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鑒定焦慮症

司法鑒定焦慮症

發布時間: 2022-01-14 02:36:32

㈠ 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患者犯罪付法律責任

抑鬱症和焦慮症是精神病的一種,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專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屬結果,不負刑事責任,但要經法定程序鑒定。
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㈡ 被打傷兩月後被診斷為中度抑鬱症和重度焦慮症,可司法鑒定成輕傷嗎

在解郁網網上幫您找到的,不知道能不能有幫助啊。
中度抑鬱症的表現
1、情緒低落、心境惡劣、缺乏興趣和精力減退,是中度抑鬱症典型表現和特徵之一。中度抑鬱患者抑鬱、悲傷、失望、苦惱、意志消沉等負性情緒相當顯著。
2、腦功能阻滯和憂郁性認知。患者感到自己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注意力渙散,大腦效能下降,無法勝任正常工作。或具有憂郁心境導致思維認識上消極悲觀和自卑,稱為「憂郁性認知」。
3、精神運動性阻滯。這是中度抑鬱症典型表現,行動遲緩,患者很少有自發性動作。不想做事,懶散無力是中度抑鬱患者的重要特徵。
4、明顯的焦慮和激越。中度抑鬱症患者在臨床上出現明顯的驚慌不安、激惹不寧、焦慮色彩,被稱為「激越性抑鬱症」。

㈢ 如何對待那些以精神疾病為擋箭牌為所欲為的人

不要看第一張圖片病人的眼神就以為是精神病 是醫院那些葯吃多了 有些病人會變成這樣看人

㈣ 焦慮證殺人是不是可以不負法律責任

建議對嫌疑人進行精神病司法鑒定。根據《刑法》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㈤ 重度抑鬱症焦慮症和輕微人格分裂如果殺人了犯法嗎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至使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禍,造成他人經濟損失或人身傷害的,應負責賠償損失或承擔醫療費用,情節嚴重的一並追究行政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還有,重度抑鬱焦慮不算精神疾病,殺人還是犯法的,至於你說的輕微人格分裂是要到正規醫院開過證明才能證明的,而且就算是精神病人是在清醒狀態下殺人也是要正常負法律責任的

㈥ 關於精神病司法鑒定的過程請專家回答

法醫精神病鑒定 一. 對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員進行鑒定
1.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 民事案件的當事人
3. 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 違反治安管理應當受拘留處罰的人員
5. 勞動改造的罪犯
6. 勞動教養人員
7. 收容審查人員
8. 和案件有關需要鑒定的其他人員
二.刑事案件中,法醫精神病鑒定包括
1. 確定被鑒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種精神疾病,實施危害行為時的精神狀態,精神疾病和所實施的危害行為之間的關系,以及有無刑事責任能力
2. 確定被鑒定入在訴訟過程中的精神狀態以及有無訴訟能力。
3. 確定被鑒定人在服刑期間的精神狀態以及對應當採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議。
三.民事案件精神疾病司法鑒定
1. 確定被鑒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種精神疾病,在進行民事活動時的精神狀態,精神疾病對其意思表達能力的影響,以及有無民事行為能力。
2. 確定被鑒定人在調解或審理階段期間的精神狀態,以及有無訴訟能力。
四.確定各類案件的被害人等,在其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的精神狀態,以及對侵犯行為有無辨認能力或者自我防衛,保護能力.
五.確定案件中有關證人的精神狀態,以及有無作證能力.

精神醫學與司法鑒定 作者:古津賢//高磊
內容提要
司法精神病學是精神病學和法學的一個交叉學科,是精神病學近年來所形成的並為大家所確認的一個獨立的新專業。本書主要介紹了 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法律能力評定、精神疾病症狀學、精神分裂症及司法鑒定、器質性精神病及司法鑒定、應激相關障礙等。
目錄

第一節 司法精神病學概念
第二節 司法精神病學的發展
第三節 司法精神病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第二章 司法精神病學鑒定
第一節 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概念
第二節 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特徵
第三節 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指導原則
第四節 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組織機構
第五節 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鑒定人
第六節 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主要任務
第七節 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程序
第三章 司法精神病學的鑒定方法
第一節 與被鑒定人會見和交談
第二節 對被鑒定人精神疾病的醫學客觀檢查
第三節 對被鑒定人進行精神檢查
第四節 對被鑒定人智能活動的檢查
第四章 法律能力評定
第一節 刑事責任能力
第二節 限定責任能力
第三節 服刑、作證和(性)自我防衛能力
第四節 精神病人的辨認和控制能力
第五節 民事行為能力
第五章 精神疾病症狀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感知覺障礙
第三節 思維障礙
第四節 注意障礙
第五節 記憶障礙
第六節 智能障礙
第七節 自知力和定向力障礙
第八節 情感障礙
第九節 意識障礙
第十節 意志行為障礙
第六章 精神分裂症及司法鑒定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臨床表現與臨床分型
第三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四節 病程、治療與康復
第五節 司法鑒定相關問題
第六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七章 偏執性精神障礙及其司法鑒定
第一節 偏執性精神病
第二節 偏執狂
第三節 急性短暫性精神病
第四節 司法鑒定與相關問題
第五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八章 心境障礙及其司法鑒定
第一節 心境障礙
第二節 司法鑒定與有關問題
第三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九章 器質性精神病及司法鑒定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第三節 司法鑒定
第四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章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阿片類葯物所致精神障礙
第三節 酒精所致精神障礙
第四節 鎮靜、催眠、抗焦慮葯
第五節 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
第六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應激相關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應激相關障礙
第三節 感應性精神病
第四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人格障礙及其司法鑒定
第一節 人格障礙
第二節 司法精神鑒定與有關問題
第三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三章 神經症、癔症及其司法鑒定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癔症
第三節 焦慮症
第四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四章 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
第一節 心理發育障礙
第二節 兒童少年行為和情緒障礙
第三節 司法鑒定
第四節 社會監護
第五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五章 性心理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性變態
第三節 易性別癖
第四節 同性戀
第五節 司法鑒定
第六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六章 精神疾病的偽裝

㈦ 請問做精神鑒定時醫院是否通知鑒定者的家人或親屬陪同,並要求他們簽字呢

如果你是打官司需要的精神鑒定,是需要到特殊機構的,一般醫院精神科出具的是精神疾患診斷,並不一定具有你需要的法律效力。因為法律的精神鑒定除了要確定當事人是否具有精神疾患,還要評估中案件發生的時候,當事人是否具有獨立做判斷的能力。在一般醫院的精神科做診斷,只要不是重性精神病,一般並不需要監護人陪同。費用就是一般門診掛號費。至於法律方面的鑒定,還要和你的律師商量。

㈧ 被打傷兩月後被診斷為中度抑鬱症和重度焦慮症,可司法鑒定成輕傷嗎

摘要 如果傷情鑒定為輕微傷,你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同時可以要求給予行政處罰。

㈨ 抑鬱症患者打人違反法律嗎

如果屬於精神病復,且在病制發時打人,那麼不承擔刑事責任。

最後,勸大家盡量不要刺激抑鬱症患者,給他過大的精神壓力會刺激抑鬱症患者做出過激行為。

㈩ 刑法規定抑鬱症犯罪者能減刑嗎

道德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是應該的,因為他們在精神上面的確是有問題的。但是從法律的角度應該是不可以的。因為精神抑鬱症患者畢竟還不是精神病。而我們國家的法律是對這個是沒有減刑的規定的。如果是精神病侵犯別人隱私啊或者犯罪都會減刑甚至不判刑。。。

熱點內容
百度法學派 發布:2025-07-28 00:03:24 瀏覽:87
民事訴訟法超過六個月未執行 發布:2025-07-27 23:55:54 瀏覽:104
越南公司法 發布:2025-07-27 23:54:07 瀏覽:608
法理學法律責任案例分析 發布:2025-07-27 23:51:27 瀏覽:820
民事訴訟法的不告不理原則 發布:2025-07-27 23:50:39 瀏覽:74
職業道德的標准 發布:2025-07-27 23:49:57 瀏覽:924
三定規定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7 23:33:23 瀏覽:535
慈善法中社會服務機構 發布:2025-07-27 23:31:09 瀏覽:381
南山法院警告 發布:2025-07-27 23:25:17 瀏覽:211
法院發放款 發布:2025-07-27 23:19:15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