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定代理人
⑴ 法定代理人的概念是什麼
法律分析: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據法律規定,代理無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進行訴訟,直接行使訴訟代理權的人。法定代理人的范圍是:如果被代理人是未成年人的,那麼他的法定代理人就是父母。如果父母去世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就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親屬、朋友或者有關單位擔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八條 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⑵ 刑法中法定代理人和訴訟代理人的區別
法定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是有區別的。法定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產生的根據不同、被代理人的范圍不同、代理人的范圍不同、在訴訟中的許可權范圍不同。
法定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區別:
1、兩者之間產生的根據不一樣。法定代理人基於法律的規定,是固定的;訴訟代理人基於委託產生,是不固定的。
2、被代理人的范圍不一樣。法定代理人中被代理人是無、限行為能力的人。訴訟代理人的被代理人對行為能力沒有限制。
3、代理人的范圍不一樣。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預先規定好的,被代理人的監護人,父母、有責任的監護單位等;訴訟代理人廣泛,如律師、公民、單位、親友。
4、許可權范圍不一樣。法定代理人有獨立的訴訟地位,以自己的名義參加訴訟,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約束(很多權利可以自己獨立行使,如申請迴避權、上訴權(當事人和法定代理人都有,例如,一審後被告人表示不上訴,法定代理人上訴,則二審上訴人是法定代理人,但需註明一審被告人是誰))。
訴訟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由被代理人進行授權,受被代理人的意思約束,若無具體授權,則無請求權、和解權、變更權等實體權利。
⑶ 刑訴法定代理人有哪些類型
刑事訴訟法中法定代理人的范圍: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以及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法定代理人與案件的當事人具有依照規定委託訴訟代理人代為行使訴訟權利的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託訴訟代理人。
第一百零八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意是:
(二)「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六)「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⑷ 刑事訴訟法的法定代理人是什麼意思
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規定的對被代理人負有專門保護義務並代其進行訴訟的人。刑事訴訟法第106條規定,法定代理人的范圍包括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據法律規定,代理無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進行訴訟,直接行使訴訟代理權的人。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訴訟活動只能由其監護人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進行行政訴訟活動。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三款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⑸ 刑事案件法定代理人承擔什麼責任
代為行使訴訟權利,其訴訟權利與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完全一樣;承擔由於當事人的犯罪行為導致他人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遭受侵害的民事責任民。
⑹ 法定代理人是指什麼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據法律規定,代理無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進行訴訟,直接行使訴訟代理權的人。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訴訟活動只能由其監護人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進行行政訴訟活動。法定代理人是全權代理,其法律地位相當於當事人,其代理許可權不受限制,可以行使被代理享有的全部權利。法定代理人不是當事人,屬於訴訟參與人中的其他訴訟參與人。實體權利(即具體的裁判內容賦予當事人的權利)的享有者和實體義務(即具體的裁判內容加諸在當事人身上的義務)的承擔者只能是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僅僅在訴訟過程中代為行使一些程序性的權利;並且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之監護人若喪失了監護權其法定代理人的資格同時喪失。
⑺ 刑訴法中法定代理人的范圍都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事訴訟法 》中法定代理人的范圍都有: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 監護人 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二條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第一百六十三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第一百七十二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