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思維與請求權基礎

民法思維與請求權基礎

發布時間: 2022-02-02 10:56:20

『壹』 求2012年段波YY講民法的音頻和文檔,最好是有他1月的春節特別節目《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體系》

YY頻道7450歡迎您 我這里只有幾期 雖然在YY上跟著聽課是不錯 但是還是建議跟段波課件系統的聽 有助於系統理解考點 你可以去段波老師新浪微博上 那裡有他發布的YY課件!

『貳』 如何用請求權基礎的方法解答民法實例題

合同履行中的三大抗辯權 在合同履行中,當事人可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這些抗辯權利的設置,使當事人在法定情況下可以對抗對方的請求權,使當事人的拒絕履行不構成違約,可以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 ①同時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②先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③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中止履行。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經營狀部分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用;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第二階段為解除合同。當事人依照上述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但是,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是有一定條件和限制的。如無確切證擾證明對方零部件失履行能力而中止履行的,或者中止履行後,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而拒不恢復履行的,不安抗辯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叄』 朱慶育:什麼是請求權基礎

《請求權基礎》是2012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迪特爾·梅迪庫斯。

請求權是民法理論中重要基石概念及制度。本書結合《德國民法典》,清晰地揭示請求權基礎之構造思路,並將德國相關立法中的修訂內容納入本書。本書該版尤其就契約法與侵權法之競合做了重點修訂,更為精準。

作品目錄

第六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導論體系問題

第一節民法習題

一、法律職業活動

二、法律適用與案件事實

三、多個問題

第二節請求權體系

一、請求權體系的目標

二、請求權規范、輔助性規范、反對性規范

三、審查多項請求權的順序

四、多個請求權目標

五、多個被請求人

六、多個請求人

第三節重要私法制度概要

……

第一章 基於債務合同的請求權

第二章 類合同請求權

第三章 物上請求權

第四章 因侵權行為與危險而生的賠償請求權

第五章 因不當得利而發生的請求權

1.關於補充的問題。個人認為並不存在某個標准,當請求權具體到某個程度,從而符合該標准時,可以認定這是一個請求權基礎規范。請求權基礎規范,應當按照如下步驟判斷。

2.請求權基礎,用王老先生的話說,是得支持一方當事人向他方主張的法律規范。

說白了,即可以發生請求權的法條。

以題目補充中的《合同法》第108條「預期違約」為例,其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行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判斷的依據之一,是請求權基礎的兩大要素: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個人認為,「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行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為構成要件。「履行期限屆滿前承擔違約責任」,為法律效果。結合請求權基礎的概念,可以判斷此種「完全性法條」,即系所謂請求權基礎。

所謂概括性的「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可等同於違約損害賠償請求權,屬於債權請求權范疇。

再以中國《侵權責任法》第6條「過錯責任」為例。「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可解構為侵權四要件,此為構成要件。「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此為法律效果。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請求權基礎。

3.需要注意的是,符合構成要件+法律效果的法條,不一定就是請求權基礎。

譬如《台灣民法典》第224條規定,「債務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關於債之履行有故意和過失時,債務人應與自己之故意或過失負同一責任。但當事人另有訂立者,不在此限。」

存在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但是此乃規定債務人歸責事由,不是請求權基礎。

譬如中國《物權法》第106條關於「善意取得」的規定。同樣存在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但是不發生請求權,只是發生「善意取得」效果,這個效果屬於「無權處分」的一個「例外」。

『肆』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的書怎樣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最新版)》旨在建構請求權基礎的理論體系,期能為民法實務提供可資遵循的思維及論證方法,以增進法律適用的合理性及客觀性。
作者簡介
王澤鑒,1938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台灣人學法律系,獲得過慕尼黑大學法學士。曾擔任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訪問教授,並在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政經學院、澳洲墨爾本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現任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專攻民法,主要著作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1-8冊)、《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民法概要》、《民法總則》、《債法原理》、《不當得利》、《侵權行為》、《民法物權》等。
內容簡介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最新版)》重視方法論上的運用,所設實例主要針對民法領域重要的基本問題,並多引用判例學說及德國法的理論,有助於讀者理解相關法律的解釋適用,對民法的學習應有助益,《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最新版)》對於大陸和台灣地區民法的比較研究也應有所助益。

『伍』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中援引的法條是哪部法的法條啊

請求權是指權利人請求他人為特定行為(作為、不作為)的權利。請求權是相內對權的典範,即僅容僅相對於某個特定的人產生效力。
請求權是民法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請求權概念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四個領域:一是在民法基礎理論領域,請求權作為權利分類的一種類型出現;二是在債權的效力領域,關於請求權與債權的請求力的關系;三是在物權法的領域,對物上請求權的認識問題;四是在責任競合的研究領域,對請求權競合理論的爭論。

『陸』 我國民法請求權基礎有哪些

物權(物權請求權)債權(債權請求權)佔有(佔有保護請求權)知識產權(知識產權請求權)人格權(人格權請求權)身份權(身份權請求權)

『柒』 你好..我想問你有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的讀後感嗎

不好意思,只看了一遍,沒有讀後感。。。。。

『捌』 請求權基礎有哪些五種

法律分析:

1、債權的請求權。

(1)締約過失請求權。

(2)侵權的請求權

(3)無因管理請求權。體現在請求本人償還必要費用;請求本人清償必要債務;請求本人承擔損害賠償之責。

2、物權請求權,具體包括返還原物請求權、停止侵害請求權,排除妨礙請求權、妨礙預防請求權。

3、佔有保護請求權,主要包括在佔有受到侵害的情況下,而使佔有人享有的佔有返還請求權,妨礙排除請求權,消除危險請求權。

4、人格權和身份權上的請求權,人格權上的請求權,主要是指人格權受到侵害情況下,產生的停止侵害請求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身份權上的請求權,主要包括撫養請求權,贍養請求權等。

5、知識產權上的請求權,主要是指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的的情況下,產生以停止侵害請求權,排除妨礙請求權、消除危險的請求權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二條: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依法請求損害賠償

『玖』 民法中請求權與基礎權利的關系問題

我認為,不論基礎權利是對世權(如物權)還是對人權(如債權),請求權產生的基礎都是「基礎權利受到侵害時」。債權到期而債務人未清償債務不也是基礎權利受到了侵害嗎?因為債權已經無法及時有效地實現了。

『拾』 在看民法書, 其中請求權與基礎權利的關系中 "基礎權利"的具體概念是什麼, 都包含哪些基礎權利

最佳答案檢舉 你說的應該是憲法問題吧。基礎權利,指人所必需的權利,比如生命權,財產權。理論一點就是,人生存及其追求幸福的一切權利。

熱點內容
抑鬱症法院 發布:2025-07-15 05:03:56 瀏覽:280
會計初級經濟法基礎章節測試題 發布:2025-07-15 05:03:19 瀏覽:445
郭守傑經濟法初級視頻 發布:2025-07-15 05:02:38 瀏覽:180
政法委司法考試 發布:2025-07-15 05:02:36 瀏覽:604
具有國家最高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5 04:56:12 瀏覽:282
酒駕告法院 發布:2025-07-15 04:51:18 瀏覽:216
村裡道德壓制 發布:2025-07-15 04:44:57 瀏覽:715
朔州市城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15 04:44:02 瀏覽:642
廣東入額法官工資待遇 發布:2025-07-15 04:33:31 瀏覽:581
勞動法年病假天數 發布:2025-07-15 04:30:42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