布和電視預報工作。全省農村地質災害防治知識萬村培訓行動全面展開,152人組成的宣講團分赴18個重點縣開展宣講培訓工作,同時採用農村遠程教育系統、播放防治地質災害知識專題片,全省共413萬基層幹部和村民接受了培訓宣傳。

地質災害治理省級專項資金首批安排了思南、石阡、三都、桐梓4個治理項目共299萬元,納雍縣鬃嶺鎮左家營村崩塌、沿河縣城區滑坡治理、平塘縣六硐石龍過江滑坡3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獲國家治理經費500萬元。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逐步啟動。開陽洋水磷礦區、遵義錳礦、務川汞礦、萬山汞礦、貴陽金西煤礦等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獲中央財政治理資金4440萬元。

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穩步推進。平塘國家地質公園和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揭碑開園;萬山汞礦國家礦山公園建設項目正在實施;綏陽雙河洞、關嶺化石群、織金洞、興義4個國家地質公園再次獲得國家地質遺跡保護項目補助資金820萬元;三疊紀世界地質公園申報積極推進;首次編輯出版了《貴州省古生物化石精品》畫冊。

八、測繪測量工作

2006年,貴州省編制完成《貴州省基礎測繪「十一五」規劃》《貴州省測繪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並上報省人民政府審批;組織完成了100個GPS(C級)點的布設、埋石、測量工作和175幅1∶1萬3D產品和320幅1∶1萬地形圖調繪;獲得國家測繪局對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測繪專項補助經費250萬元;為政府及相關部門無償提供基礎測繪成果服務,基礎測繪成果共建共享真正取得實效。測量標志管理納入了建設用地和礦權審批監管流程,改變了測量標志遷建補償的被動局面。測繪工作在宏觀決策、資源管理、重大戰略和工程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九、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一)耕地保護與經濟建設用地的矛盾

貴州省人多地少,耕地質量差,地塊破碎。貴州省山地佔土地總面積的70%以上,是我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耕地資源嚴重匱乏。因此貴州省保護耕地特別是保護基本農田與經濟建設佔用耕地的矛盾比較突出,處理好嚴格保護與支持發展關系的任務十分艱巨。

(二)國土資源管理參與宏觀調控的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

「占補平衡」工作體制與「占補平衡」形勢的發展不相適應,完成「占補平衡」任務的難度較大。

(三)地質勘查工作滯後,礦產資源保障程度不均

由於近年來國家對貴州省固體礦產勘查的投入減少,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的規模也在縮小,找礦的難度增大,因此找礦的成功率不高。商業性勘查資金大多集中在對已有礦產地的進一步勘查上,尤其集中在風險小的煤礦上,對國家急需的支柱性礦產的勘查投入很少,因此除煤礦外新發現的礦較少。

重要原材料產量年均增長率均在6.97%以上,銻、錳高達97%以上,煤、磷、鋁土礦、錳等需求增長也較快,而資源儲量的補充明顯低於資源儲量的消耗。為確保礦產資源穩定持續供應,迫切需要加強地質勘查工作,尤其需要加強找礦理論研究、接替資源戰略規劃工作。

(四)礦業結構不盡合理,產業鏈短,資源綜合利用率低

礦山生產規模以小型為主,除磷、錳、重晶石以大中型為主外,其他礦山均以小型為主。現有礦山中,小型礦山及小礦個數比例較大,礦山生產技術裝備總體水平低,開發利用方式粗放,對礦山資源開發利用效率低,在開采煉冶過程中,綜合回收率低,礦業加工產業鏈短,礦產品多為原礦或粗加工產品,精加工產品較少,經濟效益不高。

(五)國土資源破壞和生態退化嚴重

由於貴州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由於山地面積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70%以上,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發育,氣候濕潤多雨、降水集中,加之對資源開發利用不當,造成植被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嚴重。目前貴州省由於水土流失造成的石漠化問題已經相當嚴重。貴州省屬地質災害高易發區,目前全省已調查到的地質災害點13482處,其中有隱患的災點7713處,受威脅人數達573012人,其中多為因采礦等人類活動而引起;礦山開采普遍存在重開發、輕生態環境保護的現象,礦山開采對礦山地質環境的破壞和對生態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需盡快加大對環境的綜合有效整治。

十、2007年全省國土資源工作要點

2007年國土資源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省經濟工作及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會議精神,按照「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的總要求,以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為中心,積極參與宏觀調控,堅持從嚴管理、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全面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水平,為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貢獻,迎接黨的十七大和省十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認真落實從嚴土地管理、加強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快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轉變。

(2)深入開展整頓規范工作,切實提高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

(3)切實加強地質工作,努力實現找礦新突破。

(4)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5)大力加強基礎建設,不斷提高支撐保障能力。

(6)深化「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全面提升國土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新一年國土資源工作概括起來就是:守住一條紅線,即堅決守住基本農田面積這條紅線;提高兩個能力,即努力提高參與宏觀調控及資源的監測監管兩個能力;統籌三個關系,即統籌兼顧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嚴格管理與優質服務、依法辦事與提高效率三個關系;貫徹四個文件,即全面貫徹國發[2004]28號文件、國發[2005]28號文件、國發[2006]4號文件、國發[2006]31號文件四個文件精神;突出五個重點,即突出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土地整理復墾、整頓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地質災害防治、反腐敗體系建設五個重點;抓好六項基礎,即切實抓好土地調查、基礎測繪、隊伍建設、電子政務建設、鄉鎮國土資源所建設和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六項基礎工作。

⑻ 黨的十八以來,貴州以什麼為重點全面深化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

貴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三變」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電力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行政管理體制、國有企業、投融資體制和社會事業體制等改革成效明顯。

⑼ 日本司法制度的變遷

一、日本刑事司法制度的沿革
日本屬於大陸法系的國家,其現行的法律制度是以19世紀後半葉即1868年的「明治維新」為契機,以歐洲大陸法系為基礎,並受英美法系的影響(主要是引入了美國的法律制度),又繼承了自身傳統的法律文化(主要是中國唐代律令為藍本的「大寶律令」制度)而逐步演變發展起來的。
(一)二戰以前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
從17世紀開始到19世紀中葉,日本是由有勢力的封建領主(德川幕府)掌握著國家政權。由於日本當時採取鎖國政策,與外國的邦交及通商都處於停止狀態。直到19世紀中葉受歐美各國開放的壓力,才打破了鎖國政策,並從「明治維新」建立新政權後,才開始了近代國家的建設,並借鑒法國和德國的法律制度,開始建設日本近代的法律制度。其中,法國對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的影響最為明顯。如1880年的《治罪法》和1890年的《刑事訴訟法》,就是仿照法國的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即日本刑事司法制度方面的最早立法。同時,日本在刑事司法方面的立法,也受德國的影響,1890年的《法院組織法》就是以德國《法院組織法》為藍本的,並且日本1889年的《明治憲法》和1890年的《裁判所構成法》,也是借鑒德國憲法制定的。此外,日本還借鑒英國的司法制度制定了陪審法,從1928年開始,實行了15年陪審制度,後來由於案件逐年減少,加之二戰爆發,為了節約由於陪審所需要的時間、人力、物力、財力,於是1943年取消了陪審制度。
( 二)日本二戰以後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年)後,按照《波茨坦宣言》和日本投降書的規定,日本廢除了《明治憲法》。美軍作為聯合國佔領軍進駐日本後,在美國的參與和扶助下制定了實行國民主權原則的日本憲法。以此為契機,日本進行了包括刑事司法制度在內的一系列「美式司法」改革,即所謂二戰後日本的第一次現代司法制度改革。在此次改革中,日本大量引入英美法系特別是美國的法律制度,主要體現在:賦予法院(日稱裁判所)完全的司法權和違憲審查權,禁止設置二戰前行政法院那種特別法院;增設了家庭法院和簡易法院,建立起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簡易法院的審判機構體系;在審判程序方面,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制度中採用的是當事人主義的訴訟原則;將司法「三曹」(指法官、檢察官、律師,又稱「法曹」)合而為一,實行同一的嚴格的司法考試和研修制度等。1946年頒布的《日本憲法》關於「國民權利義務」一章中,規定了訴訟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的權利,如沉默權、令狀主義、質問權等,這便形成了日本的刑事訴訟程序的骨架。這些規定是以《美國聯邦憲法》為根據制定的,並成為日本刑事訴訟法上各種原則的基礎。因此,二戰後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帶有美國司法制度的色彩。

⑽ 如何看待司法體制改革

您好,
第一,對本輪司法改革的態度問題。我認為,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依然應該拿出更大的努力去支持本輪司法改革。中央這次提出的司法改革方案大大超出了學界的預期,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是應該對之大力支持的。在司法改革問題上,學界是有共識的,黨中央也有共識。當然,完全的共識可能還沒有形成,但目前司法改革的環境和氛圍已經良好,因此,我們應該從各個方面積極努力支持司法改革,把握住這次機遇。
第二,應充分認識到司法改革的艱巨性。我參與了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所進行的司法改革的部分工作,也參加了廣東省司法改革試點方案的調研、座談,等等。從自己的親身體會而言,從實際出發,我認為,對於司法改革不應過於樂觀,而必須充分認識到其艱巨性。僅以這次中央提出的司法改革試點的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來說,每一項試點工作的實現其實都很難,困難重重。下面以法院的改革為例說明。
首先是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改革。以法院的改革為例。這項改革的目的,是通過單列法官員額,精簡法官隊伍,提高法官隊伍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水平。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方案將法官在司法隊伍中的比例確定為33%,這給中央很大的信心,覺得上海的改革力度很大,但實際上,上海方案中的33%是以法院現有全體人員總數而不是單以中央政法編法官人員總數為基數計算的。深圳的員額制改革,力度比上海還大,在我看來,上海方案的改革力度並不十分大。但即使如此,困難也很大。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首先面臨的難題就是如何妥善處理現有人員。如果大量現有人員超出改革方案確定的人員分類比例,如何安置這些需要轉崗的人,顯然就會成為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同時,伴隨著法官待遇提高,一批長期不辦案的法院領導轉為法官,那麼,現在正在一線辦案的青年法官可能就要轉為法官助理等,辦案質量誰來保證?不會辦案的成為一線法官,會辦案的成為法官助理,這種情況如何避免?對於人員分流,我們的慣例就是論資排輩,這種辦法阻力最小,但與改革的目的直接沖突。如果不允許法院領導迴流辦案,法院行政管理人員通過職務升遷而認可改革的動力不復存在,就可能成為提高法官待遇的阻力。同在一個單位工作,管著法官的待遇低於法官的待遇,他們的積極性如何調動?
其次,完善司法責任制的目的,是形成權責統一、責任明晰、管理有序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明確法官辦案的權力和責任,要求法官對所辦案件終身負責,嚴格錯案責任追究,對於提高案件質量顯然具有積極意義,主觀上沒有任何問題。但完善司法責任制,需要釐清一系列錯綜復雜的關系。比如,如何在主審法官與合議庭之間劃分許可權和責任范圍,如何在合議庭與審委會之間劃分許可權和責任范圍,如何處理好法官與法院院長、主管副院長、庭長、主管副庭長的關系,切實去除司法的行政化,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面臨諸多體制性難題,涉及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等多部法律,需要通盤考慮,系統規劃。而且,法院的領導是法官的行政上級,即使他們不再享有審批案件的權力,但作為領導,他們對法官的影響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不允許審批案件,法官獨立又做不到,法官如何負責?同時,有些案件,法院領導都決定不了,這是我國的實際情況,辦案必須講政治,一個法官,能負起責任嗎?另外,完善司法責任制,還面臨如何平衡權力和責任的問題。偏重責任忽視權力,最終很可能導致法官在重壓之下以消極怠工逃避責任,無法實現提高審判質量的目的。所以,如果不能在法官獨立上同時推進,這項改革也很難到位。
再次,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財物統一管理的措施和目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實現對人的統一管理,主要是建立法官統一由省提名、管理並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機制;二是實現對財物的統一管理,主要是建立省以下地方法院經費由省級政府財政部門統一管理機制。上述改革措施和目標的針對性很強,就是要切實解決以往地方法院因人財物受制於同級地方黨委政府而無法實現審判獨立的問題,去除司法的地方化。但是,在目前的國情下,即便地方法院在人財物方面不再受制於地方黨委政府,也仍然難以完全擺脫其影響。像建設規劃、家屬安置等,很難不受地方控制。特別是,在我國現有體制下,離開了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得不到同級黨委政府的支持,法院開展工作比如執行判決就會面臨不少困難,甚至寸步難行。因此,如何在擺脫地方黨委政府幹預的情況下,獲得其對法院工作的支持,需要進一步的制度保障。另外,實現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財物統一管理後,如何避免省委省政府省法院對省以下各級人民法院工作的干預,也是需要繼續認真考量的問題。從實際情況看,上級對下級的干預,實際上並不比同級黨委政府的干預少,甚至還要更多。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最後,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目的是通過提高待遇、保障安全,推動司法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正規化建設,使法官們能夠安於工作,獨立判斷,獨立負責。對此,中央提出的司法改革方案指出,對司法人員的職業保障,包括在薪俸、任期、豁免、懲戒、免職等方面,可以做出有別於普通公務員的特殊規定。應當說,這種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符合司法職業的特點。問題是,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下,如果對法官的退休年齡、薪酬待遇做出優於公務員的規定,如何讓全社會尤其是行政部門理解並接受這種改革而不致產生新的矛盾?畢竟,每個部門都會認為他們工作的責任心要求更高,工作性質更重要,例如紀委、組織部、發改委、編辦等等,還有主導本輪司法改革的政法委系統。從目前已經出台的試點方案看,待遇和保障其實很有限,但責任要求、工作量要求則有很大提高,司法人員是否可以承受這種改革?之前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從貴陽市法院系統借調來一批法官幫助辦案。工作結束後,廣州中院表示,其中一部分優秀法官可以留下來工作,但沒有一個人願意留下。貴陽的法官普遍認為,在廣州工作,工資待遇雖然可以高一倍,但工作量則多出了數倍,不合算。需要知道的是,當年求職時,他們中的許多人想分配到廣州工作來不了,現在有機會,他們卻不願意來。這種心理,應該不是個別的,需要我們重視。
第三,我認為司法改革應重點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需要進一步明確司法改革的目的。我認為,司法改革的目的最終是解放生產力,是為了解放司法官,也就是進一步提高法官檢察官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在工作中切實忠於憲法法律,有條件按照公平正義的原則處理案件,化解矛盾,保障建設與改革。體制改革只是保證他們切實做到依法辦案的一種方式。不能把體制改革本身當成目的,而應把通過體制改革解放司法官當成目的。目前,有些改革措施,僅僅是為了完成中央布置的改革工作,對如何更好地達致改革目的缺乏考慮,甚至缺少熱情,聽取一線法官、檢察官、律師意見不夠,針對性需要加強。
第二個問題是需要進一步釐清司法改革的動力來源。司法改革依靠誰進行?由誰來推動?這就涉及到目前司法改革的領導體制問題了。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幹部管理體制和工作體制。在體制不改的情況下,由上級發動進行改革,成效可能有限。例如,成立法官懲戒委員會懲戒有錯誤的法官。但懲戒委員會能代替紀委嗎?是代替不了紀委的。懲戒有懲戒委員會,違紀有紀委,違法還有司法機關。懲戒委員會能做違紀違法查處工作嗎?還有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能代替組織部,能代替人事部門嗎?現在,法官檢察官通過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提名,由組織部門考察,提交人大任命;而院長、檢察長則是組織提名,包括上級法院、檢察院與下級法院、檢察院的同級黨委協商後提名,但提名後,也要到組織部門去考察,然後要提交人大去通過,而且是地方人大通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在目前的法律體系格局下,如何發揮地方黨委、人大、政府的作用,就是一個問題。況且,我國是人民代表大會的政治制度,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是自下而上的。如果僅考慮上級來推動改革,不認真發揮下級的作用,工作可能很難做好,而且還涉及我們的政權組織形式這一根本問題。所以,依靠誰去進行改革?不去充分發揮地方的作用,不去動員人民群眾,僅僅靠這種方式改,我覺得可能有點問題。還是應該要調動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上級與下級、中央與地方、領導與群眾,才能把司法改革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第三個問題是,如何看待頂層設計在司法改革中的作用。頂層設計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當年中國之所以進行改革開放,主要原因就是既有的頂層設計出了問題。在小平同志「摸著石頭過河」的思想指引下,中國進行了改革開放並取得了巨大成功。現在,情況好了,經濟發展了,國力增強了,是不是就可以放棄摸著石頭過河,改為頂層設計?我覺得需要慎重考慮。目前,加強頂層設計是必要的,但是,我認為,不應過分強調、依賴頂層設計的作用,就司法改革而言,還是應該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提法,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我之所以持上述觀點,是因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國情復雜,地區差異巨大,對此,頂層設計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在各個地方,司法改革如果完全依靠中央的頂層設計,在具體實踐中放棄「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精神,改革的效果很可能不盡如人意。中央的政策當然很重要,有利於減少改革的阻力,但地方的支持也很重要。例如,深圳市給法官漲工資,一開始,組織、人事、財政部門都有不同意見,但是因為一來中央有政策,二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大力支持,法院與有關黨委政府部門也進行了充分溝通與協商,獲得了大家的理解,最後還是實現了。所以,各地在司法改革的實踐中,除了中央的尚方寶劍,還必須依靠自己主動去探索、打拚,與同級黨委政府認真協商,這樣,才能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本地區的具體問題,走出一條真正有效的司法改革之路。這是目前體制沒有大的改變之前,司法改革真正取得成效的必由之路。

熱點內容
百度法學派 發布:2025-07-28 00:03:24 瀏覽:87
民事訴訟法超過六個月未執行 發布:2025-07-27 23:55:54 瀏覽:104
越南公司法 發布:2025-07-27 23:54:07 瀏覽:608
法理學法律責任案例分析 發布:2025-07-27 23:51:27 瀏覽:820
民事訴訟法的不告不理原則 發布:2025-07-27 23:50:39 瀏覽:74
職業道德的標准 發布:2025-07-27 23:49:57 瀏覽:924
三定規定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7 23:33:23 瀏覽:535
慈善法中社會服務機構 發布:2025-07-27 23:31:09 瀏覽:381
南山法院警告 發布:2025-07-27 23:25:17 瀏覽:211
法院發放款 發布:2025-07-27 23:19:15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